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国电影在东南亚青年群体中的传播与接受

2018-10-12 05:05
传播与版权 2018年8期
关键词:东南亚受访者

何 媛 谭 慧

一、问卷设置和样本描述

本次调研以匿名制调查问卷形式展开,有效样本的基本信息为:年龄18~24岁322人,25~34岁4人,18岁以下3人,35~44岁2人,60岁以上1人;男性20.78%,女性79.22%。总体而言,本次调查问卷的样本集中在马来西亚与泰国两地,以18~24岁的女性青年为主。

二、数据分析

(一)中国电影在东南亚地区的传播情况

数据组1受访者2017年观影总量/近五年观看中国电影:1~5部27.11%/53.31%,6~10部28.92%/18.98%,11~15部12.05%/5.72%,15部以上28.61%/12.95%,没有观看3.31%/9.04%。

数据显示,共有40.66%的受访者在2017年观看电影达11部以上,但近五年累计观看中国电影在11部以上的受访者有18.67%;此外,9.04%的受访者过去五年从未观看过中国电影。这反映出,电影这一文化产品在受访者中具有比较扎实的接受基础,同时也更加凸显出中国电影的尴尬地位。在国际市场中,中国电影的竞争力明显薄弱。

数据组2受访者观看世界/中国电影资讯的渠道:电视台播放32.83%/41.57%,网络搜索、下载(包括电脑、手机)92.47%/84.34%,电影院购票观看51.51%/21.99%,购买影碟23.49%/18.37%,电影沙龙2.71%/1.51%,课程教学片3.61%/3.92%。

由上可知,网络搜索、下载是受访者观看电影的最常用渠道,这充分体现了网络资源普及、快捷的优势特点。有鉴于此,丰富中国电影在新媒体环境中的宣传形式、提高中国电影在网络世界的可获取度,将有助于海外观众更多地熟悉中国电影,进而了解中国文化。在电影院购票观看中国电影的受访者比例明显低于在电视端观看的比例且绝对比值也不乐观,可看出中国电影在商业院线竞争力较弱。而在这背后是否存在中国影片排片率低、排片时段不佳等因素,也是需要我们更深入考察的问题。

数据组3受访者喜爱的世界电影类型:科幻片/超级英雄片44.58%,动作片67.77%,爱情片50.9%,惊悚/犯罪片39.46%,音乐片31.33%,悬疑片28.31%,战争片30.42%,纪录片7.53%,喜剧片60.54%,剧情片35.84%,历史传记片10.84%,恐怖片33.13%,动画片47.29%。

受访者喜爱的中国电影类型:武侠片56.63%,动作片62.35%,爱情片44.58%,喜剧片49.4%,惊悚片12.05%,家庭片16.27%,历史片26.81%,悬疑片13.86%,战争片20.78%,剧情片25%,恐怖片15.06%,科幻片10.84%。

数据显示,受访者对于动作、爱情、喜剧等类型的电影具有普遍的喜爱,正如爱与暴力是电影创作的母题一样,受众市场对此类题材也有很高的关注度。这启发我们在今后保持优势,同时更加注意融合多种元素类型,如爱情喜剧片、动作喜剧片等。武侠片作为中国电影独有的类型也获得了受访者的积极肯定,历史上古装武侠片曾是中国最早征服南洋市场的影片类型之一,马来西亚史上华语电影最卖座纪录也由武侠片《叶问3》保持。与受访者喜爱的世界电影类型相比,中国电影进入东南亚观众视野的类型仍不够丰富。今后,动画片、音乐片等影片类型或许可以成为中国电影新的着力点。

(二)中国电影在东南亚地区的接受情况

数据组4受访者喜爱的中国电影导演:张艺谋17.77%,王家卫8.13%,周星驰47.59%,李安16.27%,贾樟柯10.84%,陈凯歌7.83%,侯孝贤7.53%,张彻3.61%,李翰祥4.52%,“其他”选项(16.27%)中可读取的内容(次)主要为:成龙(4);不知道(19);范冰冰、吴亦凡(各2),郭敬明(1)。

受访者喜爱的中国电影演员:成龙86.75%,李小龙41.57%,甄子丹41.57%,李连杰38.86%,梁朝伟10.54%,周润发17.17%,刘德华35.54%,巩俐5.12%,章子怡21.08%,“其他”选项(11.45%)中可读取的内容(次)主要为:吴亦凡(7);鹿晗(5);杨洋(4);范冰冰(3)。

根据数据可以看出,不少受访者对于中国年轻当红明星的了解紧跟国内趋势,但同时也暴露出受访者并不熟悉中国导演、演员:主观填写的答案中,除成龙、郭敬明外,其余人选均难以归入“导演”领域;鹿晗、吴亦凡等均为歌手身份出道,后跨界出演过影视作品的明星,首要定位也并非“演员”。而对比之下,获得国际大奖的张艺谋、李安等知名导演,梁朝伟、巩俐等实力演员,在受访者中并未获得较高的认可度。另一方面,电影作品曾热映东南亚的成龙、周星驰等导演/演员,以及李小龙、甄子丹、李连杰等功夫明星都获得了受访者的喜爱,可见优质作品仍是中国电影人立足东南亚市场的根基,功夫元素也依然可谓打动东南亚观众的有力抓手。此组数据还启示我们,及时把握海外市场的“明星情结”,选用观众喜爱的各界明星加入电影作品,以吸引更大的潜在观众群体。

