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情境创设及教学实施探究

2018-10-16 11:56滕好波
学周刊 2018年29期
关键词:教学实施情境创设初中数学

滕好波

摘 要:数学是初中一门重要的学科,由于数学的抽象性和逻辑性强,很多学生学起来都觉得困难,学习兴趣不浓。情境创设的主要作用就是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快速集中注意力,为学生提供思维条件,从而促使他们主动进入思维状态,提高其思维能力和课堂的教学效率。文章从以实际生活创设情境、以数学故事创设情境、以动手实验创设情境、利用新闻事件创设情境等方面探究情境创设在初中教学中的实施。

关键词:初中数学;情境创设;教学实施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8)29-0066-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29.040

数学对于大脑尚处于发育阶段的初中生来说,是一门抽象而复杂的学科。这时期的学生对于抽象问题的学习和解决存在困难,远离生活或实际的抽象数学问题,会让学生觉得枯燥无趣,从而失去学习兴趣。情境创设利用學习者所处的环境,结合学习内容为学生提供思维条件,集中注意力思考问题。将情境创设应用于初中数学教学中,可将抽象的数学概念或公式转化成学生熟悉的事物或场景,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创设好的情境才能充分发挥情境的作用,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一、以实际生活创设情境

生活本身就是课堂,现实生活中蕴含着许多数学的信息。在人类的进化过程中,人们将多余的食物进行存储,这就需要知道储存了多少食物,食物将如何进行分配,慢慢便有了数学的概念。在初中数学的教学中,教师也可结合实际生活进行情境创设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的概念或公式。比如在学习有理数的乘方时,可以借助拉面师傅做拉面的生活情境进行教学创设,教师可以问:“同学们,你们都吃过拉面吗?”学生答:“吃过。”教师接着说:“我们知道,细细的拉面都是经过拉面师傅无数次拉抻才制作出来的,首先将一团和好的面,揉搓成1根长条后,手握两端用力拉长,然后将长条对折,再拉长,再对折,如此反复操作,连续重复六七次后才能制成许多细细的面条。同样,在数学中,有理数的乘方就像拉面条这样,通过N次重复的相乘得到的结果。”因此教师可将课本和生活中相似的事物或道理,通过情境创设,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它们,从而掌握更多的数学知识。

二、以数学故事创设情境

数学公式和定理并非凭空产生的,而是由数学家受到生活中的事物或现象的启发后,经过多次求证得出的。每一条数学公式或定理诞生的背后必有一个小故事。因此教师可以利用数学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习“勾股定理”之前,先讲一个勾股定理发现的故事:勾股定理又叫毕达哥拉斯定理,是由毕达哥拉斯发现的定理。毕达哥拉斯是一位古希腊早期的数学家,有一次他应邀去参加一位富有政要的餐会,这位主人豪华的餐厅铺着美丽的正方形大理石地砖,由于大餐迟迟不上桌,饥饿的宾客们不断抱怨,而善于观察的毕达哥拉斯却在凝视脚下排列规则的方形瓷砖,他欣赏的不仅是瓷砖的美,还想到了它们之间存在的数学关系,于是忍不住拿起画笔蹲在地板上选了一块瓷砖,以它的对角线AB为边画了一个新的正方形,并发现这个正方形的面积恰好等于两块瓷砖的面积和。他很好奇,于是再以两块瓷砖拼成的矩形的对角线作另一个正方形,他发现这个正方形的面积等于5块瓷砖的面积,也就是以两股为边作正方形面积之和。此时毕达哥拉斯作了大胆的假设:任何直角三角形,其斜边的平方恰好等于另两边平方之和。那一顿饭,这位古希腊数学大师的视线一直没有离开地面。果然,学生被故事吸引,更为故事中的问题所激动,对学习新知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三、以动手实验创设情境

初中生处于青春期,他们更喜欢动手实验。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不妨引入实验作为新课导入,一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二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例如在教学八年级下册“一元一次不等式”时,教师可以借助天平平衡的实验帮助学生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概念。实验如下:在托盘天平的左盘上放一个盛有盐水的烧杯,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为200克,在右盘放置相等的200克的砝码,此时学生看到的天平是平衡的。接着提问:“同学们,如果我在烧杯内加入一匙盐,天平还能维持平衡吗?”很明显,答案是不能。另外一种情况,如果不加盐,而是把烧杯放在酒精灯上加热一段时间,再放到托盘上,此时天平的平衡情况又是怎样的?教师在提出不同问题和假设的时候,都能及时进行实验操作,让学生亲眼看到结果,从而明白其中的道理,再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和现有知识,分析讨论,如此一来学生便能更好地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概念。

四、利用新闻事件创设情境

如今,人们对新闻事件的关注度越来越高,教师也可利用新闻事件进行情境创设。例如在学习“统计”内容时,可以结合奥运会我国运动员获得的奖牌数情况或射击运动员射击环数作为统计的素材,还可以利用福利彩票的中奖率引出“概率”的内容。又比如在进行“椭圆的定义与标准方程”教学时,以“神舟十一号”飞船发射成功为背景进行情境创设: 2016年10月19日凌晨,“神舟十一号”飞船与“天宫二号”自动交会对接成功,“神舟十一号”入轨后,经历5次变轨,到达与“天宫二号”相同的393公里高的轨道。问:飞船的飞行轨迹是什么?如果已知飞船飞行的远地点为350公里,近地点为200公里,你能否求出飞船的轨迹方程?以飞船的事件来引出椭圆定义,让学生更感兴趣。

总而言之,初中数学的学习越贴近生活,越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因此在进行教学时,教师应善于利用生活资源或实例进行情境创设,让学生在情境中更好地去理解数学定理和公式,从而更深刻地掌握数学知识,化抽象为具体,帮助学生不断提高数学成绩。

参考文献:

[1] 许艾华.引人入胜妙解题 创设情境促效率——谈初中数学情境创设教学策略[J].吉林教育(综合),2015(11).

[2] 沈锦桂.初中数学情境创设存在的误区及对策研究[J].中学教学参考,2015(2).

[3] 陈辉.新课程初中数学情境创设的几点思考[J].未来英才,2016(12).

猜你喜欢
教学实施情境创设初中数学
校本特色课程的教学实施与评价
小组合作探究模式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实施
情境打动孩子心灵,提高阅读感悟效果
幼儿在体育游戏时情境创设的实践与思考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小学数学课堂选择生活情境的误区及对策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