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伸护理在肠造口患者自我护理中的应用

2018-09-20 11:41:12刘桂梅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8年26期
关键词:肠造口掌握情况造口

刘桂梅

【关键字】肠造口;延伸护理;自我护理;健康知识;临床分析;护理效果

肠造口及结肠造口术,目的在于将粪便出口改道,代替原先会阴部肛门而行使排便功能,对患者的整体消化道不会造成影响的同时拯救患者生命[1-3]。而肠造口会导致一定的并发症发生[4],如造口缺血性坏死,造口处穿孔[5],造口回缩以及造口脱垂,在造口皮肤黏膜连接处容易出血[6],狭窄,周围皮肤炎性病变等[7],因而肠造口后需要十分注意护理干预的进行[8]。本次研究选取2017年11月—2018年4月收入我院接受治疗的肠造口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7年11月—2018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肠造口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12例,年龄为50~80岁,平均年龄为(66.37±8.84)岁。

1.2 方法

对于患者护理干预具体措施包括演示传授对肠造口的观察、测量,如何进行清洗更换造口袋等,并进行健康教育。医护人员传授讲解有关于造口相关知识,如何进行造口的清洗,饮食上的禁忌需注意,在清洗造口袋和更换时的注意事项需把控。

由于进行肠造口之后患者体内代谢废物改由造口排出到造口袋中,则患者需及时自行更换造口袋避免并发症发生。将造口袋贴于腹部的造口皮肤上使进行粪便的收集,由于粪便气味影响,造口袋应该每日更换1~2次。患者若有发烧,腹泻,腹痛,便秘等症状发生时需及时请教医师或来医院就诊。注意进行造口的灌洗。一般第1次是在术后第5天晚餐后1~2 h后,灌注1 000~1 500 ml 38 ℃左右的生理盐水到开放的造口部位,灌注时间为5~10 min。之后每隔一天进行一次灌注,可以有利于刺激肠蠕动,使粪便短时间内彻底排出。患者需对自身造口周围皮肤进行护理,以避免炎症或感染的发生。患者可选用两件式造口袋从而减少造口袋的频繁更换;在造口皮肤周围涂抹氧化锌软膏以避免感染;若发现皮肤较干燥可涂抹皮炎平霜,日常擦拭造口周围皮肤尽量选择柔软光滑的纸巾,若发生了真菌感染可选用抗真菌制剂,一定避免消毒剂或酒精的使用,否则会是皮肤受损。患者在饮食方面需注意遵从医嘱,例如不能吃豆类、蒜类、辣椒、花椒、韭菜、奶酪、菠菜、绿豆等。发酵类食物容易致腹泻等。此外即心理护理,患者需自行阅读书籍,主动与家人,医师沟通等,从而建立积极的心态。

针对延伸护理的进行,我院采取了建立微信群联系,门诊部设立专门的造口患者通道以及成立造口联谊会。微信群里由医护人员定期发送有关造口护理的相关常识,鼓励大家多交流日常护理的心得体会,以及发出疑问大家共同解答,营造一个良好的交流氛围,专业的医护人员需要适时出来答疑解惑并化解大家心中的疑虑,语言中带有积极的鼓励意思。门诊部所设立的专门针对肠造口患者通道每周五下午进行统一的接待问诊处理,并设立应急处理小组和紧急处理措施,告知每一位前来就诊的进行肠造口患者该通道联系方式,在发生紧急状况时可直接走该通道一切以治疗为先。成立造口联谊会,定期举行聚会活动,邀请自我护理进展顺利的患者以及取得很大进步的患者上台发言交流心得,邀请相关领域专家进行相关讲座,现场邀请心理学专家在场进行答疑解惑,鼓励大家说出不良心理敞开心扉。

1.3 评价指标

对比患者刚出院时,出院1个月之后的自我护理能力评分和患者对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包括肠造口原理、肠造口护理技巧、并发症预防方式、饮食禁忌、运动禁忌五方面内容。两项评价指标的实施均在患者前来复查时进行我院自制调查问卷与考卷的测评。自制调查问卷内容如下:造口处是否出现感染,是否出现3次以上感染,是否积极寻求外界帮助,是否积极参与微信群讨论,是否参加过3次以上的肠造口患者聚会,是否有能力自行更换造口袋,是否每日更换1~2次造口袋,是否自行灌注造口肠部,是否每隔1天进行一次自行灌注,是否主动适量运动。总分均为100分,试卷每道题20分,调查问卷每个问题回答是则得10分。分数越高,结果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患者出院1个月后的自我护理技能评分高于刚出院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8.547,P<0.05);出院1个月后的相关知识掌握评分高于出院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28.446,P<0.05),具体见表1。

表1 患者不同时间的自我护理技能与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对比(±s,分)

表1 患者不同时间的自我护理技能与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对比(±s,分)

组别自我护理技能相关知识出院时 65.73±13.04 49.81±12.35出院后1个月 96.68±5.75 95.62±8.75

3 讨论

肠造口即结肠造口术,指的是为治疗某些肠道疾病而在腹壁做人为切口,将一段肠管拉出到切口外进行翻转固定到腹壁,从而形成肠造口。肠造口患者需要通过掌握必要的相关护理知识和技能来进行出院后日常生活的自我护理[9],并且要求需较高否则容易出现不同程度的并发症从而影响到患者的生命健康[10]。而延伸护理的提出可有效地促进患者对自身护理技能的提高以及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11],并解决患者心中的疑虑,以积极心态面对生活。在临床中的常规自我护理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但是待患者出院后需要延伸护理干预。有研究显示[12],延伸护理的实施在患者出院1个月后相比不实施可显著提高患者的健康知识掌握情况与自我护理技能(P<0.05)。

本次研究发现,患者出院1个月后的自我护理技能评分高于刚出院时并接近满分(t=28.547,P<0.05),出院1个月后的相关知识掌握评分高于刚出院时并接近满分(t=328.446,P<0.05)。由此可见,对于肠造口患者进行自我护理的同时采取延伸护理辅助,可以使患者较好地掌握自我护理技能以及对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13]。

综上所述,对于肠造口患者进行自我护理的同时采取延伸护理辅助,可以使患者较好地掌握自我护理技能以及对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

猜你喜欢
肠造口掌握情况造口
普外科护士肠造口护理能力及影响因素分析
不同健康教育模式对女性人工流产术后保健知识掌握情况的影响研究
多功能肠造口栓的设计及在永久性肠造口患者中的应用
皮桥造口在预防性回肠造口临床中的应用及观察
菏泽学院公共体育课学生篮球规则掌握情况及对策分析
体育时空(2017年5期)2017-06-17 16:22:18
浅谈初中英语教学中有效运用信息反馈
肠造口护理中奥瑞姆护理模式应用效果研究
论初中数学的复习教学
结肠造口并发症分析
不同支撑方式对袢式回肠造口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