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导向下的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探究

2018-10-21 04:38吕卫东
新教育时代·学生版 2018年36期
关键词:思想政治课教学教学观核心素养

吕卫东

摘 要:《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颁布,标志思想政治课教学正式进入“核心素养”的时代。在核心素养的引领下思想政治课教师应该彻底摒弃以知识为本的教学观,以“育人”为核心来重建自己的教学观,并在这种教学观的指导下展开丰富的教学活动,让主题型活动教学成为思想政治课教学实施的新样态,核心素养能否真正的落地还需要有新的评价观来保证实施。

关键词:核心素养 思想政治课教学 教学观 新样态 评价观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我国长期以来的育人目标,但对于中观的学科目标比较笼统,因此造成了在微观的教学目标中只关注知识学习而忽视了学科的育人功能,从而导致了宏观育人目标、中观学科育人目标和微观课堂教学目标有机联系不够。针对这一现象教育部提出了跨学科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将党的教育方针具体化、细化。并结合学科特点,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转化为学科育人目标,即学科核心素养。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通过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学习,获得具有学科特点的学业成就;是课程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現,包括政治认同、理性精神、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等要素。在核心素养导向下思想政治课教学必然面临着转型,如何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将核心素养落地,已成为思想政治课教师关注的热点。

一、核心素养导向下的教学观

观念是行动的指南,任何的改革都是从观念开始的,教学改革也不例外。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要在课堂教学中真正的得以培养,需要确立一定的理念来作为课堂教学的指导。从方向上来看思想政治课教学是基于立德树人的教学;从内容上来看是基于课程意识和学科本质的教学;从教学主体上看是基于学生学习的教学。

(一)基于立德树人的教学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对我国的教育事业提出的新要求。高中生正处与人生的过渡阶段,思想观念不够成熟,而思想政治课的开设就是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和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所以说思想政治课具有至关重要的教育价值,它是立德树人教育的主阵地主载体,与立德树人教育的价值是相符的。因此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当中应该坚持立德树人。如何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当中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需要做到以下三点。首先,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自由快乐的学习。其次思想政治课教师要挖掘知识背后的育人价值和精神意义,不能简单地把思想政治课教学看做是一个理论说教的过程。挖掘知识的育人价值和精神意义,是教学从知识导向走向素养导向的前提。因此需要思想政治课教师去深入挖掘,努力从学生的经验、生活、兴趣、爱好和个性出发,去选择、加深、拓宽学课程资源和教学内容,使知识走进学生的心灵,培育学科核心素养。最后,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还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引导学生在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中,获得多方面的体验,并在亲身体验的过程中,自觉接受思想品德教育,达到立德树人的目标。

(二)基于课程意识和学科本质的教学

课程意识本质上就是课程观,教师的课程意识就是教师对课程的理解、看法、观点和态度。课程观决定教学观,教师怎么理解课程会从根本上决定教师怎么理解教学。也就是说,教师不能就教学论教学,就教学谈教学,而一定要有课程的高度,课程的视野,即课程意识,否则教学就会陷入就事论事的窠臼。从学科教学的角度来讲,教学不能只停留在“学科表层”(现象)而应进入“学科深层”(本质)。唯有如此,学科教学才能有效的促进学科核心素养的养成。就目前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来看,大多数教师依然按照教材的知识体系对学生进行照本宣科式的理论灌输,这种教学模式是高中思想政治显得空洞乏味,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所掌握的也都是些碎片化的知识。基于课程意识和学科本质的教学就是要让学生形成一种学科思维,并能够在现实情境中用这种思维去思考和解决问题。所以教师要以培养学生的学科思维为核心,引导学生自己把书本上写的知识想清楚、想明白,以至想“活”。要给学生提供提出自己在思维过程中碰到的各种疑问、困难、障碍的机会,并及时帮助他们解决,切不可贪图方便,以讲解乃至直接的灌输代替引导和启迪。

(三)基于学生学习的教学

教学的重心在学而不在教,学生是教学的出发点、落脚点,教学应该围绕学生来设计、组织、展开。基于学生学习的教学不仅是教学本质的体现,也是学生形成核心素养的的必然要求。如何使思想政治课堂教学基于学生的学习,应该做到以下三个方面。首先是要重建教学关系,传统的课堂教学是“我说你听”“我读你写”的单向性教学,它更侧重于教师的教而不是学生的学。因此必须要重建这种教学关系把整个教学的着眼点放在学的态势上,致力于构建以学为主线,以学为本的课堂教学体系和结构,把学习的权力和责任还给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其次是要先学后教,要实现以教为主走向以学为主,推进教学关系和方式的根本性变革,先学后教是关键。先学后教就是让学生先自主学习然后教师根据学生的问题展开针对性的教学,同时由于每个学生的学习基础和能力存在着差异,这种差异也可以为课堂合作学习提供基础,这样以来就可以大大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并且使教师关注课堂上的每一个学生,保证每个学生在课堂上学有所得。最后是要注重学生的深度学习,深度学习是指以学生学习为中心,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基于理解进行知识建构,基于真实情景主动学习和解决问题。从学生全面发展的视域,实现深度学习是实现核心素养的必经之路。因此教师必须改变那种满堂灌式的教学,尽量做到少而精。更多的为学生的学习提供“脚手架”让学生自己去攀爬而不是背着学生攀爬。

二、核心素养导向下教学实施的新样态

新的教学理念必然导致教学方式的革新。核心素养的时代,传统的“我说你听”单向度的教学模式已不合时宜。思想政治主题型活动教学,以充分尊重和理解受教育者为前提,革新了思想政治课教学实施样态,使教学变为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教学+”培养方案。

