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心理学视角下的语言迁移研究

2018-09-26 10:17巴瑞琦
现代交际 2018年11期
关键词:语言迁移认知心理学优化策略

巴瑞琦

摘要:语言迁移过程,在语言应用与学习中发挥着引导性作用,具有关联性、引导性以及可控性的特征。本文基于认知心理学视角,对语言迁移的特征以及其有效运用方式进行探究,以达到充分发挥语言学习中的优势,推进社会语言资源发展的目的。

关键词:认知心理学 语言迁移 优化策略

中图分类号:HO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8)11-0073-02

语言分析与研究,是当前世界语言不断优化与发展的主导性条件,在当代人类进步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语言迁移,作为语言自身基本特征,自然也就成为当代语言特征解析的主要方面。为了准确把握语言运用的优势,就必须对其中内容进行解析,实现社会语言的科学性规划。

一、语言迁移

语言迁移,是指语言学习过程中,学习者的母语,对其学习的第二语言的影响情况,它包括发音、词义以及语言结构等方面,是语言习得过程中,语言运用规则之间的影响情况的体现。[1]例如:我们在学习英语过程中,经常会受到汉语词汇、发音等方面的影响,就是语言迁移的体现。

一般来说,语言迁移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两种形式。正迁移,就是母语对第二语言学习的辅助性作用。如,我们学习日语时,常常借助汉语汉字进行学习,就是正迁移。负迁移,是指母语学习对第二语言的习得过程的阻碍性影响。如,英语学习中的句子翻译顺序,经常受到汉语语言顺序的影响,就是语言负迁移的表现。

二、认知心理学视角下的语言迁移探究

认知心理学,主要是从人的心理特征分析视角入手,对人的行为进行分析,它主要由记忆、注意、感知、知识表征、推理、创造、问题解决七大部分组成。[2]我们基于认知心理学视角,对语言迁移现象进行探究,也是要结合这七方面进行语言迁移认知分析。

(一)记忆

记忆是认知心理学的首要部分,依据认知心理学的相关理念来说,人对事物的认识过程,都是“感知—记忆”的过程。同时,认知心理学者认为,人的记忆包括短暂性记忆和长时期记忆。我们进行第二语言学习时,之所以会出现语言迁移现象,是由于当前学習的第二语言内容,与我们记忆中的语言编码,出现了重合或者冲突的现象。即,当前学习的语言内容,与自身认知中的语言相互重合,则有了“记忆重现”的情况,则人的语言学习过程就较为轻松,如:汉语“吃饭”与日语“食事 を する”在语言上,有着相似之处,则进行日语学习时,就会较为容易。反之,如果第二语言学习过程中,当前学习的语言,与人认知中的语言内容毫无相似,则记忆需要重复“短时记忆—长时记忆”的过程,且新语言突破了记忆中关于语言的定义,其学习过程自然较为困难,自然也就出现了负迁移的情况,如,汉语“说话”与英语“speak”在发音、形态上都存在着差异,其学习时就会受到影响。[3]

由此,我们在进行第二语言学习时,应最大限度地巧妙运用自身拥有的语言记忆,辅助第二语言的有效性学习过程,加强第二语言学习过程中的阻碍,就能够达到合理运用语言迁移策略,实现语言有效性学习的目的了。

(二)注意与感知

(1)理论分析。认知心理学认为,人的注意程度以及感知程度,也将对第二语言的习得情况产生一定的影响。当人处于注意力高度集中的状态时,人对语言知识感知能力较强,进行语言学习时,就能够快速在母语中寻找到与其相似的语言内容,实现第二语言学习的正迁移;反之,人的注意力不集中,思维认知中,对新学习到的东西的感知能力就低,则进行语言识记的转换过程则比较缓慢,第二语言的学习过程自然也就会延长。例如:学生时代的上午阶段的英语课程内容学习效率较高,而下午英语课程的学习效率相对较低,就是这一缘故。

(2)应用策略。我们结合认知心理学的相关理论,在未来语言学习过程中,就要注重把握第二语言学习过程中的感知能力,及时做好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语言信息的资源内容归纳,实行语言内容对应性探究。如,选择每天注意力集中度最高的时间段进行语言学习的策略,就是现代第二语言学习过程中,语言迁移策略合理运用的体现。

