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新烽 李玉洁
【摘要】通过分析西方媒体对非洲报道的视角,指出相对于享有高级文明的“自我”,非洲大陆被西方媒体刻画成一个永恒的未开化“他者”,在此基础上对比中国媒体和西方媒体对非洲以及中非关系报道的差异,进而探寻造成不同话语争夺背后的原因。最后,对加强中非媒体的自我表达提出建议:一是要加强与西方媒体的平等对话,力图闻过即改;二是要加强中非媒体的战略性互动,实现“自我”建构。
【关键词】西方媒体;对非传播;他者;自我
当前,中非关系所处的舆论环境比较复杂,国际媒体在对中非关系的正面评论不断增多的同时,对中非关系的攻击抹黑也呈现多发态势,这与中非话语权的缺失有很大关系。要改变这种现状,就应增进中非媒体之间的双向交流,争夺国际话语权。而关于中非关系的报道,西方媒体、非洲和中国可谓各执一词,给世人留下了一个复杂多变、矛盾多重、面孔多样的中非关系,引起受众的关注与思考,也让人感到难以理解与把握。特别是一些西方媒体对中非关系的“担忧”和渲染报道,不但影响了国际社会对中国走进非洲的认知,也影响着非洲民众对中国的看法,甚至影响中非关系的长远发展。因此,从源头上研究西方媒体报道非洲的视角,对比中西媒体对非报道的差异,才能够探寻新路径以展示真实的中非关系。
一、西方媒体建构:作为“他者”的非洲
西方媒体视野中的非洲是一个什么形象呢?Aniekeme Ikon研究发现,西方媒体报道非洲有两大常用主题:一是灾荒,这以20世纪80年代中期对埃塞俄比亚灾荒的大量报道为代表;二是关注政治、道德和宗教暴力冲突,以卢旺达大屠杀报道为代表。整体上看,非洲被西方媒体刻画成一个悲惨的大陆,长期被环境恶化、地方部落争斗、政府腐败、官员执法不力等问题困扰,因此无法自救也不能很好地利用外部援助实现发展。[1]而2000年《经济学家》封面报道对非洲冠以“无望的大陆”称号更是西方媒体对非洲刻画的典型代表。Mustafa指出,美国媒体将非洲人塑造成了“落后”“未开化”“饥饿”与“貧穷”的形象。[2]Stella分析了1988—2006年美国《新闻周刊》对非洲报道的内容,也指出暴力和疾病为主的危机主题以及针对这些危机外国提供的人道主义援助是《新闻周刊》报道非洲的主要框架,而对非洲人的自身奋斗毫无关注,从而给读者塑造了一个无力的、完全依靠西方国家的非洲形象,维持着西方国家持续的优越感。[3]Brookes也指出,长期以来,西方媒体对非洲的报道遭受学界批评,因为西方媒体充满刻板成见来描述非洲,而西方国家则是承担起责任拯救非洲于无望之中的高级合作伙伴或者保护者。[4]
可见,在西方媒体的视野中,相对于享有高级文明的“自我”,非洲大陆被刻画成一个永恒的“他者”,是一个“野蛮的”未开化的“另外一个世界”,是西方的陪衬物。“他者”是西方哲学的核心概念之一,在西方的哲学视野里,“他者”一出现,就是为了“自我”而存在的。“他者”与“自我”不但相异,更重要的是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赤裸裸的不平等。而西方媒体建构的关于非洲“他者”形象,同样如此,往往也是站在“自我”的立场上。正如Ebo指出,西方媒体对非洲的片面和歪曲报道体现了西方媒体长期以来报道外国新闻时的体系化选择过程,它们专门选择那些反常的新闻而对非洲的发展不感兴趣,因为非洲不被认为是全球政治中的重要角色。[5]
同样,东方作为西方文化的竞争者,也是最常出现的“他者”形象之一。萨义德在《东方学》中指出,作为“他者”的东方,并非是一种自然的存在,而是西方知识和权力的辉煌战利品,因此,西方中心论框架下的“他者”与“自我”的关系是一种赤裸裸的权力关系。[6]林岩指出,从13世纪中国人初次进入西方视野直到全球化的今天,西方媒体眼中的中国人自始至终都是“心灵停滞”的中国人,比如中国人仿佛裹着的小脚和长不大的盆栽,而中国人经济上的进步被简化成一个企图鲸吞世界的胃口,将中国的崛起解读为反常,甚至是“中国威胁论”。[7]无独有偶,《经济学家》曾刊登题为《世界上最严重的污染者》封面文章,封面将中国描绘为一条缠绕着地球的龙,而地球被笼罩在一片浓烟和火舌之中。全球未来研究所总裁德兰·奈尔指出,《经济学家》这一大胆报道暴露出了一种根深蒂固的意识形态偏见,西方媒体的扭曲报道忽略了中国的成就,从环境和外交政策到在非洲的投资,似乎北京做什么事都不对。[8]
