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业勤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与现代教学的充分融合,为英语语言课程的学习提供了极大的自主性与可能性,该如何有效利用网络信息技术促进英语语言教学手段以及学习方法的改革,进而提高高校英语课程的整体进步,是我们目前所亟需关注的问题。英语语言课程对学生的语言能力培养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也是高校英语专业的必修课。本文从实际的调查资料出发,对传统英语语言课程所存在的问题与弊端进行分析,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建议与对策。
关键词:高校英语 语言课程 信息技术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8)08-0020-02
语言的基础作用乃是用于交流。而语言的学习是一个缓慢、渐进的过程,它更像是一门平凡的艺术,是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桥梁,也是维系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纽带,从语言学习方面来说,如何研究出一种简而易行、行之有效的方法是极其重要的。
英语作为世界上被最为广泛应用的语言,是高校的一门独立学科,而英语语言课程则是英语专业中的必须课程之一。英语语言课程在帮助学生掌握语言学的基础知识理论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与交流表达能力起着塑造的作用。
然而,传统英语语言科目教学模式尚存在着许多问题与弊端,在此,本文会结合相关调查资料,对在校高校生英语语言课程的学习情况进行深入分析,对所发现的问题,也提出了具体的建议与应对方案,在此进行简单阐述,烦请各位批评指正。
1 英语语言课程教学中的问题
从现状来看,我国英语专业学院所选用的英语语言课程教材并无统一的标准,而且许多教材中大量引用国外语言学理论,其流派较多,理论内涵也较为抽象。尽管教材内容在这方面已经进行了删改备注,但从学习难度上来看,仍然极高。这也就造成许多学生“因难生畏”的心理,在学习过程无法牢固的对知识点进行掌握,从传统的英语语言教学上来看,其主要问题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课程难度过高
从调查资料上显示,课程难度过高是英语语言课程中的主要问题之一。而这个问题又可以细分为这几个方面:课程内容的枯燥乏味;理论化内容太多,分支较广,涉及专业化术语过多等等。
1.2 教学理念与手段的落后
目前英语语言学科的教育还是沿袭着传统的教学模式,即以教师为主题的灌输式教学,并不能发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与自主学习精神。以这种教学方式为主,其重要教学方式无外乎教师授课,学生笔记,自然而然会造成课堂氛围的枯燥乏味。
在这个问题之上,从收集上来的调查资料来看,大多数学生都强烈要求老师对教学方式进行改革,而改革的方式与内容也集中反映在这几个方面:要求老师多进行些师生间的互动环节,活跃教学氛围;以考研出题思路为方向,讲授答题技巧;实行分组教学、自由讨论的教学方法;多多结合新媒体网络技术进行授课等等。
1.3 课程安排问题
这是一个较为矛盾的問题,从现状来看,英语语言课程课时被压缩的现象十分严重,这也导致许多教师无法按时按量的完成教学任务,由于英语语言课程的基础性,教师也无法很明确的指出其中的重点考核内容。由此而导致最后考核安排的不合理,也是众多学生为之诟病的地方。
在课程安排这一方面,从收集上来的资料来看,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建议:大部分学生认为英语语言学课程的学习内容与难度上来考虑,应当分两个学期来进行;还有部分学生则认为应当增加英语语言课程的课时,以便能有更加充足的时间去熟悉学习的内容,并加以运用,以此提高自己的英语语言能力。
1.4 学生自身存在的问题
任何科目教学质量的高低都取决于学生是否与老师进行配合,对英语语言课程的教学来说尤其如此。然而从收集上来的调查数据显示,大部分学生自身也存在着不少问题,诸如学习兴趣较低,在课程的学习上面,懒于预习,疏于复习等等。
不过现今高校生都能够很好的认识到这些问题,积极做出愿意改变的响应,并在调查中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与建议:大部分学生认为,在学习兴趣培养方面,应当与老师合作协力,共同挖掘英语语言学习的乐趣;还有不少学生指出应当做好课前预习的工作,对自己不明白的问题进行总结归纳,并在课堂上主动提出,还有小部分学生在积累词汇量以及英语思维能力方面也提出了极富创造性的建议。
1.5 教材与教学内容的优化
从调查内容上来看,有不少学生认为教师应当对英语语言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改良,突出其中的重难点,进行详细讲解;其次,对教材之中无关紧要的内容进行有效删减,不必将弥足珍贵的课时浪费在上头;最后从使用性上来考虑,英语语言课程的教学还是应当与考研内容相结合。
2 网络时代下英语语言教学课程的改革
在网络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其与教学的融合已经十分深入,在某种程度之上也促使新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手段的诞生。其根本的改变在于传统教学模式的老师主体教育模式向学生主体教育模式发生转移,这就要求在教学手段、教学方式方面更加多样化、层次化、信息化。以网络信息技术为支撑,英语语言课程的改革迫在眉睫。
