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春香
摘要:机缘巧合,酷爱阅读的我今年暑假有幸参加了名为“新经典大讲坛”的小学语文教师暑期高端研修班的学习。第四天是“阅读创新日”的主题研讨活动,这正好和我重点研读的《新课程标准》的阅读版块十分切合。根据自己的研读,再辅以研修班的学习,我对小学阅读教学有了自己的认识。
关键词:快乐阅读;自主阅读;生命阅读;开放阅读
学生的阅读首先是快乐阅读。
新课程标准中对小学生的阅读分三个学段做了三个版块的表述,有这样一组词语赫然映入我的眼帘,第一学段中,课标提到“喜欢”、“乐趣”、“爱护”、“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乐于”……;第二学段中,课标提到“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第三学段中,课标提到“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从这样的一些词句的表述中,我们不难发现,孩子的阅读应该是从最原始的快乐需求出发的。世界著名语言学家克拉生教授在他的《阅读的力量》一书中也指出“阅读是唯一的办法,唯一能同时使人乐于阅读,培养写作风格,建立足够词汇,增进语法能力,以及正确拼写的方法”。因而,学生的阅读首先应该是快乐的阅读。
学生的阅读应该是自主阅读。
新课程标准中对小学生的阅读界定在我看来还应该是自主的阅读。在各学段关于阅读的表述中多次提到“结合自己生活实际”“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联系自己的积累”“作出自己的判断”“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说出自己的……感受”等等表述,无处不在“自己”一词,正是提倡孩子们自主阅读的最直接体现。正如叶圣陶老先生所言“学语文主要靠学生自己读书,自己领悟”。孩子们有了阅读的兴趣后,才能自主、自觉、自发地捧起书本进行阅读活动。这种自主阅读不仅体现在阅读内容选择上的自主,还体现在阅读感受和感悟上的自主。这种自主还体现在学生在阅读中能有自己独立思考和判断的勇气和机会,有表达自己独特感受和体验的自由和自愿。当然,这种自主也不是天马行空式的胡乱一气地读,而是在教师指导、引领、点拨下的个人阅读、个性化体验。这种自主阅读成了一种习惯后,就会演变成我们教育工作者最期待看到的自由阅读,孩子不是为了完成学习任务而读,不是为了考试成績优异而读,不是为了获得老师奖励、同伴羡慕而读……阅读动机不再是功利的,孩子们的阅读完成变成了他们生活的一部分,成了提升个人修养、道德情操、人生境界的文化阅读、人文阅读。
学生的阅读最重要的是生命阅读。
所谓学生的生命阅读,我个人理解就是让书籍成为孩子生命旅程的终身伴侣,让阅读成为孩子生命的组成部分,让阅读活动伴随孩子们的终生。它比终生阅读多了生存意义的使命感,也比功利阅读多了血肉丰满的情感。“童年的阅读是在塑造一个人的精神世界”,而现今人们普遍达成共识“阅读是唯一能让人找回自我,感受自我存在的方式”。因而在激发了孩子们“乐读”“要读”的热情之后,就是要让孩子们养成“必读”的思想意识,就是说要让孩子们明白实现理想需要我阅读、完善人生需要我阅读、丰富生命需要我阅读。就连股神巴菲特都将自己的成功归功于读书,在他80多岁的年纪,仍然保证每天五六个小时的阅读时间。
当我对学生的阅读活动有了这个全新的认识之后,问题就来了,怎样的语文教师才能培养出具有“生命阅读”意识的学生呢?经过自己大量阅读和学习之后,我在“新经典大讲坛”的“阅读创新日”找到了答案。王崧舟老师题为《教师的文化阅读》为我解开了这个疑惑。王老师首先提出了他的阅读观点——“离开了生命的阅读是没有任何意义的阅读”。他认为教师要想教会学生阅读,首要一点是提高自身的文化底蕴,而提高自身文化底蕴的唯一方法就是读书。语文教师的课堂,很大程度上教的不应该仅仅是知识、是技能、是方法,甚至不是课程,而是一种文化底蕴。充分认识到这点后,我明白了教孩子读书是我们语文教师立业的根基,是我们的精神的寄托,我们也应该是一个有“生命境界”的教师。让我们自己成为热爱阅读、珍视阅读、终身阅读的读者,才有可能教出热爱阅读、珍视阅读、终身阅读的学生。
学生的阅读还应是开放阅读。
高尔基说:“读书,是我们习以为常的平凡的过程。”所以,我的理解是,孩子们的阅读不仅仅是语文课堂上的事,不仅仅是在学校里的事,而应该是随处都可以信手拈来的事;孩子们不仅仅可以阅读我们的语文教材,不仅仅可以阅读我们阅览室里的藏书,更应该阅读一切可读之物:纸质的,电子的;有形的,无形的;购买的,转借的……孩子们读的书不仅仅可以助他考试成功,不仅仅可以让他出口成章,更应该让他气度高雅,品格不俗。于是便有了语文阅读界“开放式阅读教学”理念的诞生。该理念特征就是三个字“开放性”:阅读心灵开放、阅读目标开放、阅读气氛开放、阅读内容开放、阅读过程开放、阅读形式开放、阅读时空的开放。这一理念似乎和“语文即生活、生活即语文”的大语文观不谋而合。让阅读成为孩子们的空气伴随着他们的一呼一吸浸润着他们的心灵,想想都是一件多么美妙的事情。
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来到我们的语文课堂,成为了我教学的对象,身为语文老师的我就应该给他们以鲜活的语文课堂,让他们进行着最美好的阅读体验,感悟着最鲜活的学习生活,吸收着最高能的生命给养,让阅读陪伴他们成长为具有丰富语文素养、崇高道德修养、锐意创新进取、乐观积极向上的好少年!
参考文献:
[1]钟雪华.生命因课外阅读而鲜活[J].小学教学研究,2005(02):18.
[2]苏素琼.还阅读以鲜活色彩——阅读教学中的个性化学习[J].小学教学设计,2005(04):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