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丽
摘要:随着传统零售行业竞争的加剧以及外部环境的变化,我国零售企业不仅面临着国内本土行业的相互竞争,而且还受到了国际零售企业的入侵威胁,在这两方面的双重夹击下,可以说传统零售企业的市场包容度接近溢出的状态。如何在这异常激烈的竞争中站稳脚跟,求得生存和发展,是所有传统零售企业首先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如何能够在同等产品和服务的条件下脱颖而出,提高自身竞争力,必须先处理好零售企业的成本问题。成本是零售企业经营发展的首要因素,加强零售企业的成本核算是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的必由之路,在现代市场条件下,企业管理者应该具备成本领先的观念,最大限度地控制零售成本的同时提高收入和利润,这是传统零售企业的最主要任务之一。当然在系统控制成本的同时,也应做好其他方面的辅助工作,例如协调内外部的关系,改进技术管理等,使得各方更好地为企业服务,促进企业经济效益地提高,实现企业最终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文章首先对传统零售企业成本管控的背景进行了简略阐述,然后进一步剖析了传统零售企业成本管控中存在的问题,并对管控问题提出了相对可行的建议和策略。
关键词:传统零售业;成本管控;问题及对策
一、传统零售企业成本管控的背景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一体化使企业处于同一世界的大市场中,企业面对的竞争环境更加激烈。作为传统零售企业来说,如何在竞争中获得优势地位,取得持续发展,成为零售企业面临的共同课题。其中,降低企业成本成为零售企业发展的不二选择。
在商品品质,功能相似的情况下,企业的成本降的越多,商品的价格就会越低,这样就越容易在竞争中获得优势。零售企业作为供应链中直接面向终端消费者的经营者,控制成本将对提高消费者的满意度具有重要影响,对企业提高自身的竞争力也能起到关键性作用。
二、传统零售企业成本管控存在的问题
(一)采购与销售方式过于传统
零售企业在从事购销活动,提供一系列服务时从中获利,采购是整个过程的第一步,采购是为了销售做准备。目前,有的传统零售业还采取过去的采购方法,派采购员亲自去固定供应商处洽谈选择商品,这就造成了大量不必要费用的产生,例如采购员的人力资源成本来回差旅费、餐饮、住宿等费用。而销售方式也同样如此,零售业在对所售商品进行推销时,往往都采用类似于广告的形式,认为此形式的传播速度快,影响范围大;但殊不知广告的投入成本高,这种高成本势必会增加商品的销售成本。
(二)缺乏对供应商的有效管理
零售企业的规模越来越壮大,伴随而来的是供应商数量的快速增加,那么对于零售商来说,选择的余地也会更大,这就要求零售企业慎之又慎地从中选择最优的供应商。而传统零售企业总是对固定的供应商有种莫名的好感,从而缺乏对他们的不定期评估和调查。失去了选择最优供应商的机会。有时他们选择供应商也只是单纯地考虑到供货价格,而忽略了商品本身的质量,长时间的供货关系,也很有可能产生一些内幕交易,损害企业的长远利益。
(三)成本管控意识落后
传统的成本管理理念已经不能满足当今的市场竞争,过去仅关注于扩大销售规模,其实还应加强对成本的管理。现在零售业在成本管理方面,由于缺乏对范围目标等条件的掌握,导致传统零售业仅侧重于商品的销售量,而忽略了对商品成本的分析,其实在市場经济的作用下,一定存在着以最小成本产出最大效益的临界点。
传统的零售业都认为控制成本是财务部门的责任,其实企业应该把管理的思想和责任传递给每位员工,具体到每一个工作者,尤其是要取得销售人员的大力支持。传统零售业由于缺乏成本管理制度,对成本的管理缺乏科学有效的规划体系,无法精确到各个阶段。成本管理制度的缺失,还导致了管理成本的实际操作工作没有了理论基础。而传统零售业如果没有把成本管理工作作为重点考虑的话,那么传统的成本管理观念也就失去了实施的价值和意义。
(四)成本核算的准确度不高
传统零售业在销售产品的过程中,需要综合计算资金在产品各个阶段的用途和分配,以便对商品的成本进行详细的分析,当今传统零售业由于缺乏对商品成本的准确预算,从而导致部份商品的售价高于商品本身的价值,降低了商品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因此只有对商品成本进行真实、准确的分析,才能真正实现节约销售成本。
(五)人员的管理制度不完善
