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工程引领新型智库建设:经验、启示与提升路径

2018-09-10 07:06刘晴
智库理论与实践 2018年5期
关键词:新型智库流程再造

刘晴

摘要:[目的/意义]当前,我国正在推进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和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如何使二者有机融合、相互促进,共同提升我国地方新型智库建设能力和水平,成为地方新型智库建设的一个亟待破解的难题。同时,推进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趋势也为地方新型智库建设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方法/过程]本文以山东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引领新型智库建设为例,系统梳理了该机构正在开展的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的举措、已经取得的成效,总结归纳了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的特点,形成了一系列可推广、复制的经验。[结果/结论]研究提出了地方新型智库建设在以创新工程引领新型智库建设中的发展趋势和改进路径,为我国地方新型智库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创新工程 新型智库 流程再造 智力价值

分类号:G311

DOI: 10.19318/j.cnki.issn.2096-1634.2018.05.09

2015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指出:“到2020年,统筹推进党政部门、社科院、党校行政学院、高校、军队、科研院所和企业、社会智库协调发展,形成定位明晰、特色鲜明、规模适度、布局合理的中国特色新型智库体系。[1-2]” 2016年5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要实施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搭建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平台,全面推进哲学社会科学各领域创新。[2]”因此,无论是在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中,还是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创新发展中,社会科学院都是一支重要的力量。2015年,山东社会科学院以努力打造国内一流新型智库为目标,以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为依托,率先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变革中进行了积极而有益的探索。

1 山东社会科学院以打造国内一流新型智库为目标而开展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的举措

新型智库建设要求智库对于政府决策需求、社会问题等具有较强的回应性,要求智库成果具有较强的时效性。但是传统的科研、人事、财务等组织运行方式,都无法满足智库发展的这些要求,严重阻滞了新型智库的发展。因此,要想建设新型智库,必须对传统的科研、人事、财务等组织运行方式进行彻底的改革,而这一改革正是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题中应有之意。山东社会科学院以建设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为契机,以最大程度促进新型智库发展为目的,对传统的科研组织、人事管理、财务管理等制度机制进行了彻底改革,具体举措如下。

1.1 双轮驱动,突出应用对策研究的重要性

基础理论研究与应用对策研究犹如社会科学研究之两翼,二者相互促进,缺一不可。基础理论研究为应用对策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和学理支持,应用对策研究是基础理论的表现形式之一,通过应用对策研究,将基础理论的知识价值和创新之处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山东社会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实施双轮驱动战略,将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对策研究提升到同等重要的位置,承认应用对策研究,特别是围绕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的研究報告、政策论证、对策建议等的学术价值,将领导批示、政府政策采用等结果等同于学术期刊论文价值,无论是在职称评审还是在年度考核中都予以采纳。

1.2 流程重组,组建科研创新团队

当前无论是基础理论研究还是应用对策研究所面对的社会问题都是复杂多变的,而且涉及多专业、多层面,仅靠单个科研人员,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因此团队协作,联合攻关成为当前社会科学研究的一种重要组织形式。山东社会科学院以问题为导向,以现有研究单位为基础,遵循科研运行规律,组建科研创新团队。在团队内设置包括首席专家、执行专家、研究助理3个层次的人才队伍,打破论资排辈的潜规则,鼓励“能者上”,只要科研素质过硬、科研能力够强、科研成果有较高水平,年轻的专家也可以担任执行专家,充分调动了科研人员的积极性,为“想干事、干实事”的科研人员提供了科研平台。同时,为了增加研究的可行性和全面性,各创新团队可以根据需要,聘请实际工作部门或者其他研究单位的工作人员为外聘专家,实现智库内外智慧的结合,充分利用“外脑”充实研究实力。

