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晋朝 梁伊琪
[摘 要] 以DOAJ中收录的我国125种开放获取期刊为样本,采用网络调研法收集数据,结合DOAJ平台和各期刊网站上的学科分类、期刊类型、加入DOAJ的时间、出版周期、论文提交到出版时间、语言类型、同行评审、论文可用格式、出版费用、主办单位等信息分析我国开放获取期刊现状。同时,从开放知识服务、移动服务、社交媒体服务和期刊影响力入手,分析我国开放获取期刊的发展动态。
[关键词] 开放获取 开放获取期刊 开放获取期刊目录 学术出版 期刊出版
[中图分类号] G2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5853 (2018) 05-0087-10
[Abstract] This study takes 125 Chinese open access journals recorded by DOAJ as the sample. Network survey was used to collect data. Based on the information collected from DOAJ and journals websites, including subject category, journal type, date added to DOAJ, publication frequency, time from submission to publication, language of fulltext, peer review, full-text formats available, publishing charges, host institution, this study analyzes the status of open access journals in China. Meanwhile, it analyzes the development trends of these journal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open knowledge service, mobile service, social media service and journal impact.
[Key words] Open access Open access journals Directory of open access journals Academic publishing Journals publishing
1 引 言
开放是经济、文化以及技术发展的最大公约数[1]。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基于网络模式的学术交流日益普及。20世纪90年代末,面对传统订阅型学术期刊无法有效满足学术交流需求的现状,国际学术界、图书情报界与出版界提出开放获取(Open Access,OA)的理念,以应对学术期刊出版危机,消除知识传播壁垒,促进学术信息资源在互联网上实现无障碍地国际化交流与共享。开放获取是科学研究和科学交流的本质需要[2]。2002年开放社会研究协会(Open Society Institute)发布的《布达佩斯开放获取倡议》(Budapest Open Access Initiative)将开放获取的实现途径分为自存档(Self-Archiving)和开放获取期刊(Open Access Journals)[3]。很多机构致力于开放获取期刊的出版。作为网络环境下实现科学知识传播与共享的一种新出版形式,开放获取期刊发展迅速。有研究指出,从2000年开始其平均年增长率达18% [4]。目前,开放获取期刊已成为一类重要的学术资源,并呈现“主流化”趋势[5],推动全球知识的创新发展与传播。
开放获取期刊目录(Directory of Open Access Journals,DOAJ)是当前国际知名且具代表性的收录开放获取期刊的权威指南。其收录的均为研究性同行评审期刊,在覆盖范围、访问范围、网站管理、质量控制、作者指南等[6]方面对收录期刊有严格要求,以此保障所收录期刊和文献的质量,并为用户提供高质量期刊的检索、阅读、下载、链接全文等服务。DOAJ不定期更新,基本涵盖了理学、工学、医学、人文社会科学等各个学科领域,覆盖128个国家或地区[7]。学术期刊被DOAJ收录不仅能够提高可见度、可访问性和使用率,也有助于提升期刊的学术影响力和声誉。自2013年开始,我国被DOAJ收录的期刊数量快速增长,但是相对于全球开放获取运动的发展,我国开放获取期刊数量仍然较少[8]。开放获取期刊直接反映了一个国家在某一学科领域、某一时期的发展状况和学术水平[9],是当前国内外开放获取运动研究人员关注的焦点。本文将我国被DOAJ收录的开放获取期刊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现状及发展。