西方媒体对非洲“他者”媒介化形象对现实的中非交往产生了重大的负面影响,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甚至塑造了中国人的非洲观。因为多数中国人对非洲不了解或认识片面,对非洲的负面印象大于正面,这是由于在西方媒体的非洲报道中,非洲被描绘成一个战乱频繁、饥饿频发、疾病肆虐、犯罪严重、政府腐败、愚昧落后的大陆,因此导致中国人对非洲的一些错误偏见,甚至不敢去非洲旅游,害怕感染疾病和受战乱之苦。可见,西方媒体塑造的非洲“他者”形象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更多中国民众走进非洲,进一步与非洲加强交流,这对双方经贸和民间交往无疑造成了不利影响。而另一方面,西方媒体对中国走进非洲的“他者”视角对非洲民众的影响十分巨大,这些充满刻板成见的报道也塑造着非洲人对中国的认知。
二、中西话语争夺:刻画“差异”的非洲
西方媒体的报道方式中始终存在一种“你们”与“我们”、“西方”与“非西方”的惯性区隔思维,这不仅表现在报道的不同视角,也表现在背后的文化价值观方面,而对非洲与中非关系的报道同样如此。
贝萨妮·艾伦-易卜拉希米安在《中国如何打赢西方媒体战》一文中指出,美国的新闻往往倾向于报道负面和耸人听闻的消息,对一切问题的报道都非常阴暗,在这样一种媒体环境下,中国官员和媒体工作者毫无疑问每天都可以找到西方媒体对中国有偏见的证据。[9]
区别于西方记者报道非洲的视角,中国记者在报道非洲时,多采取建设性的正面态度来报道非洲所取得的进步,即采用负面新闻正面报道的视角,从而呈现出一个发展中的非洲形象。这从新华社、《中国日报》、中国新闻社等国家级媒体对非报道的定位就可以看出,如新华社前社长郭超人曾反复对非洲分社的记者说,非洲既是多灾多难的,又是多彩多姿的,要对非洲进行再认识,全面提升我们对非洲的报道水平等;[10]而南振中担任新华社总编辑期间,也曾批评一些媒体过分渲染非洲的疫病流行、冲突频发、灾害不断,损害了非洲的形象,指出这不利于非洲的进一步发展,因此,他呼吁媒体不要损害非洲的形象,要更多地关注非洲的和平与发展,要客观、全面、公正报道非洲,使世界人民充分了解非洲,关注非洲。[11]2012年发行《中国日报》非洲版时,其社长兼总编辑朱灵称:“创办《中国日报》非洲版,旨在向非洲发出中国声音,全面、真实、生动地讲述中国故事,全面介绍中非各方面交流情况,突出展现中非经贸合作进展……”[12]此外,中国新闻社社长章新新提出,中新社要向世界报道一个充满生机和希望的非洲,报道非洲国家和人民注重发展、期待繁荣、追求和平幸福的美好愿望和孜孜奋斗的故事。[13]这些定位表明了中国媒体在报道非洲时的积极建设性立场,也得到了非洲同行的赞许。如肯尼亚《旗帜报》总编辑安德鲁·盖特拉认为:“西方媒体眼中的非洲是一个贫穷和战乱的大陆,随着中国媒体来到非洲,讲述非洲故事,让人们看到了一个更客观的非洲。”[14]
分析中国与西方媒体报道非洲不同视角的原因,一方面是受不同文化背景的影响,从而刻画了不同的非洲形象。在西方媒体的视野里,“我们”代表着“文明”,“他们”则代表文明的对立面,因此,对非洲和中国这些文明对立面的“他者”进行公开批评是一种不由自主的惯性,是一种政治制度、人权制度、经济状况、文化观念等各方面优越感的集中体现。但中国人受传统文化的影响,习惯于多做少说、只做不说、做完免说。而走进非洲的中资企业更是害怕被批评“资源掠夺”,从而专注于经营而不发声,这种文化现象也表现在世界各国的华人身上,但这种沉默却间接丢掉了话语权,让西方的片面报道成为唯一的信息源,从而影响了中非的正常经济交往。
进一步分析西方媒體刻画的“他者”形象对公众影响较大的原因,还跟中非两国媒体的自身情况紧密相关。从非洲媒体来看,一方面,非洲国家媒体—包括官方媒体和商业媒体,大多规模较小,从业人员少,采编力量不足,以转载西方媒体的新闻为主,客观上扩大了西方媒体的影响力。另一方面,非洲国家驻中国的记者较少,常驻中国的只有两三家,直接沟通的缺乏,容易存在误解,进而影响中非交往。
从中国媒体来看,由于记者受语言障碍、采访作风等影响,对非洲的报道存在局限性,甚至受西方媒体的影响较大,大量转载西方媒体的报道,间接地助力西方媒体塑造非洲的“他者”形象。中国驻非记者的局限性具体表现在“三个缺乏”上:一是缺乏自主性,重大报道的选题跟着西方媒体走,自主选题少;二是缺乏主动性,针对西方媒体对中非关系的歪曲报道,主动出击少,被动应对多;三是缺乏原创性,深入现场报道少,坐在记者站编写稿件较多。
由此可见,中西媒体刻画出了“差异”的非洲与中非交往形象,但西方媒体塑造的“他者”形象占据了主导地位,而非洲本地媒体和中国驻非媒体的报道受西方媒体影响较大,对非洲正面形象的塑造还需加强。如何超越西方媒体“他者”视角,加强中非关系的“自我”形象建构就成了当前对非传播的重点。
