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世彬
【摘 要】小学阶段的学生,好奇心比较突出。无论在哪些方面,他们都希望得到教师对他们或多或少的表扬,这就奠定了激励教育模式在小学教学中存在的基础。就激励教育模式应用于小学语文教育中的思考展开论述,分析了此教育模式下的小学语文发展趋势,为今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激励教育模式 小学语文 探讨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11.082
小學阶段的学习主要是依靠教师引导学生完成,这个阶段的学生还没有养成自己主动学习的习惯,因此在学习上更多的是依靠教师布置作业的形式。儿童心理学家们的研究表明,小孩子们更多地偏向于接受表扬及赞美,在学习生活中适时地对学生给予表扬,可以很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习效率。
一、激励教育模式应用于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意义
(一)提高小学语文课堂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小学生年龄小,在课堂上容易开小差,因此需要教师时刻提醒学生注意课堂纪律。按照传统的课堂教学方法来看,小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时间仅为15分钟左右,且课堂效率极低。采用激励教学模式,对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进步给予鼓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小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应用激励教学模式,不仅可以改善小学生对语文学习的消极态度,而且还可以帮助他们明确学习语文的目标,在丰富学生课堂内容的同时,还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上课积极性,促进他们课堂参与度的提高。不论是哪个阶段的孩子,对于批评和表扬,毫无疑问都是选择后者,因此激励教育模式的实施是符合儿童心理学的强有力的政策措施。
(二)激励教育模式可应用于各个层次的学生
不同于其他教学模式,它可以应用于各个层次的学生,对于不同的学生都会产生一定程度的激励效果,因此实行这种模式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推行这种模式的教学,不仅可以促进学生的学习,还能够促进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联系,加强两者之间的情感交流。除此之外,还可在一定程度上帮助那些刚开始教学生涯的新教师,容易与学生建立起相互信任的关系,有利于下一步教学工作的展开。将激励教育模式应用于各个层次的学生,避免了传统教学模式下的相应教学模式仅用于部分学生的尴尬局面,也避免了之前因为成绩不理想、不敢跟教师沟通的学生,导致最后形成两极分化的班级现状。
(三)注重学生的性格特点与因材施教理念的结合
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对于学习有着自己的见解和主张。在小学阶段大体可以分为三种学生,一种是积极向上努力学习,能够凭借成绩成为教师宠儿的好学生;另一种是在学校好事坏事都有他,成绩时而上升时而下滑,在教师眼里是调皮捣蛋典范的学生;最后一种是对学习缺乏兴趣,但对于其他的一些兴趣爱好却比较在行的“不务正业”型学生。在传统教学的理念看来,第三种学生将来是不能成才的,可是在新课改的大浪潮下,导致传统教学观念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激励教育模式的实行,不管是对哪种学生而言,都是一种对他们人格信心的激励,都能够让他们充满正能量,对未来充满希望,培养他们成为21世纪的栋梁之才。
二、激励教育模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方法
(一)注重根据学生个体差异进行恰当激励
在推行激励教育模式的同时,还应该注重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对于那些学习生活中自信心比较强的学生来说,激励政策要少用,小学生的心智体质还不健全,在他们自信心足够的情况下再实行激励教育模式的话、容易造成学生的盲目自信、目中无人的态度,而对于那些性格比较内向、学习生活中比较胆小的孩子而言,就要大力实施激励教育模式,让他们发现自己的独特之处,逐渐树立起他们的自信心,让他们走出自己的小生活圈,增强与人交流的能力。对于处于这两种情况之间的学生,教师要根据学生自己的情况给予适度的激励,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方便学生以后的发展。
(二)设计语文活动巧妙激励
语文课程的学习本来就是丰富多彩的,再加之上课教学手段的多样化,使得语文课堂比其他课堂更活跃。在课堂上融入其他教学活动,在活动过程中通过激励教学的方式,让学生把精力集中到学习中来,有利于课堂气氛的调动,同时用活动来融入激励教育模式中,也更容易拉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总之,激励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是适应新课改政策的一大重要改革。这体现了国家注重小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举措,也显示了在教学生活中注重小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方向。除此之外,激励教育模式的应用是教学目标改革的一个新的里程碑,标示着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发展的一个新进步。
参考文献
[1]蒋文华.探究激励教育模式应用于小学语文教育[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7(9):77.
[2]武新虹.浅析激励教育模式应用于小学语文教育的重要性[J].考试周刊,2014(82):4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