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菊
摘 要:习近平在2017年9月21日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座谈会上强调:“脱贫攻坚本来就是一场硬仗,而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是这场硬仗中的硬仗。我们务必深刻认识深度贫困地区如期完成脱贫攻坚任务的艰巨性、重要性、紧迫性,采取更加集中的支持、更加有效的举措、更加有力的工作,扎实推进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笔者认为,要扎实推进深度贫困地区尤其是深度贫困村的脱贫攻坚工作,关键在于实施精准扶贫策略,采取差别化的政策措施,聚焦扶贫难题,创新扶贫思路,增强贫困区域的内生动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关键词:巩固;脱贫;路径思考
一、实施智力精准扶贫,促进内涵式发展
精准扶贫不是强行脱贫,而是激发贫困户脱贫致富的内在动力,因此,扶贫重在扶志和扶智。
(一)着力推进思想引导
针对深度贫困村部分贫困群众存在的信心不足、被动心态、依赖思想、急于求成等认识偏差和消极心态,应该在把握“共性”的基础上,突出“个性”、对症下药,通过有针对性的思想引导,逐一纠偏和破解。例如,对没想法没办法的“赤贫户”、有想法没办法的“温饱户”、有想法有办法的“希望户”分类进行差异化、有针对性的思想引导,让其树立健康积极的创富心态,激发其内生动力。
(二)巩固提升基础教育
深度贫困地区的农村基础教育普遍面临着:学校基础设施差,办学条件简陋;教师队伍流动性大,结构不合理,素质参差不齐;学前教育基础薄弱等问题。教育是提升人口素质,防止贫穷“代际传递”的有效手段,也是智力扶贫的重点。因此,应进一步优化整合农村教育资源,推进村小、完小等学校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基层教师尤其是村幼教师的素质提升和激励力度,保证教师队伍的稳定和质量;应认真落实义务教育“三免一补”政策,确保应免尽免;要健全学前教育的资助政策,提高贫困地区幼儿保教费减免比例,切实做到扶贫从教育抓起、从娃娃抓起。
(三)开展就业能力培育
发展职业教育、农技推广,培育有文化知识、科技素质、职业技能和经营意识能力的新兴知识化农民,是强农、惠农和富农的根本性手段。对深度贫困村农民的就业能力培育,应注意做好三个结合:一是与各贫困户的脱贫计划相结合,大力推进贫困户子女的职业教育,提升其脱贫致富的持续力;二是与本村特色产业发展相结合,开展农技推广和科技知识传授;三是与市场需求相结合,开展市场急需的劳务技术培训,树立市场意识,让剩余劳动力实现有效就业,切实推进“扶持就业发展一批”。
二、实施产业精准扶贫,促进产业化发展
推动深度贫困村产业精准扶贫,必须发挥贫困村自身资源禀赋优势,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
(一)鼓励发展特色种植业和养殖业
应该积极引导深度贫困村少种或不种经济效益低下的玉米、土豆、红薯等传统农作物,鼓励其发展经济效益相对较高的经济性作物和特色养殖业,着力培育“一村一品”、“一村一业”。在发展种植业上,要结合本村土地情况、周边村社产业发展情况等,注意与周边村社进行差异化发展,切忌随大流;在发展养殖业上,要充分利用好林地、荒山野岭等土地资源,大力创新良种土法养殖、生态养殖等养殖方式,着力打造“生态牌”、“土特牌”等农产品品牌。
(二)鼓励发展以农产品加工为重点的二、三产业
一是要围绕优势或特色农产品,大力发展精深加工业,农产品加工企业一头连着市场,一头连着农民,对于促进农产品生产流通、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延长农产品产业链和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均有重要意义。二是要积极发展农村中介服务组织,引导贫困村建立农业产业合作社,支持供销合作社和其它经济合作组织、农民经纪人等为农民尤其是贫困农户提供多种形式的经营服务,例如种苗、化肥采买,农副产品销售等。三是要积极搭建农村电子商务平台,构建新型的农村流通体系,建立健全农产品营销网络,拓展贫困地区的农产品销售渠道。
(三)推进农业的现代化规模化发展
要促进深度贫困村实现产业化发展,农业的规模经营是关键。分散种植、分散养殖,产业、产品结构小而全,是当前许多贫困村农业发展的现实情况,直接导致的结果就是农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产业化推进困难。应树立抱团发展的意识,建立专业合作社,开展统一生产品种、统一技术规程、统一生产标准、统一产品质量和统一品牌销售的标准化农业规模经营,才能确保农产品生产的高品质与高效益,才能建立特色品牌,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才有不竭的动力源泉。
三、实施金融精准扶贫,促进跨越式发展
实施精准扶贫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扶贫资金要使用精准、金融服务要瞄准目标,真正要用到“刀刃”上,切忌“天女散花”。
(一)推进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
基础设施落实是许多深度贫困村难以脱贫的最大障碍。扶贫资金首先就应该用于村内基础设施的改善和公共事业建设,以改善贫困村内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等方面。一是要重点修建县、乡、村道路,特别是一些隐患较大的道路、桥梁等应首先改善;二是要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建设基本农田、兴建农田水利、修缮山坪塘、防洪沟渠等水利设施;三是要解决人畜饮水问题,确保饮水安全;四是开展贫困村的小流域综合治理,例如造林、种果、河流净化等直接关乎村民生活环境的设施建设。