三、中非媒体共建:建构“自我”的非洲
前面以“破”的方式解构了西方媒体塑造的“他者”形象,但更为重要的是从“立”的角度出发,加强中非媒体的交往与合作,通过增强中非媒体的自我表述,从而建构起一个“自我”的非洲和中非关系形象。具体来讲,中非媒体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其一,加强与西方媒体的平等对话,力图闻过即改。尽管西方把中国和非洲视为有问题的“他者”,始终戴着有色眼镜来挑剔和指责中非交往的诸多“问题”,被建构的“他者”和真实的“自我”这一冲突一直存在,化解冲突的前提是平等的对话,不管面对西方媒体的片面报道还是负面报道,中非媒体不能成为沉默的“羔羊”,要做积极的对话者,从而寻求“他者”与“自我”的认同之道。
一方面,对于西方对非洲的刻板成见,中非媒体要加强对非洲发展与进步的报道,展示一个欣欣向荣的非洲大陆形象,展示“非洲智慧”与“非洲价值”,即展示出非洲有别于其他国家的非洲文化、非洲人的宇宙观①时间观、国家观和社会人情观等,从而更新西方媒体“他者”的偏见。而另一方面,更为重要的是面对西方媒体报道的中国走进非洲存在的问题,要引起中方的高度重视,中国媒体也应该关注这些问题,并探索解决之道。通过媒体的报道,使中国政府和在非洲的大型中资企业、甚至个体商户更加清楚地意识到这些问题,推动相关制度和行为的规范,实现闻过即改,从而促使中非关系进一步健康发展。可见,西方媒体的“他者”视角对中非关系的发展也在发挥着监督者的角色,促使中非双方面对现实存在的问题,寻求解决之道,这有利于中非长远的、持续的发展。
其二,加强中非媒体的战略性互动,实现“自我”建构。超越西方媒体的“他者”视角,除了中非媒体需要加强对西方所塑造“他者”的理解和认知,更为重要的是中非媒体这两个行为体之间要实现战略性互动,努力实现“自我”建构和两者的互构。
首先要改进中非媒体报道的现状,需要加强中非媒体的合作交流,增加中非之间互派媒体记者工作。因为在全球化时代的世界观跟过去不同,主要是过去从国家看世界,现在是从世界看国家,这就要求由非洲来看中国,当然非洲也需要中国来看待其自身的发展。中国可邀请更多的非洲记者、编辑、专栏作家来华访问采访,也鼓励更多中国记者到非洲实地采访。中非记者之间的相互考察采访,能够实现报道对象的共情,一方面,能够加深非洲传媒界对中非关系的认识和理解;另一方面,也能将更真实的中国和非洲呈现给他们的读者。更为现实的措施是在重大议题的报道上,比如中非合作论坛、非洲联盟峰会等,中非主流媒体要紧密合作、加强选题策划、主动设置议题、实施联合采访,同时利用互联网等新媒体工具实现信息资源的及时共享。这样中非媒体在时效和内容上掌握了主动,就能掌握话语的主动权。
其次要加强中非媒体和学者之间的双向交流,传播客观公正之声。在国际舆论场,中非话语权有时候会缺失,或者无力应对西方媒体的“他者”指责,这表明中非媒体需要加强交流互动,互学互鉴,更加了解彼此才能更好地应对西方的负面舆论。同时,中非学者之间的交流需要增强,学者作为专业和客观的第三方代表,对中非交往的某一具体领域很熟悉,评价也更加理性,中非媒体将学者的声音传播出去,传播效果也会更好,能够更加得到西方“他者”的认同,在一定程度上会推动国际传媒更加理性地看待中非关系。
此外,要加强中非媒体从业人员的教育,培养双通的新闻人才。在中非关系的“自我”建构中,新闻从业者个体的“自我”意识形成至关重要,直接影响着建构何种“自我”呈现给国际受众。因此,加强中非媒体战略性互动的关键一环就是要加强对中非媒体从业人员的教育和培训,让他们熟悉中非关系的历史、现状和发展方向,让他们掌握中非合作的关键性领域,如经济、基建、贷款援助等专业知识,同时媒体从业人员要熟悉当前国际舆情态势和对非传播格局,这样他们在报道时才能发挥主动性、能动性和专业性。更为重要的是加强对中非新闻人才的培养,鼓励中国和非洲各国加强新闻人才的互派。鼓励中国学生以公费的形式到非洲各国进行学习,同时也欢迎更多非洲学子来到中国学习新闻传播专业,这样就会培养出一批懂中国也懂非洲的双通人才。这类人才的培养,必将有利于中非媒体更好地实现“自我”建构。
在西方媒体的视野里,也许非洲和中国是永远的“他者”,因此对中非关系的“他者”视角将会一直存在,这也表明了中非媒体的“自我”建构将是一个困难重重的过程。而解决问题的切入点正是福柯所关注的“自我技术”,就中非媒体来看,表明它们需要加强合作和互动,对各自的报道方式、报道思维、报道内容等实现自我转变,从而得以展现真实的中非关系,助力中非两国进一步深化合作。