1.3 组建新的研究部门,打造优长学科

学科建设是智库研究的基础,特色学科、优长学科才能为智库研究提供源源不断的智力供给和知识供给。山东社会科学院统合全院研究力量,围绕建设新型智库的目标,集中优势研究力量,选中当前具有研究价值的学科作为主攻方向,组建成立新的研究部门。为了及时应对山东省委省政府交办的重大课题,及时回应政府与社会的需求,承担院重大和特别重大项目的组织协调、管理与研究任务等,成立政策研究室;山东社会科学院地处齐鲁大地,一直以来是儒家思想研究的重镇所在,为了重振儒学研究,促进国际儒学交流,成立国际儒学研究与交流中心;为了全力打造省情数据库,整合社会学所和省情研究院,成立省情与社会发展研究院;为了增强山东社会科学院在智库研究上的影响力,依托“中国智库索引(CTTI)”数据管理与评价系统,着力加强全国地方社科院和山东省智库评价工作,成立智库研究中心。

1.4 以科研为中心,凸显智力价值,深化人事财务科研体制机制改革

人事财务科研体制机制是开展社会科学研究的保障机制,只有顺应科研运行规律,符合科研特点的保障机制才能促进社会科学研究的科学发展,才能为社会科学研究创新提供制度支持。山东社会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按照社会科学研究组织运行规律进行了流程梳理,深入挖掘出阻碍科研发展的深层次体制机制问题,对人事财务科研体制机制进行了流程再造,建立了符合社科研究规律,体现智力价值的机制体制。一是改革科研经费配置办法,优化资源配置,建立智力报偿制度,探索建立科研经费按照预算总额控制、专项任务单列预算,优秀成果后期资助的经费配置机制,通过实行智力报偿制度,使复杂的智力成本得到合理体现。二是建立创新岗位人员“能进能出、能上能下、竞争择优、灵活高效”的新型人事管理制度,实行严格的“准入”和“退出”制度,抓好人才引进、培养、使用和资源配置等关键环节,建立“人才—学科—平台”一体化发展、部门协同联动的人才工作机制。

2 山东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实施周期内,新型智库建设成绩凸显

行虽未远,其贵创新。尽管山东社会科学院仅有研究部门15个,在职人员277人,其中科研人员222人。在这样较小的组织规模和人员体量上,山东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仅仅实施3年,新型智库建设已是成效显著。在精品成果总量方面(如图1所示),2015年实施创新工程以来,精品成果呈现了井喷式增长,共完成精品成果545项,2015年较前一年增加了30项,2016年增加了36项,2017年增加了86项,年均增长率超过了30%,2017年达到了50%以上。其中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求是》杂志等中央媒体发表理论文章62篇,在CSSCI来源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13篇,在人民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等国家级出版机构出版著作15部。获得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省部级以上奖励31项。获立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4项,年均8项。山东社会科学院精品成果呈现了理论成果层次高、影响大;对策研究针对性强、采用率高;论文全文转载率高、论点摘编率高;高层次科研项目连年递增,连创历史新高的特点。

山东社会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实施以来新型智库建设的活力逐步体现。2018年,山东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在光明日报智库研究与发布中心、南京大学中国智库研究与评价中心联合发起的CTTI-BPA智库最佳实践案例评选中,从全国441个项目中脱颖而出,获得智库最佳管理奖特等奖[3]。2017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智库综合评价AMI研究报告(2017)》[4]中,山东社会科学院成功入选核心智库榜单;在上海社会科学院智库研究中心发布的《2016年中国智库报告》(中文版)[5]中,山东社会科学院成功入选“2016年中国最具影响力智库阵营”,是山东省唯一一家进入该阵营的智库。2016年,在南京大学中国智库研究与评价中心联合光明日报智库研究与发布中心开发的中国智库索引首批来源智库(CTTI)[6]中,山东社会科学院在地方社科院中位列第一;同时山东社会科学院入选山东省首批重点新型智库建设试点单位,全省共15家,山东社会科学院为3家综合建设试点单位之一[7]。