2 相关研究
作为一种新兴的出版模式,开放获取期刊的发展在学界和业界得到广泛关注,大量学者对其展开了相关讨论与研究。通过调查现有文献发现,目前我国研究人员对开放获取期刊的研究主要涉及开放现状与问题、出版模式、出版环境比较、质量控制与评价、影响研究、传播效果、期刊服务、政策与版权问题、论文处理费、开放获取期刊使用态度与行为、遴选实践等。
学者们从不同视角分析DOAJ收录的开放获取期刊,如周静怡以DOAJ中语言与文学类学科为例,分析和研究语言与文学类学科的期刊开放状况并提出发展建议[10]。刘锦宏等对DOAJ平台上的开放获取期刊被科学信息研究所(Institute for Scientific Information,ISI)引文索引收录情况进行实证分析,总结其现状特点[11]。谭贝加以DOAJ中我国医学期刊作为研究对象,从收录数量、出版语种、开放形式、回溯情况、出版机构、收费情况、学术质量等方面对期刊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对策和建议[12]。赵兵等对DOAJ收录的我国开放获取期刊进行统计与分析,发现相较于西方发达国家和巴西、印度、埃及等发展中国家,我国开放获取期刊发展滞后,并从政府、期刊、科研人员3个方面讨论提高我国发展水平的有效措施[13]。杨丹丹和朱静雯根据DOAJ中开放获取期刊的数量和国家分布情况,分析开放获取期刊的发展现状,探讨其学术影响力、质量控制和可持续发展方面的问题,并指出对我国社科类学术期刊发展的启示[14]。罗新调查DOAJ收录的所有开放获取期刊的可达性和稳定性,发现DOAJ收录的期刊可达性较高,但其稳定性还有待提高[15]。高丽和王宏光从DOAJ中选取4种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开放获取期刊,以2001—2010年发表的电子期刊论文为样本,比较了开放获取期刊的利用率[16]。贾君枝和李亚芳以DOAJ收录的图书情报领域期刊为对象,探讨开放获取期刊的出版形式及规律,分析国内外图书情报学领域开放获取期刊的发展[17]。陈美家从DOAJ中我国大陆地区的开放获取期刊现状入手,分析其建设落后的原因并提出解決策略[18]。刘雅轩和易丹基于DOAJ数据分析不同出版语言、国家及出版商的开放获取期刊收费策略[19]。刘阜源从底层信息组织、检索模块设计和检索结果显示3方面对比分析DOAJ、DOAB、DOAR的检索功能,对开放获取资源目录系统检索功能的未来建设提出展望[20]。刘锦宏等以DOAJ中我国的开放获取期刊为样本,分析学科、出版语言、创刊时间和出版机构的分布,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21]。
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基于DOAJ提供的信息和各开放获取期刊网站信息,提取主要的能反映开放获取期刊现状和发展趋势的维度,结合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我国被DOAJ收录开放获取期刊的发展态势进行分析和探讨。
3 我国开放获取期刊现状
DOAJ对收录开放获取期刊有严格的规则和标准。对我国被DOAJ收录的开放获取期刊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可以发现我国学术期刊在开放获取方面的优势与不足。本文采用网络调研法。首先,在DOAJ中,以“country of publisher”确定我国出版的125种开放获取期刊,截止日期为2018年3月31日,其中包括大陆地区76种,香港地区20种,台湾地区29种。然后,通过网络访问方式,结合DOAJ平台、各期刊官网、中国知网、期刊引证报告(Journal Citation Report,JCR)、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hinese Science Citation Database,CSCD)、科学网(Web of Science)和《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集本文所需数据。样本期刊的学科、开放获取起始时间、加入DOAJ的时间、论文提交到出版的时间、论文可用格式、语言类型、论文处理费、收费豁免政策、评审方式等来自DOAJ平台;期刊类型、出版周期、开放时滞、彩版费、开放获取费用、版面费、全文下载、当期下载、检索方式、投稿系统建设、移动服务、社交媒体服务等数据来自于DOAJ提供的各期刊官网链接;期刊影响力数据来自中国知网、JCR、Web of Science、CSCD、《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其中,有2种期刊官网无法访问,存在部分数据缺失。
