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育中对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培育浅析

2018-09-13 11:16刘韦
内蒙古教育·科研版 2018年6期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育教育策略

刘韦

摘 要:教育改革力度不断加大,素质教育主导地位日益显现。传统小学数学教学模式的不足之处不断暴露出来,基于教学效果改善,小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培育应引起更多关注。正处在成长阶段的小学生,通常都具有比较活跃的思维能力。培养小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能有效奠定其未来学习、生活的基础。以小学生独立思考的重要性为切入点,本文分析了独立思考能力在小学数学教育中的现状,并将提出培养小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相关措施。

关键词:教育策略;独立思考培养;小学数学教育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8)06B-0079-02

小学是学生整个学习生涯甚至是人生中的第一个正式学习阶段,本阶段的学习质量将会对学生未来的工作、生活、学习产生重要的影响。因为本阶段中的学生正处在人生发展起步时期,图形化是其思考问题的主要方式。对于教材内的部分理论,特别是数学类学科来说,通常对逻辑思维能力有相对突出的要求。在教学实践中,需要教师进行逐步、深入引导。这也让学生对教师产生了更多的依赖性。在具体引导过程中,如果教师没有充分关注小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对小学生的未来发展会产生影响。

一、独立思考能力在教育中不足的原因

(一)教学方式单一

教师利用板书,将教材知识“照本宣科”地向学生传递,这是我国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尤其是数学教学,按部就班、严肃、古板是大多数数学教师的基本教学形态。部分教师通常以其所积累的教学经验展开课堂教学,创新性不足,学生的独立思考空间通常难以有效形成。在教学中,教学方式单一导致的教学结果就是学生被动性地学习,学生的正常思维会因此受到影响,从而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以“练”为主是不少老师喜欢的一种教学方法,这种练习模式在没有深入了解学生基础上,便要求学生死记硬背教学内容,学生的固化思维模式会因此而逐步形成,教师同样也无法充分挖掘出学生的潜力。

(二)课外作业过多

小学生并没有初、高中生那样的思维能力,必须要有相应的过渡阶段,才能理解并接纳数学知识。然而,部分老师并未关注到这一点,而只是仅从班级合格率、教学质量保障出发,过多的关注学生的成绩。因此,利用加大课外作业量来对教学内容进行巩固就成为一些老师的教学法宝。然而过多的课外作业会让学生的学业压力显著增加,其直接结果是:为把作业完成,学生通常会想方设法,甚至于采用抄袭手段完成作业,疲于应付课外作业的学生根本没有独立思考的空间、时间,长此以往,对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不利。

(三)小学生的天性决定的

易受干扰,注意力不集中,好玩、爱动等,是小学生的天性。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此阶段不但难以发挥理想效果,反而会成为小学生玩闹的平台。同时,因为有较强的表现欲,思维敏捷、成绩较好的小学生通常会抢答,讨论氛围难以形成,其他人的独立思考机会、空间同样也无法形成。

二、独立思考能力培养措施

(一)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中心。在教学中,教师应确定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这样,小学生综合素质与独立性才能不断提高。新课标要求,小学教育必须对每名同学有深入了解,要将小学生当成全部教育教学的主体或核心。特别是小学数学课教学,有必要促使更多的学生勇于举手发言,持续增强小学生对数学的探索兴趣。这就要求教师应与时俱进,综合分析小学生实际情况,持续完善教学理念,适当调节分阶段教学方法,使小学生变成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的主体。

(二)教学思维转变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将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打破,对学生的思考、分析、处理问题能力进行培养,而非使其成为学习、测试的机器。这就要求教师应从学生角度思考学习问题,这种换位思考可以对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形成持续激发。课前导入有必要把学生有兴趣的部分内容、环节穿插使用,比如,采用课堂小游戏来激发学生进入思考状态。

在“鸡兔同笼”问题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采用丰富的小动画图片来展示将要表达的主体内容,引导小学生利用图片将问题理解得更直观、更透彻,用灵活动态的画面取代枯燥乏味的书本知识,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主动分析思考,这也和小学生图像化思维特征较吻合。

(三)教学内容安排合理

教学理念转变、娱乐教学思想等并不意味着要放松课堂管理,而是要求教师的教学内容必须安排合理,让学生把数学知识更有效的掌握,完成学生思考的独立性培育。数学学习必须坚持循序渐进的方法,将不同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充分掌握,联系现实生活,让小学生知道:数学在生活无处不在。例如,对长方形面积公式教学环节完成之后,可以把下列任务布置給每名小学生:练习本面积计算、课桌面积计算、家庭房屋面积计算等,以此帮助小学生从本质上理解生活与数学之间的关系,持续强化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

(四)采用目标化教学

教学重点寻找是教师必须完成的工作。

第一,确保小学生有牢固的基础知识,特别是对于有较强概念性的问题,宜采用多媒体来演示这类问题。现实生活中的各类案例同样可以成为教育教学的切入点,这样可以加强小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同时也能培养他们的探索意识,在此过程中,即使存在问题,教师同样也要主动探索处理途径。

第二,讲解新章节知识点时,教师要把多数小学生的兴趣点找到、找准,以此无缝衔接教学内容。在促进学生对此前所学知识要点巩固过程中,要用简单化、生活化策略取代原本枯燥的灌输,使小学数学教学实现标准化、规范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把数学学习的难度尽量减小,引导小学生自觉展开独立思考。让小学生知道,生活是数学的源泉,人类生活、生产与数学之间联系紧密。

(五)关注问题情境构建

小学阶段的学生,其思维意识并不完善,“向师性”极强。基于此,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生活中的各种现象来完成教学情境设置,以此对小学生进行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培育,这种办法不仅简便,而且有效。新课标指出,在组织、设计小学数学教学方面,小学数学老师不但要把课本知识重点讲清楚,而且更要注重于学生的发散思维与自主创新能力培育。因此,在课堂教学环节中,课堂教学要点宜通过“问题设置”完成导入,利用问题构建法,对学生展开的问题分析、探索方向加以引导。应利用小组学习、探讨策略,把“一题多解”思路、方法找到。

比如,在数学图形教学过程中,我们应采用图片方式,向学生展示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以便于学生先对此类图形产生一种基本印象,引导小学生利用对比法,对各类图形的特征进行分析对比,从而让小学生自主完成不同图形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探索,将他们的学习欲望全面激发,让学生从内心产生“我要学”的意识。教师要引导小学生举例分析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常见图案(形),从而突出小学生的主体作用,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并完成对小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的进一步培养。

三、结束语

小学阶段的学生,好动、活泼是其天性,这要求小学数学教学工作必须更有针对性。在教学实践中,在持续突破传统教育理念的同时,还应加强对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育,这需要多方共同关注,家长、老师及校方必须多管齐下,全面凸显教学过程中的学生主体地位,重点对小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进行激发式培育,利用教学策略更新及各种现代教学设备,对小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进行进一步强化,只有如此,小学数学的教学效果才能更理想。

参考文献:

[1]唐娟.建构理论下自主学习小学数学教学模式研究[J].才智,2017,(27).

[2]潘熙彪.小学数学教育中独立思考能力养成对策[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7,(1).

猜你喜欢
小学数学教育教育策略
新课标理念下的小学数学教材解读方法探析
小学数学教学中独立思考能力养成探微
弱势群体与特殊家庭学生心理健康研究及教育策略
谈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
中小学美术教育的价值取向及教育策略探析
对新环境下中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与探索
略论整体性视角下的思想政治教育
探讨小学数学教育中独立思考能力的养成
竞争意识在小学数学教育中的运用
关于小学数学教育与信息技术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