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建悦,李艺菲
(中国海洋大学 经济学院,山东 青岛 266100)
新时代背景下,创新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全面实施使对具备应用知识和实践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需求日趋增加,这对高等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本科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主要力量,担负着为社会输送大量高素质人才的重任,而本科生导师制作为提高本科教育质量,激发学生潜力、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模式,其应用和推广对提升我国本科教育水平,进而培育出更多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具有重要作用。导师制最早可以追溯到14世纪牛津大学,从2002年开始,北京大学、浙江大学等开始尝试引进这一制度,并在实践中摸索适合我国国情的本科生导师制。从实施范围来看,到目前为止,根据不完全数据统计显示,我国已有超过170所实施本科让导师制的高等院校;从实施效果来看,本科生导师制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起到积极的作用,但同时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存在本科生对导师制的认同度不高、导师角色不清、导师制流于形式、导师指导作用有限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与缺乏了解学生对实施本科生导师制的意愿密切相关。在此背景下,对实施本科生导师制的学生意愿进行调查与分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国内已有不少学者对本科生导师制进行了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两方面:一是对西方高校本科生导师制模式进行分析与借鉴。杜智萍(2006),[1]张家勇、张家智(2007),[2]王晓宇等(2011),[3]周雁翎、周志刚(2011)等对牛津大学和哈佛大学的本科生导师制度的特征和发展变革做了具体阐述。[4]杜智萍(2006)认为牛津大学的本科生导师制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随着发展不断改革以适应新的变化,其问题的产生与解决过程对我国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具有较高的参考意义。二是对我国本科生导师制实施现状、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的对策建议进行分析。吴立爽(2014)、[5]丁斌等(2016)将国内本科生导师制模式实施现状中存在的问题归纳为总结师资力量不足、[6]考核评价体系不健全、导师职责定位不明确、导师与学生对这一制度认同度不高等。刘宏玉等(2016)以华中科技大学为例,[7]针对导师制实施情况存在制度流于形式、对学生的指导作用有限、缺乏导师的监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等问题,提出了单-双向选择、出台激励政策、明确导师职责和增加导师资源等建议;方赛迎(2006)针对导师制实施现状从导师和学生两个方面探讨本科生导师制的完善。[8]从这一角度研究的学者还有武卫兵等(2015)、[9]傅璟(2016)等。[10]
通过回顾已有文献可以发现,尽管相关研究较多,但对于我国本科生导师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实施导师制的现状、问题及改进对策建议方面,缺乏从相关主体对实施导师制的意愿和需求的分析,而这些恰恰是影响本科生导师制成功的重要因素。文章先梳理前人学者对于本科生导师制的理论和实践探索成果,并以国内某高校经济学院为例,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分析经济学院本科生对于实施导师制的意愿和要求,进而对经管类本科生导师制模式选择及相关方面提出建议,以期为本科生导师制在我国高校本科生人才培养方面的作用发挥提供支持。
