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书与当代中国研究

2016-09-29 16:13谢曙光吴丹
出版广角 2016年13期
关键词:学术出版皮书

谢曙光 吴丹

【摘要】皮书作为一种连续性出版物,在不到20年的时间发展成为一个在中国乃至国际发挥独特影响力的出版形态。皮书既可以是国情研究中经济社会发展的记录仪、社会科学研究中的资料集成库,也可以为政策制定、评估、调整提供智力基础,为社会公众在海量信息时代获取有效信息提供过滤器。作为一种智库产品,皮书旨在成为中国学术、中国智库发挥国际影响力的重要工具,皮书平台将成为学术共同体的建设空间。

【关键词】皮书;智库报告;学术出版;出版软实力

【作者单位】谢曙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吴丹,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的软实力通常体现在出版物的影响力上,皮书正是一个在中国乃至国际发挥独特影响力的出版形态。从最初一个出版社的学术产品名称到媒体和公众使用频率极高的热点词语,从专业术语到大众话语,从官方文件到特殊的出版形态,近20年来,皮书的概念不断拓展,皮书的种类日益丰富,皮书的功能日渐完善。本文将从皮书的起源、定义说起,力图对皮书的种类、作者、地域做一个全景式、结构化的分析,并通过对皮书功能的深入挖掘,展望皮书的未来,探寻皮书价值最大化和提升中国学术国际影响力的路径。

一、皮书的缘起与概念

1.皮书在中国的起源

从词源上看,皮书最早起源于十七、十八世纪的英国,主要指官方或社会组织正式发表的重要文件或报告,并多以白皮书命名。第六版《辞海》把白皮书定义为“一国政府或议会正式发表的、封面为白色的重要文件或报告书”。

在中国,皮书这一概念从官方文件到出版形态,其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1990年。是年,刘国光、李京文等著名经济学家通过社科院数量经济和技术经济研究所联合经济学科学机关研究所,成立“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课题组,运用数量经济模型对中国经济形势进行分析与预测,撰写出一系列研究报告。这些报告当年未公开出版,而是用蓝色封面装订成册,送有关经济决策部门和研究机构传阅,故被称为蓝皮书。1991年底,“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课题组的研究报告首度正式出版,书名是《1992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编撰者称之为“经济蓝皮书”。这就是第一本皮书的由来。

时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的陆学艺教授敏锐地意识到,可以对年度中国社会形势进行分析和预测,于是在社科院主管领导的支持下,着手研创“社会蓝皮书”。随后几年,由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和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分别主持研创的“农村绿皮书”“世界经济黄皮书”等陆续出版,但只在相关学科领域和实际工作部门使用,社会影响不大。

正式把图书封面作为标志,对蓝皮书、绿皮书、黄皮书进行系列化、市场化、规范化运作的时间节点发生在1997年秋。是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开启第二次创业,其开篇工作就是以皮书系列为统称,运用专业精神和方法,市场化运作蓝皮书、绿皮书、黄皮书。而1999年皮书系列所出版的品种数就超过15种。伴随皮书品种的逐步增加,皮书这一最初只是在出版社内部使用的工作名称,逐渐成为社会广泛接受的专有名词,特指20世纪末以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所属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蓝皮书、绿皮书、黄皮书等以年度为单元连续出版的专题研究报告。

2.皮书概念的厘清

皮书这个概念在中国具有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国家或专门机构正式发布的重要文件或报告书”,是一种官方文件,以白色或其他特殊的颜色做封面,代表政府立场,讲究的是事实清楚、立场明确、行文规范、文字简练,不带文学色彩。二是“以年度为时间单元,关于某一门类、地域或领域的社会科学资讯类连续出版物” ,封面颜色以蓝色居多,内容强调权威、前沿。

2000年,在首次全国皮书工作会议上,正式诞生皮书这个名称。皮书开始从一个出版社内部使用的工作词语转化为一个专门的呈现学术成果的概念,作为一种公众话语进入并影响社会。

2003年9月,第四次中国皮书工作会议首次对皮书的定义进行了阐释:皮书是以年度为时间单元,对某一领域或者某一行业的经济、社会等各种事件进行分析、预测的年度研究报告。

2005年8月,在第六次全国皮书工作会议上,皮书的定义有了较为完整的表述:皮书是一种以年度为时间单元,关于某一门类、地域或领域的社会科学资讯类连续出版物。

2006—2015年,皮书进入快速发展的10年。皮书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进一步明确,皮书作为全新的出版形态被确立——“皮书是对中国与世界发展状况和热点问题进行年度监测,以专业的角度、专家的视野和实证的研究方法,针对某一领域或区域现状与发展态势展开分析和预测,具备前沿性、原创性、实证性、连续性、时效性等特点的公开出版物,由一系列权威研究报告组成。” 皮书是智库报告主要形式之一,是同一主题智库报告的聚合。