山东社会科学院服务政府决策咨询的能力显著提升。创新工程实施3年来,共获得省部级以上领导重要批示93项。特别是2017年山东省实施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以来,山东社会科学院先后成立了“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研究课题组”“山东省人才支撑新旧动能转换研究课题组”,重点攻克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过程中的理论基础、路径选择和保障机制等多个重大问题。其中,“山东省人才支撑新旧动能转换研究”是山东省委书记刘家义同志亲自交办给山东社会科学院的研究任务。山东社会科学院在接到任务后,立即抽调全院精干力量成立课题组,院党委书记唐洲雁同志亲自担任课题组长。在仅仅两个月的时间里,课题组先后组织召开3次省级座谈会,调研了多个省直部门,前往4个省市調研人才新政,搜集了16省市近2,000份人才政策进行比较研究,最终十易其稿,形成了1篇主报告、7篇分报告、5篇附录,呈报山东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及山东省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山东省委书记刘家义同志仔细阅读了研究报告的全部内容,并做出了肯定性批示。同时,在山东省2018年颁布的人才新政《关于做好人才支撑新旧动能转换工作的意见》中,几乎采纳了研究报告中的全部对策建议,并对未采纳的部分对策建议做出了反馈说明。2018年,山东社会科学院为了进一步解读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组织编纂了《新旧动能转换学习读本》《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问题研究》系列丛书,以助推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全面开展。2017年以来,通过新旧动能转换一系列研究,山东社会科学院逐渐成为省内新旧动能转换研究的高地,树立了在新旧动能转换研究领域的权威。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推进办公室多次调阅课题组研究成果,并将之吸收进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的相关文件和政策中。

3 以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引领新型智库建设的启示

山东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是在充分学习中国社会科学院、上海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的基础上提出的,借鉴吸收了两家社科院创新工程的经验,但上述两家社科院仅是在全院选取了部分单位进行创新工程的试点,只有山东社会科学院率先在全国社科院系统中整体推进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是全国首个明确提出以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为主要目的的创新工程。山东社会科学院以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引领新型智库建设的一整套制度设计,使科研管理中沉积多年的的诸多问题迎刃而解,如社会科学研究经费管理无法体现智力成本、智库研究成果难以在职称评审和学术考核中获得承认、社会科学研究难以及时回应政府和社会需求等问题都在制度设计之初被纳入考虑,从而在制度设计上进行了有效的解决。自2015年实施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以来,山东社会科学院先后迎来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全国各省市社科院以及国内诸多科研单位的来访、调研与研讨,在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创新、新型智库建设方面形成了一系列可以复制推广的建设经验。

3.1 加强顶层设计,以科研运行规律为基础进行科研流程再造

传统的科研机制已经无法适应当前社会的发展,无法适应新的科研规律,具有一些无法剔除的顽疾,在体制机制上的小修小补尽管短时间内会产生效果,但是在制度惰性和既有利益的驱使下,还会回归到原来的科研老路上,无法产生长期的效力。实施科研管理的流程再造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理念、组织、制度、技能以及人员等多方面因素[8]。因此,在新型智库塑造的过程中,应该从智库建设的宏观目标出发,统合整个智库的资源,把握智库发展和社会科学研究的运行规律,加强顶层设计,从上到下地理顺智库研究与社会科学研究的运行流程,通过符合智库研究和社会科学创新的全流程改革,剔除阻滞智库发展的体制机制顽疾,才能从根本上理顺智库建设的流程,形成长期有效的支持智库建设、促进哲学社会科学创新的制度和机制。

3.2 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在制度设计中凸显智力价值

高水平人才和高质量成果是智库的核心竞争力。高端智库建设,最终落脚点是要产出一批满足政府需求的,具有战略意义和全局意义的,针对性强的高质量成果上来;培养出一批政治方向正确、学术能力过硬、有广泛影响力的人才上来。特别是当前人才争夺白热化的大环境下,无论国内外的科研单位还是高校都在积极引进智库研究人才,导致智库间人才竞争更加激烈。人才不仅是当前智库的核心竞争力,而且是智库的战略储备资源,如何吸引、培养、留住、使用人才,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已经成为摆在各家智库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科学研究工作的本质就是科研人员综合运用知识开展创造性劳动的过程,主要耗费的是人的智力和体力。科学研究的成果往往不能在短时间内直接转化为具体的物质资料,但仍然是科研人员花费大量脑力潜心钻研的成果,因此凝聚在科研成果中的智力投入应该得到客观承认及合理补偿[9]。但是由于科研成果转化周期长,很难在短时间内转化为有形的物质,特别是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在职称评价、年度考核、经费管理中都难以衡量智力成本,体现智力价值,严重挫伤了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因此在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的制度设计中应以智力价值为核心,设计一套能够体现智力价值,补偿智力成本的制度,切实在职称评审、年度考核、经费管理过程中对智力成本有所补偿,如此才能激发科研人员的创新活力,吸引智库研究人才,调动科研积极性,为出精品出人才提供制度化的支撑。

