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大奎
摘要:近几年来,随着“以德治国”的理念的不断深入人心,各大学校也逐渐意识到德育教育的重要性,而且小学时期是人们的启蒙阶段,所以,学校逐渐把工作的重心转移到德育教育上来。在德育教育的过程中,广大的人民教师和家长付出了极大地努力与精力,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随着德育工作的持续开展,也不断地涌现一系列的新问题。因此,本文通过描述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希望引起更为广泛社会关注,从而不断对德育教育工作提出新的方法和途径,保障德育教育的顺利进行,促进学生品德素质的提升,推动我国德育教育的蓬勃发展,为教育的改革提供坚实的实践基础。
关键词:小学 德育教育 有效性方案
前言: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老师已经不仅是“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也。”还要开展德育教育工作,帮助学生培养优良的社会品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引导学生走向正确的人生之路。但是,在前进的道路上是曲折的,总有一些绊脚石来阻碍你的前进。在这个多元化的时代,多元文化和多元价值观的激烈碰撞,黄赌毒的肆意诱惑,学生也已经不在单纯懵懂,甚至引导了一些学生走向毁灭的边缘,德育工作的开展面临着巨大的难题和挑战。因此,通过不断的提高农村小学德育教育的有效性,引导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学生形成优良的品德素质,推动学生全面发展,为学生以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一、德育教育的现状
1. 学校不重视德智教育,采用应试教育方式,只关注学生成绩
在现阶段,小学德育教育逐渐成为小学教育的主流,但是仍然存在着部分学校领导认识和思想觉悟不高的现象,继续采用应试教育的方法,只注重学生的成绩,忽视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导致学校的德育工作处于消极应付的状态,最终造成学生思想素质低下的现象。
2. 学校的德育工作没有持续开展,只有一时的新鲜感
学校的领导阶层虽然意识到了德育工作的重要性,但是学校领导否定德育工作的过程。学校只想追求效果,却忽视了德育工作的方法和过程,所以学校的德育工作没有持续开展,对学生来说只具有一时的新鲜感,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会全部忘掉,最终造成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低下的现象。
3. 德育工作的队伍不健全,并且只注重表面形式,没有实际效果
学校并没有配备专业的德育教育教师,大部分是由班主任代替,但是由于班主任有大量的工作需要做,所以导致班主任没有过多的精力和时间开展德育教育工作。而且,部分学校领导为彰显业绩,迎合上级的口味,过多的追求表面的形式,而忽視了德育工作带来的实际效果,导致了德育工作缺乏有效性和实用性。
二、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1.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健全学生思想道德素质
小学阶段是学生成长和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这个时期的学生思想处于启蒙的状态,可塑性较强,通过德育教育工作的指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健全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丰富和发展了精神文明的内涵,促进高素质和高质量人才的产生,推动我国综合素质的提高和国际竞争力的增强。
2. 对学生的思想观念具有导向作用,抵制腐朽文化的影响
世界文化多样性,多元文化对小学生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国内外腐朽文化的影响和冲击,国内黄赌毒的诱惑,“法轮功”邪教思想的影响,国外资本享乐主义思想的冲击。所以通过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对学生的思想观念发挥导向作用,自觉抵制国内外腐朽文化的影响和冲击。
三、提高德育工作有效性的措施
1. 加强学校领导和教师的再教育,使之明确德育工作的重要性
在学校实施领导和教师的再教育工作,加强学校领导和教师了解现阶段的新形势和新变化,明确开展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让学校对德育工作引起足够的认识和认知。并且学校的领导和教师应该以身作则,为学生发挥榜样示范作用,从而提高德育工作的有效性。
2. 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领悟思想品德教育
采用校内教育与校外实践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参观抗日革命博物馆、参加消防队的生活体验、参观军营,观看战士队列表演等一系列活动,不仅可以增加学生的见识,还能够锻炼和运用德育教育中的知识。因此,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领悟思想品德教育。
3. 营造良好的思想品德学习的校园氛围
德育教育工作应该从学校中的点滴小事做起,应该在学校通过开展班会、办黑板报等形式,营造良好的思想品德学习的校园氛围,创造优美的校园环节,让学校成为德育工作的阵地,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和教育,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
四、总结
总而言之,农村小学德育工作的开展仍然存在着巨大的问题和挫折。因此,通过加强学校领导和教师的再教育,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营造良好的思想品德学习的校园氛围,从而使之明确德育工作的重要性,提高农村小学德育教育有效性,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保障高质量人才的产生和发展,促进我国综合素质的提高和综合国力的增强,提高我国的国际竞争力,促进我国经济效益的提高和进步。
参考文献
[1]林列如. 提高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与有效性的方法研究[J].考试周刊,2016,(77):171.
[2]李绍华.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德育工作的有效性[J].科学咨询,2016,(22):51.
[3]付兰英.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德育工作的有效性[J].新课程研究(下旬),2017,(7):132-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