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主流媒体对“一带一路”的议题建构研究

2018-10-12 03:45
传播与版权 2018年8期
关键词:版面议题一带

余 奕

“一带一路”是当前我国的国家级顶层战略,从前期筹备到实施过程都一直备受关注,也是各大媒体报道的热点。通过研究“一带一路”视域下的我国主流媒体报道现状,解析媒体对“一带一路”的传播策略,旨在为今后媒体的内容报道起到借鉴和指导作用,从而帮助我们更好地去传播和宣传“一带一路”,引导公众认知,构建身份认同,提升对外传播效果,塑造良好的国家形象。

学界对“一带一路”报道的研究仍处于一个起步期,对相关文献进行分析后将已有研究内容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分析国外媒体报道“一带一路” 的新闻框架;第二类是对 “一带一路”中的发展策略研究。归纳现有研究,会发现两个方面的不足:首先,基于国外媒体报道的研究偏多,而针对我国 “一带一路”的媒体呈现研究的文献有限;其次,在分析媒体传播策略偏向定性研究,相对缺乏数据支撑,亟须进一步的研究。

一、研究设计

本文采用内容分析法,选择内容权威、影响力较大的《人民日报》为研究目标。笔者在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以“一带一路”为关键词进行搜索,通过对样本的收集和整理后发现,《人民日报》中涉及“一带一路”相关内容的报道始于2013年,但由于2013年只有一篇新闻,不具有很强的参考价值,因此选取2014至2017年间的报道进行分析。在去除重复内容和不相关文本后,根据统计学原理,在置信度为97%的情况下,最终获得有效样本224篇。

在阅读的基础上,笔者共设置四个内容分析的变量,并据此对每个样本进行编码。这四个变量分别为:①报道数量。②报道版面,分为要闻、国际、理论、特刊、文化、综合、经济、评论、观察共九类,上述版面出现频次不少于3次,在所有有效样本中,上述版面中的报道占样本总量的95.5%。③报道主题,即探究新闻从哪个方面报道“一带一路”,主要归纳为政策解读、经贸合作、文化教育、金融投资、能源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和旅游等类型。需要注意的是,一篇报道可能存在上述几类议题的交叉报道,因此这里笔者根据文章内容选择最主要的议题进行编码。④报道地域,主要分析媒体的国际格局导向,根据地理位置分为东南亚、南亚、中亚、西亚、东亚、欧洲、非洲、美洲这8个区域,如果文章以国内区域发展为视角或者笼统的谈及国际合作则不计入统计。

为了分析和揭示主流媒体对“一带一路”的呈现现状,探寻媒体的报道策略,本文主要从以下提出的问题展开研究:

(1)“一带一路”新闻报道在议题上偏向哪个层面,是否存在缺失?

(2)“一带一路”新闻报道的主要议题在不同时间段是否存在明显差异?

(3)“一带一路”新闻报道中呈现出什么样的格局背景导向?

二、研究结果

(一)报道数量

根据样本统计结果显示,《人民日报》关于“一带一路”的报道呈增长趋势,报道总数在年份分布上与国家政策密切相关。其中2015年、2017年相对增长幅度明显,这是因为2015年国家发表《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2017年举行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正式标志着“一带一路”进入加速发展时期,这些事件都推动了“一带一路”成为我国媒体报道的主要议题。国家层面高度重视“一带一路”,媒体的向心力也越来越强,“一带一路”涵盖到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多个领域,热度还在持续上升中。

媒体通过议程设置的功能来影响着受众对事件的认知,媒体报道什么、用什么样的形式报道在很大程度上引导着受众对事件的看法和判断。我国主流媒体对“一带一路”的关注与国家政策方面保持高度一致,有助于传递中央精神,更好地引导社会公众认知。

(二)报道版面

从整体来看,《人民日报》中“一带一路”的报道所在版面分布相对多样,但主要集中在“要闻”“国际”“特刊”这三个版面,总体占比超过60%。不同的版面定位不同风格鲜明,信息涉及面较广,有利于受众多角度了解“一带一路”现状。

其中“要闻”版面充分显示了主流媒体在报道时对“一带一路”政策的重视,有相当大一部分报道还刊登在头版的位置上;“国际”版面彰显了“一带一路”的国际化视野;“特刊”版面中还包含“海上丝绸之路特刊”和“一带一路特刊”这两块新增版面。相对而言,文化、综合、评论、观察等版面的报道较少,缺乏深度报道,媒体关注角度仍不全面。

