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娜 田献宗
摘要:文章选取创业意愿、创业胜任力和创新意识三个维度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绩效的衡量要素,用T检验和ANOV分析这三个维度在大学生性别、年级、专业、所属高校类别等方面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的创业意愿在性别、年级和专业上的差异显著,在所属高校类别上差异不显著;大学生创业胜任力在专业上的差异显著,在性别、年级、所属高校类别上的差异不显著;大学生创新意识在四个分类变量上的差异均不显著。
关键词:创业意愿 ; 创业胜任力 ;创新意识
国家的竞争在于综合国力的竞争,综合国力取决于国家的经济实力,而经济实力主要靠具有创新创业素养的群体得以实现。一个社会的创业氛围浓厚与否、创新意识强弱程度主要取决于社会主流青年、具有创新创业素养群体的后备军——大学生群体,其创业意愿、创业胜任力和创新意识是国家和社会较为关注的层面。就现有的研究来看,较多研究将大学生的创业意愿、创业胜任力和创新意识作为衡量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绩效的主要指标,探讨创业意愿、创业胜任力和创新意识形成的原因。如:李明章(2011)的创业意向与创业胜任力,许紫岳(2011)的创业者知识和技能、创业者个人特质,陈文娟(2012)的创业意愿,陈诗慧(2016)的创新意识、创业的知识结构和创业愿望。几位学者均是将创业意愿、创业胜任力和创新意识等三个变量或其中一、二个变量作为因变量来分析相关自变量对其的影响,但很少有学者分析不同类别大学生的创业意愿、创业胜任力和创新意识是否存在差异。 既然学者已经将大学生的创业意愿、创业胜任力和创新意识作为衡量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主要指标进行了证实,那么对这几个指标本身进行不同类别大学生的差异性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不同性别、不同年级、不同专业、不同高校之间大学生的创业意愿、创业胜任力和创新意识是否存在差异呢?本文主要运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ANOV分析的方法来研究这些差异是否存在,并进一步剖析这些差异存在或不存在背后的隐含逻辑,以期为推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绩效探索更为合理的路径。
一、 主要变量及其研究假设
(一)创业意愿
美国博伊西州立大学教授Norris F. Krueger JR指出,创业意愿是潜在创业者对是否开展创业活动的一种思维意识和主观态度,是对创业者特质的一般性描述,这种描述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测人们的创业行为。Grimaldi,R教授指出,创业意愿体现了个人创业方面的特质、技能技巧、环境影响和心理特质。陈文娟运用了多变量测量方法,提出创业意愿包含了大学生兴趣、职业自由偏好和行为期望三因素,实证研究了大学生的创业意愿是一种复杂的决策行为,主要决定于创业态度。本研究在对创业意愿这一维度确定测量题项时,主要借鉴了李明章(2011)的研究问卷,其已证明了这一维度各题项之间具有较高的内部一致性。其中主要测量题项有:将来是否会开设公司、是否一直在寻找创业机会、是否在毕业时首先考虑创业、是否一直有努力成为知名企业家的信念、是否会花时间学习关于创业的知识等。就该维度本文提出假设一:不同性别、不同年级、不同专业、不同类别高校的大学生在创业意愿上存在显著差异。
(二)创业胜任力
