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春燕
摘 要: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题教学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由于应用题中的信息量较大,再加上部分学生受到思维定式的影响,导致他们受到应用题的困扰。本文主要围绕不等式解应用题的难点突破策略进行分析。
关键词:初中数学 不等式 应用题 难点突破
在初中教育体系中,数学教学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在数学教学中,利用不等式来解应用题是其中的重难点,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学生的数学综合素质。但是,许多学生的应用题解题能力较差,这影响了他们的数学水平的提升。基于此,围绕不等式解应用题的难点突破策略进行探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解不等式应用题的主要难点
1.生活经验不足
应用题主要是为了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实践之中的一种题型,所以在应用题中,都会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但是,许多学生都被自己的父母视作掌中宝,这导致他们对生活中知识不够了解,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应用题解题能力。例如,铅笔2元/支,笔记本3元/本,假设小明的父亲给了他20元,而且铅笔最多只能够买3支,那么小明最多能够买多少本笔记本?由于许多学生缺乏生活实践經验,对于本子以及铅笔的价格不够了解,这限制了他们的解题思路[1]。
2.应用题的信息量比较大
许多学生之所以畏惧应用题,一方面是自己的生活经验不足,另一方面是应用题中的信息量比较大。他们在阅读应用题时,往往会被其中的复杂数量关系所吓倒,使得他们产生恐惧的心理,这样就使他们难以理清解题思路。例如,水果商购进了A、B两种水果,每种水果各10箱,分配给甲、乙两个零售店进行销售,预计每一箱水果的盈利情况如下表:
如果甲乙两个零售店各分配了10箱,那么为了保证乙零售店的盈利不少于100元,那么该如果设计销售方案,以促使水果商的盈利最大。在解决这种类型的应用题时,学生需要了解题意,然后再运用不等式来进行计算。但是,在解题过程中,因为题目中的未知量比较多,所以导致一些学生的解题思路也受到了影响。
错解:设甲零售店配A中水果x箱,配B种水果y箱,乙零售店配A种水果(10-x)箱,配B中水果(10-y)箱。由此可知:9X(10-x)+13(10-y)≥100,经销商的盈利则为w=11x+17(10-x)+9(10-x)+13(10-y)=39x+390-13y。但是,因为学生忽视了x+y=10,所以导致他们不能够解出正确的答案。
3.思维定式
在不等式应用题的讲解中,许多教师的教学方法较为单一,所以导致一些学生形成了思维定式。由于学生每天都要做许多的数学应用题,如果教师采用千篇一律的讲解方法,很容易使学生弄混淆,会局限学生的思维模式,进而影响他们的应用题解题[2]。
二、如何实现不等式解应用题的难点突破
1.让学生去领悟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要想让学生学会应用不等式来解题,那么首先得让学生了解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不等式的性质进行剖析,以加深学生对不等式的理解。(1)在不等式两边同时加减一个数,那么不等号的方向不会改变。(2)在不等式两边同时乘(除)同一个正数,不等号的方向也不会发生改变。(3)在不等式两边同时乘(除)同一个负数,那么不等式的符号会发生改变。这就为学生后期对不等式的应用打下基础。
2.把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二元一次方程相融合
在应用题解题过程中,有些问题若采用一元方程来解决,那么不太好理解,但是如果换一个思路,采用二元方程来解决,那么就会使原先复杂的问题变得更加的简单。例如,甲乙两人总共有36元,已知甲的钱比乙的两倍还要少9元,请求出甲乙两人的钱数。
在解这道题时,若采用一元方程来解这道题,那么就需要转一个弯,那就是“甲乙两人共有36元”用来“设”未知数,而“甲的钱数比乙的两倍还要少9元”来“列”方程,当然也可以相互调换以下,用“甲的钱数比乙的两倍还要少9元”设未知数,用“甲乙两人共有36元”列方程。在接触这个问题式时,学生会感到这个问题非常的困难。但是,若我们转化一个思路,分别设甲的钱数为x元,而乙的钱数为y元,这样就会使得问题变得更加的容易[3]。
3.让学生抓住题目中的关键字词
在数学应用题中,会包含“比”、“多”、“少”等字词,这些词反映了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如果学生能够抓住这些关键字词,那么就能够找到题目中的等量关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培养学生仔细审题的良好习惯,要让他们注意题目中的一些关键词,这样有助于提高他们的应用题解题能力。例如,甲数的2倍比52小4,求甲数。
数学较为奇妙,在题目中有些“的”字其实就是“X”,而“比”字其实就是“=”的意思,“小”是“-”的意思。那么这个题目就变成了“甲数”X2=52-4。假设甲数为x,那么这个题目就变成了x的2倍比52小4,求x。从而变成了x·2=52-4,这就是利用方程来解决应用题。在初中应用题解题中,通常会用不等式来解题,也可以用方程来解题,而不等于与方程相结合的情况比较多,教师需要重点进行讲述。
这道题目较为简单,能够为学生的入门做好铺垫,这属于应用题教学的第一个阶段,教师可以先用一些简单的应用题来作铺垫,引导学生参与到应用题的教学活动之中,从而改变学生畏惧应用题的心态,为他们后期的应用题学习打下基础。
结语
综上,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题教学是教学中的难点,因为题目的信息量较大,各种数量关系较为复杂,所以困扰了不少学生的学习。而在应用题解题中,教师可以运用不等式来解应用题,可以通过将不等式与方程结合起来,以简化题目的难度,使学生正确解答。在运用不等式解题时,教师要让学生去领悟不等式的基本性质;要把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二元一次方程相融合;要让学生抓住题目中的关键字词。如此,就能够提升学生的应用题解题能力。
参考文献
[1]孙勇.初中数学应用题的教学障碍与应对策略探析[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20):30.
[2]贺娇娇. 初中生应用题的模型构建研究与分析[D].渤海大学,2018.
[3]黄小霞.初中数学列方程或不等式解应用题教学难点突破策略[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6,(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