传统零售企业的采购人员,由于缺乏专业素质,不具备丰富的商品知识和市场分析能力,对所要进行采购的商品品种、规格、数量、价格等,也缺乏必要的了解,正因为这样,在采购过程中商品就容易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由于对采购人员没有进行有效的管理,商品质量不过关,供货不及时,采购人员收取回扣,商品质量“严重缩水”的现象屡见不鲜,另外采购人员由于缺乏对市场的准确预判,也会导致企业盲目采购,最终供过于求,积压库存。
传统零售业在布局销售渠道时,由于没有形成差异化配置,进而造成有些渠道人员不足,有些渠道人员太多;配置的不到位,导致人员安排效率低下。在人工成本居高不下的背景下,零售业的人工成本也在较大幅度的上升,为零售业的成本带来了巨大的压力。据此,有的零售企业加大了员工的工作强度,延长了员工的工作时间,一味地降低员工的工资成本,导致员工缺乏对企业的归属感,丧失了主观能动性,员工工作效率的低下,最终导致销售量下滑,形成恶性循环。
(六)物流仓储的信息化应用不足
近年来,由于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我国传统零售业的物流仓储形式受到较大程度的冲击,过去传统的物流仓储方式过于单一,忽略了现代化物流平台的建设,信息化应用不足,造成零售业在商品的运送过程中过于分散,不能形成有效统一,增加了不少物流成本;对商品的市场信息也不能准确把握,贻误了商机,增加了商品的仓储存货成本;物流仓储成本的增加,进一步压缩了传统零售企业的利润空间。
三、完善传统零售企业成本管控的措施
(一)改变传统观念,降低成本
传统零售业的特点就是规模小且分散,很难实现规模效应,如果扩大规模,进行规模化经营,规模化采购,就可有效地降低采购成本。还有些企业内部负责的非核心采购业务,可以经过科学合理地预算,对比哪些采购业务外包成本低于内部采购成本,外包成本更低的采购业务可以交给更专业的服务供应商,充分利用专业化资源,从而降低采购成本,提高采购效率。
传统零售企业习惯于亲自驻厂采购的方式需要改变,随着电子商品的兴起和发展,电子化采购的优势也充分显示出来,网络采购其拥有方便、快捷、品种齐全、负责运输等特点,为零售企业节省了大量的人力资本和各项采购费用,网上支付的安全与便捷也为电子化采购提供了保障,但网络虚假信息还是普遍存在的,为此零售企业要组织专门的电子化人员,对网络市场进行调研、评估和分析,从而逐步形成一个稳定的采购商圈,这样既可以降低成本,又能保证可靠充足的货源,为企业的稳步可持续发展提供条件。
随着网络化的普及,传统零售业也应开始逐步尝试提高网络销售的比重,利用网页广告代替传统的纸质电视广告提高知名度,利用网络第三方购物平台进行商品的销售,扩大消费群体,为顾客提供更多的便利,实现降低成本,扩大利润空间的目的。
(二)加强与供应商的良好沟通
供应商与零售业一直都是亲密的伙伴关系,但他们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隔阂,供应商想抬高供货价格,以便获取更多的利润,而零售商则希望把进货价格尽可能压到最低,供货商和零售商之间是矛盾的,如果他们之间没有良好的沟通,那么商品的设计、包装、物流等信息都会增加交易成本,所以供货商和零售商之间良好的供应关系,不仅能降低成本还能保证企业之间的商效运作。
(三)明确责任,提高成本管控意识
本文对成本的数据进行分析时,可以发现商品的采购环节繁多,存在库存的积压和商品的供应短缺等问题。那么针对这些问题,可以采取如下措施:1.零售业向供应商进行大规模地采购,进而获得价廉物美的商品。2.减少商品不必要的流通环节,进而降低商品的成本。3.建立相对完整可靠的供应链体系,这样既降低了由于商品库存而增加的成本,又能保证所需商品的及时供应。
在成本的管理过程中,财务部门要结合其他部门的各项成本数据来制定计划。把成本的预算合理分配到各部门中去,督促各部门的每个员工充分重视成本的管理工作。在我国,零售业由于用人制度的缺失,在选人问题上缺乏标准,并不能客观地评价个人能力,这就导致员工的工作效率低下,不合理的用人机制使得员工产生消极的工作态度,员工不积极,商品的销售就会产生影响,进而增加商品的成本。因此应该激励员工提高意识,让员工对工作产生积极性,明确责任,进而更好的实现商品的销售,更好地控制商品的成本。
(四)科学地预算成本
零售业需要对成本的数据进行系统的分析,综合经营状况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做出全面、科学、准确的预算。在制定成本预算时,不能仅依靠财务部门的员工,同时也需要其他各部门的员工积极参与配合。采用激励措施激发全体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让员工为了追求企业的最大利益而自愿作出更多努力,如此才能做出更实用更准确的预算。如果成本高于预算,那么各部门就要进行分析讨论,找出问题的原因,一旦确定了销售成本预算方案,各部门就要严格执行,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尊定基础。