“胜任力”首次是由麦克利兰教授于1973年提出的,意为在某一工作领域中将具有卓越成就者和普通者区分开来的个人深层次特征。Chandler和Hanks在1994年的一项研究中指出:创业胜任力是人们识别、预见并有效利用机会的能力。李明章(2011)的研究证实: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创业教育能够有效提升其创业意向和创业胜任力。彭萍(2016)以我国162所高校为研究样本,选取创业实践和创业训练为测评指标,得出了不同大学在这三方面差异显著的结论,但作者未考虑创业胜任力的因素。本研究在选取创业胜任力这一维度确定测量题项时,亦借鉴了李明章的研究维度,创业胜任力这一维度主要包括以下测量题项:在事情的处理过程中总能保持冷静、认为同别人合作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情、与别人冲突时能克制自己、愿意付出非同寻常的努力去实现目标、有长远的计划、专业学习扎实努力、为实现目标有较强的执行力等。就该维度本文提出假设二:不同性别、不同年级、不同专业、不同类别高校的大学生在创业胜任力上存在显著差异。
(三)创新意识
社会大众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进步和发展的关键,创新意识指人们创造新事物的观念或动机,是人们在其学习、工作、参与社会实践中所表现出来的创造性的意向、愿望和设想。该维度作者采用自行发展测量题项的方式,用以下题项测量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喜欢尝试新事物、对问题总有独到的见解、面对问题总会尝试采用多种方法和思路、在实践活动中能提出切实可行的实践方案、思维拓展性强、喜欢探寻事情发生的原因、喜欢问一些别人想不到的问题。就该维度本文提出假設三:不同性别、不同年级、不同专业、不同类别高校的大学生在创新意识上存在显著差异。
二、 研究过程
(一)问卷设计
本研究采用借鉴和自行发展相结合的方式确定维度及其题项,在此基础上形成问卷,在基本信息层面,设置了性别、年级、专业、高校类别等分类变量。选取了江西省各类高校中的部分学生,采用网络发放、填写并回收问卷的方式,随机发放问卷420份,有效回收350份,有效回收率为83.33%。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SPSS22.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基于性别的创业意愿、创业胜任力和创新意识差异研究,其分类变量为两个,采用了独立样本T检验的方法,其余基于年级、专业和高校类别的创业意愿、创业胜任力和创新意识差异研究,其分类变量为三个及以上,采用了单因素ANOV分析方法。
(三)研究内容
1.问卷的信、效度检测
本研究首先对三个维度进行了信度和效度的检测,创业意愿维度的组成信度为0.886,创业胜任力维度的组成信度为0.913,创新意识维度的组成信度为0.917。三个维度的信度值均大于0.7,说明维度均通过了信度检验。进一步对研究问卷的收敛效度进行检验,结果表明,创业意愿维度的收敛效度为0.612;创业胜任力维度的收敛效度为0.777;创新意识维度的收敛效度为0.650。研究进一步用Bootstrap计算对各维度之间相关系数,从而进行区别效度进行检验,结果如表1:Φ±2σ, Bias-corrected及Percentile的95%置信区间均没有包含1,完全相关未被包含,因此维度之间相关不为1,维度之间具有区别效度。
2.基于性别的创业意愿、创业胜任力和创新意识差异研究
表2独立样本T检验的结果表明,样本男性创业意愿的均值为3.581,女性创业意愿的均值为3.130,列文方差相等性检验结果为P=0.034<0.05,表示方差不齐性,其对应的平均值相等的t检验结果,p=0.007<0.05,表示总体所研究的男性和女性在创业意愿上的差异是显著的,且平均差为0.451,其差异值在95%的置信区间落在0.126和0.776之间。
.
