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2018-10-21 09:51唐淑剑
科学导报·学术 2018年34期
关键词:综合能力小学语文教学

唐淑剑

摘 要:小学语文教学方法的适用与否不仅关系小学语文教学效果的优劣,还关系学生学习意识、热情的培养,对其教学方法的探讨也从未停止过。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拘束学生学习的步伐,使学生心平气和地自己探索,向前进行,运用思考,达到学习的目的。现在我们提倡的发现式教学法的主要特征是不把学习的主要结论提供给学习者,而必须由学习者独立发现,然后内化。本文对发现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发现学习;小学语文教学;综合能力

发现学习是指让学习者自己去发现教材的结构、结论和规律的学习。发现学习是基于结构主义理论的一种教学方法,其注重知识结构和学生认知结构的构建。与其他教学方法相比发现学习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其认为促进学习的真正动力是内部动机,注重学习的过程,在学习过程中直觉思维起主要作用,对人们记忆的理解更侧重提取而非储存。发现学习不仅能够使学生快速掌握所学知识,并且可以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巩固学习效果。因此探讨发现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重视质疑发现,机械接受为主动探究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把自已当作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固有需要,这种需要在小学生精神世界中尤为重要。”而传统教学中,学生少主动参与,多被动接受;少自我意识,多依赖性。学生被束缚在教师、教材、课堂的圈子里,不敢越雷池半步。创造个性受到压抑和扼制。因此,教师应运用发现教学法提供质疑机会,让学生由过去的机械接受向主动探索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1.运用发现法,引导批判性质疑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进行批判性质疑就是不依赖已有的方法和答案,不轻易认同别人的观点,通过自己独立思考、判断,敢于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其思维更具挑战性。他敢于摆脱习惯、教师的权威等定势,打破传统的束缚和影响,产生一种新颖、独到的前所未有的问题来认识事物,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学生的理解与思维的发展。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发现课文中有些看似矛盾的地方,并能抓住这些矛盾引发学生质疑。当学生勇敢地质疑后,教师应及时肯定学生敢于向教材挑战、善于质疑的精神。

2.运用发现法,学会探究性质疑

发现式的教学,心理学家布鲁纳提出时,只阐明了学生通过发现而学习的重要性,但未具体提示学生应如何发现,教师又应如何指导学生发现。我们认为,指导学生探究性质疑,是指导学生进行发现学习的一条有效途径。好奇是少年儿的心理特点,它往往可以促使学生作进一步深入细致地观察、思考和探索,继而提出探究性问题,这是创造个性的具体体现,我们应倍加爱护和引导。如在教学《草船借箭》一文时,学生对诸葛利用草船巧妙借箭深感佩服,然而也提出疑问:如果曹操向草船射出“火箭”,诸葛亮岂不是上大当?有的说:如果那天早晨江面上没有大雾,诸葛亮的计谋不是落空了吗?看来学生对文章的学习已进入到深层次探索阶段,教师要适时启发,提供更多的机遇,让学生探索质疑。

二、运用想象“发现”,单一思维为多向拓展

1.再造想象,拓宽思维,善于发现

阅读中,学生借助语文材料在头中建立图像,并对图像进行选择加工,不断扩展形象思维的范围。因此,我们注重引导学生进入情境,根据教材的语言材料,设置疑点,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再造想象,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独创性,鼓励学生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进行思维。如教学《狼和小羊》一课结尾时,许多学生读到狼向小羊扑去,小羊被吃掉了。教师及时引导学生打思维定势,想象当时的情景,启发学生进行多向思维,寻求不同的结果。学生的思维之门被打开,有的说就在狼扑向小羊时狼却倒下了,原来是一位猎人朝狼开了枪;有的说小羊一闪,狼就扑了一个空,掉进河里去了……众说纷纭。想象,使学生进入到课文所描述的情境中,又超越了教材本身使思维向纵深发展,呈现也多元态势,形成了纵横思考的习惯。

2.遥远想象,变通思维,塑造创新个性

贝弗里奇教授说:“独创性常常在于发现两个或两个以上研究对象或设想之间的相似点,而原来以为这些对象或设想彼此没有关系。”这种使两个不想干的概念相互接受的能力,一些心理学家称之谓“遥远想象”能力,它是创造力的一项重要指标。让学生在两个看似无关的事物之间进行想象,如同给了学生一块驰骋的空间。学生通过对日常生活的观察、分析,教师拟出很多有创意的作文题目:《爸爸与灯光》《红领巾与救灾》《吃药与批评》……遥远想象,训练了学生突破空间进行思维的能力,使学生的思维更加灵活,更具有跳跃性。

三、寻找逆向“发现”,便常规思维为创造性思维

1.培养发散性思维,诱导逆向发现

发现教学法能有效地诱导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其教学要领是教师不包办,不干预思维走向,而主义发展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发现教学法能够培养学生变更思维的意识,训练学生一题多思、一事多写的能力。如《狐假虎威》这个寓言故事中有一句话:“狐狸和老虎一前一后,朝森林深处走去。”课文没有明确告诉谁在前、谁在后,但这一前一后却贯穿全文,对表达课文寓意极为重要。为了让学生主动发现,教师这样启发提问:“究竟谁在前、谁在后,你的根据是什么?”于是学生纷纷作答。有的说因为我看见书上插图是这样画的;有的说,前一节课里说狐狸带着老虎,所以狐狸在前、老虎在后。还有的说,后面课文讲到先看见狐狸,后看见老虎,所以狐狸在前、老虎在后。最后一个学生发表意见说,狐狸说:“我带你到百兽面前走一趟”。如果说成我“跟你到百兽面前走一趟”,把“带”说成“跟”,说错了一个字,他的诡计就可能被老虎戳穿!显然,这位学生以独特的发散性思维深入解答了教师的提问。

2.发展发散性思维,寻求逆向发现

发散性思维是指对一个有多种答案的问题朝着各种可能解决的方向去探究该问题各种正确答案的思维。发散性思维能使学生不受心理定势作用的影响,迅速的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在培养学生探究能力时,应发展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使他们在原有的思路无法解决问題时,冲出狭隘的经验与固定模式的局限,转换角度,包括从相反的方向来思考问题,从而选取正确答案。可以说,教师寻找争论性的问题,让学生进行发现式的逆向思维问题,不管是让学生讨论做答,还是教师给予归纳做答,都是对学生进行超常规发散思维的训练,是对学生创造性思维品质的培养。

发现学习,是在思维的基础上进行的。常规性的思维是善于深入的正常思考问题,能抓住事物的规律和本质,使概念明确,判断恰当,推理合理,而逆向思维是站在常规思维的基础上,从事物的反面进行思考问题的,或者说是逆向思考问题的。创造性思维是善于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从不同方向和多方面用多种方法去思考一个问题,从而产生一定的创见。而逆向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乔彦林.探索性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初探[J].学周刊,2018,(24).

[2]刘新航.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学周刊,2018,(24).

[3]关斯文.利用情景教学法将国学礼仪带入语文课堂[J].汉字文化,2018,(14).

(作者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大化瑶族自治县

雅龙乡温和村小学)

猜你喜欢
综合能力小学语文教学
利用废旧生活材料 培养设计创造能力
初中作文教学方法简析
项目教学法在建设项目LCM课程实训中的创新应用
分层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实践
小学语文教学中怎样渗透思想教育
强化师生互动, 保持课堂活力
基于综合能力测评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卷考试改革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小学语文教学要返璞归真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