(五)提高人员素质,优化人工管控
由于目前零售业采购人员普通专业素质不高,那么作为企业要想控制采购成本,就要提高采购人员的管理。为此企业首先需要聘请专业化的高素质采购人员,接着对企业原有的采购人员进行专业化的定期培训,免费开设专业培训课程,并对肯学愿学的人员给予适当的奖励,从而提高企业采购人员的整体专业素养,以实现最终降低采购成本的目的。
实体零售业几乎无法利用自动化设备代替人,因此在人员安排和调配方面,零售企业需要不断优化人工管控,以最优的人员选择来实现最佳的销售效益,在实现人工成本管理的过程中,对于传统零售企业而言,减量减店不减员不减薪的控制原则,更能进一步提高企业的销售业绩,更能激发出员工的潜能,企业通过对企业文化,员工福利,现金薪酬等方面全面吸引和激励人才,促使他们更好地为企业服务。
伴随着人口红利的逐渐消失,员工工作时间的逐渐延长和工作强度的逐渐加大,如果员工产生的绩效得不到企业管理层的肯定,那么员工的满意度自然就会降低,进而工作效率和工作积极性都会受到影响。在人工成本管理过程中,可以利用科学化的系统,进行相关的数据分析,以分析出的数据作为零售企业合理配置资源的依据。在此过程中,不但要优化效率,还要保证员工的绩效,实现人力资源成本上升的整体优化。
零售企业主要建立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以服务为手段的市场体系。在实际工作中,员工要针对不同的客户群体,实施不同的方案策略,在商品销售过程中,关键是要提高服务水平。在市场中,消费需求日新月异,销售人员也应灵活多变,这就需要企业加强员工的培训,提高员工的素质,培训经费对于企业而言,即是费用支出项,同时又是投资收入项。提高员工的技能,不仅能提高销售业绩,还能提高人力资源效率,使得人工成本的管控优化在零售企业的实际经营管理过程中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六)通过信息技术,优化物流仓储配送
如果传统零售企业运输任务不多,比较简单,可以选择采取第三方物流实施配送,通过合同来约束物流公司配送的行为和配送费用的控制。零售企业对于运输工具和运输方式的选择也尤为重要,合理的选择既能满足企业的需要又能保证运输成本最低。
仓储业务包括自营和外包两种,零售企业应该根据自己的情况来选择适合自己的存储形式,如果企业拥有稳定的供应商,有足够的资金且认为自营更加方便的话,那么企业可以考虑自建仓储设施。若是传统中小零售商,自营仓储业务有困难,那么就应该把仓储业务外包给物流公司,这样不仅减少了企业的投资压力,还能降低仓储成本。
零售企业最担心因为库存不足而失去销售额,但为了销售额又要大量地增加库存,最终则会增加仓储费用,这一直是零售企业亟需解决的难题,而要解决这个难题,就必须找到库存成本和仓储费用之间的平衡点,若有一个先进的系统可以把供应商和零售商链接起来,让供应商能直接及时地掌握零售商的商品销售情况,提前为其备货做好准备,那么就能大大降低仓储成本,从而实现仓储成本的最优化。
在供应链管理模式下,供需双方是合作伙伴关系,保证信息畅通,把供应商的库存系统和零售企业的仓库合二为一,这样就能减少供需双方分别入库的流程。具体地说,就是在消费者选好商品付完款后,零售企业的销售系统会自动传递给供应商的库存系统,当零售企业的商品库存数量低于安全水平时,系统会将订货信息传递给配送中心要求补货,此时需求也会迅速反馈给供应商,由于每一步都在供需双方的准确掌握之中,这样就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缺货成本,也不会造成库存商品的堆积。
四、结语
当前,经济发展的环境变化迅速,竞争的程度也空前加剧,零售企业的市场包容度几近溢出的状态。控制成本已经成为关系零售企业生存发展的重要因素,成为企业提高效益的必经之路,所以企业要在采购环节、管理环节、销售环节、物流环节全方面加强成本控制,为企业创造更大的效益和更多的财富,最终使传統零售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得以显著提升,更好地适应时代的发展和需要。
参考文献:
[1]孙晓琳.零售业如何控制采购成本[J].会计师,2014(14).
[2]郑国秀.商业零售企业成本核算浅析[J].中国市场,2016(27).
[3]黄竖评.企业销售成本控制的对策研究[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6(01).
[4]孔秋红.零售企业人工成本控制体系建设与改进研究[J].现代商业,2017(24).
(作者单位:北京奥运五环销售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