二、皮书的种类

1.按照封面颜色分类

按不同的封面颜色,皮书可以分为蓝皮书、绿皮书、黄皮书等。

蓝色,象征着严谨与科学。蓝皮书作为一种专业机构的出版物是智库产品的代表,在国际上通行。因此在皮书系列中,经济、行业、社会政法类等90%左右的品种为蓝皮书。代表皮书有“经济蓝皮书”“社会蓝皮书”“新兴经济体蓝皮书”“汽车蓝皮书”等。

绿色,意味着生命与未来。关注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是绿皮书的宗旨。因此,与生态、环境、农村、旅游等主题相关的品种为绿皮书,在皮书系列中占比约7%。代表皮书有 “环境绿皮书”“气候变化绿皮书”” “旅游绿皮书”等。

黄色,代表着开放与包容。关注国际问题是黄皮书的主要特征。黄皮书多是以国际区域性政治、经济等问题为主题的研究报告,在皮书系列中占比约3%。代表皮书有“中亚黄皮书”“中东黄皮书” “拉美黄皮书”等。

2.按照研究的空间领域分类

按照研究的空间领域,皮书可分为全球与地区(国家)类、全国与省区市类、城市与农村类三大类。全球与地区(国家)类,研究全球及主要国家、地区发展的经济、社会、文化等。代表皮书有“国际形势黄皮书”“非洲黄皮书”“亚太蓝皮书”等。

全国与省区市类,研究中国及其经济区域或各省市区的经济、社会、文化、产业等。代表皮书有“大湄公河次区域蓝皮书”“东北蓝皮书”“ 中部蓝皮书” “西部蓝皮书”等。目前,皮书已经涵盖的中国地区空间分布如图1所示。

城市与农村类,研究的是中国及世界城市、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规律。代表皮书有“城市蓝皮书”“中小城市绿皮书”“国际城市蓝皮书”等。

3.按照研究的功能及方法分类

按照研究功能及方法,皮书可以分为发展报告型、分析预测型、评估评价型3个类型。

发展报告型,侧重于对某一领域或区域发展现状的描述。代表皮书有《国家创新蓝皮书:中国创新发展报告》《金融蓝皮书:中国金融发展报告》《传媒皮书: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等。

分析预测型,侧重于在对某一领域或区域发展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对研究对象未来发展趋势的预测。代表皮书有《世界经济黄皮书:2015年世界经济分析与预测》《农村绿皮书:2015年中国农村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广州蓝皮书:中国广州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2015)》等。

评估评价型,利用数据模型、评价指标体系分析某一领域的发展现状,揭示其特征的研究报告。代表皮书有“中国省域竞争力蓝皮书”“环境竞争力绿皮书”“ 北京蓝皮书·公共服务”等。

4.按照研究的主题分类

从内容来看,皮书涵盖了社会科学的大部分专业研究领域,因此按照研究主题分类是皮书最主要的分类法。根据研究主题的不同,皮书可以分为经济类、社会政法类、文化传媒类、地方发展类、行业报告类、国际问题类六大类,其占比如图2所示。

经济类包括宏观经济、区域经济、产业经济、部门经济等。代表皮书有“产业蓝皮书”“中国总部经济蓝皮书”“京津冀蓝皮书”等。

社会政法类包括与社会、法治、文明密切联系的特定领域。代表皮书有 “法治蓝皮书”“公共服务蓝皮书”“社会心态蓝皮书”等。

文化传媒类包括文化产业、传媒产业、公共文化等研究领域。代表皮书有 “新媒体蓝皮书”“移动互联网蓝皮书” “文化蓝皮书” “全球传媒蓝皮书”等。

地方发展类包括中国省市的经济、社会、文化、产业等领域。代表皮书有“北京蓝皮书”“上海蓝皮书”“河南蓝皮书”“黑龙江蓝皮书”“广州蓝皮书”等。

行业报告类包括产业经济、行业发展等。代表皮书有“房地产蓝皮书”“金融监管蓝皮书”“投资蓝皮书”等。

国际问题类包括全球及主要国家、地区发展的经济、社会、文化等领域。代表皮书有“美国蓝皮书”“日本蓝皮书” “德国蓝皮书”等。

三、皮书区别于其他出版物的特征

皮书之所以能够作为独特的出版形态从众多的学术出版作品中脱颖而出,很大程度上源于其作为智库报告所具备的独特特征。皮书既有书的特点,又有期刊的特点,同时还有非常强烈的媒体特征,它所承载的信息都是浓缩的,可以通过其他媒体及时释放并传播。每一次皮书的发布基本上都会带动一个热门的话题,形成强大的社会效应。