问卷结构上,调查问卷主要由两部分构成:第一部分为学生基本情况调查,主要了解调查对象年级、专业、性别等基本情况;第二部分为学生对实施导师制的意愿调查,分为基本实施意愿、知识传授意愿、素质培养意愿、能力提升意愿和模式选择意愿五部分构成。其中基本实施意愿和模式选择意愿部分意在收集学生们对于本科生导师制的认识及制度实施的建议;知识传授意愿、素质培养意愿和能力提升意愿分别通过了解学生目前在知识、素质和能力三个方面的学习情况和意愿需求,从而对导师制模式具体制定提供重要参考。
题目类型上,调查问卷主要选择单选题、多选题的形式。为了能够充分反映多选选项重要程度的高低,学生需要对多个选项进行排序。在调查数据处理阶段,按照以下计算公式对选项进行综合评分。权值由选项被排列的位置决定,按照排序中第一位到最后一位的次序倒序赋予权重。
选项平均综合得分=(Σ频数×权值)/本题填写人次
以国内某高校经济学院金融学、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和物流管理四个本科专业大一、大二、大三学生为调查对象,采取随机抽样的形式发放调查问卷,收回有效问卷312份。对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进行统计,统计结果见表1。在性别结构上,调查对象中男生占比为23.4%,女生占比为76.6%;在年级结构上,本科一、二、三年级学生占比分比为36.54%、30.13%、33.33%;在毕业规划意愿调查中,“升学”是学生的首选意愿,占比达到82.05%。
表1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续表
1.对导师制了解程度
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导师制的了解程度并不高,这限制了本科生导师制的功能发挥。选项中“已经关注”“部分了解”“听说过”和“从未听说”表示对本科生导师制了解程度的逐次递减情况。从调查结果来看,选择“已经了解”的学生占比7.05%,选择“部分了解”和“听说过”的学生比重较大,共占全部学生的74.04%,另外还有18.91%的学生选择“从未听说”。
2.导师制实施与否的意愿
调查结果显示,学生们对实施本科生导师制的意愿较高,认可未来实施导师制的益处。88.46%的学生选择了“非常希望”和“比较希望”,另有11.54%的学生选择“无所谓”和“非常不希望”。另外在调查对象是否认可导师制对学生成长的益处时,95.19%的调查者选择“很有益处”和“有一些益处”,由此看来,绝大多数学生对于本科生导师制持欢迎态度并认可导师制对于学生发展的益处,这为该制度的具体实施奠定了较好的环境基础。
3.选导师考虑的因素
导师科研及性格是学生选导师时较为重要的考虑因素。调查采用赋值排序方法计算各个选项的综合得分,结果见表2,其中“对导师研究领域有兴趣”“导师和蔼好相处”“导师课题”和“导师学术声望”为得分最高的四个选项,得分分别为5.67、4.78、4.23和4.21,综合来看,导师科研领域和成果以及导师性格是学生选择导师时较为关注的方面。
表2 选导师考虑因素综合得分
1.通过传统课堂获取知识情况
绝大多数学生认为传统课堂模式不能满足自身对知识的需要。在对调查对象“是否能够通过传统课堂获得所需全部知识”的问题中,仅有3人选择“全部知识能够通过课堂获得”。选择“绝大多数知识可以通过课堂获得”“部分知识通过课堂获得”占比分别为48.72%、45.19%。另有较少学生选择“仅有很少知识可以通过课堂获得”占比5.13%,这说明传统课堂授课模式并不能满足绝大多数调查对象对知识的需要,本科生导师制作为传统课堂授课模式的重要补充,其应用推广能较好解决这一问题。
2.课外知识获取渠道
学生获取课外知识的渠道较为广泛,与老师互动交流路径获取知识的占比较低。对调查对象获取课外知识的渠道调查中,“网络查询”的综合得分最高,为5.26,这说明方便快捷的网络已经成为学生们学习课外知识的主要途径之一。此外,“图书馆查询”“和学生讨论”的得分相对较高,而“主动问老师”的得分为2.67,排在第四位,详细数据见表3。这表明调查对象与老师沟通的频率相对于其他获取知识的方式来说较低,反映了传统课堂授课模式下,师生互动明显存在不足。
表3 获取知识途径得分
3.希望导师传授的知识类型
学生对导师在专业知识、社会实践和工作经验方面的知识指导期望较高。在问题“希望从导师那获得哪方面的知识”中,综合评分较高的选项依次为“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社会实践及工作经验”和“科研经验和方法”等,具体评分见表4。经管类专业有其特殊性,经管专业人才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性往往体现在对专业知识的运用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上,因而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知识是经管类学生较为重要的方面。同时因多数同学选择升学作为自己的毕业规划,学术科研知识是较为重要的知识类型,需要导师着重指导。
