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文本,生成微作文精彩

2017-01-12 14:32沈全富
黑河教育 2016年12期
关键词:微作文语言迁移

沈全富

[摘要]在阅读课堂上合理运用微作文训练,不仅有利于学生提高习作水平,而且还能促进他们加深对文本阅读的理解。教师可以结合实践,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基础上,在阅读教学中进行微作文训练,以此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依托文本,实现语言迁移,扣准关键,细化训练内容,进行互动点评,生成练笔精彩。如今,不仅强调习作训练的地位,同时也指明了习作训练的方法,即阅读指向习作。由于课堂容量、时间等的限制,对于作文训练只能见缝插针,因而微作文是很好的载体。

[关键词]微作文;语言迁移;训练内容;训练兴趣

在当前形势下,语文教师应重视写作教学与阅读教学、口语交际教学之间的联系,善于将读与写、说与写有机结合,相互促进。其中在阅读课堂上合理运用微作文训练,不仅有利于学生提高习作水平,而且能促进学生加深对文本阅读的理解。

一、依托文本,实现语言迁移

对于微作文来说,它不是独立的存在,而是依附于阅读文本的。这里师生对于内容感悟和情感体验,也必然直接决定着微作文的写作方向和效果。针对课堂中的微作文训练,教师不要固定于形式,局限于预设,而应引导学生对文本内容充分体验感悟,当他们情感酝酿到一定程度,其训练就会水到渠成。

1.立足想象,填补文本空白

小学生活泼好动,善于想象。如果引导学生立足于文字理解,有些苍白无力。教师应为学生搭建平台,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行合理想象,针对文本内容适当“填补”,让学生在头脑里对文本内容有整体上的把握。这不仅有利于学生深入解读文本主题,而且为学生写作积蓄了情感。

比如,针对《灰雀》这一课,我曾设计了一个微作文训练,即要求学生想象小男孩回到家里看到什么,想到什么,又做了什么。表面上看这是一个独立微作文训练,实际上却需要学生对文本内容充分理解。在之前的教学中,我曾指导学生朗读小男孩与列宁的对话,充分体验列宁对小灰雀的那种担心,继而引导学生想象列宁对小男孩的影响,以致于其内心所发生的细微变化。这样学生对小男孩有了充分的认识,自然也能发挥想象,延续小男孩回家后的想象,这样不仅可以填补文本空白,而且能为微作文训练提供平台。

2.立足表达,体验写作技巧

编入教材文本的内容都是十分适合学生学习的。这种适合不仅仅是语言内容方面的,更是表达技巧方面的。教师在阅读教学中不仅需要挖掘文本主题,强化学生的体验感悟,而且需要引导学生品析其中的写作技巧,实现写作方法的有效迁移,让学生真正从“填空”开始,从“仿写”落笔,最终能够借助文本“平台”内化语言,生成微作文精彩。

比如,针对《翠鸟》这一课,其第一小节描写了翠鸟的外形,对于动物外形描写来说具有典范意义。这里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先进行思考,主要写了翠鸟的哪些部位。很多学生会回答是爪子、羽毛以及眼睛与嘴巴。教师需要告诉学生写动物外形不需要全,而应追求特点;接着,引导学生分析外形写作顺序,写翠鸟是从整体到局部,然后再引导学生分析其语言表达,针对比喻修辞等等,让语言更生动;继而对学生进行微作文训练,要求仿照第一小节写身边的小动物,先确定最能体现动物特征的部分,接着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组合,然后加以一定的修辞进行描述。这样层层指导,学生很快就会掌握其技巧,也实现了表达的有效迁移。

二、扣准关键,细化训练内容

对于教材来说,每一篇阅读内容都有自身的价值与编辑意图。同样,对于课堂微作文来说,阅读指向习作,每一篇阅读都有值得挖掘的地方,都可以让学生习作得到训练,关键是要找准点,扣住关键内容,能够让课堂阅读教学与习作训练融为一体,在学生进行有效训练的同时,还能对阅读理解进行有益补充。具体来说,对于每一篇阅读,微作文训练都应该有明确的着力点,都应该从文本内容出发,重点引导学生对文本表达进行感悟和内化,继而加以借鉴。这样长期进行训练,学生的习作水平必然得到质的飞跃。

1.打破常规,引导学生乐于表达

对于微作文来说,兴趣是前提。在习作训练中应把兴趣摆在第一位。教师需要做的就是鼓励学生敢于表达,乐于表达,虽然微作文在课堂上依托于文本,但教师在训练中必须跳出文本,从学生出发,选择最适合学生训练的微作文方式,以激发他们的兴趣。