(二)扶贫资金直接用于贫困户
可以实行扶贫资金的使用与贫困户建档立卡的結果相衔接,逐村逐户的制定帮扶措施,一方面,可以推行专门针对贫困户用于发展生产的小额“特惠贷”,为贫困户提供免担保抵押、低利率、财政贴息补助的小额信用贷款,以扶持其进行产业发展。例如,可为贫困户提供小额贷款,用于发展养殖业,帮助其增收。另一方面,可以对贫困户子女上学发放助学贷款,特别是高中以上非义务教育阶段的学费贷款,一旦其毕业,家里贫困状况则会明显改善。
(三)金融服务大力支持扶贫组织
对一些专门的扶贫企业和组织,应该加大金融服务力度,以提升其扶贫的积极性和后劲。一是应该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扶贫产业,为其提供针对性的金融服务;二是可以适当扩大对扶贫龙头企业的融资额度,使其发展壮大,更好带动贫困村的农业产业化发展;三是可以适当降低一些社会性扶贫组织的融资利率,例如专门致力于扶贫的社會企业、非营利性扶贫机构等,降低其融资成本,提高他们的扶贫效率,切实取得扶贫成效。
四、实施制度精准扶贫,促进有效化发展
扶贫过程中存在扶贫资金被“富人”占据的现象,根本在于扶贫制度存在弹性空间。因此,精准扶贫还需要制度的精准聚焦。
(一)完善贫困户识别制度
要充分发扬基层民主,发动群众参与贫困户识别。我国农村是一个熟人社会,谁贫谁富老百姓心中有数,应该把识别权真正交给基层群众,交给同村的老百姓,使识别程序透明化,以保证贫困户认定的透明公开、相对公平。例如,可以探索“比选”确定贫困户的扶贫“首扶制度”,根据国家扶贫标准村民自愿申请,首先由各村民小组内进行比选,再由村委会和村民代表会议进行比选,并张榜公示;根据公示意见,再次召开村委会和村民代表会议进行比选,并再次公示;如无异议,则根据村内指标数量,按条件最差的开始确定贫困户。
(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一是要完善低保政策兜底制度。对无业可扶、无力脱贫的“两无”贫困户,应把其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全部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实施政策性兜底扶贫。二是应该扩大社保覆盖面,尤其是对贫困户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费用应予以补贴,提高其档次,加大医疗救助扶持力度,防止其因病陷入更加贫困。三是进一步推进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鼓励贫困户购买或者用扶贫资金为贫困户购买政策性农业保险,以帮助其应对农业生产过程中因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确保其收入的稳定性。
(三)完善扶贫工作的监管制度
一是建立有效的扶贫工作考核机制,应该把考核落到实处,建立村级精准扶贫考核机制,通过实地检查、现场打分,对个村扶贫工作进行督查考核,并充分运用考核结果,作为年度考核、评优评先的重要指标。二是改进扶贫资金管理的机制和方法,可以探索建立扶贫资金安排与使用成果考核相结合的激励约束机制,对资金使用效率高、成效明显的加大资金安排,反之则责令整改、暂缓资金投入,确保扶贫资金的使用实效。三是要完善扶贫资金和项目的监督机制,建立定期公布制度,审计、监察、纪检等部门对资金使用情况和项目实施情况的定期审核制度,同时,扩大社会公众的参与度,充分发挥舆论监督作用。
五、实施生态精准扶贫,促进可持续发展
实施生态扶贫,是推进深度贫困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
(一)加强生态保护
一是要正确处理生态环境保护与发展的关系,在对贫困村进行扶贫产业规划时,要立足本村资源优势,充分考虑资源环境承载力,“只顾埋头发展经济,不顾生态环境保护”或“边发展,边治理”等舍本逐末的发展模式绝不可取。二是要加快推进脆弱地区的生态治理,生态脆弱与贫困一般存在互为因果关系,因此,应优先安排贫困地区开展天然林资源保护、退耕还林还草、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土流失综合防治等生态工程建设。三是应进一步完善生态补偿机制,扩大补偿范围,逐步提高补助标准,使贫困村、贫困居民不因生态问题而发展受限。
(二)开展环境治理
一是要加强贫困地区、贫困村的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开展人畜分离、垃圾污水处理为重点的环境突出问题整治,改善村民的居住环境。二是要加强水源保护和水质保障,通过推进“饮水净化”项目、开展池塘山坪塘净化工程等措施,不断提高贫困村的供水水质合格率,保证人畜饮水安全。三是要加强清洁能源开发,推广沼气,减少燃煤、燃材对空气的污染。四是应在村里组建一支负责设施维护、河道管护、道路养护、垃圾收运、公厕保洁等的工作队伍,大力推进生态乡村建设。
(三)推进防灾减灾
一方面,要加大对滑坡等地质灾害的防治力度,强化地质灾害隐患工程治理,建设群专结合的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体系,做到早发现早治理,确保村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防止因灾返贫。另一方面,要加大对森林、草地、生物病虫害防治和预警监测体系的建设力度,注意农作物和牲畜疾病的预防和控制,减少经济损失,提升贫困村的防灾减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