1.原创首发

原创性是皮书区别于年鉴、志书类图书的重要特性。皮书的写作不是把从各方面收集来的资料和数据进行简单的罗列或梳理,而是在取得一手数据的同时,依据科学的理论假设和研究框架,并对数据进行结构化的分析,提供有价值的观点。

2.实证客观

实证是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皮书研创倡导实证研究,即通过对研究对象进行大量的观察、实验和调查获取客观数据,并对客观数据采用统计、评价评级、模型预测与分析等实证研究方法进行下一步研究,得出客观的结论或对策建议。皮书报告数据翔实,通过评价评级、模型等实证分析方法对研究问题进行分析得出的结论更具有可信度。

3.专业权威

皮书的专业性体现为主编和作者的专业性。出版方在皮书项目立项前就对研创单位及作者有严格的要求,如“皮书研创单位应以研究为主,并在该领域具有权威性,皮书主编应是本皮书所涉领域的权威学者”。这种作品出版之前的介入,保证了皮书主编和作者的专业性。目前,皮书主编和作者多来自重要科研机构(如中国社会科学院和地方社会科学院)、一流高校、政府智库。皮书研创机构来源分布如图3所示。

4.连续出版

皮书的连续性体现在其以年度为单位持续关注所研究领域的某一问题,并进行科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进而形成持续的研究成果。皮书报告每年(或每两年)对同一领域、门类、地域发布研究成果。从出版时间的连续性来看,自1991年起,“经济蓝皮书”已连续出版了25年,“社会蓝皮书”“农村绿皮书”“世界经济黄皮书”等重点皮书也已出版了20年以上。

5.关注前沿

皮书的前沿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理论探讨上反映学术前沿问题,通过现有数据分析推断该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二是解释现实问题时,皮书关注现实生活中的热点、重点问题,致力于解决政府、媒体、公众关注的问题。

6.及时更新

皮书的时效性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数据最新。皮书报告使用的数据资料在可获得的条件下一定是最新的。二是及时出版。每年的11月份至次年的3月份是皮书出版的高峰期,在这个时期出版的皮书可以及时响应国际国内重要会议和当年度重大舆论事件。三是适时发布。恰当的发布时机包括重要会议前后、相关节日前后、行业论坛期间。

四、皮书对了解国情和社会科学研究的特殊功能

1.国情研究: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记录仪

皮书研究囊括了中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全领域。并且,皮书研究以时间轴为单位,在确定调查对象后,对其进行长期的跟踪、反复的测试,收集大量的数据,然后进行结构化的统计分析。因此,皮书既可以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进行现状表述,为深入研究提供重要的数据依据,又可以提出较好的解决思路和对策,为现实发展提供巨大的实际应用的能量。

2.资政决策:政策制定、评估、调整的智力源

皮书研创的对象是国内外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问题,一个很重要的目的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皮书研创团队既有深厚的理论功底,又有对现实问题的敏锐观察力,他们在皮书中展示的研究成果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政策趋向,发挥政策预报的功能,便于政策在正式发布前取得社会认可,利于政策的推行,同时,皮书的专业研究报告也可以为政策评估、调整提供依据。

3.学术科研:社会科学研究的资料集成库

皮书针对某个问题的基础信息以及皮书研创者对数据的分析与重新展现,构成关于某一领域的专业数据库,为国内外现实问题研究者提供了不同层级的研究资料。皮书数据的原创性及持续性的积累,能够为深入研究提供基础的数据资源。随着时间的推移,皮书作为连续性出版物的价值将越来越高,而皮书数据库也将成为研究当代中国最重要的基础数据库之一。

4.社会公众:信息爆炸时期的信息过滤器

在信息泛滥的网络社会,皮书中呈现的基础信息和分析数据同时为社会各界带来多层面的有效信息。政府、企业和社会组织管理者可以依据这些信息,判断政策趋势和市场走向,最终形成行政运营和管理决策;新闻工作者可以从这些信息中获取内涵丰富的新闻来源,发挥舆论引导作用;投资者可以从皮书中挖掘投资资讯,将其作为投资指南。

五、皮书的未来设想

1.一种创新的应用对策类研究、出版模式

皮书研创者与出版社从学术积淀、市场需求等角度,根据国内外社会现实问题确定选题方向。研究者组成研创团队,集合多方智力,协同完成数据采集、信息整理和对策研讨。出版社凭借其推广平台,将研究成果在社会上广泛推广,最大限度地提升对策类研究成果的影响力,使其社会效用最大化。