比如,针对《触摸春天》这一课,我设计了这样的微作文:你想对安静说些什么?为了强化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增强他们的情感体验,我曾引导学生采用填空的形式进行练笔:蝴蝶带着安静的心灵穿过( ),来到( ),感受到( )。还有在《燕子专列》这一课中,课后有道习题,即“我想对贝蒂说几句话,再写下来。”教师也可以采用填空的形式把微作文训练内容进行分步,让学生结合插图发挥想象:贝蒂在雪地里寻找燕子,她心里在想( );找到燕子后,她( ),对小燕子说:( )。这种打破常规分步引导的方法,在帮助学生细致揣摩人物语气、神态以及动作的同时,也加深了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

2.形式多样,增强学生的训练兴趣

在进行训练时,教师可以让微作文训练形式多样一些,可以说,可以写,也可以演,如有可能还可以让学生与图画结合,目的是让学生的习作水平得到实实在在的提高。这不仅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而且能体现课堂活力,让语文味在课堂里流淌。

比如,针对《掌声》这一课,可以让学生直接写自己生活中的一次掌声。这样虽然可以,但是不宜放在课堂里,毕竟这相当于一篇完整的习作,而课堂时间毕竟是有限的,不好操作。对此最好的方法就是微作文,着力于片段训练,重点写自己得到掌声时的感受。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换位思考,让学生“当”一下英子班级里的同学,给英子写一张贺卡,鼓励她一下,给她更多阳光。我立足于要求学生写自己的感受,即当感受到英子的变化后,自己有哪些触动。虽然这有些平淡,但同时降低了难度,让学生有话可说,同样也可以生成课堂精彩。

三、互动点评,生成练笔精彩

针对完整的习作训练,不仅需要习作前确定目标,而且需要习作中互动和习作后点评。对于课堂微作文来说,需要强调目标意识,强调互动交流,可以细化目标,也可以采用同桌交流、小组讨论、师生讨论的形式,目的是给学生微作文一个方向,让学生知道努力的目标。教师需要注意的是,对于微作文,由于时间容量限制,因而对学生多点宽容,多点赞赏,会令学生的微作文更加精彩。

1.细化目标,指引学生习作

对于微作文来说,教师要有目标意识。这里的目标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一是为课堂阅读教学服务,小目标必须服从大目标;二是为学生微作文训练服务,强调每一次训练都要有一个明确的点,都有明确的内容。

比如,针对《赵州桥》这一课,作者在描述赵州桥栏杆图案时就用了“有的……有的……还有的……”句式。很多教师却立足于学生句式训练,忽略了其句子的最终要求,即写生动。这里教师可以提出明确要求,即必须采用比喻或者拟人等修辞方式进行。这样目标明确,学生训练更能得要领。

2.互动点评,促进共同进步

对于课堂来说,需要师生互动点评。同样对于微作文来说,也需要进行师生互动点评。师生的互动点评如果运用得恰当,可以成为课堂的亮点。教师需要创设情境,搭建平台,让学生说,让学生评价。只有在宽松的环境中,学生的思维火花才能迸发,精彩才会生成。

比如,针对《鱼游到了纸上》这一课,有学生在微作文训练中曾写道:“鱼游到你的心里,这主要是你全神贯注,长期观察,不懈训练的结果!”这名学生对文本内容有了深度理解,不仅能活学活用,还升华了训练主题。针对《给予树》这一课,在进行微作文训练交流时,有名学生感情真挚,情感迸发,这种交流不仅感染了自己,也感染了全班同学。教师需要注意的是,交流只是一方面,督促学生再次修改锤炼才是重点,如果时间允许,还可以对微作文进行有益扩充,使之成为小作文,并成为课后作业,从而达到巩固交流的作用。

总之,针对课堂微作文,教师需要充分挖掘文本的点,在有效训练的同时生成课堂精彩,实现阅读与写作的“双丰收”,在提高学生表达能力的同时,还能有效增强学生对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真正为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路笑.提升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策略探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6(08).

[2]李权.新课改下小学语文教学的创新[J].中国校外教育,2016(07).

[3]陈秉忠.教学方法创新 数学成效斐然[J].科技创新导报,2015(33).

注:本文系福建省教育科学规划《农村小学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作文能力的实践性研究》课题研究成果,课题立项号:fjjk14-300

(责任编辑 冯 璐)

猜你喜欢
微作文语言迁移
小学生微作文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基于语言迁移理论探索二外日语教学改革
微作文,让作文教学走上快车道
“微作文”之探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