参考文献:
[1]Ikon A O.UK Newspaper Coverage of Africa:A Content Analysis of the Guardian, and The Daily Mail from the Years of 1987-1989 And 2007-2009[EB/OL] [2016-06-28].https://lra.le.ac.uk/bitstream/2381/37931/1/2016IKONAOPhD.pdf.
[2]Mustafa H T.Gratifying the “Self” by Demonizing the “Other”:A Call for Dialogue Not Monologues [EB/OL].http://journals.sagepub.com/doi/pdf/10.1177/2158244014533707.
[3]Stella M K.Africa in American Media:A Content Analysis of Newsweek Magazine's Portrayal of Africa,1988-2006[EB/OL][2007-12-10].https://www.saintmarys.edu/files/Stella%20Maris%20Pap.doc.
[4]Brookes H J.Suit,Tie and a Touch of Juju - The Ideological Construction of Africa:A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of News on Africa in the British Press [J].Discourse and Society,1995(6):461-494.
[5]Ebo B.American Media and African Culture [M].Westport:Praeger,1992:15-25.
[6]愛德华·W.萨义德.东方学[M].王宇根,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3.
[7]林岩.全球化中的他者:后冷战时期西方媒体中的中国人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博士论文.2012:132.
[8]钱德兰·奈尔.西方媒体扭曲报道忽略中国成就[EB/OL].http://china.cankaoxiaoxi.com/2013/0912/271090.shtml.
[9]Bethany,A.How China Won the War Against Western Media [EB/OL].http://foreignpolicy.com/2016/03/04/china-won-war-western-media-censorship-propaganda-communist-part/.
[10]吴锡俊.新华通讯社70周年,非洲总分社15春秋[EB/OL].http://blog.sina.com.cn/s/blog_591a7a5101017nyz.html
[11]李忠发.新华社总编辑呼吁媒体不要损害非洲形象[EB/OL].http://news.sina.com.cn/c/2005-08-15/23446697801s.shtml.
[12]《中国日报》非洲版创刊[EB/OL].http://zqb.cyol.com/html/2012-12/15/nw.D110000zgqnb_20121215_2-02.htm.
[13]宋方灿.章新新:向世界报道真实而充满生机和希望的非洲[EB/OL].http://www.chinanews.com/gn/2015/12-02/7651019.shtml
[14]中非媒体唱响合作“好声音”[EB/OL].http://paper.people.com.cn/rmrb/html/2017-08/15/nbs.D110000renmrb_03.htm.
(李新烽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李玉洁为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编辑、新闻学博士)
编校:张红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