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王佳宁:江苏大运河文化带建设 持续推进的“七大动因”
想做、能做、做成“大运河文化带”,定力、外力、引力、张力、实力、动力、合力等“七个力”缺一不可。
一是江苏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坚持与党和国家改革发展大局同频共振,保持把握方向、举重若轻的定力”;二是江苏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与东部地区对外开放高地接轨,借助“一带一路”建设和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的外力;三是江苏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服从整体、合作多赢,强化践行战略取向的引力;四是江苏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统一布局、因市制宜,渐次铺排“运河11城”建设理念和措施的张力;五是江苏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牵引长江三角洲城市群联动开发,壮大文旅产业发展的实力;六是江苏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先导区、示范区和样板区逐步明晰,“运河11城”各自渐进式实现差别化发展的动力;七是江苏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徐州和苏州两端呼应,扬州为轴心,形成多节点、多样性新兴文化业态发展的合力。
2 沙勇:生态竞争力引领的江苏大运河文化带建设
大运河面临生态环保形势严峻、法治手段协调机制缺失等绿色发展新挑战,从大运河的生态服务功能来看,应逐步摆脱沿线生产生活对其“汲取”式思维和“消费式”姿态。另一方面,在遗产保护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其“水源涵养”的要义,强化其生态支持功能,使其成为带动区域转型发展的黄金水道,实现运河与区域经济社会形成生命共同体。此外,要科学协调大运河各种生态要素的关系。建议打造生态引领示范段,以产业转型打造运河低碳经济带、统一规划完善立法、构建完善的生态竞争力评价体系、加强制度建设、确立沿岸主体的正确观念、实施综合治理工程等。
3 丛屹:京津冀地区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及其启示
目前大运河主要在水量、水质、河上桥梁等三方面存在问题,建议统筹规划、顶层设计,协调引导各方力量,建立决策层、协调层、执行层的体制架构;大运河文化带的建设,需要发展能多方动员社会力量的社会组织的建设,文化资本与社会资本结合才能有生命力。香河段生态综合整治项目、西青段华侨城运河文化带项目、以及静海运河文化博物馆等民间项目PPP模式值得借鉴。
4 孙杰:提出“大运河精神”适逢其时
“大运河精神”支持和丰富了“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大运河精神与城市精神、“红船精神”等革命精神实质一致,“大运河精神”是坚定文化自信的一个集中体现,“大运河精神”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新时代大运河精神的基本内涵包括“生生不息的奋斗进取精神”“与时俱进的创新协同精神”“海纳百川的融合共生精神”“正义诚信的使命担当精神”。
5 何芳:大运河沿岸标志性景观案例分析
大运河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利用应秉承生态优先的原则。大运河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利用上的特色性与品牌化是长远的发展目标,大运河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利用应更多地遵循开放、共享的理念,大运河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利用将更多地与经营城市的理念相结合,大运河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利用需要顶层设计和部门协同协调。
6 方雪琴:大运河文化的新媒体传播策略
如何借助于新兴媒体进行大运河文化传播成为我们面对的现实问题,应利用数字传播技术激活大运河文化资源,利用新兴媒体渠道打造大运河文化传播平台,利用大运河超级IP构建大運河文化共同体。
7 王文举:中国省级区域间初始碳配额分配方案研究
建立碳排放总量目标控制下的区域碳排放账户制度。要建立全国统一的碳市场,首先要明确区域之间如何协调,构建并完善区域的碳排放账户制度,从基期设定、分配方案、责任划分都要具有科学的依据。在建立区域碳账户管理制度的基础上设计合理的碳配额分配机制。在利用大数据建立区域碳排放账户基础上,根据区域碳排放账户的盈余状况动态调整区域碳配额的分配方案,既要考虑总量目标,又要考虑区域的公平和效率。以构建碳配额分配机制为契机推动区域之间协调发展。碳配额初始分配是碳市场设计的关键环节,中国总量控制下的碳配额分配应该将历史排放责任和区域转移责任考虑到碳配额分配机制中,通过分配机制和交易机制推动区域之间协调发展。总之,以碳配额分配机制为契机,通过完善的交易机制推动全国区域之间相互协调、共同发展,将有利于高碳产业低碳化,促进中国经济绿色可持续发展。
8 沈和:把握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着力点
推进大运河文化复兴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切实做好保护、传承、利用三篇文章。要突出重点,组织标志性、根本性战役。生态宜居是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应有之义和重要标杆,大运河生态危机和环境破坏是当前亟待根治的突出难题。经济振兴是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物质基础和坚强保证。没有经济振兴,文化带建设难以真正推进,更不可持续。济振兴必须着力破解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