3.1 学科分布
DOAJ下分20个一级类目,182个二级类目,部分二级类目又细分为三级类目学科。我国的125种开放获取期刊学科一级类目分布如表1所示。可以看到,我国出版的开放获取期刊涉及14个学科,主要集中在医学、工学和理学这3个领域。其中,医学领域的开放获取期刊有33种,占总数的26.4%。近年来随着开放获取出版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认可,开放获取期刊的数量和影响力不断扩大,有研究指出医学和生物学开放获取资源占全世界开放获取资源的1/3强[22];我国医学类开放获取期刊的发展与国际趋势基本一致。工学、理学两个领域期刊数量比例分别为26.4%和18.4%。在这两个发展迅速的领域中,科研人员对相关信息的时效性要求比其他领域研究者高,开放获取期刊的及时性正好可满足此需求。但其他学科,如社会科学、海军科学、法学和艺术等领域的开放获取期刊比例非常低。这一结果与已有研究结果较一致,自然科学领域的开放获取期刊比例最高,而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开放获取期刊比例非常少,且各学科的开放获取情况相差很大[23][24]。
3.2 期刊类型
根据开放获取期刊的创办方式可将其划分为原生型开放获取期刊和转换型开放获取期刊[25]。其中,前者被认为是实现学术期刊开放获取出版的理想模式。DOAJ收录的期刊中,除了新创建的开放期刊外,其他主要由传统的订阅型期刊转换而来[26]。本文的125种样本期刊中,由传统期刊转换而来的开放获取期刊与原生型开放获取期刊比例相当(表2),原生型期刊占比49.6%(62/125),转换型期刊占比48.8%(61/125)。其中,中国大陆两种类型期刊数量相当,中国香港以原生型开放获取期刊居多,中国台湾以传统转型而来的开放获取期刊居多。
根据开放获取期刊内容的開放时间可将其分为提前开放获取、即时开放获取和延迟开放获取3种类型[27]。在期刊全文开放时间方面(表3),64%的期刊可实现即时开放;16.0%(20/125)的期刊可以提前开放,但绝大多数期刊仅提前1个月开放;延迟开放的期刊有23种,占比18.4%,平均延迟时间为3.5个月,原因可能是一些转换型期刊为了不影响传统订阅期刊的发行,因而开放时间有一些滞后。
已有研究发现,期刊的开放获取时间对用户获取学术信息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信息获取的及时性、完整性和便利程度上,对作者发表科研成果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科研成果的传播程度上,而提前开放获取和即时开放获取的影响尤为显著[28]。本文的样本期刊中,80%的期刊可实现即时开放和提前开放,大大地促进了研究成果的及时传播与共享,而且有利于期刊自身的发展。
3.3 加入DOAJ的时间
《布达佩斯开放获取倡议》发布后,开放获取理念得到快速传播。国际开放获取运动自2008年以来步入稳定发展阶段;此时,我国的开放获取建设开始取得成效并试图融入国际大潮之中[29]。从我国期刊的开放获取起始时间来看,2008年及以后开始实行开放获取的期刊有100种,占比80%。
我国的开放获取期刊自2004年开始陆续加入DOAJ,迄今为止被收录的125种期刊的加入时间分布如表4所示。可以看到,我国最早被DOAJ收录的是由传统期刊转换而来的开放获取期刊,其后至2012年增长比较缓慢,到2015年才有显著增长;原生型开放获取期刊最早加入DOAJ的时间是在2007年,与转换型开放获取期刊相似,2013年以前增长比较缓慢,2015年开始有显著增长。由此可知,随着国际开放获取运动的发展,近年来我国开放获取期刊数量逐渐增加,但发展速度较慢,数量相对较少,仍处于初步发展阶段。
3.4 出版周期和论文提交到出版时间
我国开放获取期刊的出版周期与论文提交到出版时间如表5所示。从出版周期看,我国被DOAJ收录的期刊中以季刊和双月刊居多。其中,季刊数量最多,共有51种,占比为40.8%;双月刊38种,占比为28.8%;月刊与半年刊均有15种,占比12%。从论文提交到出版的时间周期看,周期在8—12周之间的期刊最多,共有25种,占总体的20%;其次是12—16周,有21种期刊,占总体的16.8%。总的来看,论文从提交到出版的平均时间为19.4周,时间较长,这可能与我国开放获取期刊采用的同行评审方式有关。因此,加速出版流程处理,缩短论文的出版周期,是我国开放获取期刊发展过程中需解决的问题。
3.5 语言类型
