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登才
当前,我国物流业在经济运行整体稳健、政策环境持续改善的推动下,实现了平稳运行,提质增效。需求规模扩大,结构调整优化,新动能加快成长,成本继续下降,发展质量有所提升。
一、物流需求规模扩大,结构调整加速
近年来,我国社会物流需求增速呈现稳中见升态势。从2015年的5.8%,到2016年的6.1%,2017年上升为6.7%。今年上半年,全国社会物流总额达131.1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速达6.9%,物流需求规模继续扩大。
今年上半年,制造业物流中高技术产业和裝备制造业物流需求分别增长11.6%和9.2%,一些高消耗、大宗商品物流量增速下降。受人民币汇率波动和贸易摩擦加剧等不确定性因素影响,进口货物物流总额增速比去年同期回落8.7个百分点。单位与居民物品物流总额同比增长29.3%,电商物流总业务量指数和农村业务量指数增幅均超过30%。食品、家电、化妆品、日用品等与民生相关的商品物流需求增加,网上零售带动快递快运等行业延续增长态势。快递业务量累计完成220.8亿件,超过2015年全年总量。
二、物流成本持续下降,取得阶段性成果
2017年,我国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为14.6%,较2012年的18%下降3.4个百分点,实现了“五连降”。今年上半年,这一比率再次降到14.5%。从运输、保管、管理三大环节构成看:2012年至2018年上半年,运输费用与GDP比率从9.5%下降至7.4%;保管费用与GDP比率从6.3%下降至5%;管理费用与GDP比率从2.2%下降至2.1%。
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持续下降,既有经济结构调整和运行方式转变的原因,也是国家陆续采取相关政策措施,降低制度性成本的结果。三年来,国务院办公厅先后出台(2016)69号和(2017)73号文,推进物流业降本增效。今年以来,国务院常务会议两次审议物流业发展问题。国家发改委等有关部门连续出台相关政策措施,获得企业认可。《2017年度物流企业营商环境调查报告》显示,67.1%被调查企业认为相关政策基本落实,反映出多数企业对政府出台改善营商环境的政策措施持肯定态度。
三、物流市场主体活跃,集中度提高
目前,物流相关法人单位数近40万家,是重要的服务产业之一。物流业从业人员超过5000万人,占全国就业人员6.5%,是吸纳就业的重要行业之一。“中国物流企业50强”主营业务收入达8300亿元,进入门槛不断提高。在细分市场领域,龙头企业的服务和成本构筑壁垒优势,促进了行业集中度较快提升。据国家邮政局数据显示,前八家快递与包裹服务品牌市场集中度指数为81.5,同比提高3.7,提升幅度为三年来最大。汽车物流、零担快运、电商物流、冷链物流等细分市场集中度提高速度明显加快。物流企业加快与上下游企业战略合作,构建生态体系,综合实力显著增强。截至目前,全国A级物流企业已达4938家,其中5A级企业273家,一批综合实力强、引领行业发展的标杆型物流企业加快涌现。由于市场竞争加剧,一些中小微物流企业特别是个体运输业户面临经营困难。
四、物流发展动能转换加速,运行效率逐步提升
以智慧物流为代表的技术创新势头迅猛。智慧物流是以互联网、大数据和物联网为依托,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和协同共享模式,重塑产业分工,再造产业结构,转变产业发展方式的新生态。近年来,无人仓、无人码头、无人机、无人驾驶、物流机器人等一批国际领先技术试验应用。互联网+高效运输、智能仓储、便捷配送、在线调度、全流程监测和货物追溯等新全面推广。
以现代供应链为代表的模式创新加快起步。现代供应链是衡量一国经济竞争力的重要指标,也是物流业迈向价值链中高端的必然选择。随着客户需求和服务能力的提升,物流业与上下游制造、商贸企业深度融合,加快延伸产业链、优化供应链,提升价值链。物流企业通过聚焦整合资源、优化流程、协同创新,向供应链服务商转型。同时,物流业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质量、效率和动能转换,物流运作效率提升起了重大作用。
五、着力调整运输结构,初见成效
近年来,货运量由公路向铁路、水路转移。铁路和水路货物周转量的比重由2012年的63.5%上升到今年1季度的67.1%;运输费用与GDP的比率比2012年下降2.1个百分点。2017年,铁路货运量一举扭转了2012年以来的负增长局面,同比增长10.7%。今年上半年,铁路货运量同比增长7.7%,占全社会比重8.4%,铁路运输占比保持回升势头。201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未来三年要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其中,围绕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提出要调整运输结构。6月下旬,国务院印发《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提出积极调整运输结构,发展绿色交通体系。要求优化调整货物运输结构,大幅提升铁路货运比例。此举将对物流业运营结构产生重大影响。
六、政策措施连续出台、制度环境持续改善
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强“物流等基础设施网络建设”;在“现代供应链等领域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国务院办公厅先后发出《关于加快发展冷链物流保障食品安全、促进消费升级的意见》(国办发〔2017〕29号);《关于进一步推进物流降本增效、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7〕73号)和《关于积极推进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7〕84号)。
今年以来,国务院常务会议从5月16日到6月27日40天时间内,连续两次研究物流降本增效工作,出台相关政策措施。国家发展改革委、交通运输部、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商务部、国家税务总局、国家质检总局等有关部门推动落实国务院常务会议精神,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制约行业发展的制度环境逐步好转。
展望下半年,我国物流业平稳运行,稳中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预计全年还将保持中高速增长,全社会物流总额,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6.7%左右。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继续处于下降通道,物流运行的质量和效率将进一步提升。但物流运行中的基本矛盾依然存在,如社会物流总费用居高难下,物流企业利润率触底难上;产业规模大、运营主体小,供需衔接弱、网络配套差;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与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和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物流需求还有许多方面不相适应。再加上经济运行中出现的新矛盾和新问题,以及贸易摩擦引起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都应该引起足够重视。
我们要坚持新发展理念,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高质量发展为实施路径,推动物流效率变革、动力变革、质量变革,着力解决物流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不可持续问题,增强我国物流创新力和竞争力,支撑关联产业转型升级,更好满足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和人民日益增长的物流服务需求。同时,希望政府部门继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动现有政策落地,为物流业高质量发展营造优良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