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学教育是人生教育的基础和开始,语文教学则是提高学生表达能力的重要学科,作为其中较为重要的阅读和写作教学,发挥着重要作用。只有正确认识两者之间的关系,提升阅读和写作教学的融合效率,才能更好地提升语文素养水平,实现教学目标。本文就对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和写作教学的融合路径进行了分析和阐述。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阅读与写作;融合路径;
1.小学语文阅读与写作教学的联系
阅读能力是小学生应该具备的基础能力之一。小学作为人生的启迪阶段,阅读能力的培养有助于促进学生其他能力的发展和提升,尤其是在推动写作以及情感表達能力上,有着显著效果。小学生在进行书籍阅读过程中,可以从书本上吸收更多的写作技巧和语言表达能力,进而为后期创作积累丰富素材。且不同类型的书籍对于学生所起到的作用也是不尽相同的。例如文学名著的阅读,能够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水平,通过对语句的理解和剖析还能够提升学生的写作基础能力,提高写作水平;通过不同类型书籍的阅读有助于促进学生思考和发散思维能力的发展,更好的锻炼学生的逻辑性能,为写作提供帮助。
2.阅读和写作教学的融合途径
2.1结合写作思考,培养学生的阅读思辨能力
首先,在实现阅读和写作有效结合目标时,教师首先要正确引导学生进行阅读或者朗读活动,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自主阅读习惯,并在阅读过程中进行问题思考,实现阅读内容的拓展和完善,为后续写作活动的开展提供帮助。
其次,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思考,在课堂教学中,通过问题的设置来帮助学生更好的进行思维能力的拓展,提高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能力。在文章学习完后,教师还可以让学生结合现有素材进行写作练习,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而写作过程中较为锻炼学生的发散思维,对于阅读能力的提高有着显著效果。
例如,在讲解《慈母情深》这篇文章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进行文章范读,了解文章的大概意思,之后再让学生有感情的进行文章朗读,明确文章中母亲对孩子的关爱之情。然后教师可以对文章中使用的表现手法以及写作技巧进行讲解,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和感悟能力,这样才能能够更好的引起学生的共鸣。
最后,以文章内容为主线,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让学生进行写作练习,全面掌握写作技巧以及情感表达方式,并在此基础上,了解母亲的爱,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感恩之心,更好的回馈父母。
2.2营造良好的阅读情境,发展学生的语文写作素养
一方面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学习情境的创设,通过多媒体设备的应用来提升课堂教学的效果和质量,促进学生想象力的发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语文知识内容。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应引导学生进行阅读素材的积累,为后续写作练习以及创作积累充足的知识内容,潜移默化中提高写作能力和水平。
另一方面,教师可以通过阅读与写作相结合的模式开展实践交流活动,提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灵活性,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对阅读和写作的兴趣,以实现锻炼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作用和效果。同时在实践活动中,教师应多鼓励学生进行读后感的编写,将自己的所感所悟表达出来,提高写作技能,实现口语锻炼目的。
例如,在学习《黄河是怎样变化的》这篇文章时,教师可以先利用多媒体课件将黄河的原貌及发展进程展现出来,让学生产生思想上的共鸣,之后结合课文内容对黄河的变化过程、变化原因以及治理方案进行剖析和研究,深入了解黄河的整个发展趋势。然后,再根据黄河的变化过程,让学生深入思考,明确文章所要表述的具体内容,树立学生保护环境、保护自然的意识。
最后在结合文章情境进行写作练习,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综合素养。
2.3利用阅读作品提高学生的写作技能
在开展写作教学时,教师可先让学生多阅读课内和课外的文章,尤其是经典文学内容,这样能够让学生了解不同的写作手法,提高学生写作技能。进而在阅读过程中,教师也应传授学生正确的素材积累方式,便于后续创作中能够很好的引用和借鉴,提高自身写作水平,提高学生对阅读和写作的重视力度,主动进行阅读和写作练习,提高语文素养水平。
例如,《老人与海鸥》这篇文章,可以让学生先进行文章阅读,了解文章内容,并结合文章内容提出相应问题,引导学生对文章主旨的思考,体会文章想要表达的感情。学生分段反复阅读过程中,能够对文章的结构以及想要表述的人与动物之间的真挚情感有一个明确的认知,产生一定的心灵共鸣,让学生充分意识到动物也是有灵性的,是人们最为亲密的朋友。之后教师可以寻找类似的文章让学生进行阅读,进行写作素材的积累,之后再结合文章主旨,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人与动物关系的文章,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通过这样方式能够让学生掌握更多的写作技巧和修辞手法,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水平。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注重阅读和写作教学的融合效率,从多方面培养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水平,从而强化口语交际能力,为小学生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韩美红.激励性语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新智慧 2019年05期
[2] 任炳.对小学语文童话教学的几点反思[J].考试周刊 2019年35期
[3] 刘发贵.多媒体与小学语文的整合[J].现代交际 2016年21期
[4] 卢品.巧用微课为小学语文识字分层教学助力添彩[J].新课程(上)2019年03期
[5] 赵定贤.用好小学语文投影教材的几点体会[J].浙江电化教育 1998年02期
[6] 孙晓黎.浅析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的困境与解决策略[J].祖国 2019年06期
作者简介:
谢永丽(1976.9—),女,汉族,籍贯:辽宁省沈阳市,沈阳市沈河区六一学校,一级教师,本科学历,专业:汉语言文学,研究方向:小学教育教学。
(作者单位:沈阳市沈河区六一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