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初中物理教学 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2018-10-12 11:04洪海涛
黑河教育 2018年9期
关键词:物理学科科学探究核心素养

洪海涛

[摘要]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是学生未来发展的需要。在物理教学中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在教学设计方面,要明确教学目标,通过学习具体的知识概念奠定统合初中物理核心概念的基础;要有的放矢,认真完成学情分析,根据所教学生的知识储备和掌握程度,合理选择素材,预设教学难度、梯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在教学过程方面,要充分认识到科学探究式教学对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具有重要作用;学生的有效学习是教学过程中教师的首要关注点,要重视发挥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

[关键词]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科学探究

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是学生未来发展的需要。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在教学中具体化为发展学科核心素养,就是在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未来发展所需要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笔者从教学设计、教学过程两方面阐述了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策略和方法。

一、教学设计

物理教师应从物理学基本概念和规律、科学研究的思想方法、科学研究态度价值观、科学应用意识等方面培养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明确教学是培养学生物理学科能力的过程,是训练学生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等能力的过程。

1.明确教学目标,通过学习具体的知识概念奠定统合初中物理核心概念的基础。以八年级下册第八章第二节《二力平衡》为例,由本课的具体知识目标“二力平衡条件”的学习,引导学生正确区分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建构物体相互作用的概念,最终统合至核心概念“机械运动和力”上,教会学生关联 “运动状态”的判断与“物体受力”的分析两方面。这样才能真正提升学生的相关物理学科能力,而不是掌握简单的章节知识。

2.有的放矢,认真完成学情分析,根据所教学生的知识储备和掌握程度,合理选择素材,预设教学难度、梯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仍以“二力平衡条件”为例,学生通过学习,对于“力”的概念有了较清晰的认知,但知识点较为独立分散,头脑中并没有直观的物体受力分析模型,受生活经验的影响容易作出缺乏理论依据的判断。最明显的就是在分析“力”的时候,容易弄混受力物体和施力物体,分析题目时张冠李戴,模糊“相互作用”和“物体平衡”。诊断出学生的实际情况后,在教学设计时就要多安排一些澄清上述问题的诸如讨论、讲解、实例分析等活动,以此帮助学生厘清认识。

二、教学过程

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学科能力、提升核心素养的过程,通过明确、具体的知识学习,完成“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要求。课堂教学给学生提供了多样性发展的方向与机会,学生在学习中通过师生、生生人际关系,运用书本、电子设备等工具,通过对话与合作使课堂成为播撒思考的种子、展开交流的场所。所以,物理教学是以具体知识为载体,引导学生通过高水平的思维活动,形成物理基本观念,即从“知识为本”转向“观念建构”的重要过程。

1.科学探究式教学对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具有重要作用

科学探究式教学可以很好地完成三维目标的总体要求。探究活动可以摆脱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情况,学生在尝试未知领域的探索行动中能够提高自身的探究能力,增进对探究本质的理解,培养科学态度和精神;在遇到阻碍时锲而不舍地寻求答案,可以培养学生坚持不懈的意志;在取得收获时的愉悦心情,能有效提高学生探索的兴趣,激发求知欲。

一次有效的探究式教学的完成,可以达成知识、技能、情感各层次的目标。教师要正确认识探究的意义,因为探究的过程与探究的结果对发展学生核心素养都是必不可缺的。在探究过程中,教师要提供给学生指导性建议,而不要急于替学生得出答案。当然,一次完整的探究過程耗时极长,在具体实施时应依据课程目标和教学内容确定教学目标,合理安排侧重点,循序渐进,逐步达成提高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目标。以八年级下册第九章《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一节为例,学生参与教材提供的各项探究活动,观察到从未留意的有趣现象,进而产生浓厚的探究兴趣。如在“吹硬币”的小实验中,在硬币前设置遮挡物,防止从硬币底部吹动硬币。通过观察现象、分析讨论,在教师的指导和教材的提示下,得出飞机获得升力的原理,锻炼学生解决问题的技能。

2.小组合作学习是有效的学习模式

这一教学模式的应用充分发挥了师生间、生生间的相互交流和协作功能。每个学生在小组中都有位置和任务,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激发了个体的学习潜能;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团队精神,学生在各自的小组中讨论并解答问题,学习其他同学的优点,真正体现了面向全体学生;同伴之间相互帮助,在实验中探究科学的奥秘,提高了学习兴趣,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得到愉悦的情感体验;小组合作学习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运用已有知识去寻求解决新问题的环境,为学生积极思维创造了条件。

我校在几年前就开始在课堂上引入小组合作学习这一教学模式。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很多学生还处于模仿科学探究的阶段,教师对此应该有清醒的认识,在学习小组中要合理配置成员,通过“以强带弱”“互帮互助”“强强联合”等方式达成教学目标。

3.学生有效学习是教学过程中教师的首要关注点

随着教育的正规化、科学化、法制化,教育部对学生在校的学习时间做出了严格的规定,包括笔者在内的很多教师都感觉课堂时间不够用,进度完不成的情况也时有发生。其实,上述情况的发生,是不适应新课改要求的一种表现。

学生有效学习的考核标准脱离不了知识的储备量和运用的熟练程度,但是单纯的教知识已经不能完成教学的要求。学生一天的学习时间有限,在每节课的40分钟里,学生关注力持续时间也达不到一半,所以,教师应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进程,采用多种手段交替的方式进行教学活动,如简明扼要的启发讲解、丰富多彩的多媒体资源播放、主题鲜明的探究活动、小组互助学习、典型例题的讲练结合、契合教学的小测验等。

学生有效学习的主体是学生。当了多年的老师,“传道、授业、解惑”已经成为了本能,总想着多说点、多讲点,学生才能多会点,从主观上就已经把主体落在了自己身上;在课堂上总是自然而然地关注自己是否讲明白了,总以为课堂上自己讲得好,学生就会学得好,结果却是大相径庭。想要改变这种状况,教师就要从转变自身观念入手,注重教学中三维目标的达成,关注学生的学习能力,为学生的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笔者在教学中采取的做法大致有:1.在初学新知识时以基本概念的理解掌握为主,不在内容上做细致深入的探讨,防止学生因首次接触把握不深而无法深入探究,也避免了不必要的时间浪费。2.练讲典型例题时不求多,贵在精,注重对学生思维的启发,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3.课堂上进行5到15分钟的小测验,既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督促学生认真学习的作用,也能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问题所在。4.布置的作业量以中间学生能够在20分钟内完成为宜,避免多数学生因为作业难度过高和完成时间过长而应付了事。5.鼓励学生时可以从学生的成绩入手,批评学生时则要针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方法,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教师关注的是自己的成长,而不是单纯的分数,这样学生才不会对教师的批评教育产生过度的抵触情绪。

4.发挥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物理实验在提升学生学科能力、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进行实验教学时,教师应事先确定本次实验的三维课程目标。在授课时应尽量让学生明确实验目的、理解实验原理,引导学生参与实验操作、认真观察现象,鼓励学生通过设计实验、收集和分析等活动来提高实验能力,督促学生认真收集、处理实验信息,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基础教育教学研究课题组.初中学科教学指导系列初中物理教学指导[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3]郭玉英,姚建欣,张玉峰.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物理学科能力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

(责任编辑 赵永玲)

猜你喜欢
物理学科科学探究核心素养
初中物理概念教学新探
关于物理学科探究模式的探索
化学教学中科学探究存在的几个偏差
试论物理教学中创新力的培养
突围与重构——小学科学课堂中师生交往的真效性实践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