在创业胜任力方面,列文方差相等性檢验结果为P=0.151>0.05,表示方差齐性,其对应的平均值相等的t检验结果,p=0.891>0.05,表示男性和女性在创业胜任力方面差异不显著;在创新意识方面,其方差亦为不齐性,p值检验结果为0.748,大于0.05,表示男性和女性在创新意识方面差异不显著。
3.基于年级的创业意愿、创业胜任力和创新意识差异研究
表3显示,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在创业意愿上的差异显著(其P值小于0.001),而在创业胜任力和创新意识方面的差异不显著(P值分别为0.319和0.987,均大于0.05)。进一步的Tukey HSD 多重比较结果表明:大一学生和大二、大三、大四学生在创业意愿方面均要强烈,显著性值均小于0.01,均差分别为:0.584,0.923,0.758。大二学生和大三、大四学生相比,大二学生的创业意愿大于大三和大四的学生,大三和大四的学生相比,大三学生的创业意愿小于大四的学生。所以按照创业意愿大小的年级排序为:大一>大二>大四>大三。
4.基于专业的创业意愿、创业胜任力和创新意识差异研究
本研究将大学生所属的专业类别分为理工、文史、经管、艺术、体育五大类,表4结果表明:不同专业的大学生在创业意愿和创业胜任力方面的差异显著,在创新意识方面的差异不显著。
进一步对存在差异的创业意愿和创业胜任力两个维度进行Tukey HSD 多重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理工类学生和文史类学生的创业意愿相比差异不显著,但却和经管、艺术、体育类学生的创业意愿差异显著,且小于后三类学生的创业意愿,平均差为分别-0.841、-1.168、-1.017;文史类学生的创业意愿均小于经管、艺术、体育类学生的创业意愿,平均差为分别-1.055、-1.382、-1.232;经管类学生的创业意愿和艺术、体育类学生的创业意愿差异不显著;艺术类和体育类学生的创业意愿差异也不显著。理工类学生的创业胜任力明显小于经管类学生的创业胜任力,平均差为-0.738,也明显小于体育类学生的创业胜任力,平均差为-0.904。其他多重比较的结果均为差异不显著。
5.基于不同类高校的创业意愿、创业胜任力和创新意识差异研究
本研究中将被调查对象所属高校分为了一本院校、二本院校、职业院校和其他四类。各类高校大学生的创业意愿、创业胜任力和创新意识的显著性分别0.235、0.488和0.481,其值均大于0.05,说明各类高校大学生在创业意愿、创业胜任力和创新意识方面的差异均不显著。
三、 研究结论与讨论
(一)研究结论
在将反映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重要绩效指标划分为创业意愿、创业胜任力、创新意识三个维度后,本文以大学的性别、年级、所属专业和所属高校为类别变量,分析大学生创业意愿、创业胜任力和创新意识的差异。
1.大学生创业意愿的差异。男大学生和女大学生的创业意愿存在显著差异,男大学生的创业意愿显著高于女性;不同年级大学生的创业意愿存在显著差异;不同专业的大学生的创业意愿存在显著差异;不同类高校的大学生的创业意愿不存在显著差异。综上,本研究的假设一部分得到支持。
2.大学创业胜任力的差异。男生和女生的创业胜任力不存在显著差异;不同年级大学生的创业胜任力不存在显著差异;不同专业的大学生创业胜任力存在显著差异。不同类高校的大学生的创业胜任力不存在显著差异。综上,本研究的假设二部分得到支持。
3.大学生创新意识的差异。不同性别、年级、专业和高校的大学生在创新意识方面均不存在显著差异。综上,本研究的假设三得不到支持。
(二)本研究对于推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意义
通过研究,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主管部门应看到创业意愿在不同类高校之间是不存在显著差异的,并不是一本学校学生的创业意愿一定高于二本学校和职业院校的学生,各类高校均应对其提升其学生的创业意愿产生信心,通过创业创新教学方法的改进、教学活动的开展、环境的创设提升创业意愿。理工类和文史类的学生创业意愿较之其他专业学生的创业意愿低,应该通过教育加强对这两类专业学生创业意愿的提升。女生的创业意愿较之男性的创业意愿低,在创新创业教育的引导中,应加强对女性学生创业意愿的引导。
同时,经管类和艺术、体育类学生的创业胜任力明显高于其他专业学生的创业胜任力。因此,在创新创业课程的教学工作中,应该加强对文史和理工类学生创业胜任力的培养和提高。创新意识在性别、年级、专业和高校类别上不存在显著差异,但就实际表现来看,大学生的创新意识还是存在差别的,到底在哪些方面存在差异,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大学生的创新意识的差异,亟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Norris F. Krueger JR. Competing models of entrepreneurial intentions[J],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2000,15(5-6):411–432.
[2]Fini,R,Grimaldi,R.,Marzocchi,G.L,and Sobrero M. (2009) The Foundation of Entrepreneurial Intention[J]. Summer Conference,June 2009, 17-19.
[3]陈文娟.大学生创业意愿影响因素实证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2(9):86-90.
[4]彭萍.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评价——基于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数据[J].高教论坛,2016(1):16-17.
编辑/岳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