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2018-09-21 05:19冯祥吴亦菲孙黎
文教资料 2018年13期
关键词:教育对策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

冯祥 吴亦菲 孙黎

摘 要: 高校贫困生作为高校当中重要又特殊的群体,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因此,加强和改进贫困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当前高校贫困生工作的重点和难点。本文对贫困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以期促进高校贫困生健康成长。

关键词: 贫困生 思想政治教育 教育对策

2014年9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师范大学考察时强调“‘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归根到底靠人才、靠教育。源源不断的人才资源是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的重要潜在力量和后发优势”。高校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培养的摇篮和聚集地,而高校贫困生作为高等学校学生中的一个特殊组成部分,如何强化高校贫困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如何保障高校贫困生的成长成才,是新时期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课题,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一、当前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贫困生教育队伍建设力度不强

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要由三支队伍组成,其中高校专职辅导员是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力军,高校思政教师承担着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老师负责高校贫困生的心理健康工作。三支队伍建设力度不够,存在以下问题。

1.关于专职辅导员队伍存在的问题

《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教育部第43号令)明确要求“高等学校应当按总体上师生比不低于1:200的比例设置专职辅导员岗位,按照专兼结合、以专为主的原则,足额配备到位”。但是当前一些高校对文件要求贯彻不到位,实际工作中一些高校对专职辅导员师生比的配备达不到1:200的比例。同时,部分高校专职辅导员在院系中同时兼任分团委书记、学工办主任、党支部书记、教学、科研等职务,这些兼职工作大大增加了辅导员的工作量,影响了辅导员对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果。此外,高校对专职辅导员队伍有针对性的培养培训力度不够,日常工作只注重使用而不给予较多的培养培训,一些辅导员在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理论知识陈旧,知识更新缓慢。

2.关于思政教师队伍存在的问题

一些思政教师在课堂上更多地给予贫困生理论灌输,缺乏有感染力的宣讲。上课内容存在求新、求多的现象,不分主次,不分重点,眉毛胡子一把抓,不能有效地把理论与事例相结合,内容基本是书本知识,课外知识涉及很少。这种传授方式导致学生疲惫,结果学生听得不多、听得不够、听得不深。老师讲得越多,学生听得越没劲,老师和学生之间不能形成良性互动,整个课堂只是你说我听,课堂气氛不够活跃,贫困生的受教育效果欠佳。

3.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存在的问题

高校贫困生相对于一般学生而言,由于家庭经济困难等原因,一些人更易出现心理方面的问题,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队伍的责任尤为突出,任务更趋重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队伍承担着心理健康日常教育、心理咨询、心理健康教学,任务量大,工作强度高。但高校对心理健康教育队伍的配备不齐,缺乏统筹指导和管理,未能把心理健康日常教育、心理咨询和心理教学的力量有机统一起来。从业人员本身接受关于贫困生心理方面的培训较少,对高校贫困生的心理健康缺乏针对性的工作方法,重理论、轻实践,重研究、轻教育,重教学、轻咨询。

(二)贫困生个体思想与心理问题突出

由于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各地区经济发展的差异性及贫困生家庭自身的一些问题,一些高校贫困生在思想上、心理上存在以下问题。

1.感恩诚信责任意识有待加强

一是高校贫困生在中学阶段面临较大的升学压力,应试教育使得家长老师只看中学习成绩而忽略感恩教育;二是高校在认定贫困生时,仅根据家庭经济调查表判定学生家庭经济状况,认定标准较为单一,让一些诚信意识不强的大学生有获得国家助学金的机会。三是高校存在重资助轻教育现象,开展感恩教育力度不够,且形式较为单一,未能起到很好的成效;四是部分申请国家助学贷款的学生,毕业之后没有及时按要求偿还贷款,诚信度不够好。

2.存有自卑自闭心态

高校贫困生大多来自偏远的农村,步入大学后,同学之间的贫富差距给一些贫困生带来了精神压力和心理负担,容易导致部分学生性格内向,产生敏感的情绪和自卑的心理。一方面他们希望成为老师同学心目中的佼佼者,另一方面由于能力不足,他們在学习及其他各项活动中表现不突出。一些贫困生的自尊心往往比较强,不愿意接受个人形式的捐助。较强的自尊心与敏感的心理交织,遇到刺激时反应比较强烈,通常会用自傲掩饰自卑,被误解为不好相处。

3.人际交往情感交流问题

一些高校贫困生由于容易产生自卑自闭的心态,害怕被别人问及家庭情况,担心被同学看不起,偏执地认为老师和同学只看到他们的不足之处,不愿意与他人多交流,这些差异直接导致交往能力弱。有些贫困生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常常为了生活和学习处在焦虑的状态当中,长时间焦虑会导致情绪低调。对事提不起兴趣,不积极与他人交往。

(三)一些高校对贫困生发展性资助不够

发展性资助[1]是高校资助工作的新思路,它注重将贫困生的经济扶持和精神支持相结合,更好地发挥贫困生的主观能动性。现阶段高校的资助形式是以救济型资助为主要模式,资助方为主体,高校贫困生只作为资助的受益者。这种模式仅仅从物质方面给予贫困生一定的帮扶,对贫困生的精神层面及发展关注不够,不易起到良好的育人效果。目前,贫困生的主体参与性较差,思想教育方面的缺失助长部分高校贫困生存在依赖心理,感恩、诚信、责任意识缺乏,难以适应当下社会。

