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之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有效策略

2018-10-21 06:52谢纯芝
科学导报·学术 2018年34期
关键词:生活体验创新思维作文教学

谢纯芝

摘 要:写作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认知水平以及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体现,是衡量学生语文学习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更是学生认识自我、认识世界,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作文教学就是要在阅读中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在生活体验中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引导学生开拓创新思维,从而提高学生写作水平。

关键词:作文教学;阅读;生活体验;创新思维

写作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认知水平以及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体现,是衡量学生语文学习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更是学生认识自我、认识世界,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笔者结合多年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实践和探索,谈谈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有效策略。

一、勤于阅读,积累写作素材

增加阅读量是写好作文的基础,此话一点不假。有了较为丰富的基础知识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生写起作文来就下笔自如,文理畅顺。但在现实的教学中,有些教师却忽略了学生的阅读,仅凭几节作文课就让学生进行有限度的写作训练。更为严重的是有些教师把阅读和写作完全剥离,认为阅读是阅读,而写作则多有瞄准中考试题的倾向,更谈不上把平时的阅读与写作相结合了。语文教学的目的就是要让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提高,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从根本意义上讲就是要践行阅读与写作的一体化理念,这应当说也完全符合我们学生的认知特点。无论是阅读写作还是阅读和写作的一体化,教师都必须做到让学生知道自己读写得怎么样,要怎样去改进,更要让学生乐于改进。这样学生写出来的东西总是有一定道理的。只要学生抓住关键,突出重点则可。一次一个重点,长此以往则产生奇特的效果,学生的阅读与写作的一体化是训练型的,是过程性的,不可能让我们完全满意,因为学生毕竟是学生,但其闪光点总会是有的,这就需要教师有一双善于发现的慧眼去发现闪光点,去引导学生阅读更多的书充实写作知识。

二、体验生活,寻找写作源泉

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当前的教育模式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那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寻找一条适合作文教学的改革之路,丰富学生语文写作知识,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呢?

写作不仅离不开生活,还服务于生活。这就说明作文只有扎根于现实生活的沃土才能成功。学生面对的世界是宽广的、丰富多彩的。引导学生深入家庭、学校和社会体验生活,写好源于生活的作文是每个教育工作者的神圣职责。家庭中有幸与不幸,有悲欢离合,生离死别;有矛盾,也有得失。孩子对父母的情感,有仰慕、敬佩、尊重,有讨厌乃至憎恨。以上这些,只要学生日常注意体验,写作时即可信手拈来,自成文章。学校的环境、纪律、校风及师风等都影响着每一个学生,碰撞着每个幼小的心灵,并迸出种种火花。如学生心目中的教师的性格特点、工作态度、讲课效果,穿着打扮、举止行踪都可成为学生议论写作的题材。学生呢,或孤芳自赏,自怜自爱,或热情如火或冷漠似冰,或活泼好动或喜静独处,或深沉或直率,细细道来,千姿百态,引人深思。社会是一个万花筒也是一个大染虹,小到花草虫鱼,邻里琐事,大到国家大事,社会热点焦点。学生自身的苦乐喜忧,爱恨歌泣,娓娓诉来。一部洋洋洒洒的感情历程,是丰富的创作素材。

“作文要写真人真事,说真话,才会感人”,“真实是成功的一半”。而学生呢,却在编作文:写家庭的作文,“家丑不可外扬”,父母性格中的懦弱或粗暴或蛮横或恣肆,这些性格一般是见不到的。写学校题材的作文,学生心中有杆称,“宁愿编,不可得罪老师”。但作文是阳光下的镜子,明亮而耀眼,只有写真事,说真话,揭暗面才能真正反映现实生活。只写一面不但限制了学生的视野,而且促成了他们圆滑世故,虚伪自私的性格。所以教师应该解放思想,放开手脚,发挥主导作用,取消思想顾虑,对学生大胆鼓励、抚慰、支持。要敢于对学生说,家丑也可扬一扬,短也可揭一揭,暗面也可曝曝光,使学生敢讲真话,敢写实事、真事,真正使得学生写出的作文内容源于生活、反映生活、用于生活。

三、激发创新思维,丰满文章血肉

培养学生写作能力,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培养思维能力。因此,作文的訓练,从本质上说就是对人的训练,而思维的开放程度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思维品质的形成。因此,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多种思维方式,训练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使学生的习作中充满理性思维的光辉,是非常有必要。

作文选材的创新,要着眼于材料的“新”。“新”即体现它的价值,要注意社会生活中的“热点”材料,如众人瞩目、议论纷纭的各种社会现实情况、看法、意见等。材料的创新是一篇好文章的鲜明特点,但并非任何新材料都能写出好文章,还要看它是否具有内在的价值。因此既要抓新材料,又要深入挖掘材料所具有的价值,使下笔的文章既避免了俗套,又有很强的思想性、针对性。再次,要做到写作方法的创新。写作方法是指一篇文章主要运用的表现方法。诸如象征、对比、衬托、托物言志、借景抒情、欲扬先抑等。

不同的文体会有不同的写法,对同一事物,可以有不同的认识。日常教学中,要想让学生写出别具一格的作文,关键在于开拓学生的思路,要善于引导培养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的习惯,要不被习以为常的看法所左右。不迷信权威,大胆提出自己的看法观点。当然,多角度思考问题不是漫无方向的,它要求写作者不拘泥于思维的定势,不人云亦云,但需要正确理解材料内涵调动自己的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选准角度。

总之,写作需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而扎实的基础知识源于持久的阅读及深入体验现实生活。同时还要有创新思维,并将创新思维引入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创新灵感,迸发创新的火花,产生优秀的佳作新人。因此,只有充分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不断地创新,才能提高初中学生的作文质量。

参考文献:

[1] 苏琴.提高中学生写作能力的有效策略[J].中学教学参考,2016,(13):9—10.

[2] 曹鑫兴.提高农村中学生作文写作能力方法的研究[J].新课程·中学,2014,(04):182—182.

(作者单位:广东省揭阳市揭东区云路镇云路初级中学)

猜你喜欢
生活体验创新思维作文教学
如何为学生打开习作之门
浅谈如何在品德与生活(社会)课中实行有效教学
生活体验:小学语文课堂活力的源泉
在经济新常态下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网络视域下初中作文教学初探
巧用“错误”激活数学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先写后教:语文作文教学途径探微
培养职校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研究
作文教学的有效策略探讨
探索多媒体在情趣作文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