3.3 完善智库治理结构,建立健全有利于智库研究发展的体制机制

当前我国智库,无论是党政智库、社科院智库,还是高校智库,大都脱胎于传统的科研院所或高校的研究机构,或多或少都会受到原有单位体制机制惯性影响,保留了大部分原有单位的科研组织、运行和管理的体制机制。这些体制机制已经无法满足新型智库运行的需求,要想保证新型智库的活力和智库研究成果的质量,这些智库的治理结构已经到了不得不改的地步。首先,新型智库要有相对的独立性与客观性。智库研究的重要价值就在于智库能够独立于政府机关,更加客观独立地对社会问题进行研究,尽量不受或少受政府部门利益和群体性利益的影响,提出相对客观公正的应用对策。如何从制度和研究流程中保证研究的客观性,成为智库治理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其次,新型智库需要一套科学完善的成果评价标准。智库研究成果具有面向政府、面向社会的特点,以能最大限度影响政府决策或社会舆论为主,故智库研究成果的评价标准应该更加注重社会影响力、决策影响力的指标。最后,在智库治理中,要建立出精品出人才的激励机制。创新组织形式和管理方式,建立有效的智库内部治理机制、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互联互通的信息共享机制、持续稳定的经费投放机制、广泛的国际合作与交流机制。新型智库建设只有经过全面改革,脱胎换骨,采取更为完善、灵活、高效的机制体制,才能真正发挥智力资源的作用,增强智库活力。

3.4 找准定位,凸显智库研究特色,增强智库研究的专长

随着智库发展的壮大与成熟,智库的类型更加复杂,明确的智库的分类与定位既关涉智库自身的可持续发展,也有利于提升智库服务社会的能力,有利于形成门类齐全、具有中国特色的智库体系[10]。定位不明确,会导致智库发展方向性的模糊,难以增强智库竞争力。近年来,“智库热”兴起,各地智库纷纷上马,均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热点问题展开研究,导致了智库间研究趋同性,各类智库间差异不明显,缺乏发展特色,甚至出现了不同智库间的恶性竞争。无论对新型智库自身的发展,还是区域内智库体系建设都产生了不良影响。伴随智库数量的扩张,提升智库质量的要求越来越迫切。提升智库质量的前提就是智库本身要对自己的发展有一个准确的定位,以区别于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智库,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研究特长和发展方向。作为地方新型智库,其定位首先应是地方政府的智囊团和思想库,基于对地方发展情况和历史脉络更为熟悉,研究力量相对雄厚,与政府联系相对密切等优势,紧跟地方政府中心工作,及时为地方政府发展提出前瞻性、预见性的意见和建议,对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难题,及时深入调研,提出更加客观公正、更加反映社情民意的研究报告,为地方政府决策提供依据。其次,应当选取具有地方特色的研究领域,发挥专长,在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占领研究的制高点。如地处儒家研究中心的山东社会科学院,紧抓儒学研究与国际交流领域,深入挖掘,积极参与国内国际儒学研究交流,在国际國内儒学研究中已经占有一席之地。

