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年英
摘要:阅读与写作是语文课程的两大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主要途径。基于此,本文结合小学中年级语文课程内容,对如何开展有效的读写结合提出几点思考和建议。
关键词:小学语文;中段;读写结合
1寻拢线索,感悟表达
首先从阅读教学来看,阅读一篇文本应该学会去从中明确故事内容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等多个要素,进而才能够确定文本的题材格式,以及基本的表达顺序。根据中年级阶段的小学生认知实际来看,教师结合教材文本来设计相应的写作训练,可将目标设计为“让文章内容更加合理,层次分明”等等,虽然看似简单,但对于三年级的小学生来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适应表达的需要是该阶段学生需要重点进行提高的方面,即根据教材文本中的内容来学会如何在自己的文章中进行合理安排,这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有意识地去到文本中找寻线索,进而感受到作者是如何进行表达的。
以《漏》为例,在本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去到文中找寻故事的敘述顺序,从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入手,来提炼中心思想,最后明确作者在故事结构上的顺序安排。那么主要内容就是老虎和小头想要偷驴,反而却因老太婆的一句话而互相惊吓到对方各自逃跑的故事,这个故事内容传达的就是“做贼心虚”的中心主旨。进而再对故事情节进行梳理,首先是王老伯和老太婆说了“漏”使得老虎和贼误打误撞被吓的逃跑,接着老虎和贼第二次来偷驴,却仍然认为眼前的对方就是“漏”,两人吓得连滚带爬狼狈不堪。总体上来看,简短的文章即可归纳为老太婆说“漏”,第一次吓跑了偷驴的老虎和小偷,第二次二人直接将对方当作了“漏”,滚成了球,文章结尾处屋子也真的漏了。在理清文章表达顺序之后,教师可以适时引导学生展开写话,来内化刚刚所学到的表达方式和方法。根据课程标准中的要求可以明确,本文的阅读教学是旨在培养学生的中心意识,即在确定中心思想之后,就需要围绕其中心思想来进行材料的选择和内容结构等方面的安排。这样才能够确保写作顺序的有序合理,并且层次分明、结构完整,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言之有序。在此基础上,教师即可在评改的过程中让学生审视自己对于教材文本中借鉴的合理性,使之更加明确一些方法应该用在什么地方。
2参照结构,学习方法
一篇文章的基本是表达有序、内容合理,因此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应该尽可能多地让学生去积累一些不同的文本结构安排方式或技巧,从而加以内化,运用到自己的写作当中。阅读是小学生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之一,也更应该是丰富其内心情感体验的主要途径,同样地,只有在充分体验之后才能够令其进行模仿,并逐渐地学会迁移运用。所以教师应该首先让学生对文本有一个清晰的初次印象,进而才能够熟练把握其文本结构,实现内化。例如,在《搭船的鸟》一文中,本文的前两个自然段选择了常见的开头方式,旨在为主要描写对象的出现进行铺垫,接着便通过简练却鲜明的语言来对鸟儿进行了细腻的描写刻画,并通过颜色的描述来对其进行丰满。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先学会抓住文章段落的开头或关键句,进而围绕其进行展开,明白作者的分段依据和特点。比如在对翠鸟进行简单介绍之后,作者便紧接着进行了对翠鸟较为具体的描写,而这两点则是需要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进行分辨和提炼的点。接着往下看,文章通过四个连续的疑问句来表达了此时一个儿童的内心活动,最后交代了原因。基于此,教师即可让学生来仿照这种分段结构进行小练笔,比如写一写周围的建筑、环境等事物,先从视觉角度写观察体验,再通过文中用到的一些描写方法来对目标进行渲染和刻画,从而令描写对象更加真实和具体。
3立足文本,展开仿写
语言是每一篇文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相同之处在于都是同一种语言,不同之处则是不同的语言运用产生了不同的效果。教师在阅读教学中也应该引导学生有意识地去找寻文本中的修辞手法,和一些带有明显独特语言特点的句子,长时间的阅读积累也一定会为学生的文章增色不少。语文课程的人文性与工具性都需要通过阅读、写作等多种教学过程来进行体现和渗透,如此才能够发挥其多方面的价值来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师也应该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发挥教材文本的价值,实现学生素养的提高。例如,在《花钟》一文中,教师可引导学生从花的特点入手,来思考其描写方法的独特,并结合写花的时间来进行分析,深化对文本语言表达、节奏把握、用词等方面的理解。
综上,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的有效开展需要依托于教师对课程标准、教材和实际学情的综合思考,在此基础上再结合语文核心素养目标来实现有价值、有意义的语文教学,将渗透和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