学术期刊国际化的主要措施之一是以国际学术交流的通用语言英语为出版语言[30]。我国被DOAJ收录的125种开放获取期刊采用汉语和英语两种语言出版(表6)。其中,89种(71.2%)期刊仅采用英语出版,仅采用汉语出版的18种(14.4%),采用汉语和英语两种语言出版的18种(14.4%)。结果表明,我国被DOAJ收录的开放获取期刊大多采用英语出版(85.6%),国际化程度较高,符合国际出版趋势,为国际知名检索系统的收录和全球更多学者使用创造了条件。此外,大陆地区有15种期刊仅采用汉语出版,9种采用英语和汉语两种语言出版;香港地区有1种采用英语和汉语两种语言出版;台湾地区有3种仅采用汉语出版,8种采用英语和汉语两种语言出版。这说明在我国开放获取期刊国际化进程中,随着中国科研力量不断壮大,汉语学术出版占重要地位。
3.6 评审方式
同行评审是国际上惯用的学术成果评价方法,也是学术期刊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包括单盲评审、双盲评审、公开评审和发表后评审4种方式[31]。我国被DOAJ收录的125种开放获取期刊都有同行评审环节,以双盲评审和单盲评审为主。其中,47.2%(59/125)的期刊采用双盲评审,27.2%(34/125)的期刊采用单盲评审,24.8%(31/125)的期刊未说明其同行评审方式,仅有1种期刊采用公开评审方式。
相比传统的纸质期刊,开放获取期刊的同行评审过程进行了科学化的改进,具体包括公开评审和发表后评审两种方式。开放获取期刊允许读者对发表的论文、审稿意见及作者修改情况等内容公开发表意见,也允许作者随时对论文进行修改和完善,使论文的发表成为一个编者、审者、读者、作者四位一体、交流互动的动态过程,提高了学术交流的效果[32]。我国开放获取期刊可考虑采用公开评审和发表后评审方式,提高期刊出版过程中各主体的参与程度,增强科学知识的传播与交流效果。
3.7 论文可用格式
DOAJ收录的我国开放获取期刊中,有21种仅出版网络版,比例为16.8%,有104种期刊既有纸质版又有网络版,占总数的83.2%。在论文全文的可用格式上,我国开放获取期刊论文都可用PDF格式展示。其中,51种期刊(40.8%)只提供PDF格式的论文,62种期刊(49.6%)提供PDF和HTML格式的论文,其他可用格式分布见表7。我国开放获取期刊论文可用格式以PDF和HTML格式为主,符合国际主流及标准;但另一方面,论文可用格式较为单一。
由于用户阅读习惯和偏好不同,论文格式多样化有利于适应用户的多样化需求。如PDF文档不受操作系统影响,且与印刷版所显示的内容格式完全一致,文件格式较稳定;HTML文档不需要任何额外的阅读工具,在网页上即能阅读,但与印刷版所显示界面可能并不完全一致[33];ePUB格式文档能展现复杂的页面布局、丰富的媒体形式及各种交互功能等。然而,论文格式多样化使用户转换格式的成本较高,加之不同格式的论文所需的阅读器也不同,不便于用户整合使用不同格式的论文。
3.8 期刊出版费用
传统期刊出版采用的是读者订阅付费模式,而开放获取期刊出版采用的是作者付费模式,主要依靠作者支付的论文处理费(Article Processing Charges,APC),它是开放获取期刊商业出版模式的关键营利要素。除了作者支付模式,论文处理费还采用机构会员支付等模式,且在支付时具有一定的优惠或由机构完全担负。需要说明的是,转换型开放获取期刊收取的论文处理费通常并不能完全代替或者包含作者需要单独缴纳的诸如彩色印刷费、过长文章的加版费等额外费用[34]。
对论文处理费及相关收费信息的明确声明,有利于科研人员和资助者有效地作出出版选择,部分原因在于,相关研究发现期刊的收费与期刊质量存在一定的相关性[35]。由表8数据可知,样本期刊中,40%的期刊需要作者支付论文处理费,10%左右的期刊需要作者支付提交费、彩版费和版面费,2.4%的期刊需要作者支付OA费。63.2%(79/125)的期刊没有经费支持,而在有经费支持的期刊中,大多数期刊的经费支持来源于主办单位。此外,63种期刊有收费豁免政策,为低收入国家的作者减免相关费用。
除非有国家投入或基金会支持,否则,通过向作者收取APC是解决开放出版经费问题的主要途径[36]。本文数据表明,我国开放获取期刊出版中,作者付費机制并不普及,与国外开放获取出版商业模式相比存在一定差异。开放获取期刊出版费用涉及多方利益,对出版者、科研人员、科研资助机构等存在或积极或消极的影响。样本期刊中超过一半的期刊无需作者支付出版费用,降低了作者的经济负担,有利于学术成果的快速传播,但也应注意如果没有足够的经费支撑,开放获取期刊的质量和服务水平可能会下降,进而影响期刊的建设和发展。
3.9 期刊主办单位类型
