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惠
摘要:课堂观察做为一种专业的听评课方式已经走进了我们的课堂,为我们的教研教改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模式,如何有效地发挥其作用与价值,长春汽车经济技术开发区教师进修学校带领区域教师进行了历时9年的深入研究与实践。下面,筆者将从走过的历程、收获与思考两方面,浅谈区域推进课堂观察的实践与思考。
关键词:课堂观察;走过的历程;收获与思考
课堂观察做为一种专业的听评课方式已经走进了我们的课堂,为我们的教研教改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模式,如何有效地发挥其作用与价值,长春汽车经济技术开发区教师进修学校带领区域教师进行了历时9年的深入研究与实践。
1走过的历程
汽开区教师对课堂的认识和实践研究共分为三个阶段:自我摸索阶段——初步研究阶段——深入研究阶段
1.1自我摸索阶段(2008-2009年)
2008年,“课堂观察”还是一个很时髦的词,可供直接借鉴--和参考的成熟的理论和经验还不是很多,“课堂观察”在长春市各地区也还未大面积开展,当时我区就有一些教研员、一些骨干教师开始关注到了这个新生的事物,这些教研员,骨干教师也成了我区“课堂观察”第一批吃螃蟹的人,在评课中,就教学中的某个点进行数据分析,虽然简单,但这种用数据说话的评课方式对大家的触动还是挺大的,引起了一些反响,于是我区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关注到了课堂观察,这阶段的校本、区本教研活动中,我们都或多或少地看到课堂观察的痕迹和雏形。
这阶段的个体尝试虽不成熟,但也我区接来的群体研究奠定的基础。
1.2初步研究阶段(2010-2012年)
2010年到2012年间,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课堂观察已逐渐进入了大众的视野,国内也有了一些相对成熟的经验可寻。这时,我区已有多所学校从学校的层面开始尝试将课堂观察运用到引入教研活动中,汽开区从区域的层面将“课堂观察”做为了一项重点研究内容。一些学校还申报了相关课题:汽开区第四小学《基于观察法的课堂教学诊断的实践与研究》汽开区九中小学部《以课例研究为载体,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的策略研究》等。汽车区正式拉开了课堂观察研究的帷幕。
1.3深入研究阶段(2013-2019年)
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更好地发挥课堂观察的作用,服务于我们的教学,服务于我们的课堂,服务于我们老师。2013年,我区在《吉林省小学课堂观察的实践研究》大课题下申报了子课题《区域推进课堂观察的实践研究》,做为吉林省大课题实验区进入了深入研究阶段。
2收获与思考
我区的课堂观察走过了近9个年头,我们收获的不仅仅是区域教师对课堂观察的深入认识及具体的各具特色的操作策略,更重要的是通过课题研究教师及团队的成长。
2.1收获
2.1.1形成各具特色的研究策略
学校层面:《基于观察法的课堂教学诊断的实践与研究》、《应用课堂观察技术优化课堂教学质量的实践研究》
区域层面:《监测视角下课堂观察的课堂观察技术策略》
2.1.2有效促进了教师及团队的专业成长
通过课题研究,我们的教师实现了教育教学理念与实践行为的真正统一。老师们开始用研究的目光去观察和审视自己的课堂教学,教师把科学诊断自己的课堂与自己的教学实际结合起来,在同伴共同研究的过程中不断丰富自身的专业素质,专业能力,实现自身的专业发展。研究活动为老师们的教学研究提供了载体,在有效的团队研究中,整体推进我区教师的研究能力和水平。我区多次承担国家、省、市级教学展示活动,如:中央电化教育馆“基于融合理念创新课堂教学”混合研训活动、吉林省教研室课堂观察课题推进会教学展示活动、国培计划——宁夏青铜峡市教师置换研修项目、长春市小数数学教师案例培训等。
2.1.3形成了学校及区域的研究文化
课堂观察改变了教师传统的单兵作战的听评课方式,由既彼此分工有相互合作的团队进行,每个教师之间进行多元多向互动,在改进课堂教学的同时,营造了一种合作的学校及区域研究文化。
2.2思考
(1)随着区域教学的不断发展,我们的课堂观察还不是很系统化,课堂观察也需要有一个标准,标准的研制应成为我区下一步的重点工作之一。
(2)课堂观察是为教学服务的,是为教研服务的,我区下一步要做的第二项重点工作,就是要借用课堂观察这种技术手段,加强教研工作任务转型
(3)加强课程建设的研究与指导,促进学校特色发展。
(4)加强课堂教学的研究与指导,推动教学提质增效。指导教师准确把握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学科核心思想与方法,将其全面落实到教育教学过程中。
(5)借用课堂观察,加强教学评价标准、策略、方式和方法的研究,引导学校、教师注重对教学过程的评价,逐步建立基于事实和数据分析的教学诊断、反馈和指导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