探究式学习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2018-10-21 21:26李品明
学校教育研究 2018年16期
关键词:探究式学习实施数学课堂

李品明

【摘 要】新教材从教学内容的选择、组织、呈现到课堂教学的实施均以“活动”为主要形式。引导学生投入到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数学学习活动之中是本次基础教育課程改革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下面,笔者谈谈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

【关键词】 探究式学习 数学课堂 实施

一、探究式学习的内涵及其作用

探究式学习,或称探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是指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生活中选择和确立主题,在教学中创设类似于学术研究的情境。学生通过独立自主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实验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情感与态度,特别是发展探索精神与创新能力。

在本次课程改革中特别重视探究式学习,它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探究式学习符合当前课程改革的实际要求

本次课程改革并不神秘,一是打破传统教学中束缚学生手脚的一套做法;二是遵循现代教育以人为本的观念给学生发展以最大的空间;三是能根据教材提供的基本知识把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教学的重点,由此可见探究式学习是本次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

2.探究式学习能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

虽然课程改革已经在全国范围内轰轰烈烈地展开,但课堂教学中仍有许多问题尚待解决。要想彻底地进行课程改革,笔者认为实施探究式学习是最理想的选择。因为探究式学习注重引导学生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重视学生独立探究与小组合作合作学习的运用,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

二、探究式学习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新课程改革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式学习,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基础,它使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根本性的变革。目前的新课程改革的开展情况,还存在着这样几个方面:

1.科学探究还不能深入人心

有老师认为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还是看分数,学生考试分数的高低关键在老师灌输给学生多少知识,看他的解题能力,而不是探究能力。因而从心理抵制科学探究。

2.学生还没适应探究式的学习方式

虽然初中新课程已经实施多年,初中教师开设的一些公开课往往轰轰烈烈,学生讨论的气氛浓厚,学生的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探究型学习的能力得到培养,但那只是表面现象,学生的主动学习和探究性学习的习惯并没有养成,学生惰性比较强,还习惯于老师的填鸭式。

3.探究式学习的应用效果还不十分理想

常常设计了课堂探究教学活动,也动了很多脑筋,花费很大的功夫去准备,但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乃至于失去信心,又回了原来的灌输式,因为传统的传授式的教学方式,老师和学生都很习惯,都乐意接受。

三、探究式学习在课堂教学中的实施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创设情景,导入课题”,即教师通过创设“问题情景”,使学生对即将学习的课题产生“问题悬念”,进而在某些感悟和认知冲突中,在自身的体验和思考中去

主动发现,构建新知识,尽快进入学习的高潮。例如,笔者在讲授三角形的内角和时,设置问题:

(1)任画几个大小不等的△ABC,分别量出∠A、∠B、∠C的度数(精确到1°),并计算∠A+∠B+∠C的度数。

(2)剪下△ABC,撕下∠A、∠B,并与∠C相拼,组成一个什么角?

(3)由此你猜测出什么结论?

创设这样的问题情境,使学生认识到虽然三角形的大小不同,但∠A+∠B+∠C=180°,从而对三角形的内角和有了初步印象;并通过拼角悟出证明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方法,画图、度量、计算和剪图等,便于学生操作,并能引起学生的积极猜测,深入思考问题,通过实验观察和度量计算等得出有关数据,进而根据这些数据,猜测出结论,这是数学发现的重要方法。如果按照这个程序创设问题情境,既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又使学生尝试到模拟数学家发现结论的方法,增强了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体验成功。

(二)观察归纳,猜想结论

教学中,我们老师应该要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大胆尝试。当学生通过独立思考,长时间的探索,终于证实自己的猜想时,他能从中体验到一种成功感,学生一旦有了这样的体验,就会体会到参与的乐趣,就能促使他在今后的学习中积极主动的参与。例如,我在讲解一次函数的图像时,我先教会学生画函数图像的基本画法,然后让他们猜想y=2x+3与y=2x的图像,学生这时就想可能是一条曲线,或是一条直线,或是通过原点的直线,面对学生的种种猜想,我并不马上进行评价,而是让学生自己去尝试验证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当学生验证以后,也就深刻理解了一次函数的图像是一条直线,正比例函数的图像是通过原点的直线。所以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应该运用类比、归纳、演绎等数学思想和特殊的技能技巧,使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寓于猜想过程之中。

(三)上升分析,推理论证

《课程标准》指出:通过初中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在(1)知识技能目标上要能体会证明的必要性,掌握基本的推理技能。(2)数学思考目标上要能对一些数学猜想做出检验,从而增加猜测的可信程度或推翻猜测,体会证明的必要性,发展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3)在解决问题目标上要能用文字,字母或图表等清楚的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并解释结果的合理性。(4)在情感与态度目标上敢于面对数学活动中的困难,有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有学好数学的自信心,感受到证明的必要性,证明过程本身的严谨性以及结论的确定性等。

(四)扩展反思,积极评价

评价是对学生行为变化或倾向变化给予价值判断的系统过程,是课堂教学中必不可少的手段,评价和反思就是将元认知理论用于课堂教学实践,它能激发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的智能,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学会反思使他们在回顾,思考,总结,评价,调节的反思过程中形成监控的习惯,提高自我意识,自我调控“元认知”能力,培养学生对解题策略。

总之,探究式学习的教学模式符合中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认知规律,能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减轻学生负担,提高学生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广祥:《数学中的问题探究》西南师大出版社

2、关文信:《新课程新理念与初中课堂教学行动策略》,中国人事出版社

猜你喜欢
探究式学习实施数学课堂
浅谈化学课外小组活动
初中历史探究式学习的教学途径
高中地理探究式学习的探索与实践刍议*
新形势下高校二级学院教务管理优化路径探析
张扬学生个性,展现课堂活力
数学课堂教学中动手操作活动实施研究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房地产项目策划课程案例教学探索与实施
数学课堂信息化中的“三适”探究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