本文样本期刊的主办单位比较分散,其类型分布如表9所示。其中,37.6%的期刊主办单位是学会/协会,主办单位为学院/大学和科研机构的期刊比例均为25.6%。这3类单位主办的期刊比例达到88.8%。由此可知,比起一般商业出版机构,在科研人员密集的学会/协会、学院/大学及科研机构中,开放获取理念更加深入人心。这些单位是我国开放获取期刊出版的主力军。他们出版期刊运作成本较低,大多不以赢利为目的,更多是为了促进科研成果和科学知识的高效交流和传播,提高期刊的利用率和影响力。这与开放获取运动的理念相一致。但有研究指出,由于我国开放获取期刊大多由传统期刊社创办,难以摆脱传统期刊出版的弊端,在机制创新、出版频率、网络平台以及开放水平方面与国外优秀的开放获取期刊相比仍有显著差距[37]。
4 我国开放获取期刊发展动向
经过近20年的发展,开放获取期刊走出了一条独特的发展道路。面对数字化技术的发展,网络平台、移动互联网、社交媒体等因素带来的崭新出版业态为我国开放获取期刊的发展带来了新机遇。
4.1 开放知识服务
学术期刊是知识传承与创新的主要载体之一,为研究人员了解和掌握研究前沿与动态提供了渠道,在知识服务中有着重要作用。知识服务包括数字化论文展示、采编平台、自主式信息检索、全文获取、个性化定制等,可满足用户多样化的信息需求和交流需求[38]。作为知识服务基础设施,开放获取期刊网站内容的丰富度、内容获取的便捷性、服务的全面性将直接影响期刊的服务与使用效果。本文从期刊网站是否提供摘要、期卷浏览、全文下载、参考文献导出、即时统计、检索功能、有无投稿系统等方面衡量开放获取期刊的服务情况。
在我国被DOAJ收录且能访问其官网的123种开放获取期刊中,有119种期刊网站提供刊载文献的摘要供用户浏览,仅有4种不提供摘要浏览。120种期刊网站提供按照年份和卷期号形式显示和链接期刊目录的期卷浏览功能。123种期刊的文献均可从期刊网站直接进行全文下载,其中:74种期刊通过点击下载链接直接从期刊官网下载;49种期刊可通过点击下载而链接到相关全文数据库或期刊服务平台,且无需注册付费即可进行全文下载。被调查期刊中有63种提供参考文献导出功能;有82种期刊提供即时统计功能,即对文献点击、下载、被引次数的统计、排行和推荐。
在检索功能方面,期刊网站提供的检索字段包括文章标题、摘要、作者、作者单位、关键词、分类号、DOI、栏目、PACS、基金项目、卷、期、页、ISSN/CN、文章类型、日期等。提供高级检索功能的有72种期刊,占总数的57.6%:其中,有6种期刊仅支持中文页面高级检索,当转到其英文版期刊网站页面时,仅有简单检索功能;另外,有7种期刊网站高级检索中包含全文检索功能。样本期刊网站中提供简单检索功能的期刊网站有20个,占总数的16%。这里的简单检索功能指仅能检索作者、栏目、文章标题、DOI、关键词、作者单位、卷、期、页当中的2—4种信息。仅提供关键词检索的期刊网站有11个。网站无检索功能的期刊有20种,占总数的16%。
在投稿系统建设方面,被调查期刊中有104种期刊提供在线投稿系统,占总数的93.2%,如表10所示。104种期刊的投稿系统均支持在线投稿,但也发现其中有9种期刊的投稿系统不支持稿件查询和在线评审。在19種不提供投稿系统的期刊中,6种支持在线投稿,但没有期刊提供稿件查询和在线评审功能。
开放知识服务可服务于学术资源的获取,是实现高效开放获取的前提。在信息网络技术的推动下,开放获取、开放知识、开放创新三者汇聚正塑造新的开放知识服务模式,以促进全社会的创新能力[39]。由数据结果可知,被DOAJ收录的我国大部分开放获取期刊网站提供常规的学术信息浏览、查询、全文下载等服务功能,但在参考文献管理、检索功能、投稿系统方面的建设还有提升和改进的空间,我国的开放获取期刊需结合内外部资源来增强知识服务功能与效果,推动科学知识创新发展。
4.2 移动服务
我国移动互联网接入量自2014年以来连续3年实现翻番增长,至2017年12月手机网民规模达7.53亿,比例由2016年的95.1%提升至97.5% [40]。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与信息量的爆炸性增长改变了人们的阅读行为,移动阅读和碎片化阅读成为信息获取的重要方式。在学术出版领域,出版机构逐步关注移动互联网市场,学术期刊开始将业务向移动设备终端拓展和延伸,推出移动版网页或移动端应用程序(App),以提升期刊在移动互联网用户群体中的影响力。国外学术出版商如爱思唯尔(Elsevier)、威利(Wiley)以及权威学术期刊《自然》(Nature)、《科学》(Science)等都推出了各自的移动App服务产品。在国内,中国知网开发了CNKI全球学术快报、CNKI手机知网移动客户端产品,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提供万方数据App等。
