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素质教育已经成为现阶段我国教育的重要内容。素质教育涉及学生的身体素质以及德育和能力各方面的培养。小学生作为学生教育的重要基础阶段,引起了各界的关注,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如何进行小学生的体育教育也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本文在描述了在现阶段小学体育教育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建议以提高小学体育教育的效率。
关键词:素质教育;小学生;体育教育
体育课是一项旨在培养、锻炼学生身体协调能力,学习各项运动项目的基础性实践课程。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开展,小学体育课程的教学重点不再是运动技能的教学,更应该侧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重点关注学生的体育精神以及个人品质的锻炼。因此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重视小学体育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 素质教育背景下开展小学体育教育的价值
(一) 提高小学生身体素质
在当前科技迅速发展的背景下,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在学生的生活中已经成为习以为常的玩具,小学生也成为“低头族”的潜在群体,导致很多孩子缺乏体育锻炼。小学阶段的孩子正处于身体成长的重要阶段,也是接触新鲜事物的黄金阶段。小学体育教育的开展一方面能够让学生接触相关运动知识,另外一方面提供了更多的身体锻炼的机会,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二) 提高小学生集体意识
在体育课堂上进行的很多运动项目的教学重点在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比如接力项目,重点在教育小学生单个人的速度快慢并不能够决定比赛的结果,而是取决于与其他同学的合作,需要团队之间每个同学的互相配合加油打气,才能够最大程度地发挥团队力量,获得理想的比赛结果。通过类似体育活动的教学能够让小学生体会集体合作的力量,逐渐培养小学生的集体意识。
(三) 提高小学生心理素质
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竞争”成为一种常态,但是在面对失败的时候,小学生缺少足够的心理承受能力。现在的小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导致孩子心理素质不高,恐惧失败,即使遇到一点不顺心的事,都会情绪不高,精神不振。通过体育活动的开展,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引导和鼓励,帮助小学生获得正常的输赢观念,培养自信心和抗挫折的能力,进而提高小学生的心理素质。
二、 素质教育背景下小学体育教育存在问题
通过对当前小学体育教育的整体情况考察分析,发现当前的小学体育教育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小学生处于活泼好动的阶段,但是并不喜欢被管束。在体育课上,小学生对老师相关知识讲解的兴趣逐渐下降,对体育课的兴趣不足,积极性不高,不利于素质教育的开展;(2)应试教育社会背景下,体育课的重视程度低,经常要给别的课程让路,导致学生把体育课归入可有可无的课程系列,降低上体育课的积极性,导致课堂教育教学效率低下;(3)独生子女的成长环境让孩子极易养成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在体育课堂上依旧我行我素,导致体育课上很多课程内容无法顺利开展。
三、 素质教育背景下开展小学体育教育的建议
(一) 提高小学生运动热情,提升体育课程教育效率
重视小学生的个性教育,体育老师在开展课程教育的过程中应该考虑学生的身体素质和个性的差异,制定并且实施针对性的教学策略。例如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特点选择不同的体育教学目标,让学生感受体育课堂活动带来的乐趣以及实现目标带来的成就感。小学生阶段学生对新鲜事物的兴趣较高,单一的体育课堂教学内容无法吸引小学生的兴趣,所以在体育课堂教育中需要加入多元化的趣味性教育内容,在运动中提升小学生的身体素质。充分利用小学生好胜心较强的特点,通过设计具有一定竞争性的活动激发学生的热情和竞争意识,提高其运动能力的过程中锻炼学生的身体和心理素质。
(二) 教学手段多元化,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小学生特殊的成长阶段具有好动、热情不稳定等特点,要求体育老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需要紧紧抓住这些特点,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随着新媒体概念的提出,课堂教学方式也应该充分利用这一有效手段。可以利用手机、电脑、投影仪等方式,播放比较受小学生喜欢的动画视频,将枯燥的运动知识传递给小学生,并且进行情景模拟,充分调动小学生的学习和模仿兴趣积极参与到老师的课堂教学中来。
小学生不同于初高中的学生自主意识强,需要老师抓住小学生的成长特点,寓教于乐,可以采用游戏教学的方式,通过一些趣味游戏的开展,让学生在培养运动兴趣,在游戏中锻炼其身体素质,提高其身体协调、平衡性以及力量相关方面的能力,达到教学目的。同时还要充分利用小学生好胜心强的这一特点,运用竞赛的教学方式来激发学生的运动潜能,同时培养小学生的运动竞赛精神和团队合作精神,帮助小学生全面发展。
(三) 体育教学中适当加入德育教育
教学工作在本质上需要教师和学生之间的相互合作,良好的师生关系对于教学内容的传递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融洽的师生关系能够带来愉悦的课堂氛围,反之则会导致气氛压抑紧张并不利于教学。体育课堂上,体育老师传授的知识需要与学生之间建立完全的信任,老师在保护小学生身体安全的基础上还要关注学生的心理信任,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爱护。所以体育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做到用心,根据小学生的性格特点给予关爱,重视学生的自尊心的基础上进行教育和引导,提高教学质量。
综上,在素质教育背景下,把握小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年龄特点和性格差异特征,有效的结合体育教学的实践性、趣味性和竞争性的特点,确定适合的教学内容和目标,建立师生之间良好的关系,在融洽、有趣的气氛中传授知识,全面培养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刘绪凯.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生上体育课的兴趣[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0(12).
[2]乌日格西拉图.浅析素质教育背景下的小学体育教学[J].才智,2015(5).
作者簡介:
范大可,吉林省白城市,吉林省白城市洮北区保平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