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桂辉
摘 要:初中语文阅读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还可以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有效地陶冶学生的情操,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感受到中国的传统文化和文明,领略到世界各地的风情和特殊。同时,较高的语文阅读水平和理解能力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有着重要的作用。然而,目前我国初中生对语文阅读方法掌握得还不是很理想,这样的情况出现,大多数是教师在教学生阅读过程中没有及时地采取有效的策略和方法。所以,结合多年积累的经验,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策略进行了相应的探讨。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策略
目前,在我国初中语文教学中,阅读教育属于一种静态式的教学方式,教师在讲授语文阅读教学时,一般都只关注文章中客观表面的一些写作结合和中心思想,对于阅读鉴赏的教学也是停留在表面上的解答和理解,没有充分地将学生领入较深的思想探讨和交流,仅仅是对文章表面意思的理解和分析,这种阅读的教学方法,有碍学生的眼界开阔,还会让学生对学习语文阅读能力造成叛逆的心理。所以,一个合理有效的教学方式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给学生带来极大的乐趣。
一、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
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由于受到了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大多数教师只是强调了自身的教学地位,没有关注学生的学习情绪,使学生感到课堂氛围比较枯燥,进而导致阅读教学效果直线下降。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大多数语文教师只注重传授阅读方法和技巧,忽略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没有给学生留出单独阅读的时间,从而导致学生的阅读能力较多。同时,在具体的阅读过程中,初中语文教师只是一味地进行灌输式的教学,这样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思想情感,使学生的语言综合素质不高。此外,在语文考试的过程中,大多数初中语文教师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给出考试的范围,然后让学生死记硬背考试题目,这种方式忽视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无法发挥学生的思维,影响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因此,在新课程改革中,传统的教学理念需要不断地创新和完善,重视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成为初中语文教师提高教学效率的主要途径。
二、新课改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
(一)营造语文阅读教学氛围
初中生处于青春期阶段,他们对知识的求知欲望比较强,但是自控能力比较差,他们很容易受周边环境的影响,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的过程中,要营造阅读氛围。在一个轻松的文化氛围中,学生会受到一定的熏陶,获得思想上的启迪,享受到校园文化带来的乐趣。同时,良好的学习环境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阅读能力,在良好的氛围中,让学生从被动转变为主动阅读。
(二)灵活地运用多种朗读方法
在新课标中,阅读教学属于个性化的行为,不能以教师的分析来转变学生的阅读实践,要让学生主动地对文章内容进行理
解,同时产生一定的思考,享受审美的乐趣。阅读是语文教学的根本,同时也是语文教学的一种方法。在课堂上进行多种朗读方式,可以让学生在愉快的环境中培养阅读能力。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小组的形式,按照课文中的人物进行角色分配,然后进行朗读。这样的朗读方法可以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其中,同时给他们提供了一个展现自我的课堂舞台,比如,在学习《沁园春》时,每个学生都可以参加到表演中,对文中的句子进行朗读。因为每个人的表演风格不同,造成每个组都具有不同特色的表演,这样会收获意想不到的结果。
(三)课内外结合
语文知识是需要长期进行积累的过程,语文阅读素养和知识的沉淀都离不开语文知识的积累,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要对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进行激发,有效地做到厚积而薄发。课外阅读是课堂教学的发展,课外阅读可以促进课内的学习。语文教师要对阅读材料进行合理的挑选,引导学生通过长时间的坚持不断地收集课内外的语文知识,这样不仅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还可以帮助学生有效地提升阅读能力。
(四)与生活进行结合
在语文教学中,一定要结合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将阅读的内容和现实的生活进行紧密的结合,让学生体验到语文和生活有着直接的关系,促进学生对生活的观察,在生活中提取素材,然后与文章进行比较,只有这样才可以将文章和生活进行结合。语文教师要做到与时俱进,让阅读教学走入学生的生活,对学生阅读的空间进行扩展,同时延伸学生的阅读范围,让生活中的信息进入学生的生活,同时将生活素材有效地充实学生的大脑。让学生感受到语文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将学生的生活经验融入阅读教学
中,这样可以加深对语文阅读材料的理解。
总之,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是比较难的一部分,它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在日常的语文教学过程中,初中语文教师应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采用多元的教学方法,不断创造良好的阅读氛围,让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明显的提升,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蔡丽.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新课改下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J].教育现代化,2016(34).
[2]安素菊.新课改下如何做好初中語文阅读教学[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10(4):3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