本文的样本期刊中,仅有24种期刊可使用手机端移动页面访问,其余期刊未提供移动网页或移动客户端访问功能。与国外学术期刊移动业务的发展相比,国内学术期刊移动业务处于初始阶段,移动业务战略发展意识较弱。一般认为,学术研究是一种与深阅读相联系的活动,很难将其与碎片化浅阅读联系在一起[41]。然而,移动终端与学术期刊的有机结合具有内容更新及时、访问便捷、自主性强等特点,在提升和扩大期刊影响力和声望的同时让用户能随时随地快速了解最新研究成果。我国开放获取期刊可在网络平台推出移动服务,重视移动业务的开展,利用移动互联网技术增强学术期刊的影响力和服务质量,满足不同用户群体的个性化知识需求。
4.3 社交媒体服务
作为互联网媒体中最为流行的媒体类型之一,社交媒体传播影响力日益提升,是网上内容传播的重要力量[42]。在学术出版领域,社交媒体不仅为研究人员提供了分享学术资源和研究成果的平台,也为他们获取学术资源提供了更为多样化的途径。有调查显示,89%的作者将机构数据库资源作为获取学术信息的主要渠道,同时61%的作者通过科研社交服务网络研究之门(ResearchGate)获取学术信息[43]。因此,学术期刊可借助社交媒体用户基数大、信息传播快、自主性和互动性强等特点,开通社交媒体账号发布学术信息,扩大期刊内容的传播范围,提高期刊内容的可见度和可获取性。
特别地,近年来国内微信用户群体不断壮大,为学术期刊的发展提供了机遇。其中,微信公众号为学术期刊的学术资讯推荐和发布、关系维护等提供了交流平台,成为学术期刊吸引读者和服务读者的一种新模式。通过微信公众号向用户推送学术资源的传播方式不仅传播速度快、范围广、成本低,还能精准地提供学术资讯,适应人们即时、浅层次、碎片化阅读的习惯与需求。但本文的125种样本期刊中,仅有23种期刊开通了微信公众号,大部分开放获取期刊尚未充分意识到微信公众平台的功能优势。微信公众号可作为用户接入开放获取期刊的重要入口,我国开放获取期刊应结合其资源与内容优势,利用这一平台,为用户提供优质高效的使用体验和服务。
开放获取期刊与社交媒体深度融合发展,使知识的交流与传播呈现开放性、互动性、自主性等特点。开放获取期刊利用社交媒体为用户提供服务,一方面,社交媒体为研究人员提供线上社交互动平台,成为研究人员学术交流的活动空间,他们通过社交媒体分享和获取学术资源,推动科学知识创新发展;另一方面,开放获取期刊通过社交媒体实现作者、读者、评审、期刊之间的互动交流,便于期刊收集反馈信息,使学术期刊真正成为研究人员的学术交流平台。此外,社交媒体的嵌入,使得科学知识的大众化推广成为可能,也为学术成果的计量评价提供了全新的社会化视角[44],为学术期刊提高影响力提供了多样化途径。
4.4 期刊影响力
开放获取期刊的学术影响力始终是研究人员和出版机构重点关注的问题。随着开放获取政策的推广,这一问题得到逐步改善。开放获取期刊的影响力体现在多个方面,如论文下载量、引用量、影响因子、是否被主要的期刊引文索引收录等[45]。
本文的125种样本期刊中,可在中国知网查到复合影响因子和综合影响因子的有43种,占總数的34.4%。43种期刊中出版文献量的最大值为13877篇,最小值为102篇,平均出版文献量为2782篇;总下载次数的最大值为1688483次,最小值为503次,平均次数为284927次;总被引频次的最大值为83480次,最小值为9次,平均总被引频次为14473次。43种期刊的复合影响因子最大值为2.359,最小值为0.149,平均值为0.956;综合影响因子的最大值为1.739,最小值为0.149,平均值为0.697。可以看出,我国开放获取期刊的平均出版文献量、平均总下载次数、平均总被引频次都较高,平均复合影响因子与平均综合影响因子仍然较低,具体各期刊情况参差不齐。
样本期刊中,可以从JCR查到影响因子的仅有23种期刊,占总数的18.4%。23种期刊2016年度平均发文量为89.9篇,最大值为282篇,最小值为12篇;平均总被引频次为938.1次,最大值为2678次,最小值为126次;平均影响因子为1.573,其中最大值为5.374,最小值为0.267。可以看出,23种期刊的平均年度发文量、平均总被引频次和平均影响因子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学术期刊能否被三大引文索引(SCI、SSCI、A&HCI;)收录是评价个人、机构、地区及国家学术水平、科研创新能力和科技论文质量的依据,被其收录的期刊代表世界学术期刊的最高水平[46]。125种期刊中仅有30种期刊被SCI收录,占总数的24%。此外,35种期刊被CSCD收录,占总数的28%;15种期刊被《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占总数的12%。由此可见,我国开放获取期刊中高质量的学术期刊数量比例较少。
综上所述,我国开放获取期刊的影响力在向国际化迈进的进程中亟需提升。一些期刊缺乏严格的质量控制机制,导致质量良莠不齐,会有损期刊声望。另外,期刊品牌的建立与维护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因此,开放获取期刊办刊人员需要规范编辑流程、严控质量评价体系和坚守学术道德,以提高期刊质量、影响力和期刊认可度。
