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奕婷
摘 要:细节描写就是对生活的细微小事、人物的细微神态动作、环境中的细小事物进行精雕细刻、具体入微的描写,具有真实性,细致性,典型性的特点,本文结合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细节描写片段,阐述细节描写的作用与策略,揭示细节描写的重要性。
关键词:小学作文 细节描写 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8)08-0158-01
秦国丞相李斯劝诫秦王曾说:“泰山不拒细壤,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这句话鲜明地指出只有重视细节才能获得成功。同理,学生在写作时是否抓住细节加以刻画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一篇文章的成败。然而,在小学生书写的记叙文中,大部分习作均沦为流水账,题材老套,千篇一律,泛泛而谈,索然无味。因此,若想提高小学生的写作水平,势必要求老师在细节描写方面加以引领和指导。
1 细节描写的定义
细节,就是指细小的环节和情节,而细节描写就是对生活的细微小事、人物的细微神态动作、环境中的细小事物进行精雕细刻、具体入微的描写。它是小说、记叙文情节的基本构成单位。在小学语文教材中,主要有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环境等细节描写。
2 细节描写的要求
(1)真实性,指细节描写能精准而惟妙惟肖地反映现实生活中人和事的特征。(2)细致性,指调动各种感官,仔细观察人和事物,从而达到生动形象的表达效果。(3)典型性,指描写的细节具有广泛的代表性,从细微处着手、从大处着眼,通过细小的事物反映人的思想状况、社会风貌。
3 细节描写的作用
细节描写在文章中看似闲笔或赘笔,信手拈来,无关紧要,可有可无,但都是作者精心的设置和安排,不能随意取代。鲁迅先生认为细节描写可以“借一斑略知全貌,以一目尽传精神”。成功的细节描写会增强读者的阅读兴趣,提高文章的表达效果。
3.1 塑造人物形象
在《林冲棒打洪教头》一文中,通过外貌、动作等描写生动地刻画了林冲和洪教头的人物形象。如“只见来人挺着胸脯,歪戴着头巾”可见洪教头目中无人;“全不理睬”“洪教头也不相让,便去上首坐了。”更加突出了洪教头的粗鲁无礼、嚣张跋扈。而“连忙站起来躬身施礼”“起身让座”,把林冲的彬彬有礼刻画得入木三分。
3.2 推动情节发展
在《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一文中,在红军战士因饥饿而昏倒时,彭德怀首先不耐烦地命令警卫员杀骡子,当战士们舍不得杀大黑骡子时,他向副官长怒吼“你不向它们开枪,我就要向你开枪!”随后骡子“牺牲”被端到彭德怀面前时,他发火道“我吃不下,端开!”这三次话语都与骡子有关,在不耐烦、怒吼、发火的背后藏着的是彭德怀爱大黑骡子更爱战士们的深深真情。
3.3 烘托渲染氛围
在《船长》“诺曼底”号行进过程中,有这样一段描写:“薄雾笼罩着大海。突然,沉沉夜雾中冒出一个阴森森的往前翘起的船头。”“笼罩”“沉沉夜雾”这两个词则说明雾大,能见度很低。“阴森森”为ABB式的词语,叠词更容易感受出环境的恶劣,不仅体现大海的黑暗、阴沉,而且让人觉察出将会有可怕的事情发生。
3.4 揭示文章主题
《爱如茉莉》文中的爸爸边打哈欠边说:“我夜里睡得沉,你妈妈有事又不肯叫醒我,这样睡,她一动我就惊醒了。”而妈妈却说:“你爸爸伏在床边睡着了,我怕惊动他不敢动。不知不觉,手脚都麻木了。”双方都为对方着想,朴实的话语中无不流露着父母之间如茉莉一般平淡无奇,却洁白纯洁的爱。
4 细节描写的策略
细节,是整个人物形象的有机组成部分,每一个细节都以一种必然的、不可缺少的姿态出现。只有运用恰当的细节描写,才能刻画出有血有肉,真实丰满的人物形象。
4.1 观察特征绘肖像
随着年级的升高,外貌描写要逐步提高要求,特别要为表现人物的性格服务。例如《爱因斯坦和小女孩》一文中,老人的胡子短而硬、头发蓬乱让人看到了他衣冠不整的模样;衣服“又肥又大”、“趿拉”着拖鞋,透露出他在生活中的不拘小节,此人不修边幅更能反衬出他把全部的心血倾注在科学研究上。
4.2 锤炼动词现造型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许多词语意思相近,但是仔细推敲,又略有不同,这就需要我们在写作中,结合具体的语境,斟酌最恰当的动词。例如《诺贝尔》一文中,诺贝尔经过数年的努力钻研终于发明了炸药,但是在炸药爆炸的那一刻,诺贝尔仍置身于实验室中仔细观察,突然,他“冲出浓烟,高举双手呼喊着:‘成功了!成功了!”一个“冲”字可见他速度之快,他迫切想告诉人们他创造了生命的奇迹,随后“高举双手呼喊”更是反映出他发明炸药成功之后的极度兴奋与喜悦。一个科学家置个人安危于不顾,始终心系科研事业,这是何等伟大,令人动容!
4.3 吻合个性说话语
俗话说:言为心声。为了塑造人物形象,凸显人物精神品质,作者往往抓住人物的个性化语言进行细致生动的描写。例如《我和祖父的园子》一文中,我拿着水瓢,拼劲了力气,把水往天空里一扬,大喊着:“下雨了!下雨了!”随风洒落的水滴就如同一个个雨精灵漫天飞舞,和小孙子的灿烂笑容相映成趣。虽然只有短短的两句话,却刻画了调皮可爱的小孙子形象,如果小孙子说“水滴受到地心引力往下掉”,那么小孫子还天真烂漫吗?
4.4 抓住个性摹心理
心理描写需要在了解情节环境的基础上,揣摩分析人物的心理状态,选择适当的方式进行表述。心理描写有直接描写和简介描写两大类。直接描写往往是主人公内心独白或者梦境描写,而间接描写则通过环境和言行加以衬托渲染。例如《最大的麦穗》一文中,苏格拉底让弟子们在麦地中找最大的的麦穗,弟子们丝毫没有头绪就是直接心理描写,他们总认为最大的那一穗还在前面呢,他们总认为机会还有很多,完全没有必要过早地定夺。这些心理活动生动地刻画了弟子们迟疑观望,以至于放弃机遇、错失良机。
生动的细节描写能塑造人物形象,推动情节发展,烘托渲染气氛,揭示文章主题……在日常作文教学中,要让学生掌握细节描写的策略,从而增添文章的真实性和可读性!
参考文献:
[1] 石录.反思小学作文教学[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08年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