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进行小学五年级语文阅读教学

2018-10-20 17:11黄向场
读与写·教师版 2018年12期
关键词:教学分析阅读能力阅读教学

黄向场

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是其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阅读作为语文的读写基础,是培养小学生语文理解能力、思维活跃的必要手段。我们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让小学生对阅读产生兴趣才能让其主动学习,参与课堂教学。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对于培养学生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等都有一定的弊端。本文将会根据现今的阅读教学现状,分析探讨五年级语文人教版小学语文阅读作能力的培养对策。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能力;阅读教学;教学分析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8)12-0088-01

引言:语文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一门教学科目,是我们每个人必须学习的人文社会学科,我们不管是语言沟通还是思想交流都需要具备良好的语文素养。因此,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教师必须采取不断创新的教学模式,改变教学内容。作为现今比较重视的阅读和写作教学,更是应该被不断的研究,探讨合理的教学模式,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

1.现阶段小学语文阅读课堂主要状况

1.1小学生表达能力较弱,知识面狭窄,学习课堂以老师为主体

由于语文教学知识量过于庞大且覆盖面较广,老师过于重视对课本内容的讲解和练习题的训练却忽视了语文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纵观以往的语文阅读课堂,我们发现课堂氛围紧张乏味,学生的阅读水平和理解能力普遍低下。一些教师会坚持自己传统的教学理念,在课堂教学一味以自己为中心,很少让小学生举手发言并及时为同学们讲解困惑之处;教学方法停留在单‘的口述、领读课文等形式上,不重视课外知识的拓展和阅读教学的开展,阅读资料通常是由课本来替代,学生们图书种类单一,课外知识不能获得补充。

1.2 小学生缺乏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方法

小学生学习新事物新东西往往是以自己的兴趣为主导,他们通常对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学习和运用起来较快。所以小学生们在对课外阅读缺少兴趣的情况下对阅读失去耐心,不愿意将课余时间用在静下心读书上,这样缺乏目标和计划的阅读随意性较强。由于没有机会接受正确的阅读方法指导,一些小学生在进行自主阅读时无从下手,不知道如何掌握文章内容,在阅读过程中遇到的障碍得不到解决,这些都不利于学生掌握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方法。

1.3 教学中方法固定化

虽然目前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思想已经推行了很长时间,并提出努力将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作为首要任务。但是由于升学要求以及一系列客观因素的束缚,教学过程仍然以学生的成绩作为主要目标,对于能力的培养并没有过多的涉及。同时,阅读教学中,教学方法比较单一,没有调动学生的学习思维,对于学生能力的提高并没有过多的帮助。缺少交流和沟通的对话,使得教师不能掌握学生学习的动态,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2.五年级语文人教版小学语文阅读与写作能力培养研究

2.1 培养语感能力

在小学五年级的语文教材内容中大多数都是具有强烈感情色彩的文章,这种简单明显的情感色彩可以很快的被小学五年级的学生所掌握。因此,通过小学五年课文的诵读可以培养小学生基础的语感能力。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小学教师应该多带领小学生诵读课文,在诵读过程中要让学生学会在诵读过程中融合自己最真的感情,在进行诵读时教师要选择一些情感表达明显的课文,例如《窃读记》这篇课文,教师就可以让学生进行朗读,在朗读的过程中体会那个在书店中“窃书”的孩子对于书的热爱,体会那种无法阅读到心爱书籍时的无助和悲愤,以及在店员帮助下终于看到那篇心心念念书籍时的心情。于此同时,在理解文中“我”对书热爱的同时也会使学生加强对书籍的热爱,提高语文阅读兴趣。

2.2 注阅读,减少“划重点”

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语文教育教学过程中都会让学生快速的找到阅读课文的关键词,使学生在考试过程中准确找到结果,加快做题的速度和正确率,但是这种“划重点”的教学方法严重影响学生对于阅读能力的提升。“划重点”虽然可以在考试中可以快速完成,但是在实际的阅读过程中这种“划重点”就会让小学生在阅读时把意识放在所划部分中,让学生下意识地分散其注意力,从而小学生在重点部分时间过久,忽略课文内部其他组成部分,导致学生的阅读能力无法得到有效的提升。因此,想要提高小学五年级学生的阅读能力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对文章整体的解读,减少对重点句子的分析,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2.3 有效设计问题,实现高效语文课堂的关键

我们教师不能再像传统的课堂教学那样按部就班地一字一句的讲解,我们必须要引导学生学会自己去逐字逐句的分析文章涵义,引发学生激烈的认知冲突和探讨。例如在人教版教材的课文里,我选取了《地震中的父与子》《晏子使楚》《狼牙山五壮士》《金色的鱼钩》这四篇文章,在同学们阅读过程中将问题排列出来。首先是联想性的问题:同学们认为这四篇文章为什么会组合在一起?其次是迁移性的问题:通过这四篇文章同学们感受到了哪些令你敬佩的精神品质,你最欣赏的是哪一位主人公?最后是鉴赏性的问题:同学们尝试从不同的文章中选出来你印象最为深刻的片段或句子,以此为依据体味主人公的性格特征或者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通过这些有实质意义的问题设計,使得学生们在忙忙碌碌的阅读中灵活的去看书、思考、多视角化地了解如何通过文章来表达思想感情和展开画卷。

2.4 采用小组合作,将课堂的主体还给学生

教师根据班级人数把学生划分为不同的小组,引入竞争机制,为学生创造性展示自我提供一个机会。在每次上课前把阅读的文章安排给学生们,让学生们做好课前预习,提前了解文章内容,体会文章主旨。在课堂上根据文章内容给学生提出问题,小组可以进行讨论,选出语言表达能力较好的同学回答老师的问题。老师根据不同小组的表现进行评分,并给予分数最高的小组一定奖励。教师不能继续老套的“满堂灌”教学模式,通过让学生们进行分组讨论,充分调动学生们对研究阅读的热情,并允许课堂上学生对不理解的内容及时提出来,达到教学的真正目的。

3.结语

通过上述本文的分析可知,五年级语文教学的内容还是很多的,其中的阅读教学教学是需要被教师注意的,有很高的研究意义,通过提高学生阅读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小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为以后的语文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进而促进语文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欣.如何进行小学五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的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17(29):95-96.

[2]张冬梅.如何进行小学五年级语文阅读教学初探[J].学苑教育,2018(05):78.

[3]罗丽梅.新课标下如何进行小学五六年级语文阅读教学[J].报刊荟萃,2018(06):171.

猜你喜欢
教学分析阅读能力阅读教学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中学物理教学探究
基于学习任务分析的教学设计
试析提高二外日语阅读能力之对策
分层导学有效提高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研究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增强学生应用题解答水平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