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素娟 高立莉 林占萍
摘 要:几乎所有的小学教师都对小学教学工作过程中的无效工作深恶痛绝,由于小学生的注意力、学习能力等都处在发展阶段,造成了教学过程的拖沓,教学内容的不断重复,教师不堪其累,学生不胜其烦,因此,提高教学效率,进行有效教学,是许多小学教师致力探讨的问题。小学数学教学是小学学科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教学的有效性教学可以切实减轻教师和学生的教学负担,更加有效地提高学生数学素养,在此,就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教学有效性设计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小学数学;有效教学;教学设计
所谓教学的有效性,是指教师通过教学过程使学生有所发展,这里所说的发展,包括学生的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与学生学习有关的各个方面。随着教学改革的进行,素质教育理念逐渐被广大教师所接受,在这一背景下,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成为减轻师生教学负担,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培养学生学科素养的重要途径。小学数学作为小学学习的主要科目之一,其有效性教学也一直为广大数学教师所关注,发展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应当从小学生的实际出发,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学习习惯等方面着手,在课堂上实施有效的教学手段,在课下实行有效的练习巩固,从而使学生适应有效教学的特点和规律,进而发展自己的学习能力,增强数学学习的核心素养,具体说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运用多种教学手段,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由于年龄较小,小学生的注意力普遍较难集中而且集中时间较短,这就要求教师精心组织教学,充分利用各种不同的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确保学生教学过程中的注意力集中。首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学四年级上册数学广角——优化问题时,教师可以以日常生活中的优化设计创设情境,使学生感受到优化的重要性以及现实意义,可以请学生说一说早上起床后自己要做的事情,给每一件事情设置一定的时间,例如整理床铺五分钟,烧开水十分钟,刷牙洗脸五分钟,然后大家一起讨论做这些事情的先后顺序,从而找到最节省时间的方式,由于是学生生活中常做的事,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就比较高,教师这时再提出优化的概念,与学生一起学习课本上的相关内容,学习效率自然就比较高了。其次,教师可以安排一些数学游戏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教学乘除法时,可以与学生一起完成“猜年龄”的游戏,老师不说出自己的年龄,只告诉同学以老师的年龄乘二,除以五,再加上十,就和班上某同学的年龄一样了,这样请学生自己去算一算老师的实际年龄,以此类推,学生也可以用父母的年龄给大家出同样的问题,通过游戏,同学们进一步掌握了乘除法之间的关系,以及乘除法的灵活运用,教学有效性得到了保证。调动学生兴趣的教學方法有很多,教师应当经过筛选,斟酌使用,并在使用过程中注意点到为止,将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教学上,增强教学的有效性才是目的。
二、合理安排课堂教学环节,确保有效性
课堂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阵地,教师要合理安排教学内容,调动学生的思维体验,增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具体说来,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1)讲究课堂提问策略,教师的课堂提问要有针对性,保证照顾到全体学生,使学生都能结合问题进行思考,还要保证层递性的追问策略,也就是由简入繁,由易到难,逐步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还应当注意提问的探究性,在问题的设计上要考虑问题的有效性,提适合学生探究的问题,激活学生的思维,从而增强课堂教学的教学效果。例如,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一个长方形的长增加1厘米,宽减少1厘米,所得的长方形的面积和原来的长方形是否相等?”紧接着问:“增加的面积和减少的面积相比,哪个更大一些?”学生会针对问题进行计算和讨论,从而使思维更加活跃。(2)重视合作交流的作用,教师可以适当放手,对一些比较有挑战性的问题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自主解决,这种教学手段可以最大限度地增强学生对教学的参与度,活跃课堂气氛,当然,小组合作教学需要教师的适时引导和点拨,跟放任自流不是同一个概念。
三、设计有效性练习,巩固课堂教学效果
小学生数学的一个重点也是难点就是学生计算能力的提高,没有好的计算能力,教师讲得再好,学生领悟得再透彻,也无法真正提高教学的有效性。计算能力的提高,最主要的途径就是课上课下的练习。因此,设计有效的练习,是增强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手段。练习的设计要注意梯度和层次,一段时间内着重某一题型的练习,熟悉之后再换别的题型,过段时间后就要考虑综合题型的练习,这样循序渐进,稳扎稳打,学生的计算能力就会稳步提高,从而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总之,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是提高学生数学水平的有效保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从学生的发展出发,调动多种教学手段,展开有效教学,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学科素养稳步提升。
参考文献:
[1]张秀玲.如何进行有效的小学数学教学设计[J].新课程(教研),2011(6).
[3]郭其龙.关于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思考[J].江苏教育研究,2008(11):4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