数据5受访者喜爱的中国影片:《卧虎藏龙》13.25%,《英雄》10.54%,《霸王别姬》4.22%,《花样年华》3.31%,《叶问3》50.3%,《十二生肖》65.06%,《西游降魔篇》24.4%,《澳门风云》21.08%,《精武门》5.42%,《梁山伯与祝英台》3.92%,“其他”选项(15.66%)中受访者填写的中国影片相关内容(次数)主要有:没有喜爱的(4);《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微微一笑很倾城》《我的少女时代》(各3)。

从数据中可以看出,《十二生肖》《叶问3》的受喜爱度遥遥领先于其他影片,《西游降魔篇》《澳门风云》跟随其后;对比曾获奥斯卡大奖的《卧虎藏龙》、获戛纳电影节奖项的《霸王别姬》《花样年华》,前述四部在东南亚院线上映并取得商业成功的作品赢得了更多年轻观众的喜爱,这也与受访者喜爱的中国电影导演、演员彼此呼应。同时,受访者主观填写的电影多为最近五年的新作品,反映出国产影片近年来登陆东南亚市场的强劲势头。另一值得关注的现象是,在一位受访者主观填写的选项中,出现了韩国影片《釜山行》、日本影片《怪物》及美国影片《功夫熊猫3》,反映出东南亚受访者对于亚洲影片仍存在混淆,中国影片在宣传上还应更加注重国家特色。

数据6受访者感兴趣的中国电影元素:历史40.36%,哲学9.04%,中文31.33%,建筑22.59%,功夫63.55%,服饰34.04%,音乐37.65%,自然景观37.65%。

在受访者感兴趣的中国电影元素一题中,中国功夫与中国历史成为受访者最感兴趣的两项中国电影元素,此二者可以很好地体现于功夫片中;中国音乐、服饰、自然景观、建筑及中文也获得了一定认可,此类听觉与视觉元素可谓电影作品产生美感的重要来源,如能加以巧妙组合,必将有助于中国电影在海外市场塑造独具东方美感的文化形象。在各项元素中,中国哲学是受访者最不感兴趣的元素,这警示电影创作者不能强行演绎中国哲学逻辑。

如图1所示,累计超过半数的受访者选择观看中国电影的原因是对影片故事本身感兴趣、希望了解中国文化、被宣传资讯吸引以及喜欢影片的导演或演员。其中故事本身的趣味又是最具吸引力的观影原因,可见讲好电影故事在世界市场依然是重中之重。相对而言,受访者并不十分看重一部影片是否为国际电影节获奖作品,这也从另一角度印证了前述一些国际获奖电影受喜爱度不高的情况。

图1:受访者决定是否观看中国影片的原因

图2:受访者对中国电影各方面的满意度

在考察受访者观看中国电影时的最大障碍时,有60.24%的观众选择了字幕翻译,综合图2来看,字幕翻译可谓受访者遇到的最大困难,缺少其本国语言的配音及固有的文化差异也增加了观众对于字幕的依赖,无形中更提高了对文本翻译的要求。因此中国电影译制相关单位急需与目标国家展开合作,提高中国电影字幕翻译的准确性与本地化。在图中还可看到,受访者对于中国电影演员的表演水平十分认可,有64.76%的受访者给出了8分以上的分值,为众多选项中得分最高的一项,可见中国演员在塑造角色、传递情感方面获得了东南亚观众的肯定。需要关注的是,中国电影在宣传发行与播放渠道两方面6分及以下分值比例较高,受访者鲜少获得具有吸引力的宣传资讯或难以获得观看渠道,都是对中国影片本身质量以外的损失,也大大束缚了中国电影走出国门的脚步。加强与东南亚院线的合作、增加中国电影在当地的宣传曝光力度、拓展网络新媒体播出渠道,是我们可以尝试的解决之道。

三、结语

本次问卷通过对马来西亚、泰国等国受访者的调查,描绘出了中国电影在东南亚年轻群体中传播与接受情况的初级轮廓。数据表明中国电影的海外传播取得了一定成果,但距离真正获得世界市场认可还有较长的路要走。在“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电影走出国门的前景空前明朗,电影作为“中国文化使者”的角色也更加生动,有理由相信未来中国电影会更进一步,在海外更广阔的地区传递中国精神,塑造中国形象。

猜你喜欢
东南亚受访者
今天,你休闲了吗?
关于安全,需要注意的几件小事
低碳生活从我做起
留下还是离开?
认识亚健康
五成受访者认为自己未养成好的阅读习惯
东南亚瑶族研究回顾
闽菜“太平肉燕”飘香东南亚
HARD CELL
奇幻迷香 寻味东南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