4 以创新工程为引领,地方新型智库建设的提升与改进路径

伴随着新型智库建设的不断推进,一些阻滞智库发展的机制体制问题在创新工程的作用下,逐步解决。同时,也使得在创新工程设计之初不被重视的一些问题逐步突显出来,如咨政渠道需要拓宽、智库集群发展不足、智库国际影响力不高等。当前无论是中国社科院、上海社科院、山东社科院还是后来的江苏社科院、湖北社科院的创新工程,都更多关注智库内部的治理问题,侧重于改革智库内部的科研、人事、财务等运行模式,对于智库外部环境、外部关系的塑造关注较少,特别是智库与政府,智库与国内智库、国外智库间关系的塑造尚未得到重视,但是这些问题是新型智库,特别是地方新型智库发展不可逾越的问题。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是为新型智库建设保驾护航的机制,当新型智库建设出现新的需求时,创新工程理应根据新的需求做出调整,继续为新型智库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因此,地方新型智库要将新问题的解决措施纳入创新工程之中,继续为新型智库建设开山辟路。

4.1 进一步拓宽咨政渠道,健全智库成果推广机制

咨政渠道是连接智库和政府的重要通道,不仅包含政府决策需求的发布、政府任务的派发等政府决策部门主动与智库联系的沟通渠道,而且包含智库研究成果报送渠道、智库研究成果反馈等智库与政府决策部门联系的沟通途径。咨政渠道是一个双向互动沟通的过程,需要供需双方共同搭建,才能产生良好的沟通效果。新型智库建设愈加向纵深发展,咨政渠道的需求会愈加强烈。仅靠内参、研究报告递送的传统渠道已经无法满足智库发展和政府咨政的需求。因此,地方新型智库建设必须在进一步拓宽咨政渠道上下功夫,通过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的顶层再设计,推动政府与新型智库依托智库管理机构或者当地有效的智库联盟组织,借助互联网技术,构建“政府+互联网+智库”的网上交流平台,定期公布决策需求,采用招标模式,对紧急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在智库间进行招标;同时,地方新型智库可以通过这一平台定期向有关部门提供智库成果,推介研究基础、研究力量和研究成果。同时,配合线上工作的开展,定期组织政府决策部门与体制内外智库的供需见面会,反馈一段时间内智库成果的采用情况和实用价值,反馈智库成果存在的问题。

4.2 充分发挥智库自身影响力,聚合周边智库抱团发展,形成智库集群效应

地方新型智库受到研究人员少、研究起点相对低等因素的限制,要想在国内甚至国际上产生较大影响力,仅靠一家智库的单打独斗很难实现。因此,区域性新型智库建设的集群发展成为地方智库发展的首选之路。当前在部分省市和区域已经出现了智库联盟、智库集群的趋势,并呈现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如山东社会科学院发起的山东智库联盟、山东青岛市北区的智库集群发展、武汉智库联盟、南京智库联盟、湖南智库联盟等。在新型智库建设过程中,研究实力和影响力相对强的智库,如山东社会科学院应通过创新工程的再设计积极发挥自身影响力,聚合区域内各类智库,依托智库联盟或智库集群积极开展各类联合研究、联合培训等活动,形成研究合力,共同提升研究水平,培养智库人才,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力量。

此外,在围绕政府决策开展研究活动的同时,地方新型智库可以在智库联盟或智库集群的基础上尝试智库的产业化发展,打造以智库为支撑的新经济生态圈。实现智库由围着党委政府服务的“内循环”,扩展至为企业、产业、资本和项目服务的“外循环”,构建出一个新经济生态圈。

4.3 积极实施“请进来、走出去”战略,增强智库的国际影响力

国际影响力是智库影响力和智库评价的重要指标。山东社会科学院作为地方新型智库,不仅要定位为省委省政府的思想库和智囊团,更要在国家、地方政府对外交往中发挥重要作用。尽管山东社会科学院在创新工程的引领下,智库建设在省内崭露头角,但是其影响力也仅限于区域内, 国际影响力的塑造仍然任重而道远。造成这一窘境的主要原因在于,创新工程在设计之初的定位局限于服务地方政府,视野相对狭窄,加之地域局限,缺乏国际交流机会,特别是与国际知名智库之间的交流机会更少,很难产生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端研究成果或品牌。由此可见,地方新型智库的进一步提升,不仅要围绕区域内智库影响力展开,更应该提升智库国内国际影响力。在夯实区域研究实力的基础上,着手追赶国家级高端智库,逐步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国际影响力。在这一过程中,地方新型智库应该以境内外知名智库为标杆,积极实施“请进来、走出去”战略。