(一)主题型活动教学的内涵

最新颁布的《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高中思想政治是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提高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增强社会理解和参与能力的综合性、活动型学科课程。活动型学科课程作为本轮思想政治课程标修订最为显著的亮点,它是活动课程与学科课程的统一体。是指思想政治课既要具有活动课程尊重学生地位的理念,又要有学科课程以学科内容为本的理念,也就是通过“课程内容活动化”和“活动设计内容化”的结合,使知识依托活动,在活动的过程中培养核心素养。主题型活动教学就是思想政治活动型课程在操作层面的具体体现,它是指教师根据学科任务和教学目标选择主题,围绕主题设计一系列的活动,让学生在主体性活动中循序渐进的建构学科知识、发展学科能力、提高学科素养的教学方式和过程,它反映了核心素养培育框架下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改革的现实和长远利益。

(二)主题型活动教学的价值

主题型活动教学的目的就是要通过革新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实施样态,唤起学生主动参与学科学习的热情和兴趣,使其成为自身学习的“主体人”。主题型活动教学对于高中思想政治课而言是极具价值意义的。首先,它可以促进教学方式的转变。传统的思想政治课教学是“我说你听”“我读你写”的单向度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过于注重教师的主导作用,把教学仅仅看做是知识单向传递的过程,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把思想政治课教学看做是理论说教的过程,使其变得空洞乏味,很难达到思想政治课的德育目标。主题型活动教学以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前提,将由教师主导的课堂教学变为,具有一定目的、动机和行为的活动型学科教学,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这将促进思想政治课教学方式的转变。其次,它可以促进教学评价方式的创新。以往思想政治课的评价方式单一,以纸笔测试为主。这样的评价方式过于注重结果,而忽视学生学习的过程,有悖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主题型活动教学通过主题-活动-行为-表现这一整体性的学习过程,对学生参与活动的行为进行全面的评价,而学生在活动教学中所表现出来的行为,是学生是否具有学科核心素养的表现,因此主题型活动教学是核心素养得以实现的关键抓手。最后,主题型活动教学也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主题型活动教学以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前提,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围绕主题设计一系列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学习。这种活动可以极大限度的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倡导学生围绕学习主题,联系社会实际展开探究。这样不仅使学生掌握了课本知识,而且培养了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在活动中与同学合作交流,走进社会的过程也就是学生认识自我,自我完善的过程,而这种过程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提升自身的学科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核心素养导向下的的评价观

随着《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颁布,对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已经成为思想政治课教师普遍关注的问题。如何使学科核心素养落地,使它不再是空中楼阁,显然对核心素养的评价尤为重要。核心素养导向下的的教学评价一个最显著的变化就是以生为本,以学评教。因此,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评价要做到以生为本,以学评教,就需要凸显观点,关注过程,着眼发展。凸显观点就是关注学科特性,坚持观点教育和价值引领;关注过程就是关注学生学习和探究的过程,让学生在感悟、体验、创造、探究中达成基本观点;着眼发展是要关注评价的实效性,实现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

(一)凸显学科特性

强调学科素养意味着对学科特性的关注,学科教学要凸显观点教育与价值引领。思想政治学科和其他学科不一样,它不仅要解决知与不知,行与不行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要解决信与不信的问题,思想政治学科的终极目标就是让学生通过这门课的学习,逐步培养他们良好的政治素质、道德品质和健全人格,使他们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并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些都是由思想政治学科特性所决定的,因此在评价的过程中一定要凸显思想政治学科的特性。

(二)关注学生学习和探究的过程

核心素养导向的评价不是以结果导向的评价,而是以过程导向的评价。聚焦核心素养的导向的评价,它不以学生是否在考试中得高分为标准,而是以学生基本观点是否确立为共同标准。允许和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视角、用不同的素材,基于不同的经验、采取不同的思路、表达不同的观点,提出不同问题解决方案,透过这种有差异的解题过程与思维过程,推断学生在特定情境中完成学科任务的质量,以此来全面的衡量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水平。

(三)关注评价的实效性

学生的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水平如何是很难观测到的,如何让学生对自己的素养水平说“真话”,陈友芳教授基于对信息博弈理论的思考提出了学科任务导向的思想政治学业质量评价策略,为本学科核心素养的评价提出了创新型的解决策略。在这个评价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就是情景的设置,通过设置相关情景,并针对情景引申出有意义的、指向素养的问题,要求被评价者应用学科知识和技能、学科思想和方法完成某(几)项任务,从而引发评价者预期的行为表现,由此证实核心素养水平。所设置的情景能否准确的诱发学生预期的关键行为表现,是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评价的难点。在评价的过程中任何评价要素出现问题都有可能影响评价的准确性,因此对学科核心素养的评价一定要关注它的实效性,这样才能真正的达到以生为本,以学评教促进学生发展的目的。

核心素养的时代,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应积极的创新教学理念,以培养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核心,严格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关注学生知识的建构与应用,创设有助于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情景和实践,以身作则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余文森.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7:101.

[2]尤小平.学历案与深度学习[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54.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标准[S].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1.

[4]沈雪春.思想政治主题型活动教学的价值旨趣[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8(4):16-17.

[5]陈美兰.活动型政治课的价值内涵与实施策略[J].思想政治课教学,2016(12):4-8.

[6]陈友芳.学科任务导向的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测试策略—基于信息不对稱博弈理论的思考[J].课程·教材·教法,2016(9):28-33.

猜你喜欢
思想政治课教学教学观核心素养
人本主义思想关照下的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
谈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罗杰斯人本主义教育观及其简评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浅析乡镇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现存在问题的原因
诗心语文的“田园嬉乐”教学观
探析高中语文“实用说”教学观对学生的濡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