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春刚
摘要:随着教育的不断改革,对学生进行音乐的培养被渐渐得到重视。音乐能够有效的表达人们的感情,音乐能够以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培养人们感知力和创新能力。对学生音乐素养的培养,不仅要提高学生的感知能力,还要提高学生对音乐作品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创新能力;感知力;音乐教学
引言
音乐是一种特殊的语言,以声音作为媒介,给人带来美的感受。教授学生学习音乐,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乐感和表现能力。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并能够对音乐作品进行创造,才是真正的学习音乐。音乐具有音色感,节奏感的特点,想要教会学生这些特点,必须大力加强对感知力的培养,然而想要在感知力的基础上教会学生创新能力更是不容易的。本文对音乐教学中的问题进行探究,对感知力和创新能力做出自己的见解,从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和培养学生的乐感进行探究,在而帮助学生对音乐作品的表达,最后提出了感知力和创新能力对学习音乐的重要性。
一、培养学生感知和创新能力
1.1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力和创新能力,不是短时间就能做到的,教师在课程中运用不同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对音乐产生兴趣,达到教学目的。把枯燥乏味的音乐教学课程当成兴趣爱好的培养。引导学生主动愉快的去接受音乐,是整个音乐教学不再成为一种学习负担。学生一旦爱上音乐,就会主动的去享受音乐。在欣赏众多音乐中,渐渐的对音乐产生一种感知力,能够听懂音乐中讲述的故事,让自己的情感得到表达。
1.2培养学生的乐感
培养乐感是学习音乐之路上的重要一步。一旦学生拥有好的乐感,那么学生的自我修养和理解音乐的能力会自然而然的提高,在生活中享受音乐,通过音乐释放自己的情感。通过培养乐感,不仅能够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还能够让学生对音乐的创造能力进行提升。学习音乐的乐感,可以是听音乐,也可以是看音乐表演。音乐是用声音进行传播的,通过耳朵来感受的一种艺术。學生在生活中多听著名的音乐,在音乐中享受生活,在生活中享受音乐,潜移默化的培养了乐感。在听的同时也要多看各个著名音乐家的表演,从中感受他们的唱和演,渐渐的让自己有歌唱的感觉和意识。在一朝一夕的动作中感受音乐的律动,从而提高对音乐的感知和创新能力。通过对音乐的不断思考,主动的去感受音乐,把音乐作为自己生活的一部分,把生活中优美的声音记录下来,过段时间再去聆听,就会产生不一样的灵感,结合当下存在的情感,将会做出不一样的音乐作品。通过培养和训练乐感,这对做到理解音乐和感知音乐起到十分重要的影响。在学校中,常常见到学生戴着耳机听音乐,然而他们只是简单的去听音乐,消遣时间,并没有真正的去欣赏音乐。而我们作为学生音乐的引导者,培养学生的乐感,弥补学生先天的不足,带领学生走向音乐的殿堂。
1.3培养学生对音乐的表达能力
用正确的节奏、合适的力度和速度,对音乐作品进行表达,是演绎音乐的基本要素。把真实情感带入作品中,让聆听音乐的人身临其境。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要把作品的内容和曲调的特点展现给学生,让学生用自身的感知力来理解作品,想象作品的真实情景,从而将情绪融入在作品中。培养学生的感知力和创新能力,要在学生的能力范围内进行教学。让学生聆听并感受作品,谈谈看法和认识,这时学生就会对音乐作品的表现有一定的理解。挑选贴近现实生活的音乐作品,能够让学生非常形象的理解其中的故事,才能让学生更好的对音乐进行表达。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音乐,从生活中去学习音乐,不带有课堂上的压力和消极情绪,让学生自然的学习音乐,提升学生的感知力,学会感知音乐才能学会表达情绪,才能在学生的心中与音乐产生共鸣。教授学生更多的乐器,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也能让学生对音乐有更多的表达。对学生的感知能力进行培养,需要有专业的训练,,并且运用手中的乐器进行创造,增加感性经验的储备,使得学生真正的学习音乐。先感知音乐,再对音乐进行创造,是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需要通过对音乐真情实录的表达,才能对音乐产生亲切感,真正的学会音乐。
二、培养学生的感知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性
教授学生音乐,其实就是对音乐感知力的教学,更是对音乐创新能力的教学。没有创新,音乐就没有发展,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力和创新能力,才能让更多的优秀音乐作品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感知音乐再对音乐进行创新,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只有学会创新音乐,才能说真正的学会了音乐。每个音乐作品都有它独一无二的世界,对它进行深刻的感知,会有一种似曾相识的亲切感,这是对音乐理解的体现。
三、小结
学生是一切教育活动的对象和主体,具有主观能动性,对学生进行音乐感知力和创新能力的教学,必须要从学生自身出发,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乐感和表现能力,让学生参与到教学工作中,让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充分发展,真正的做到教授学生音乐。
参考文献:
[1] 刘世斌.名师讲述“如何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效率".西南师范大学出版杜,2017.5,(1).
[2] 王斌兴.名师讲述“最具活力的课堂愉快教学”.西南师范大学出版杜,2017.5,(1).
(作者单位:吉林省松原市乾安县让字镇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