(三)知识表征

(1)理论分析。知识表征的把握,也是认知心理学视角下,语言迁移分析的一部分。每一种语言,都会在自身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一定的特征。进行第二语言学习时,如果我们对第二语言与母语之间的表征把握得较好,则语言学习过程中,我们就可以将其转换为正迁移;否则,就会将其转换为负迁移。

例如:英语学习过程中,我们善于将英语中的“A-Z”26个字母,与汉语拼音中的拼音字母对比学习,就能够很容易地记住英语字母,这就是母语与第二语言的表征进行把握的体现。

(2)应用策略。我们进行第二语言学习的过程中,注重从语言的基本特征层面入手,探求母语与第二语言之间的关系,并注重分析语言运用层面的差异性和相似性,就能够实现语言学习过程的合理性、规划性,适当规避第二语言学习过程中,负迁移对语言学习的影响情况。例如:我们进行英语词汇记忆时,首先将词汇进行归类,分为:动词、名词、形容词、副词等,然后再结合汉语中词汇种类的特征,对“ed、ing、ly、ful”等各类词汇的特征进行细化归纳,最后就可以得到关于英语词汇学习过程中的规律,实现英语学习的正迁移。

(四)推理与创造

(1)理论分析。推理与创造特征,在认知心理学的视角下进行分析,是语言自我发展与整合后的过程,它是人类进步的基础性条件。以此对语言的迁移问题进行探究,就是语言的运用过程,也是语言自我整合与发展的过程,人对第二语言的学习过程,实现了母语词汇库的丰富,以及语言应用的变革。由此,当第二语言能够丰富母语词库,则母语对语言的学习就是正迁移,反之就是负迁移。

例如:汉语中“学习”与日语“勉強する”之间,是对汉语词义方面的扩充,则这种语言迁移就属于正迁移,而汉语中“礼貌”与英语“courtesy”之间,是与汉语完全不同的一种语言形式,我们进行语言学习时,需要重新形成语言分支,由此,这种就属于负迁移。

(2)应用策略。结合以上认知心理学的相关理论,我们在未来进行第二语言学习的过程中,应注重第二语言对母语发展、创作之间的影响,从而达到语言学习优势条件的合理运用,在进行第二语言学习时,要善于寻找到能够丰富母语体系的方式,才能够保障第二语言的学习过程中,对于语言迁移中正迁移的合理运用。

(五)问题解决

认知心理学家认为,问题解决过程,是人的思维意识条件整合的过程,它将思维中大量冗余内容,都整合为相应的认知思维框架结构,为人的分析提供信息供应。基于这种观点之下的语言迁移问题的分析,就是人的认知思维,对母语与第二语言的整合分析过程,如果第二语言的习得整合过程与母语之间相互吻合,则语言学习就是正迁移;否则,语言的学习过程就是负迁移。在后期进行第二语言学习时,应注重结合自身思维认知,实现第二语言的合理性整合,就能够实现语言迁移中负迁移问题的有效规避。

综上所述,认知心理学视角下的语言迁移研究,是当代语言综合运用的理论基础,在社会资源综合性调整中占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在此基础上,语言迁移的基本理论为引导,分别从记忆、注意与感知、知识表征、推理与创造以及问题解决五部分,对认知心理学视角下的语言迁移理论进行解读。因此,浅析认知心理学视角下的语言迁移内容,将为当代语言资源的整合运用提供理论借鉴。

参考文献:

[1]张群芳.认知心理学视角下的语言迁移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8(12):217.

[2]叶蓓蓓.从心理学视角谈“慢”的数学教育[J].数学教学通讯,2018(8):7-8.

[3]范文亭,周游,韩莹.英语对葡萄牙语习得的语言迁移现象分析[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8(2):208-209.

责任编辑:景辰

猜你喜欢
语言迁移认知心理学优化策略
基于认知心理学的扁平化风格的界面设计研究
浅谈运用认知心理学提高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效率
依托文本,生成微作文精彩
基于语言迁移理论探索二外日语教学改革
试论《国际政治中的知觉与错误知觉》中的实证主义研究方法
PBL教学模式在认知心理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法语初学者语音错误分析及语音课程教改思路
企业重大风险确定及管理建议的研究论述
分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基于一种优化策略的智能灯控制系统研究与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