表4 希望导师传授的知识类型得分
1.对大学生应当具备素质的认识
同学对大学生应当具备素质的认识较为全面,涉及到学习生活各个方面。提高综合素质水平是当代大学生在大学学习中应当追求的目标,图1显示,调查对象对于当代大学生应当具备的素质认识比较全面,在列举出的主要素质类型中,科学文化素质得分最高,礼仪道德素质、实践创新素质、求真严谨素质、社会实践素质和合作交流素质紧随其后,不同素质类型的得分差距较小。由此可见,学生希望能够使得综合素质的各个方面得到平衡锻炼,这对学校在全面培养学生素质方面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图1 大学生应当具备素质得分
2.希望导师指导的素质类型
学生们希望导师指导的素质类型较为全面,其中专业素质、学术科研素质的综合得分较高。调查结果显示,专业素质的综合得分最高,为4.64,其次分别为学术科研素质、社会创新素质、职业素质、文明道德素质等,各素质选项的得分差距不大,见表5。由此可见,调查对象对于选项中希望导师指导的素质类型选择较为全面。
表5 希望导师指导的素质方面得分
1.培养计划覆盖面
学生普遍认为学院目前培养计划偏向学习能力的考察,综合能力没有得到全面锻炼。调查数据中,超过半数的学生选择“侧重学习能力的锻炼,忽视其他方面”,占比为57.37%,选择“能全方位锻炼自身能力”的学生仅占全部调查者的16.35%,另有17.63%的学生选择“学习能力和其他方面都未能得到锻炼”,这表明学院目前的培养计划在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方面较为欠缺和片面,不能很好地锻炼学生各方面能力。这一方面是由于培养计划采取固定形式,很难兼顾学生间差异性,另一方面笔试是培养计划中考核学生学习情况的主要形式,较难准确衡量学生能力的真实水平。
2.希望导师指导的能力方面
学生最希望导师指导实践创新、学术科研等方面能力。调查显示:实践创新能力的得分最高,为5.42;其次分别为学术科研能力、工作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发明创新能力等,具体见表6。综合来看,学生希望获得导师指导的各项能力得分较为接近,这说明学生们自身的能力提升需要是多方面的,同时每位学生的能力提升需求各有不同。因此,学校在设计本科生导师制时,应当兼顾学生对多种能力提升和个性化发展的需要。
表6 希望获得导师指导的能力得分
3.希望导师提供锻炼能力的方式
学生希望导师提供社会实践和学术科研等锻炼机会。调查统计结果显示,希望导师提供锻炼能力的活动中,“实习工作机会”的综合得分最高,为6.69,其次“社会调研实践活动”“学术科研项目”等活动形式得分较高,具体得分见表7。这表明学生在希望获取的锻炼机会中对能力的锻炼是全面的,其中,学生对社会实践、学术科研项目和学术交流机会的需求意愿较高。
表7 希望导师提供锻炼能力机会类型
在模式选择部分,根据前文文献理论分析及已经实施本科生导师制高校的具体模式,设置以下方面对学生们的模式选择意愿进行征集,了解学生对于本科生导师制模式制定的建议。
表8 模式选择意愿
续表
1.导师制配备比例
学生认为导师制下每位导师所指导的学生数不宜过多。调查数据显示,选择师生比在1∶2-1∶4的学生占比为46.79%,选择师生比为1∶5-1∶7的学生占比为44.23%,这两部分学生占总体比例的91.02%,另还有少部分学生选择1∶8及以上。这为学校在制定导师制确定师生比例范围提供了重要参考。
2.选择标准和选择方式
学生普遍认为导师制应以综合能力为选拔标准并按照导师与学生双向选择的模式进行,能够实现导师资源的最优配置。调查发现,半数以上的学生认可以综合能力为选拔标准,占比56.09%,另有26.6%的学生选择以导师面试的方式进行选拔。在选择方式方面,绝大多数学生选择由导师与学生双向选择确定指导老师,占比为85.58%,能够给予学生和老师同等的选择权。另有少部分学生选择由学生根据自身发展需要选择适合自己的导师或导师根据经验选择学生的单项选择模式。综合来看,在导师制选择标准和方式上,以综合能力为标准,导师和学生之间双向选择为方式是较为理想的模式。
3.与导师交流途径和频次
学生认为与导师直接交流的方式较好,在交流频次方面学生倾向于适度的交流次数。调查发现,绝大多数的学生选择了与导师面对面交流的方式,其中近半数学生选择与导师一对一交流,还有36.22%的学生选择小组交流的形式。在交流频次上,有41.03%的学生选择“一周1-3次”,选择“频次不固定,视需要而定”的学生占到了总体人数的26.92%;选择“一月1-3次”的学生占比为24.04%,选择频次较高的“一周三次以上”和频次较低“一个月一次以下”的学生很少,仅占1.6%。
