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朝并重”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实践教学质量研究

2018-09-10 10:27张晓宇
读与写·教育教学版 2018年8期
关键词:提升实践教学质量

摘 要:“向应用型转变”已成为近年来高校转型发展的一个热点。本文对辽东学院朝鲜语专业的实践教学的现状进行整理,針对传统实践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之处,结合学校当前转型发展需要,提出“韩朝并重”人才培养模式下提升实践教学质量的新举措。

关键词:实践教学 质量 提升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8)08-0027-02

“向应用型转变”已成为近年来高校转型发展的一个热点。辽东学院作为辽宁省首批转型发展试点院校和辽宁省唯一一所加入中国应用技术大学联盟院校,始终坚持应用型办学定位,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行业企业为依托,突出特色发展,着力推进内涵建设。朝鲜语专业作为辽东学院重点与特色专业、转型发展试点专业,根据辽东学院的办学指导思想,以服务地方需求为主线,确立“求同存异、韩朝并重”的人才培养模式,旨在为中朝、中韩经济与文化交流发展培养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具备较强的语言应用能力及职业岗位竞争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技术人才。

依托毗邻朝鲜半岛的区位优势,辽东学院朝鲜语专业在全国同行业中首次提出的以“求同存异”为原则、以“韩朝并重”为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适应当前新形势,符合新时代社会及用人单位对朝鲜语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而如何利用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提升实践教学质量,进而增强就业竞争力是我们亟待解决的课题。笔者首先将对朝鲜语专业实践教学现状进行整理,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再立足当前实际情况,研究出“韩朝并重”人才培养模式下促进实践教学质量提升的策略。

1 辽东学院朝鲜语专业实践教学现状

实践教学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环节,辽东学院朝鲜语专业现行的人才培养模式是以朝鲜语语言文学理论知识为基础,以朝鲜语应用能力培养为专业发展方向,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途径,培养适应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应用技术型人才。同时要求学生具备一定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能力,适应辽宁乃至东北亚区域产业升级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加大了实践教学课时,通过开设课内综合实验与实训、课外综合实验与实训、综合训练课程、成长基础实践课程和创新创业实践课程等实践课程群,大幅提升实践教学课时比重,强化语言实践运用,培养朝鲜语综合语用能力,为将来走上实际工作岗位打下坚实基础。

此外,朝鲜语专业注重加强与社会各界的沟通联系,积极与北京、沈阳、大连、丹东等地的多家对韩、对朝贸易公司寻求合作,开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深入开展校企协同办学,搭建校外实践教学平台。同时大力进行实践教学改革,出台实习管理办法、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管理办法,加大对专业实习、毕业设计改革工作的管理力度,全面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辽东学院朝鲜语专业以产学合作为纽带,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实现专业与用人单位的合作“双赢”。校外实践基地的建立,也为在校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项目合作、实践教材开发等提供便利。

2 辽东学院朝鲜语专业实践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

过去,受传统教学观念影响,大学普遍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的思想,形成了“理论教学体现学术性、实践教学是理论教学的一个环节、一种补充”的认识。但近年来,随着教育形式的发展,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更加迫切。在学校的高度重视下,朝鲜语专业的实践教学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也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薄弱环节。

2.1 实践教学任务执行不够到位

朝鲜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对实践教学课程、理论课程的理论讲授与实践的学时分配都有明确规定。但是由于实践教学具有很强的灵活性,任课教师在执行过程中往往将实践教学流于形式。尤其是像《基础朝鲜语》《中级朝鲜语》《高级朝鲜语》等理论讲授与实践相结合的专业主干课程,因理论讲授的内容信息量大,再加上学时又有限,就造成很难将实践学时落到实处的局面。另外,每学期末开展的为期两周的实践学期,在授课内容及形式上随意性比较强,而且高年级与低年级间的实践内容衔接上也缺乏系统性和层次性。

2.2 实践教学考核环节不够科学

为满足转型发展的需要,根据《辽东学院课程考核改革指导性意见》,朝鲜语专业绝大多数课程已经实施了“2+1的课程考核方式改革”,即过程性考核(平时成绩+能力评价)+期末测试,建立了以能力评价为核心的多元化评价体系,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自主学习和分析问题能力。从上表我们可以看到,目前朝鲜语专业主干课程的能力考核方式多以笔试为主,而语言学习需要的是对听、说、读、写、译五种能力的培养,现行的考核方式过于单一、未能充分体现出对实践教学环节的考核,不利于学生朝鲜语综合运用能力的提升。此外,《韩国文化周》《综合技能训练》《综合实习》等专业实践课程,因授课内容及形式相对灵活,撰写专题报告、论文、心得、以及根据活动参与度的考核方式又不够全面、且任课教师的主观性太强。

2.3 实践教学师资力量薄弱

朝鲜语专业现有教师16人,其中40岁以下的教师占总人数的68.75%,是一支年轻的教学团队。所有专任教师均从高校毕业后直接踏上教师岗位,普遍缺乏实践工作经验,对就业岗位的专业技能需求了解也不够。与此同时,外语专业课时量大,教师教学工作任务繁重,尤其在当前学校转型发展关键时期,教师需要做好教研工作的同时,又得兼顾科研、进修学习等,缺乏长期深入到企业实践锻炼的机会,难以将实际与理论知识相结合,照本宣科的情况较多。现阶段朝鲜语专业实践师资力量较为薄弱,“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

