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国红
摘要:党的教育方针是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在素质教育的今天,既要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又要提高全体学生的素质。面对每一个教育对象,教育都应该也必须有所作为,因为每个孩子都有受教育的权利,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人”。身为教师的我们,要牢固树立“面向全体,关注个体”的教育理念,做好对学生的教育工作,尤其是“问题学生”的转化工作。
关键词:“问题学生” 转化 策略
每所学校都或多或少的存在一些“问题学生”,如果能做好这些学生的转化工作,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和学生的整体素养就会有量的提升和质的飞跃。因此,身为教师的我们,要牢固树立“面向全体,关注个体”的教育理念,在做好对每一个学生的教育工作的同时,应花大力气做好“问题学生”的转化工作。本文试就如何转化“问题学生”提出一些策略建议。
一、“问题学生”共性的特征
①没有正确的是非观,品行不端,不遵守纪律,容易滋事,欺凌他人。
②没有上进心,对自己要求低,老师布置的作业不能按时完成,或只求完成不求质量。
③学习能力低下,学习态度可能认真但学习效果不尽人意。
④自我约束和控制能力差,意志薄弱,容易放弃。
二、“问题学生”转化成效不高的原因
1.社会原因
人必然会受社会环境的影响。如今的社会,一些人“三观”不正,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现象时有所见……而孩子的辨别能力有限,这些负能量势必会污染他们单纯洁净的心灵。
2.家庭原因
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未来起着决定性作用。有的家庭父母教育观念陈旧,总是用老方法、老思想管理新时代的孩子;有的家庭父母常年外出打工,在孩子教育方面有心无力;有的家庭父母不认同学校的教育理念,因而不愿配合学校教育;还有部分家庭父母离异,在对孩子的教育上不能很好地协商与配合……
3.学校原因
部分老师受应试教育评价机制的影响,只关注学生成绩,对成绩以外的东西熟视无睹甚至视而不见;部分老师身兼数职,工作繁忙,无暇顾及;还有部分老师缺乏经验,方法有限,对这些“问题孩子”无计可施,只是一味地打压,结果适得其反……
4.自身原因
自身是“问题学生”的内在原因,儿童或青少年因年龄小,心智不成熟,导致他们缺乏基本的道德判断,不能树立正确的荣辱观,容易受外部环境影响。
三、转化“问题学生”的策略建议
1.家校沟通,让家长参与转化全过程
学生身上的问题绝非一日形成,正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而他们的问题大多是家庭原因造成的。因此,要想转化“问题学生”,必须先得到家长的支持与配合。教师必须深入学生家庭,了解孩子所处的家庭教育环境,发现问题后及时和家长交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让家长以感恩的心态积极主动地配合学校工作,以助轉化工作早日收到成效。记得我曾经转化过一个有暴力倾向的孩子小A,他的暴力来源于他的家庭,在家里他永远是个被打的角色,到了学校他就变成那个打人的角色。要想转变这个孩子,必须转变这个家庭,所以,我多次上门家访,认真分析家长的行为给孩子带来的伤害。家长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后,下定决心改掉自己的暴力行为,给孩子创设温暖有爱的家庭环境,并答应我以后多关爱孩子、尊重孩子,遇到事情多与孩子沟通。取得家长的配合后,我在学校又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这个孩子渐渐有了转变。
2.用爱温暖,培养师生间的情感
“问题学生”比较敏感,需要老师更多的关注与呵护。记得三年前我教过的学生小智,他是单亲家庭的孩子,跟着妈妈生活。妈妈忙于生计,每天早晨很早就上班了,早饭都让小智自己解决。因为家离学校较远,为了不迟到,小智经常饿着肚子到校。得知这一情况,我就有意多买些早饭,主动请他“帮忙”解决。渐渐地,我俩的关系越走越近,见到我时,他从原来的不吭声变成了主动微笑着和我打招呼;听我的课时,他从原来的低头不语变成了抬头听讲、积极举手;有时下课时还主动和我谈他家里的事情。看到孩子的转变,我很欣慰。