在 “请进来,走出去”战略上,地方新型智库不应止步于常规人员互访、共同举办学术活动等这些相对浅层次的交流与合作,应该构建深层次、常规化、制度化的交流与合作长效机制。首先,可以通过访问学者等形式,鼓励智库研究人员前往境外知名智库进行访学和访问研究,深入系统地学习境外知名智库的项目运行组织模式、研究方法等。其次,可以与境外知名智库开展合作研究,双方共同承接研究项目,共同发布研究成果,借助国际上有影响力的智库平台,增强智库的影响力。再次,双方共同建立联合研究机构,学习借鉴国际知名智库的管理模式、研究模式,提升自身的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通过“请进来、走出去”战略,实现地方新型智库与境外知名智库在人才、智库产品、智库运营等方面的深入交流、学习,这样做不仅能提升智库自身研究实力,而且能够借助国际知名平台,提升国际影响力。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 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EB/OL]. [2018-08-07]. http://www.gov.cn/xinwen/2015-01/20/content_2807126.htm.

[2] 习近平. 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 2016-05-19(02).

[3] 光明网. 光明日报社、南京大学联合评选2017CTTI-BPA智库最佳实践案例评选结果揭晓[EB/OL]. [2018-08-08]. http://theory.gmw.cn/2018-05/19/content_28871072.htm.

[4] 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研究院. 中国智库综合评价核心智库榜单[EB/OL]. [2018-08-08]. http://www.cssn.cn/xspj/qwfb/201711/t20171130_3760026.shtml.

[5] 澎湃新闻. 《2016年中国智库报告》发布,最具影响力智库阵营出炉[EB/OL]. [2018-08-08]. http://www.cssn.cn/ts/ts_scfj/201702/t20170221_3423471.shtml.

[6] 南京大学中国智库研究与评价中心, 光明日报智库研究与发布中心联合课题组. “中国智库索引”(CTTI)首批来源智库及遴选过程[N]. 光明日报, 2016-12-21(16).

[7] 魏然. 全省首批重点新型智库建设试点单位公布[EB/OL]. [2018-08-08]. http://www.dzwww.com/wap/sdnews/201804/t20180413_17256704.htm.

[8] 张丹. 知识产权保护下的高校科研管理流程再造[J]. 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 2010(8): 24.

[9] 佘佐明, 周长敏, 吴健. 高校科研经费管理中科研人员智力成本补偿问题思考[J]. 科技经济导刊, 2018(8): 131.

[10] 周仲高. 智库的科学分类与准确定位[J]. 重庆社会科学, 2013(3): 116.

Abstract: [Purpose/significance] At present, China focuses on the new think tanks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innovation project of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But, it is an urgent problem on how to integrate and promote the two projects to enhance the capacity and the level for the new local think tanks. At the same time, the trend of promoting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think tanks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has also provided unprecedented opportunities for the new local ones. [Method/process] Taking the innovation project of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in Shandong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systematically summarizes the measures, the achievements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roject, and forms a series of experiences that can be popularized and copied. [Result/conclusion] At the end, the paper puts forward the development trend and improvement path of the new local think tanks in the innovative project, which provides referenc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think tanks in China.

Keywords: innovation project new think-tank process reengineering value of intelligence

收稿日期:2018-08-08 修回日期:2018-09-02 本文責任编辑:唐果媛

猜你喜欢
新型智库流程再造
公共图书馆为政府新型智库建设提供决策信息服务的思考
加强基层党校新型智库建设的思考
关于构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背景探析
医院财务会计全面预算管理的考核与监督
平安集团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组织结构框架研究
“互联网+”对传统图书出版的影响和推动作用
媒介融合语境下的新闻业务流程再造
中国经济转型期智库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