2.1 教学理念的更新
任何教学活动的转变,都是以教学理念的更新为前提进行。在网络信息时代,传统教学模式已经失去了它原有的优势,现代教学在以学生为主体对象的同时,也对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能力有着极高的重视。
为此,在课堂教学之中,教师在充分认识到“学生中心”这一概念的同时,也必须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以及自主学习能力,实现教师角色由主导型向辅助型的转移。
2.2 利用网络技术丰富教学手段
网络信息技术对教学最为显著的影响,就体现在教学手段方式的丰富化与多样化。通过网络可以收集更多的教学资源与资料,拓宽学习的深度与广度,以多媒体的方式进行教学,从而极大的弥补了传统教学模式之中获取信息途径单一的弊端。
在英语语言课程教育方面,应该积极利用网络信息技术,使探究型学习方式代替传统的灌输型学习方式,进而塑造学生良好的自主学习精神与独立思考能力。教师也可以下载网络上英语语言教學精品课程,用以借鉴学习,从中去粗取精,取长补短,提升自身教学水平与质量。
3 信息技术在英语语言课程中的应用与自主学习研究
随着现代网络技术发展所带来的教学改革契机,现在教学应当以此为基础,在教学活动之中利用网络信息技术以及多媒体手段,在教学资源的收集之上呈现更广、更深、更多的特点,为学生在英语语言课程的学习之上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现今,网络已经逐渐成为一种生活的方式,也是信息来源我的重要手段。我国已有不少高校开始着手建立英语语言课程的网络学习的平台,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学习资源与自主的学习方式,而越来越多的教师也开始鼓励学生通过网络手段获取自己需要的学习资源进行自主学习。这对传统教学模式中的“灌输式教育”是一个极大的突破,学生在收集资料、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其主观能动性与学习热情被充分调动起来,由此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进而提高学习效率,而英语语言课程作为一门基础语言类学科则更是如此。
在现今网络信息技术的影响下,计算机的广泛使用在提供大量教学资源、精品课程、教材内容方面为广大的高校师生提供了巨大的帮助。其次,由于互联网信息传播的高效性、实用性、全面性等特点,高校生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收集到自己所需要的学习资源,这也提高他们学习欲望与学习主动性的原动力。
而综合这些条件,就给自我学习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所谓自我学习就是以自我为主导,对自己负责任的一种学习方式,其内涵在于自我认识、自我决定、自我选择、自我控制等方面。自主学习是一种良性的学习方式,它具体表现在学习者在一个学习目标之下,通过教师的指导,以宏观调控方式,结合自身需求去完成学习目标。自主学习并不具备排他性,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之中是需要教师从旁的指导以及学生群体间的交流,是一种以目的制定计划的自我管理式学习方式。自我学习在英语语言学习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它跨越了学生在英语语言课程学习中教材内容较难、学习兴趣不高、课程安排不合理等等问题,真正实现了学生由“学会”向“会学”的转移。
4 结语
以上内容,简单总结了高校英语专业语言课程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并结合网络信息时代的特点,以自主学习研究为对象,简单谈了谈对这些问题的看法与解决方式。可以预见的是,未来网络信息技术将会在教学活动中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该如何利用网络技术对教育理念与教学手段进行及时的思考与更新,正是我们教育从业者所需考虑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李钰.基于微课网络学习社区的英语口译课程教改创新性探索[J].亚太教育,2015(10):95-96.
[2] 隋晓冰. 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优化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3.
[3] 白海瑜.《英语语言学》课程教改的实施与反思[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教学),2013(11):100-101.
[4] 王素华.网络教学环境下大学英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现状及培养策略[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28):162-163.
[5] 鲍爱娟.新课程下的英语教改初探[J].池州师专学报,2006
(01):12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