3.找出发光点,激发学生潜在力量
常言道: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如果我们用充满爱心的眼睛仔细观察,就会发现每个学生身上都有“闪光点”。作为老师,必须认真研究学生,给学生鼓劲,让其把闪光点发扬光大,把不足之处日益改正,这样转化起来就会收到较好效果。再说说小智,这个孩子因家庭原因在班级一直很自卑,要想让他自信,仅仅给他带早饭是不够的,于是我开始寻找他的优点,通过班级调查,得知他魔方玩得特别“溜”,我鼓励他参加学校科技节比赛,没想到他取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绩,为班级争了光。我趁热打铁,开展了“我为班级添光彩”主题班会,在班会中大肆表扬他,同学们也把最热烈的掌声送给他。渐渐地,他在班级找到了归属感,人也变得开朗起来,学习的积极性也高了。
4.适当减负,帮助学生找回自信
有的“问题学生”存在作业完不成的情况,究其原因,他们的接受能力、专注能力、听课能力较其他同龄孩子弱,如果拿衡量其他学生的方法来衡量他们,他们就会始终比别人差一截。长此以往,这部分学生的自信心也会备受打击,所以特殊情况应特殊对待。我经常给此类“问题学生”量身定制学科作业,降低难度与要求,改变评价方式,只要完成就给予肯定,只要正确率较以往有提高就给予表扬奖励。同时,我还和其他学科老师商量,征得他们同意,请求他们配合。
5.给予“官”位,培养学生的责任心
责任心是人的道德品质的重要内容。“问题学生”的责任心大都较弱,我们可以采取“套个紧箍,给个‘官当”的方法,让其有个职务,有点约束。记得曾经的暴力男孩小A,除了打架,还经常破坏公物,班级事情从不操心。怎样才能让这个孩子有责任心呢?我决定给他个“官”当当。我主动找他商量,让他做我的“小助理”,主要负责帮助我拿教具、抱作业、发试卷、搬椅子、倒茶水等,他显得很开心,满口答应了。我每半个月对他的表现进行“考核”,指出工作中要注意的问题,“考核”合格的话就奖励他一本课外读物。一个月下来,我发现他工作更加积极了,很多事情知道主动承担了。再后来,我又发现他下课的时间除了用到“工作”上外,都用来读书。没想到我不经意的赠书举动竟然还使她爱上了阅读,真是意外之喜。
6.定期心理疏导,做好心灵按摩
有人说:教育是农业,需要精耕细作。对于“问题学生”,我们要格外地用心用情,时刻保持职业的敏感,不仅要关注他们的外在表现,更要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一旦发现心理问题,要第一时间进行心理疏导,遇到棘手的心理问题,一定要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记得我曾经的学生龙龙,因家长对他的要求太高,导致他产生厌学情绪,得了抑郁症,不止一次和同学说“活着没意思”。得知这一情况,我立即和他沟通,与家长交流,当交流几次未取得明显效果时,我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于是我第一时间寻求心理专家的帮助,请家长定期带孩子去“上课”,对他进行思想引导、心理疏导、情绪疏通……把阳光与正能量注入他的心田。当然,解铃还须系铃人,心理专家还对其父母提出了具体要求。通过一年多的“治疗”,孩子的情况明显好转。
7.及时巩固,确保转化结果有长效
“问题学生”的转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转化过程中,孩子的问题也容易出现反复,老师切不可因看到一点成绩就误以为大功告成,一定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持续关注,长期用心,取得阶段性胜利时要乘胜追击,继续“治疗”,及时巩固,这样才能走向真正的成功。
培养好每一个学生,是党和人民赋予我们教师的神圣使命。“问题学生”的转化有许多工作可做,促使其转化的方法也多种多样,正所谓“转化无定法,贵在得法”。只要我们把每一个孩子都当成自己的孩子去用心对待、用心教育,他们就一定会释放出自己的潜能,成长为祖国的栋梁之材。
参考文献:
[1]齐学红.学校德育与班主任专业成长[J].江苏教育,2018(39).
[2]巴班斯基.教育过程最优化[M].吴文侃,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3]李进成.有效处理学生问题的25个心理学智慧[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