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尚富
摘 要 新课程改革以来,特别是实施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以来,要求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习应是以小组为单位餐桌式的学习,学习的组织形式也变成小组合作学习和小组展示学习。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使他们的合作是有效的、高效的,使学生的展示能够体现合作的有效性呢?
关键词 高效课堂 合作意识 课堂展示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1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合作意识
兴趣是最好的导师。在课堂上,首先是学生要产生合作的欲望和兴趣,作为老师应该采用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合作兴趣。可以通过一些浅显的故事:如“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让学生思考为什么三个和尚反而没水吃?如《千里之堤毁于蚁穴》的故事,如《蜜蜂酿蜜》的故事等。通过正反的例子让学生明白:一个人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只有团结起来,集中众人的智慧才能解决问题。所以,合作是非常重要的,这重要不仅是针对目前的学习,对他们将来的工作、生活都是必不可少的。学生明白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就会自觉自愿地与小组内的成员合作,从而合作意识也就自然形成了。
2创设情境,营造合作氛围
学生懂得了合作的重要性,愿意与别人合作了,这就为培养他们的合作能力打下了基础。在此基础上,教师为学生创设合作的情境,营造轻松的合作氛围就成为必须思考的议题。我们在平时教学中,学生的合作学习只是限于交头接耳,议论纷纷,众说纷纭,课堂呈现的是虚假的“热闹现象”,到课堂展示阶段却是片面的“一家之言”。那么教师可以在小组学习阶段参与到学生当中与学生交流共同探讨,可以以提问的形式为小组合作创设情景。
3激励所有学生参与学习,创新合作方法
(1)要明确学习的目标任务。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的时候任务要明确,要求要合理,合作学习的问题要有价值,而且要难度,要体现合作的必要性,并能使学生通过合作学习体验到合作的快乐。
(2)要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其中。在日常教学中,由于一些学生的性格特点总是不愿表达,只愿做忠实的听众而人云亦云;有些学生反而天生善于表現,成为小组内的“领导者”,整堂课也成为他们的“专场”,他们的意见往往会成为小组内的终端意见。这些不良现象的发生都对小组合作学习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使合作不够全面,学生参与率不高。针对这些情况,教师应该予以及时调控,在了解每个学生的情况下对小组成员进行合理搭配,并在每次活动的过程中使每个学生都有具体任务。
(3)评价要多元化,具有激励作用。讨论结束后,教师不仅要注重学习结果的汇报,更应该注重对合作过程的评价。评价应以激励为主,再针对一些不足之处提出可行性建议,让学生对合作的过程充满信心和兴趣。
4充分展示,体现合作学习的高效性
学生合作学习的效率怎么样,效果如何,只有通过课堂展示才能得到体现,那么如何才能使学生将合作学习的结果充分的展示出来,使我们的课堂真正实现高效,我们应注重以下几方面:
4.1要设计好学生的学案
合作展示是培养学生能力,展现学生才能,树立学生自信的有效途径。合作展示的内容是由教师确定的,所以教师要准确解读教材,深入了解学生,能在把握学情的基础上对教材、教学资源进行加工、提炼形成目标明确、重点突出、条理清晰、方式灵活、切合实际的学案。合作展示的内容应具有典型性,突出重点,解决难点,不能脱离教材,不能丢掉教材中的重点难点问题讨论。在教学中,教师应精心创设一些有价值的问题,激励学生参与对问题的探究。这些问题的设计要能够引发学生进行积极的思考,能够激发学生探索的热情,他们的思维活跃起来,积极性和主动性也得到了应有的发挥。
4.2展示的形式要多样
学生表达能力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这就要求在展示的方式上灵活多样,有口头展示,书面展示,表演展示等,以促进学生表达能力的综合提高。口头展示,要求口头语言简短、灵活、生活化;书面展示,要求语言结构完整规范,有条理,书写整齐规范;表演展示,是展示的学生用手势、用表情、用姿态,增加他表达的效果。
4.3展示要激活师生互动
课堂展示应该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价值,给学生广阔的舞台,“学生主讲”的形式对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非常重要,但不是说教师在这一环节就只是个普通的观众或听众,忽略或完全不要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应在学生质疑过程中,抓住契机进行点拨,要点在学生不懂或者似懂非懂之处,拨在学生容易忽视又与教材重点、难点密切相关之处,教师还应对学生的疑问,耐心疏导,集中大家的智慧进行释疑。对难度较大的问题,要鼓励学生寻找资料加以研究,对范围过大的问题,要把它分成若干个小问题,以便让学生逐步把握问题的实质。一堂课是否高效,不在于形式上有多少学生发言表达,而是学生的思维被真正激活,情感得到愉悦,能力得到提升。
4.4以多种形式培养学生的展示能力
我们可以结合平时的教学工作,在学生中开展口语竞赛活动,激发学生学习语言的兴趣,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5结语
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促进现代教育技术的飞进步,作为高科技产物的多媒体教学也融入了我们的课堂。教学中,我们应充分发挥多种形式的教学优势改进教法,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合作意识与数学教学的有机结合,是专业课教学改革中的一种新型教学手段,由于其视听结合、手眼并用的特点及其模拟、反馈、个别指导和游戏的内在感染力,具有极大的吸引力。只要我们大家共同努力去开发、研究,专业课教学的明天会更加辉煌灿烂。
参考文献
[1] 杨艳君.合作学习,培养合作意识的主渠道——浅议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合作学习[J].新课程(小学),2017(12).
[2] 火通强.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合作意识[J].新课程(中),2017(11).
[3] 祁怀信.在小组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J].教育革新,2007(07).
[4] 徐敏.我们一起来“光盘”[J].班主任之友(中学版),2015(Z2).
[5] 罗木莲,李中平.“平均分”教学设计与评析[J].小学教学研究,2015(29).
[6] 李梅.让学生展翅高飞 创造五彩天空——从教学西师版第七册课文《火烧云》想到的[J].中华少年,2015(23).
[7] 劳小莲.浅谈如何在低年级音乐艺术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J].新课程(上),2015(10).
[8] 陆秀英.培养学生质疑习惯,实现有效教学[J].现代交际,201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