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基因融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的模式探析

2018-09-14 10:49陈莉李锦峰齐勇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8年6期
关键词:红色基因核心价值观思想政治教育

陈莉 李锦峰 齐勇

摘要:红色基因是指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内核,是每一个共产党人的人生信仰。今天所说的红色基因不仅仅是抽象的概念词汇,更是活生生的时代精神,要理解红色基因的内涵,把握红色基因的时代性。深刻挖掘红色资源,使红色基因进课堂、进头脑、坚定理想信念,有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新课题。

关键词:红色基因;思想政治教育;核心价值观

高校肩负着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使命,首要解决的是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我国意识形态的主阵地,坚守高校意识形态这块阵地是党和国家发展的需要,其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以下简称“原理”)课是引导和帮助大学生确立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定马克思主义的理想信念,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核心课程。把“红色基因”融入到《原理》课的教学中,有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新课题,重要性不言而喻。高校要重视“红色基因”的宣传教育工作,积极把“红色基因”融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有效增强了思政课的针对性、实效性和感染力、吸引力,以《原理》课为例,对把“红色基因”融入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中的模式进行探讨。

一、 “红色基因”是理想信念教育的优质资源

习近平纪念建党95周年七一讲话:“理想信念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理想信念滑坡是最危险的滑坡。一个政党的衰落,往往从理想信念的丧失或缺失开始。我们党是否坚强有力,既要看全党在理想信念上是否坚定不移,更要看每一位党员在理想信念上是否坚定不移。”针对当前意识形态领域日趋尖锐的斗争,面对国内外敌对势力的西化分化和宗教渗透以及当前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思潮的影响,互联网成为舆论斗争的主战场,平台上传播的谣言、负面信息渗透到大学生生活的每个角落,对大学生的行为模式、价值取向、政治态度、心理发展和道德观念等都有着重大的影响,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和践行带来负面效应。 结合《原理》课的教学目标,把传统资源中的红色基因激活,通过《原理》课坚持不懈地传播红色基因的课程讲授,有助于引学生生学习党史、国史。发挥红色资源的独特优势,有助于激励学生师生传承革命传统,知党爱党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

(一) 与时俱进的红色基因

“红色基因”孕育在革命年代,是无数共产党人为革命抛头颅、洒热血,为了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英勇奋斗,是无数以共产主义为理想信念的中国共产党人对远大革命理想的坚贞,更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精神信仰。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战争年代用前仆后继的牺牲精神,铸就了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长征精神、大庆精神等有特殊意义的红色符号。红色基因是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是共产主义信仰。新时代我国提倡的红色文化,是指在我国改革开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中体现出来的爱党爱国、勇于拼搏、无私奉献的时代精神。红色基因在当代的传承发展,是优秀中华传统文化的稳定传承,是核心价值观的文化彰显,体现了红色基因的强大生命力和时代活力。

(二)融入血脉的红色基因

习主席强调:“中华民族具有5000多年连绵不断的文明历史,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尤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今天,中华文化的影响力在今天对全世界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该紧扣时代主题,采取适合大学生年龄、性格特点的方式,多种方法开展宣传活动,确保红色基因深入人心、融入血脉。传承红色基因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者和坚定信仰者,这就要求我们在《原理》课的教学大纲编写、课程设计、理论授课、实践教学等具体环节融入红色基因,体现创新意识、时代意识。

(三)新媒体下的红色基因

充分利用互联网中具有教育性、娱乐性的精品红色网站,向学生传播红色信息,坚定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每一个大学生都应该经常接受红色文化的洗礼。目前,很多大学生一面对共产主义心存怀疑,认为那是海市蜃楼虚无缥缈;一面又功利性的以个人就业、发展为目的加入中国共产党,因此在大是大非面前,理想信念动摇。每一名教育工作者要改变以往用《原理》课的概念说教、理论灌输的刚性教育方式,学会与时俱进地运用新媒体与学生交流沟通。学会用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柔性教育方式开展教学工作,学会用大学生身边的熟悉的红色基因案例引导学生,运用红色基因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传递给学生,把红色精神红色理念讲到学生的心灵深处,把红色基因融入到大学生的血肉中,促使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同,筑牢大学生理想信念的坚定基石。用红色基因点亮大学生的前进道路,真正做到“润物细无声”,不断提升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

二、 “红色基因”是课程案例教学的优秀内容

在新形势下,要增强《原理》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必须避免枯燥定义解读、概念的灌输,应该运用生动的案例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调动学生的思考积极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填鸭式为心悦诚服,引起学生学习兴趣。思考运用红色基因来提高学生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外化到行动中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原理》课成为学生发自内心真正喜爱的一门思政课。

在课程讲授中,尝试用真实案例来讲解哲学原理。如在讲授“否定之否定规律”这个原理时,可以导入“毛泽东秋收起义失败上井冈山”的案例。1927年毛泽东率领的秋收起义部队向湘南退却途中,遭到敌人阻击,面临缺医少药断粮食等惨重打击 。一些战士面对革命悲观失望,情绪有所波动,甚至开始有人逃离,队伍非常不稳定。面对这种形势毛泽东深感忧虑,召开了工农革命的“行军会議”,会上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对全体官兵说,打几个败仗没有什么大不了,胜败乃兵家常事,后对队伍进行改编和整顿使部队面貌焕然一新。任何事物都有正反两面性,革命没有一帆风顺都会遭遇挫折和失败。否定之否定规律正是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曲折性体现在事物暂时的停顿和倒退,但是经过曲折终将为事物的发展开辟道路,表明事物的发展不是直线式前进而是螺旋式上升的。毛泽东、朱德等无产阶级革命家认识到了革命的发展形势,预测到了革命的未来,正视道路上的各种坎坷,对共产主义和中国革命的胜利怀着坚定的理想信念,这个原理对于我们正确认识事物发展的曲折性和前进性具有重要意义。

