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映珍 毛爱云
摘 要:农产品不再是传统的集市销售,本文通过分析全域旅游对漳州旅游地区农产品销售的作用及农产品营销现在的销售问题,针对全域旅游农产品营销提出解决策略。
关键词:农产品 互联网 全域旅游
中图分类号:F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8)06(a)-067-02
随着电子商务在农村的加快发展,电子商务在旅游地区农产品的生产销售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国家力推“互联网+”行动计划,以农村电子商务发展为契机,加速助推当地旅游业转型升级,优化当地全域旅游发展新环境。本文首先从国家“互联网+”政策出发,以福建省漳州地区为例,研究当地旅游区域农产品销售存在的问题,最后依据问题总结出搭载“互联网+”平台的推动全域旅游发展的当地农产品的营销策略。本文拟采用的调研方法是现场调查、二手数据分析等。
1 “互联网+”对漳州地区旅游经济发展的契机
漳州市隶属福建省,地处闽南金三角,是海峡西岸城市之一,是中国生态之城,是著名的“鱼米花果之乡”,农业资源丰富,农产品多样化。近年来,漳州地区旅游、电商经济发展速度快,优化该地区全域旅游发展环境。
2017年,漳州地区全年接待国内旅游人数3268.94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2.9%;其中,国内旅游收入355.86亿元,增长28.6%;国际旅游外汇收入5.02亿美元,增长59.5%。年末A级旅游景区16家,比上年增加1家。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同期漳州地区电子商务发展情况。衡量一个地区电子商务发展的状况,快递量是一个很重要的指标。2017年,漳州地区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107.53亿元,比上年增长49.5%。邮政业全年完成邮政函件业务1182.78万件,包裹业务4.70万件,快递业务量8528.16万件(数据来源:漳州市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1.1 农产品营销搭载全域旅游发展是未来的趋势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全域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全域旅游发展是区域旅游经济未来发展必行的战略。全域旅游,是指在一定区域内,以旅游业为核心整合区域內的各项经济资源,比如当地滞销或销售潜力较大的农产品,以旅游带动当地农产品经济发展。同时,“互联网+”行动计划进一步助推区域农产品营销。漳州地区全域旅游的发展应抓住国家政策机遇,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引导互联网企业拓展国际市场。
1.2 互联网带动旅游区域农产品上行
2017年,漳州地区全年农林牧渔业完成总产值795.47亿元,比上年增长4.1%,其中,农业总产值388.19亿元,比上年增长3.0%(数据来源:漳州市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由此看出,漳州市农产品资源丰富,各个乡镇村都有优质的农特产品。但由于农村交通闭塞,信息交流不畅,农产品的传统销售模式往往是通过线下集市出售,市场份额少,导致很多优质的农产品利润低,甚至无人问津。这里面很大的一个问题就是信息的堵塞。以福建漳州漳浦地区特产荔枝为例,由于新鲜荔枝保鲜时间短,以往的荔枝往往是通过空运方式运输,物流成本高、荔枝价格高导致市场需求不高,所以漳州荔枝数十年来都有“丰产不丰收”的说法。随着全域旅游观念的普及,有些对网络比较敏感的农户紧抓当地旅游发展机遇,研究荔枝的保鲜和运输技术,让漳州荔枝走出福建、走入千家万户,带动农产品上行。
1.3 培养万众创新创业生力军
全域旅游产品的有效开发,不管是农民还是大学生,人人都可以借助该平台发展,以创新引领创业、创业带动就业,一方面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另一方面带动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毕业后选择回乡创业。
2 漳州旅游地区农产品营销存在的问题
通过以上的分析知道了“互联网+”平台对旅游地区农产品营销的作用,但是现今看来,互联网在农产品的销售中仍存在着问题。
2.1 农产品物流成本占比大
以福建漳州地区荔枝为例,荔枝由于无法长时间保存,以往都是通过空运的方式运输,物流成本高,农产品利润低。对于2017年漳州地区的荔枝来说,收购价在一斤3~5元,好的品种会增加,网上销售价格在一斤10~20元,如果通过空运方式运输,则农民只有形成一定的规模才能保本。
2.2 旅游地区农民缺乏电子商务知识
现在农村的网络已经很普遍,但是因为漳州的旅游地区大都地处偏僻,大部分农民对于网络营销知识缺乏,不知道如何运营网络电商平台,没有电子商务的概念,产品的包装推广服务跟不上,直接导致优质产品的滞销。虽然各地政府也都与阿里巴巴、京东等电商平台签署合作协议,在各村建立农村电商服务站,但很多都成为了快递收寄点,电商服务站名不副实。
2.3 旅游区域农产品产销不对等
由于旅游区域农产品的生产和制作往往是以家庭作坊为单位,虽然质量好受市场欢迎,但是产量跟不上。福建漳州很多景区都有当地居民销售的土鸡蛋,农家土鸡因为住在生态山、吃着绿色食、满山遍地跑而出名,其生产的农家土鸡蛋也出现了一个鸡蛋卖出10元的高价。经过电商企业的运营推广,土鸡蛋一天的销量甚至高达200个。订单有了,产量却跟不上,大部分家庭生产的土鸡蛋一天也就几十个,即使将整个村庄的土鸡蛋加在一起,也无法提供一天200个的需求量,导致商家延迟发货甚至缺货,消费者满意度下降,客户流失。