4.在导师制模式选择上
学生认为提升自身学业和实践两个方面的素质能力较为重要,因而在导师制模式上,低年级学业导师、高年级实践导师或学业实践双导师全程培养模式的学生意愿较高。调查显示,超过半数的调查对象选择“低年级学业导师,高年级实践导师”的模式,这部分学生占比为58.65%,选项比例较高的还有“学业实践双导师制”,占比为33.01%。这说明不同年级的学生对于学业和实践方面的指导需要不同,学生们普遍倾向于在低年级接受学业指导,高年级接受实践指导。在导师制全程培养的必要性意愿上,选择“有必要”和“很有必要”的学生占总数的71.16%。这表明大多数学生对全程导师制的认可度较高。
现存的教学培养模式在传授知识、培养素质和提升能力方面存在一些不足,大部分学生认为传统课堂模式不能获得所需的全部知识,且目前培养计划不能很好地涵盖学习和实践中各个方面;经管类专业学生对专业素养、实践创新能力的学习需求较高,且根据毕业规划的不同各有侧重:将升学作为毕业意向的学生希望提高自身学术科研能力的意愿较高,倾向于就业的同学希望提升实践创新能力的意愿较高;通过前文对实施本科生导师制的学生意愿调查,本科生导师制在学生之间的认同度较高,绝大多数同学认为该制度的实施能够对学生发展起到益处。以上调查分析表明该高校具备实施本科生导师制的环境基础和条件,高校应加快出台本科生导师制实施细节,推动该制度顺利实施。
在调查中发现,学生们对本科生导师制的了解不够充分,对该制度的实施方式和作用效果不明确,导师制在该情形下实施容易造成学生们积极性不高、制度流于形式的问题,这将直接影响导师制的实施效果。对此,学院在实施本科生导师制前应当加强对该制度的宣传,使学生们有客观全面的了解。在宣传中不仅要向学生普及导师制的特点和优势,还需使学生了解导师制实施模式,在导师与学生匹配前,加强对导师情况的宣传介绍。在具体宣传方法的选择上,可以由导师详细介绍主要研究领域和科研成果,或召开高年级学生的导师制经验分享会,使低年级学生对导师有更客观全面的认识,减少选择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性,进而使学生能够根据自身发展规划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导师,充分发挥导师制对促进学生成长的积极作用。
在对本科生导师制的具体实施模式意愿调查中,学生意愿较高的导师制模式为学业实践双导师制和低年级学业导师、高年级实践导师制,这说明学生在大学期间希望在学业和实践两方面都得到导师的指导。学院在实施本科生导师制时可以考虑实施双导师制,可以考虑聘用部分企事业单位的高级人员担任指导实践方面的导师,而让校内导师侧重于指导学生的学业。在导师学生比方面,每位导师所指导的学生数宜确定合理的比例,不易过高。在师生之间交流方面,应采用直接的当面交流方式,包括一对一及小组讨论形式;选拔方式为师生双向选择模式。
通过调查学生对于知识获取、素质锻炼和能力提升方面的需要和要求发现,经管类学生对于提升综合素质能力的需要较高,综合来看,专业素质能力、学术科研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的得分较高,在导师培养过程中,应当着重注意培养学生的以上几方面。统计数据结果显示,大多数学生将升学作为毕业规划的首选,其次为就业,对选择升学的学生,导师应当着重培养其专业素质和学术科研能力;在知识、素质和能力意愿征集部分,多个不同选项之间综合评分较为接近,这说明学生们想要获取的知识和提升的素质能力方面的要求不同,导师制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导师应当充分了解学生目前的水平和提升需要,同时学生也应对导师擅长领域有所了解。导师根据学生的各自发展方向制定培养方案,弥补专业统一教学计划无法兼顾学生个性化发展的缺陷。
根据已实施本科生导师制的高校反馈情况,该制度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普遍存在制度流于形式、实施效果不理想等问题。学院在进行本科生导师制制度设计时,应当同时建立完善的保障机制,确保本科生导师制的有效实施。保障机制主要分为三个方面:首先,建立多元化综合评价标准,对具体的指导频次、指导方式、指导成果均纳入评价体系,考核导师制的具体实施效果。其次,建立师生沟通和阶段性学习成果的动态反馈机制,进而根据反馈情况及时调整导师制实施细节。最后,建立有效的考核激励机制,对指导效果好、对学生认真负责的导师采取恰当的激励措施,对表现突出、进步较大的学生采取适当奖励。避免制度形式化,使导师制真正能够扩展学生的专业知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