在讲授“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时,可以导入“跨越时空的井冈山精神”的案例,对井冈山精神的认识,不能仅仅停留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斗争史,而应当结合当今“两个一百年”“一带一路”等去认识理解,让井冈山精神绽放时代光芒。关于井冈山精神和时代价值,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都有重要论述。1965年5月,毛泽东重上井冈山时说:“井冈山的革命精神不要丢了。”2016年2月,习近平重上井冈山指出井冈山精神:“坚定执着追理想、实事求是闯新路、艰苦奋斗攻难关、依靠群众求胜利。”从井冈山蜿蜒的山路,理解革命的坚信,通往民族复兴康庄大道的不容易;从八角楼的坚定灯光,理解革命信念的不动摇,感悟共产党人的艰辛征程,让井冈山精神放射出新的时代光芒。井冈山精神重要的是一种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具有生生不息、跨越时空的深远的意义。

《原理》课的第七章“共产主义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中,阐述理想变为现实不会一蹴而就,往往会遭遇波澜和坎坷,甚至会反复。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对于理想往往是美好的,但对于实现理想遭遇的艰难会估计不足,在前进道路上缺乏思想准备,会容易使人对理想失去信心。因此要坚定理想,同时要充分认识理想实现的长期性、艰巨性和曲折性。革命前辈就是坚持了革命必胜的信念,克服挫折才最后实现了伟大辉煌。让学生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坚定理想信念,做到坚信不移,才能让理想信念的明燈永驻学生心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该不断丰富红色基因的时代性内涵,并创新宣传载体,让大学生牢记历史,领会精神、发扬传统。

红色基因体现着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的必然灭亡的理解;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但是要注意的是案例教学并不是拿来主义,不能随意地选取案例,案例教学不仅仅是追求热闹的课堂效果,而是需要教师精心地设计巧妙地导入,并在教学过程中及时把握学生对待案例的态度和接受的程度。案例教学中重点不是案例,应该是教学,让学生通过案例的分析深入掌握课程重点,并在实际生活中学会运用原理。

三、“红色基因”是拓展实践教学的优秀载体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红色基因包括东北抗联精神、北大荒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等精神。红色基因就是中国的优秀文化,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东北抗联精神是黑龙江儿女拥有的宝贵精神财富,是龙江文化的精神力量的充分彰显。本人建议黑龙江高校能把参观东北烈士纪念馆、东北抗联博物馆、铁人纪念馆作为《原理》课或思政课的第一课。每位学生可以从历史实物、实景中直观感受波澜壮阔的革命历程,这是多么生动鲜活的一堂思政课的现场教学,思想受到震撼,心灵得到洗礼,情感得到升华,让我省的“红色基因”成为黑龙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优秀载体。

探索拓展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新途径,思政课实践教学把校内课堂延伸到社会实践中,坚持教育与内省相结合、学生骨干与学生全体参与相结合,既完成了既定的教学目标,又通过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参与精心设计,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校可以利用思政课专项经费开展红色实践教学,从一年级新生中选拔100~200人组成大学生寒暑假红色实践研修班,通过实践开展“红色资源育人情况调研”,开展“黑土地的红色传说”调研、开展“红色歌曲赛歌会”等红色主题活动。学生通过全方位、立体化的实践教学感受革命先辈坚定的理想信念、不怕困难、顽强拼搏的革命精神,接受了革命的洗礼,激活红色基因。努力使“红色基因”与思政课教学相融合、与红色文化育人相贯通的重要举措,也是为引导广大师生激活和传承红色基因,切实把弘扬东北抗联精神融入立德树人全过程的一次新尝试,不断赋予东北抗联精神、铁人精神新的时代内涵。

开展特殊主题团日活动。目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最有效的形式仍然是以班级为单位开展活动。利用特殊的纪念日,比如“清明节”“青年节”“七一”“国家公祭日”等开展主题团日活动。以每个自然班为单位传承红色基因,可以更有利于学生开展生动活泼的活动,更能发挥学生的自觉性和参与积极性。通过营造大学校园良好的文化氛围,进而在校园中弘扬红色基因。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和政治灵魂,也是保持党的团结统一的思想基础。红色基因是我们的财富,红色精神是我们的理念。我们要把红色资源融入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建设中,要把红色基因融入《原理》课的理论教学中、实践教学中,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中,促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传承好红色基因,激活红色基因,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失时机地把红色基因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效结合起来,寻找两者的契合点,发挥其对大学生的思想引领、价值导向的积极作用。传承和弘扬红色基因,培育大学生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促使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深刻认知,深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人民出版社,1995.

编辑/岳凤

猜你喜欢
红色基因核心价值观思想政治教育
红色基因融入精准扶贫工作的价值研究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