表1:“一带一路”新闻报道所在版面对比

(三)报道主题

对样本新闻的报道主题统计分析结果显示,《人民日报》有关“一带一路”的报道中总占比最多的主题是经贸合作,其次是政策解读。世界各国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认知水平是不一样的,因此媒体在报道 “一带一路”中仍然有很大比例聚焦于政策的解读,旨在剖析政策意义,减少并消除外界的相关误解,从而更好的同沿线各国携手合作,实现双方互利。从2013年“一带一路”概念的提出至今,“一带一路”政策充分发挥了其经济互惠的功能。我国积极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经贸合作,据了解,当前我国通过多种渠道与“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已达到超过20万亿元人民币的贸易总额[1]。经济领域取得如此突出成就,也引发了媒体的广泛关注。此外,关于基础设施建设、金融投资、能源科技的主题报道也占一定的比例,相对而言涉及文化教育内容的报道较少,没有较为清晰的体现“一带一路”的跨文化传播特点。

对报道年份和报道主题进行卡方分析,显著度为0.035,小于0.05,因此认为报道年份和报道主题之间存在相关性,不同年份中的报道内容侧重点不一。2014年时“一带一路”倡议刚提出不久,社会各界对“一带一路”还不太了解,因此在报道中主要以政策解读为主,积极寻求合作机会。2015年、2016年中占比较大的主题是经贸合作,2015年国家多项政策的发布极大地推动了我国与沿线国家的经济互动,从而带来了媒体报道中经济主题内容的增加。2017年里占比较大的是基础设施建设,过去几年里,“一带一路”拉动与沿边国家的联通建设,从铁路到航运,一个涵盖广泛的基础设施布局正在形成。此外,2017年报道主题趋于多元,文化教育、生活服务等报道数量都有明显的增加。

表2:“一带一路”新闻报道主题分析

(四)报道地域

通过对“一带一路”所关联的国家在媒体上的热度进行统计,可以看出媒体在报道中采用宏观视角,重视国际化格局。从图1中可以发现,东南亚、南亚、欧洲地区在《人民日报》的报道频次上占多数,有关东南亚国家的报道占比更是超过总数的一半。“一带一路”是由发展中国家主导的双多边机制,蕴含了全球命运共同体的思想[2]。我国媒体在“一带一路”的报道中强调了欧亚地区内部的重要性,这体现了“一带一路”是一项惠及多方的国际化战略。在我国主流媒体呈现的“一带一路”新闻格局中,处于核心位置的多为亚洲国家,且以发展中国家为主,这也体现了我国倡议的“一带一路”是一项政治经济互惠的活动。

图1:“一带一路”新闻中报道地域分布

三、结论与讨论

当前“一带一路”仍然是我国主流媒体的一大传播热点。媒体对“一带一路”的报道侧重于经贸合作、政策解读和基础设施建设,文化教育方面的报道相对较少,整体来说硬新闻较多,软新闻较少,但议题多元化的趋势正在明显增强。媒体在报道格局上越来越宏观,重视用国际化格局的视角报道新闻,我国媒体在“一带一路”报道呈现出一个以亚洲国家为核心的国际格局背景。研究中发现,主流媒体对“一带一路”的报道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例如文化类主题报道偏少,视角单一,报道力度不够等。当前国家对“一带一路”倡议予以高度重视,各新闻媒体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做好“一带一路”的宣传报道工作。媒体应该在传播中承担起文化外交角色,在 “一带一路”倡议的传播过程中提升国家形象,争取国际话语权。基于上述内容分析,对未来媒体传播策略提出以下建议。

(一)建立大局观,报道维度多元化

“一带一路”不仅仅只涉及经贸合作,它是一个与沿边国家在政治、外交、文化、生态环保等多方面都产生交集的战略。随着后续“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化,媒体在报道时不能只着眼于经济成就,应当建立起大局观,从不同角度呈现“一带一路”倡议的成果,建立多元化的报道维度。

(二)构建健康话语体系

不得不承认当前许多国家仍存在诸多对“一带一路”批评性的报道。因此我国媒体在报道中应当树立起健康话语体系,加强理论研究,以消除对“一带一路”的各种误解、曲解[3]。同时还应持续关注国外媒体对“一带一路”的议题构建,并及时对其中产生的问题做出应对,采取开放视角看待传播效果,避免自说自话。

(三)重视“一带一路”的跨文化传播视角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入,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不可避免,媒介无疑成为跨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我国媒体在传播“一带一路”时应当将其放置在跨文化传播的视角下,在报道中扩宽文化视野,克服刻板印象和文化自我中心。

理论上讲,媒体外交是公共外交的具体表现形式之一,我国主流媒体应当充分发挥议程设置的功能,积极承担起文化外交的角色担当[4]。

猜你喜欢
版面议题一带
21世纪以来中国歌剧批评若干重要议题述论
例谈群文阅读中议题的确定
“一带一路”我的梦
ДОВОЛЬНО ЗАПРЯГАТЬ,ПОРА ЕХАТЬ!
科学议题欢迎君子之争
数说“一带一路”这5年
版面撷英
好版面要有独到的创新技巧
版面“三评”看得失
“走出去”能否搭上“一带一路”这趟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