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策略研究

2018-10-13 10:24王春艳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8年31期
关键词:有效问题情境创设策略小学数学教学

王春艳

【摘 要】小学阶段的数学课程属于基础的学科类目,能够培养学生建立逻辑思维能力,帮助学生积累数学基础知识。但由于数学课程的特殊性质,在教学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困难,教学效果有待进一步提升。因此,教师要不断开拓教学思路,应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真正促进数学教学活动的有效进行。基于此,本文在强调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重要意义的基础上,着重研究了在小学教学中教师在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教学实践活动中所面临的问题以及优化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有效问题情境;创设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1-0132-02

一、小学数学在创设有效问题情境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师自身的专业素养水平有待提高。

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在有效问题的情境创设方面,存在一定程度的创设不周、重点不详的问题,这一背后的主要原因在于数学教师在数学教学方面的专业素养能力水平欠缺。教师自身的专业素养能力水平不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教师自身的数学知识能力水平有效,在小学数学教学方面,对于小学数学的教学内容、教学重点把握不准,因而导致教师无法准确、有效地创立问题情境;另一方面,主要指教师在数学教学方面的经验不足,对学生的了解不够,从而由于教师的数学教学知识输出效率低下导致问题情境的创设效率不高。

2.缺乏对问题难度的分层教学。

在当前小学数学问题情境的创设中,教师缺乏将问题进行分层的意识,教师主观上仅仅设立了问题情境,设计了具体的问题,却缺乏对问题难度的分层和分类,往往将问题情境随意匹配给学生,这样会直接导致一部分数学知识能力水平较好的学生没办法在数学问题情境中得到应有的锻炼,而一部分数学知识能力水平差的学生却匹配到了难度较大的问题情境,使得学生在问题情境中的学习没有达到最优化。

3.缺少趣味性。

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前提,就是教师所创设的问题情境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小学数学教师必须能够通过数学问题情境的创设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但是,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并不高,不能够主动地参与到教师所创设的情境当中,主要原因就是教师所创设的有效问题情境没有足够的趣味性,对于学生来讲没有吸引力。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策略

1.提高小学数学教师的专业素养。

首先,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必须明确自身的实际水平和能力,并且不斷地学习和发展,为自己的专业素养打下坚实的基础。对于小学数学的具体教学内容以及重点问题必须做到全面的了解和深入的研究,并且了解学生的具体学习状况以及真正需求,从而根据实际需要来确定问题情境。例如,在学习余数的过程当中,学生非常容易将余数错写,那么教师就应该在解决问题的准备阶段分析学生的错误,并且针对这些不足之处进行问题情境的创设,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小学数学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其次,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必须具有较高的专业素养,那么就应该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并且不断地丰富数学知识总结教学经验。教师应该更加积极主动的参加数学培训,并且在日常学习和生活的过程当中和学生之间加强交流和沟通,教师之间也要取长补短,从而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进而能够创设符合学习需要的问题情境。例如,在解决应用题的过程当中,涉及到一元一次方程,作为教师必须加强和学生的交流,确定学生学习的难点和容易错误的内容,充分的理解应用题的具体题目和条件,找出等量关系。教师围绕这个方程的建立来创设问题请进,能够引导学生有效地正确解决问题。

2.注重问题情境教学的层次性研究。

小学数学课程教学中,还是有大部分老师都较容易忽视问题情境教学的层次性。根据实际教学调查发现,大部分学生是比较喜欢具有一定挑战性的问题学习情境。很多情况下老师在进行问题课堂情境教学过程中,都不能起到很好地教学效果,不能提高学生思考学习的动力与积极性,这就是因为老师在教学中严重忽视了问题情境教学方式的层次性,而层次性可帮助老师进行由易到难或者是由浅入深等递进性方式的课程教学,这对有效问题情境教学的创设具有重要意义。

例如:在括号的应用教学中,老师可以先通过简单的方式让学生对加减法理论有一个初步概念性认知,比如说老师先创设一个“选填数学符号”的游戏问题情境,在黑板写出10 2 3 1=?这个不带符号的数学式子,在让学生进行讨论再让其填上合适的数学符号,但是要使等式成立。当然,老师可以给出适当的例子提示,供学生进行参考,如10-2+3-1=10。然后,老师可以利用同样方式写一些关于乘除法的式子,再就问题进行下一步提问,“如果在式子中加入括号,又会有什么改变呢?”这样学生在具有层次性的学习过程中,便会学习到数学小括号的作用就在与改变数学等式的顺序。

3.丰富问题情境创设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丰富问题情境创设的教学模式,主要指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学习兴趣,分别将不同的教学模式应用于问题情境创设中,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在最大限度上参与数学问题探索,增强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积极性。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教师的课堂表现力要更活泼,教学语言要形象生动、通俗易懂;而对于高年级的学生,教师的课堂表现就要显得简洁干练,提问要准确严谨、简明扼要。例如,针对小学生喜欢趣味性较强的问题情境,教师就要将游戏应用与问题情境模式的创建中,促进学生积极参与,提高教师问题情境创设的有效性;针对小学生好胜心强的特点,教师要将问题情境的设计和学生之间的比赛相融合,提升学生在比赛中的参与度;针对基础薄弱的学困生,教师要在问题情境的设计中,多举些例子,多打些比方,多与学生实际生活联系,以便学生能激发兴趣,进而听得懂、学得会。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通过创设有效问题情境能够使抽象的数学问题形象化、生动化,从而实现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率的目的。因此在实际教学中,需要加强研究,采取措施不断强化有效问题情境的创设,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解静静.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创设有效问题情境[J].时代教育,2018(06):184.

[2]张官玺.简析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问题情境的创设[J].新课程(上),2018(02):158.

[3]甄晓慧.小学数学问题情境教学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聊城大学,2017.

猜你喜欢
有效问题情境创设策略小学数学教学
初中数学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之我见
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策略
小学数学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的对策研究
小学数学教学良好课堂气氛的创建初探
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
任务驱动, 启发学生自学
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