5 结 语
开放获取期刊作为科学知识传播的载体,直接反映了一个国家在某一学科领域、某一时期的发展状况和学术水平[47]。李克强总理在全球理事会2014年北京大会致辞中指出:“中国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支持建立公共财政资助的科学知识开放获取机制,促进中国和世界科学事业的共同发展”[48]。我国的开放获取期刊从2004年开始加入DOAJ。迄今我国开放获取期刊虽有一定发展,但相对于全球开放获取运动的发展,仍有很大发展空间。我国的开放获取期刊可参照DOAJ的加入规则和标准,结合互联网络信息技术,完善与强化相应服务内容和期刊建设,提高开放获取期刊的学术价值与影响力,促进学术资源的快速和社会化传播,消除信息鸿沟,使全社会受益。
注 释
[1]吴建中. 知识是流动的:出版界与图书馆界的新课题[J]. 图书馆杂志, 2015, 34(3):4-11
[2]初景利, 李麟. 国内外开放获取的新发展[J]. 图书馆论坛, 2009, 29(6):83-88
[3]Bethesda Open Access Initiative [EB/OL]. [2018-05-01]. http://www.budapestopenaccessinitiative.org/read
[4]Laakso M, Welling P, Bukvova H, et al. The development of open access journal publishing from 1993 to 2009[J]. PloS ONE, 2011, 6(6):e20961. https://doi.org/10.1371/journal.pone.0020961
[5][45]张晓林, 李麟, 刘细文, 等. 开放获取学术信息资源:逼近“主流化”转折点[J]. 图书情报工作, 2012, 56(9):42-47
[6]Information for Publishers[EB/OL]. [2018-05-01]. https://doaj.org/publishers
[7]Directory of Open Access Journals[EB/OL]. [2018-06-02]. https://doaj.org
[8][13]赵兵, 郭才正, 钱景. DOAJ收录我国开放存取期刊的统计与分析:兼谈如何提高我国开放存取期刊的发展水平[J]. 新世纪图书馆, 2018(1):62-65
[9][47]李贺, 周金娉. 国外开放获取期刊研究综述[J]. 图书情报工作, 2013, 57(9):135-144
[10]周静怡. DOAJ中开放获取期刊的研究与应用:以语言与文学类学科为例[J].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2014(11):54-59
[11]刘锦宏, 聂银, 卢芸. ISI引文索引收录开放获取期刊现状分析[J]. 图书情报知识, 2014(4):116-121
[12]谭贝加. 中国医学期刊开放获取的现状及分析:以DOAJ收录期刊为例[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14, 25(9):1113-1116
[14][46]杨丹丹, 朱静雯. 开放存取期刊发展及其对我国社科类学术期刊发展的启示[J]. 出版科学, 2013, 21(6):80-85
[15]罗新. 开放获取期刊可达性和稳定性的调查与研究:以DOAJ收录期刊为例[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18, 29(1):43-47
[16]高丽, 王宏光. 基于网络引文的开放存取期刊利用效率研究[J].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2014(2):30-33
[17]贾君枝, 李亚芳. 国外图书情报学领域开放存取期刊的发展[J]. 情报科学, 2012, 30(3):430-435
[18]陈美家. 中国大陆开放存取期刊实践现状研究[J]. 图书与情报, 2012(1):122-126
[19]刘雅轩, 易丹. 开放存取期刊的出版费用:基于DOAJ的统计分析[J]. 科技与出版, 2015(4):121-126
[20]刘阜源. 国际主要开放获取资源目录系统比较分析[J]. 数字图书馆论坛, 2017(11):59-65
[21]刘锦宏, 王欣, 徐丽芳等. 我国开放获取期刊分布研究[J]. 科技与出版, 2013(4):97-100
[22]陈寿. 试论医学图书馆与开放存取[J]. 现代情报, 2009, 29(1):124-127