首先,统一出版规范与标准。作为独特的应用对策类研究成果和智库产品,皮书的研究内容必然个性特征明显。然而,随着研创队伍的不断扩大,皮书的研创出版同样急需一整套通用规范,为数以万计的皮书研创者实现沟通交流提供科学便捷的标准,从而实现皮书品牌的可持续发展。鉴于此,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从2009年开始每年发布《皮书操作手册》(2013年起改版为《皮书研创·编辑·出版·评价手册》)作为内部工作指南,并于2015年正式出版。这些手册为规范皮书研创出版起到了很好的参考作用,也受到了皮书作者、编辑的广泛好评 。

其次,推进写作模式的创新。作为一种连续性出版物,单种皮书的主题、版式相对固定,研创者重复相同的工作造成效率低下。因此,可考虑开发皮书编撰软件,将可以由机器解决的问题交给编撰软件,而研创者将精力投入研究工作中,在规范流程、保护皮书个性研创的前提下,全面提高皮书编撰效率。

2.重要的智库平台

皮书正成为智库工作的平台:智库交流平台、智库产品发送分享平台、智库与社会交互平台、智库信息整合平台。随着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深入开展,该智库平台必须时时做出调整,相应的平台功能必须进一步深化。

皮书研创的运作模式体现了智库成果产生的基本内核,即团队协作、考察现实、预测未来、提出对策。皮书是智库产品的一种,是重要的智库成果向社会公布的方式。因而,皮书成为智库接触社会、影响社会、协调社会的渠道和平台。皮书的研创出版已成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重要抓手之一。

3.学术共同体的建设空间

在皮书研创、出版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学术共同体和互动社区建设。以皮书出版为平台,围绕皮书研创这一核心环节,促进皮书作者、皮书机构、皮书受众之间的交流、认知以及在问题关怀、价值取向、研究方法、学术标准等方面形成共识,进而建立起一个公共学术生活空间。

随着社会的多元化、复杂化,单一品种的皮书很难完成针对某个问题的调查、研究和解决,对皮书内容进行分割、重组形成需要的新成果,将有助于解决上述问题。现实中,这种需要将更加频繁。皮书内容的数字化,使得分割、重组更加便捷,使这种做法成为可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已经在这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

4.中国学术、中国智库发挥国际影响力的重要工具

皮书为其研创者提供了一个向国内外发声的平台。随着皮书影响力的不断扩大,皮书研创者的思想和声音得以在世界范围内传播。对内,他们以自己的思想影响社会;对外,他们发出中国学者对国际事务的观点,影响参与人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向。皮书的出版,有助于中国学者提高国际话语能力。2006年,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和荷兰博睿学术出版社(Brill Academic Publishers,以下简称Brill)正式签署皮书出版协议,第一本英文版皮书在全球发行,标志着皮书进入了国际化的发展阶段。

如果说外文版皮书的翻译出版为国际社会了解中国打开了一扇窗,那么,皮书数据库的海外推广则实现了皮书资源的全球化使用。皮书数据库已经成为研究中国现当代问题的学者和机构必不可少的参考材料。皮书的海外使用机构包括大学图书馆,如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普林斯顿大学、伯克利大学、杜克大学、牛津大学等大学的图书馆;高级智库,如美国国会图书馆(为美国各级政府提供公共及外交政策领域全方位咨询服务的研究机构)。这也标志着皮书系列已经进入国际知名学术出版产品行列。

皮书作为重要的智库成果,承载着传播思想、传承文明的功能,皮书的影响力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学术出版的影响力。深怀对学术的敬畏之心,恪守对学术出版的专业精神,努力担当发展中国学术、承担人类文明传承的大任,这是中国学术出版机构的应有之义,也是所有皮书研创者、出版者、使用者的座右铭。

[1]能向群,肖东发. 年鉴与皮书之争[J]. 出版经济,2004(12).

[2]刘玉萍. 皮书:推动学术出版的能力建设[N]. 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01-06.

[3]孙海悦. 皮书出版需走品牌建设之路[N]. 中国新闻出版报,2011-03-07.

[4]谢曙光. 皮书研究:理论与实践[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5]谢曙光. 皮书研创与智库建设[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

[6]谢曙光. 皮书手册:写作、编辑出版与评价指南[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

猜你喜欢
学术出版皮书
刍议皮书出版中编辑的作用
学术出版知识服务研究
皮书:新一轮的机制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