2.4 实践基地利用率偏低

朝鲜语专业已经与丹东、沈阳等十余家对韩、对朝贸易公司、企业签署协议,建立校外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实践锻炼的机会。校内实践基地——韩朝文化苑也配备了“同声传译”设备、“图书资料室”、“韩朝文化体验室”、“多媒体学习室”,为学生资料查询、文化体验、自主学习等营造了良好环境。就目前的情况来看,除“丹东市韩远教育咨询服务中心”、“丹东中国国际旅行社”和“沈阳SK爱思开希恩思系统(北京)有限公司沈阳分公司”每年都有学生去实习外,其他几个校外实践基地的利用率普遍较低;而校内的“韩朝文化苑”也仅限于用作文化体验和同声传译授课。究其原因在于校外实践基地所在地区多以丹东为主,而大多数家长和学生都希望能够回到自己的家乡就业或实践学习。而随着互联网的普及,更多的学生倾向于通过网络查找资料。

3 构建“向应用型转变”的实践教学改革策略

针对上述朝鲜语专业实践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结合学校当前“向应用型转变”的需要,笔者以满足社会需求的应用型、创新型人才为培养目标,提出以下提升实践教学质量的新举措,旨在全面提升实践教学质量,进而提高学生的朝鲜语综合应用能力。

3.1 转变意识,将实践教学落到实处

首先,教师应转变“重理论、轻实践”的传统思想,日常教学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精神、职业素养和就业能力为目标,积极处理好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之间的关系。其次,要有计划性、目的性和针对性的安排实践教学的授课任务,避免随意性,实现规范化,尽可能将实践教学任务落到实处。比如理论学时与实践学时相结合的课程,任课教师可以根据授课进度,定期拿出一定的课时将理论讲授的内容进行口语、写作等方面的强化训练,从被动接受型向实训型转变,帮助学生加深记忆;针对随意性比较强的实践学期的课程,可以分年级进行听、说、读、写、译专项训练,这种针对性的集中训练方式,能够帮助学生巩固知识、提高能力。最后,要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管理力度,以监管促规范,全面提升全体师生对实践教学重要性的认识。

3.2 以能力为本位,建立多元化的考核体系

以能力为本位,进一步完善全程性考核制度,建立学生实践学习评价体系。新型的考核体系要注重能力评价,积极推进定性、定量评价相结合,口试、笔试相结合,开卷、闭卷相结合。首先,从实际出发,依据学生课堂表现、提交的心得体会、论文、专题报告、作业的完成质量,有针对性的对学生的实践技能掌握情况进行考核。其次,建立科学完整的毕业综合训练试题库及评分标准,将毕业生的综合训练成绩和用人单位的反馈意见作为评价标准的重要指标。再次,采取科学、客观的评价方式,坚持过程性考核与结果考核相结合。最后,与各实践基地、用人单位建立高效的沟通反馈机制,促进实践教学质量的不断改进和提高。

3.3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队伍质量

师资队伍建设是转型发展的核心要素。当前,朝鲜语专业要紧密结合转型目标和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有计划地建设一支教学能力、实践能力兼备的“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积极加强教师教学能力培养,完善教师培养培训体系,组织教师到实务部门、企业、培训机构实践锻炼,提高教师实践教学能力,及时掌握社会及企业需求与发展动态,构建实践反哺教学的长效机制。同时还要鼓励专任教師利用课余时间与寒暑假假期时间,考取导游员资格证书、全国报关员资格证书、翻译专业资格证书等相关职业资格证书,鼓励教师到企业参加实践,取得“双师双能型”教师资格。通过校外延伸与校内培植“双管齐下”的方式,让教师丰富专业知识,厚实专业素质,提高驾驭课堂的能力。

3.4 加强实践基地建设,保障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有效落实

一是建立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加强学院、学生会、企业、工商联之间的交流与联系,通过定向培养、参观体验、假期实践、毕业实习、毕业就业等多重合作方式,增强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二是聘请企业家定期开展校企合作系列专题讲座,通过介绍朝鲜国情,中朝边贸的现状、前景,企业家个人的成长历程,改变韩朝学院师生以及家长对朝鲜的偏见,引导他们对朝鲜以及中朝边贸行业拥有正确的认识;还可以为学生开展具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让学生提前了解韩国与朝鲜相关企业对朝鲜语人才的要求,帮助学生更有针对性的做好就业准备。三是通过建立创新学分等奖励机制,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学生走进企业、深入社会,把课堂上、书本中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到现实生活中,直接与社会接轨,在语言的实际应用中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提高语言实际应用能力,为今后踏上工作岗位增加筹码。

参考文献:

[1] 于渝飞.课程实践教学环节考核形式及方法改革的探索[J].中国市场,2016.12.

[2] 李钰燃.应用型本科院校英语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究[J].英语广场,2017.12.

[3] 项莉.大学英语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7.07.

作者简介:张晓宇(1982-),满族,辽宁丹东人,讲师,硕士,从事韩国(朝鲜)语言及文化研究。

猜你喜欢
提升实践教学质量
做梦导致睡眠质量差吗
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效率的策略与方法
提升小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有效策略
如何提升公民生态意识
茶学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探索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高职院校商务礼仪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刍议
质量投诉超六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