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德育教育的创新方法思考

2018-10-21 12:29李德辉
大东方 2018年9期
关键词:创新方法德育教育初中

李德辉

摘 要: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要求的提出下,德育教育成为了学校教育的主旋律,正贯穿于班主任教育管理工作以及各学科的课堂教学之中,力求培养出集文化知识、专业能力、优秀品德素质于一身的优秀人才。在新的要求和挑战下,初中德育教育的方法也應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创新,以一种学生们更容易接受的方式来教育他们,改变德育教育仅仅停留于理论层面的现状。本文就将对初中德育教育提出几点创新实施的方法,供广大教师参考。

关键词:初中;德育教育;创新方法

引言

德育教育工作应落实于学校教育中的各个环节,渗透于学生的血液,培养他们形成优良的品格和高尚的人格,这既是学生终身发展的保障,也是素质教育提出的要求。初中班主任和任课教师需要携手打造出新颖化的德育教育模式,进一步提高德育实效,切实作用于学生的发展。

一、初中德育教育的现状

(一)德育手段陈旧,学生配合积极性不高

如今,初中德育教育的开展仍停留在传统的模式上,且主要的开展形式为思想品德教育课。而对于该门课程,学生的重视程度严重不足,完全为了应试而单纯的记忆一些理论性的内容,实效性不足。班主任和教师教育学生总是惯用说教的方法,而这无疑是正处于叛逆期的初中学生最抗拒的,无法吸引学生的积极配合。德育教育也因此陷入了困境。

(二)德育教育理论性强,实效性不足

德育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作用于学生的性格、人格、习惯养成,并影响他们的一生,仅仅停留于理论的层面是不够的。但显然,如今的初中德育教育实践性还不足,教育内容理论化、书本化,教师的教育思维固化,学生最终掌握了理论知识,但却毫无践行的意识,这样的德育教育是毫无意义的[1]。

(三)教师对德育教育重视不足,缺乏创新意识

初中的教学任务已经开始紧张,全校上下都在为了学生的考试做准备,对于德育教育这样一项对于学生考试成绩影响并不大的活动来说,显然是很难受到学校和教师的重视的,更不愿意为德育教育留出过多的时间。对该项工作重视的不足导致德育开展的创新性也有待加强。一些教师迫于工作的压力,完全是为了德育而开展德育,完全没有心系学生的素质发展,致使初中德育工作停滞不前。

可见,如今初中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存在着许多问题,创新工作的开展形式是尤为必要的,也只有这样才能跟上素质教育的步伐,满足学生的社会发展需求。

二、初中德育教育的创新方法

(一)大力开展德育教育实践活动,提高德育教育效果

学校教师必须认识到,初中是学生一生成长中最为重要的阶段。由于渴望成熟、自由,缺乏明辨是非的能力,他们很容易受到社会、网络中不良风气和思想的影响,走入歧途,因此该阶段的德育教育对他们的一生发展都将产生重要的影响。明确自身担负的沉重责任后,教师必须将德育教育和实践相结合,提高教育效果。为体现德育教育的创新,可以大力开展一些实践性的教育活动。某教师就曾在国庆节假期来临之际带领班级学生去到了当地的烈士陵园中扫墓,为学生讲述了建国前革命英雄付出的热血,以及做出的伟大牺牲。回到校园后,又开展了一次“纪念伟大先烈,时刻谨记历史”的教育活动,让学生们搜集抗战时期的著名战役,伟大战士等资料,在班会时讲解,相互传阅。教师为学生们播放抗战题材的影视资料。活动结束时,师生一起高唱国歌,带动了学生们的情绪,激发了他们的爱国情感[2]。这一实践活动,借助节日的契机巧妙的融入了德育,让学生们对国庆节的感受不仅仅是享受假期那么简单,而是上升到了对节日的思考,对先人伟大贡献的感恩。真真正正的收到了实效。

(二)将德育教育落实到日常教育当中,渗透于每一环节

德育教育只有时刻伴随学生才能起到对他们的影响作用,教师应打破传统德育教育的局限,抓住课上、课下的每一个瞬间,规范学生的言行,培养他们的良好习惯,为他们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如在组织学生参与植树节的植树活动时,教师首先以身作则,参与到植树活动中,以不怕苦、不怕脏、不怕累的精神感染学生,让他们感受到劳动的光荣与快乐。要求学生相互之间团结同学,在出现了矛盾时,教师要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首先了解事情的起因,而不是直接批评、责罚,本着公平的原则来处理问题,以和蔼的态度来教育学生。在一次处理学生之间的矛盾时,我就与学生在一处安静的校园角落中进行了平等的对话。没有了“高高在上”的态度和强势的语气,学生们也向我说出了问题的原因,很快就化解了矛盾,这便是有效的德育教育收到的效果。可见,德育教育的实施可以从各个方面入手,一日教育活动中到处都是实施德育的入手点。

三、结语

综上所述,初中德育教育工作只有走出一条创新之路才能获得进一步的发展。作为教育工作者,担负的责任不仅仅是向学生传授知识,更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必须共同担负起实施德育、创新德育的责任,为学生打造一个更加灿烂的明天。

参考文献

[1]韩丽芳.浅议提高中职德育课教学的实效性[J].新课程(中旬),2014(3).

[2]徐亚.论如何提高职业学校德育教学实效性[J].新课程(中旬),2014(3).

(作者单位:广东省江门市台山市北陡镇北陡中学)

猜你喜欢
创新方法德育教育初中
从提升科学水平角度分析高校党建工作
初中科学课程中利用情境教学法渗透德育的探讨
浅析小学校园文化的德育教育
初中政治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分析
在经济新常态下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试论森林分类经营的创新
德育在新传媒时代播音主持专业教学中的重要性
初中物理“问题—发现”式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