二、加强和改进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一)推进队伍建设专业化和职业化

辅导员是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与指导者,高校贫困生是学生中关注度较高的群体,应加强辅导员对高校贫困生的思想教育和心理辅导。目前,由于辅导员队伍缺乏相关专业背景,理论水平低;承担较多与思想政治教育无关的事务性工作;待遇低、职称难落实导致辅导员流动性强,造成队伍不稳定,因此推进辅导员队伍建设专业化、职业化、专家化显得尤为重要。制定专职辅导员系列职称考核量化指标,对辅导员进行专业资格考核评定,通过考核评定聘任专业技术职务,明确辅导员的工作职责,准确定位辅导员角色,建立科学的考核体系和切实可行的保障机制[2]。对辅导员的管理水平、工作业绩、教学科研进行客观考评,改善辅导员的工作环境,提高辅导员待遇,提升辅导员的专业化水平,扩大发展空间,激励辅导员把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作为终身事业而奋斗。同时,加强高校资助工作专人管理,及时高效地为贫困生提供服务。

(二)推进资助形式个性化和多样化

目前,高校资助工作基本都建立了以奖助贷补勤减免为主体的资助体系,在高校逐年扩招的基础上,贫困生规模逐步扩大,政府的扶持是远远不够的,需要让资助的形式变得多样化。一是政府根据高校贫困生的增长情况,加大教育资助的力度,以满足高校大部分贫困生的经济要求;二是增加企业、社会人士、个人名义的捐助形式,发动社会各界人士的力量关心和支持高校贫困生,形成强大的合力,使每位贫困生都顺利完成学业。三是推进资助形式的个性化,将奖助学金、助学贷款、勤工助学等资助按照贫困生的不同需求自由组合,建立符合贫困生困难程度的资助体系,积极扩宽勤工助学的岗位,为贫困生提供更多的机会。四是优化助学贷款偿还制度,制定根据毕业生工资水平相适应的还贷标准,延长还款的年限。五是由救济性资助形式向发展性资助形式转变,根据贫困生不同的水平、需求、目标定制规划,满足高校贫困生多样性发展,侧重对高校贫困生的人文关怀和未来发展,注重以生为本,确立贫困生的主体地位,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创造性。

(三)推进思想教育形式多样性和实效性

做好高校贫困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促进贫困生健康成长的重要环节,一要加强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辅导员定期与贫困生进行日常谈话,把握贫困生的心理动向,观察贫困生的学习生活情况。使贫困生在遭遇困难时,可以有师可寻、有友可诉,找到合适的途径宣泄,帮助贫困生进行自我调适,并培养他们良好的品格、健康的生活方式,战胜心理困难。二要帮助贫困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一些贫困生由于自卑自闭的心理,容易产生失落感和挫败感,因此要针对贫困生开展自立自强教育及挫折教育,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理想,培养贫困大学生自强不息的精神。在高校贫困生当中树立自立自强的典型,开展贫困生优秀事迹宣讲活动,通过身边人的例子鼓励贫困生面对困难、战胜困难。三是对贫困生的感恩教育,使他们树立自立自强意识,以正确心态对待资助,还要注重感恩教育的实效性,开展感恩主题活动,建立约束机制[3],制定贫困生资助的权利与义务,改变无偿资助的模式,并对贫困生进行实践教育,用实践检验教育的效果,让贫困学生从实践中学会感恩。通过社会实践、勤工助学、参与科研等形式获取不同等级的资助,充分调动贫困生的积极性。

(四)推进先进文化的引领性和示范性

文化育人是高校教书育人的重要方面,国家、民族的强盛要以文化兴盛作为支撑,因此,要用先进文化培养贫困生健康的人格,用底蕴丰厚的红色文化教育引导培养贫困生的爱国情怀。弘扬先进文化、红色文化,重视对高校贫困生的教育引导,加强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习近平系列讲话精神和十九大精神的学习,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引领高校贫困生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强化主流意识,激发高校贫困生的朝气和活力。另外,高校应重视利用网络,将网络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重要阵地,加强对网络环境的监管和净化,给贫困生营造出安全、文明、健康的网络环境,同时发挥网络的正面效应,通过讲座和宣传的形式,引领贫困生社会主流意识的价值取向[4]。

参考文献:

[1]李貴平.高校贫困生资助的发展性对策[J].教育评论,2014(1):72-74.

[2]张洋.高校辅导员做好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法分析[J].品牌(理论月刊),2011(02).

[3]梁葵霞.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中的感恩教育探析[J].西部素质教育,2017(5):60.

[4]张鹏娟,李旭鹏.高校贫困生价值取向研究[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92):24-26.

基金项目:安徽省高等教育振兴计划项目(Szzguh1-2-2016-10);安徽中医药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2012rw014)。

猜你喜欢
教育对策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
幼儿告状行为状况及其对策
浅析家庭教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学前儿童问题行为的成因与教育对策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医学院校应用心理学专业就业状况及教育对策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贫困生班主任”李金林
十年筹资千万元 资助八千贫困生
结对"百千万"情暖贫困生
克力朩倾心捐助贫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