3 基于“互联网+”全域旅游农产品营销
为解决全域旅游环境下农产品的营销问题,跟上发展节奏,提升农产品的核心竞争力,针对以上出现的问题,建议如下。
3.1 免费开展农村电子商务培训
响应国家“互联网+”行动计划,由地方政府牵头,分批按计划给各地农村电子商务从业人员举办农村电商培训。培训内容应事先经过调查,结合当地产业经济特点,针对当地农村电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探讨解决策略。同时,考虑到一部分农村电商从业人员文化知识水平低,培训方式应多样化,知识讲解简单化,让培训人员学有所用。
3.2 农产品物流技术的跟进
农产品如荔枝和土鸡蛋,大多都存在保存时间短、物流运输难的问题。以福建漳州地区荔枝为例,2017年漳州荔枝搭上“互联网+”快车道,保鲜处理技术有所改进。漳州漳浦地区农村电商服务站与当地中通快递合作,为了最大限度的保证荔枝的新鲜度,在打包时先放入一层新鲜荔枝叶,然后放入荔枝,最后再放入一层荔枝叶,同时加入航空冰袋进行保鲜,最后装入泡沫箱和纸盒,层层的包装虽然繁琐,但是可以延长保鲜时间,走中通快递也不用担心出现变质问题。中通快递物流成本相对空运比较低,客户可以接受,解决了荔枝历年销售中的保鲜和物流的瓶颈。因此,2017年漳浦县遍布全县各地的电商服务点成为荔枝乘上互联网快车道的重要途径,对各站进行保鲜方法培训,统一标准、统一流程,进行物流和包装材料保鲜度测试,保证漳浦荔枝优质品质,2017年漳浦荔枝网络销售额破500万元,销售量同比增长10倍。
3.3 打造旅游区域农产品品牌
电子商务的一个特点就是人流量大,网络信息量大,因此电子商务的一个难点也是如何吸引流量,其中一个解决办法就是打造农产品品牌化,并赋予和其他同类产品所不具备的特色,即具有当地特色的农特产品,实现一景一精品。
以漳浦荔枝为例,荔枝在很多地区都有盛产,那如何打造出属于漳浦旅游地区独有的荔枝品牌呢?晚唐诗人杜牧有诗:“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漳浦乌石镇的妃子笑荔枝就是因此得名的。漳浦乌石镇的乌叶荔枝(又名妃子笑)以果大、肉厚、色美、核小、味甜文明,种植历史渊源悠久。通过当地荔枝电商品牌的打造,赋予其一景一精品,针对消费者在购买荔枝时的痛点,从地理优势、声名远传、保鲜保质等方面进行产品网上文案策划,融入属于漳浦乌石荔枝特有的文化和IP,打造成荔枝中的品牌“漳浦烏叶荔枝”,一方面达到了宣传的效果;另一方面也规避了被模仿的风险。
另外,如果当地在农产品的运营推广中遇到瓶颈,无法找出本地农特产品的优势,可以如上例中请电商专业人才帮忙包装,也可以通过与高职院校合作共推农产品运营,企业可以从学生的策划方案中得到更多的点子,更好地对农产品进行包装运营,成本低、效果佳,达到双赢的局面。
因此,农产品要想在电子商务平台中脱颖而出,必须要仔细思考本地农产品的特色,打造成别人无法模仿的特色精品,对农产品品牌化运营,以点带面带动农产品的销售。
3.4 旅游地区农产品规模化发展
通过对漳浦旅游景区农产品行销现象的走访,虽然农村电商发展势头猛、前景好,但是我们发现存在产销无法匹配的问题,也就是农产品的产量远远无法满足其市场需求量。针对此问题,笔者认为对于旅游地区农产品的规模化发展不可避免。
3.4.1 标准化
漳州地区原生态景区很多,这些景区销售的农产品在旅游市场往往被质疑其质量是否符合标准,也就是缺乏食品ISO认证,而该认证对于食品加工作坊的食品安全设备、工厂的规模、产量等都有所要求,要获得食品ISO认证,就得增加相应食品生产检验设备,扩大农产品的规模。因此,由当地政府或企业牵头,组织旅游区域特色农产品形成标准化的管控和生产是未来全域旅游的趋势。
3.4.2 规模化
获取一个新客户的成本是留住一个老客户成本的5倍。我们在旅游地区农产品的前期网上运营推广投入了大量运营成本,因此留住老客户、作出农产品的口碑才是农产品电商经营的根基。如果商家因为产量不足经常延迟发货或缺货,即使产品质量再好也会降低客户的满意度,导致客户的流失。因此,扩大农产品规模势在必行。
3.4.3 产业化
“互联网+”战略利用互联网平台,增加农产品的销售渠道,其实际的效果绝不是简单的“互联网+农产品”。农产品规模化发展后,产量上去了,不用担心满足不了消费者的订单量,同时,对于剩下的产品还可以多加利用。比如扩大荔枝种植规模,如果荔枝产量过剩,剩下的荔枝可以加工成副产品,比如荔枝干、荔枝罐头等,保存时间长,产品利润高,也解决了产量剩余的问题。这是对“互联网+”的一种相加,借助互联网平台,打造农产品的产业链。
4 结语
通过以上的探讨,我们知道了基于“互联网+”全域旅游农产品营销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且探讨出对应的解决策略。
参考文献
[1] 岳云康.对农村电子商务新模式发展的探讨[J].农村网络信息, 2008(12).
[2] 李彦苇.浅谈农村电子商务存在的问题与模式创新[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6(9).
[3] 范厚明.谈生鲜农产品电商物流配送模式的改进[J].商业经济研究,2015(35).
①基金项目:福建省教育厅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社科类),全域旅游背景下漳州市乡村旅游发展及精准扶贫研究(JAS171283)。
作者简介:蔡映珍,女,福建漳州人,讲师,中级统计师;毛爱云,女,福建南平人,讲师,旅游专业教研室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