[23][33]陈铭, 叶继元. 中文文科期刊开放存取现况的统计与分析:以“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为例[J]. 图书情报知识, 2013(3):28-35
[24]张榕洁, 刘锦宏, 徐丽芳. 我国核心期刊开放获取现状分析:基于《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1版)》的实证研究[J]. 科技与出版, 2013(6):87-90
[25]曹娟. 国内开放存取期刊研究述评[J].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2017(2):29-38
[26][29]李武, 梁小建, 杨琳. 近五年来开放获取运动的国际进展分析[J]. 科技与出版, 2013(8):71-75
[27]王应宽, 王锦贵. 中国科技学术期刊的开放存取出版模式研究[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07, 18(5):755-760
[28]陈静, 蔡德英, 梅智胜, 等. 学术期刊不同开放存取时间对科研工作者获取和发表学术信息的影响[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13, 24(4):671-674
[30]吴卓晶, 刘君, 王应宽. 开放存取期刊的国际化出版策略: PLoS ONE案例研究[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13, 24(3):428-433
[31]王志娟, 法志强, 郭洪波. 科技期刊同行评议形式的不足与完善[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12, 23(2):300-302
[32]陈丹, 刘华坤. 开放获取出版的新进展[J]. 科技与出版, 2014(9):87-92
[34]刘晓霞, 张新鹤. 国际著名学术期刊出版机构的开放获取政策研究[J]. 出版发行研究, 2016(9):57-62
[35]刘烜贞, 陈静. 开放获取期刊出版费及其对学术交流的影响[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15, 26(12):1244-1249
[36]初景利, 李麟, 沈東婧, 等. 我国科技期刊开放获取出版发展态势:基于中国科协科技期刊的调查[J]. 图书情报工作, 2013, 57(1):43-48
[37]何培育. 开放存取: 走进学术期刊数字出版新时代[J]. 出版广角, 2015(2):79-81
[38]匡登辉. PLoS开放存取期刊网络平台知识服务研究[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16, 27(1):72-78
[39]张晓林. 开放获取, 开放知识, 开放创新推动开放知识服务模式:3O会聚与研究图书馆范式再转变[J]. 数据分析与知识发现, 2013, 29(2):1-10
[40][42]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第4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OL]. [2018-05-01]. http://www.cnnic.net.cn/hlwfzyj/hlwxzbg/hlwtjbg/201803/P020180305409870339136.pdf
[41]钱筠. App时代学术期刊的发展策略[J]. 编辑学报, 2015, 27(1):71-74
[43]Emerald Publishing Group. Innovations in scholarly communication results[EB/OL]. [2018-05-01]. http://library.ukzn.ac.za/Libraries/pdf_library/Innovations_in_scholarly_communication_survey_results.sflb.ashx
[44]匡登辉. 开放存取期刊网络平台知识服务对比研究[J].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2016(12):50-55
[48]李克强在全球研究理事会2014年北京大会上的致辞[EB/OL]. [2018-05-01]. http://www.gov.cn/guowuyuan/2014-05/
27/content_2688219.htm
(收稿日期:2018-0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