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学科、智库、传媒三位一体发展格局

2018-09-10 23:04单敏
智库理论与实践 2018年5期
关键词:学科建设

单敏

摘要:[目的/意義]高校智库建设方兴未艾,讲好中国故事任重道远。[方法/过程]本文梳理了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智库建设的主要路径和创新举措,重点分析了该院自主制作的大型公共外交纪录片《我从非洲来》的创作经验。[结果/结论]文章认为将学术研究、智库服务与媒体传播三者相融合的智库建设模式不仅是高校智库建设的创新之举,也是讲好中国故事的有益途径,具有特殊的探索意义。

关键词:学科建设 智库服务 媒体传播

分类号:C936

DOI: 10.19318/j.cnki.issn.2096-1634.2018.05.13

2018年5月19日,由南京大学中国智库研究与评价中心、光明日报智库研究与发布中心联合主办的2017年CCTI-BPA智库最佳实践案例发布会暨智库评价系统研讨会在江苏省会议中心举行。会议发布了2017年CCTI-BPA智库最佳实践案例名单,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自主制作的大型公共外交纪录片《我从非洲来》获最佳活动奖一等奖。《我从非洲来》是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策划制作、并得到外交部中非联合研究计划、义乌市文化精品工程支持的6集纪录片,是国内首部由学术机构自主拍摄的反映中非民间交往小故事,展现中非交往大面貌的纪录片,是学术机构跨界影视的有益尝试,更是高校智库建设生动的实践案例。

1 非洲研究院10大举措,打造特色鲜明的非洲事务专业智库

2007年9月1日,非洲研究院正式成立。此后11年,是这个历史不长的研究院团队怀抱理想、砥砺前行的11年。10余年里,以刘鸿武院长为带头人的创新团队在非洲研究领域逐渐展露才华,相继获得了浙江省首批高校创新团队、浙江省文化创新团队、全国总工会全国工人先锋号、中国侨界创新团队贡献奖,教育部首个非洲研究长江学者拥有团队等多个荣誉称号,2017年又获教育部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称号。

10余年来,非洲研究院团队勇于担当、奋力前行,获得了不少荣誉。近年来,非洲研究院先后入选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全球智库报告》“大学附属最佳区域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社科评价研究院“中国智库综合评价核心智库榜单”、中国智库索引(CTTI)“中国高校智库综合评分TOP100”等。

这些显著的进步看似出人意料,实则又在情理之中。谈及非洲研究院的发展经历,已经行走非洲30多年的创始院长刘鸿武教授深有感触,他将研究院的发展归结于做了10件大事。

一是在国内率先建立了一个高起点、国际化、结构合理、设置有序的实体性非洲研究机构,立好四梁八柱,以图长效发展。10年前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正式挂牌成立,这是国内高校首个实体性的非洲研究机构,有独特的建院理念与治学精神,稳定的领导班子、专职科研团队、行政团队,及良好的办公室环境与经费支持。刘鸿武院长说,必须“先筑巢再引凤”“铁打的营盘流动的兵”,只有建成一个实体性科研机构,才能可持续发展,显现综合平台优势。10年来,研究院团队不断壮大,学科建设持续发力,学科规划务实推进,经费资助稳定增长,逐渐成为国内非洲研究的组织者和推进者。

二是培养起了一支热爱非洲研究事业的专职科研与管理队伍。人们常说,一流学者到了哪里,学科就带到了哪里。到金华建院伊始,刘鸿武院长就将学科和团队建设作为建院之本,他以开阔视野广招政治学、经济学、教育学、历史学、人类学、社会学、民族学,甚至影视传播学等跨学科博士入职,并针对非洲学特殊要求,提出并实施青年教师发展“四定原则”(定领域、定地域、定国别、定专题)和“十年‘十个一职业计划”等务实举措,为青年人“指方向、扶上马,送一程”。他选定“当代非洲发展问题”和“中非发展合作”两大重点方向,组织大家协同攻关,十年磨一剑,取得明显成效。迄今团队核心成员都有赴非学习调研经历,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成为名副其实的非洲研究“国家队”。一批富有情怀、学有专攻的青年学者成长起来,在研究院大舞台上开始搭建自己的特色小平台,开创出研究院分和有序、协同创新的喜人局面。

三是积累产出了一系列填补空白或学术原创性的成果,并开始在国内外传播。10年来,研究院累计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中国对非洲关系的国际战略研究》等国家级项目19项,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新时期中非合作关系研究》等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14项,出版专著百余部,发表核心论文400多篇,一系列原创性成果填补了国内非洲研究的空白,一些成果开始外译推广,为国家对非工作提供了坚实理论支撑。几年来,刘鸿武院长带领学术团队努力建构有中国精神气派的“非洲学”教学科研理念、人才培养体系、教学师资队伍,努力在赴非调研基础上开展研究,接地气,通民情,被外交部称誉“有效带动了国内非洲研究发展和人才队伍建设”。

四是创建了影响广泛的“中非智库论坛”以有效服务国家战略,提升中国对非事务学术话语权。早在2010年,研究院就配合国家外交重大活动赴非举办研讨会,受到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亲切接见和赞誉。2011年,作为政府所倚重的高校智库,研究院在外交部支持下创办“中非智库论坛”,该论坛在中国和非洲连续召开了7届,成为中非合作论坛框架下的常态机制,是中非思想沟通交流的国际舞台。早在2013年,国务委员杨洁篪就赞誉智库论坛有力推动了中非思想交流对话,2015年世界权威智库美国布鲁金斯学会刊文认为“中非智库论坛是中国扩大在非洲的软实力及寻求在学术层面的影响力的一个很好实例”。2018年9月,将继续举办“中非合作论坛——智库论坛”写入了《中非合作论坛—北京行动计划(2019-2021年)》,这表明“中非智库论坛”成为国家级对非工作之一。

五是构建了本硕博、留学生、培训生“三位一体”的“非洲学”学位体系,填补了我国非洲学学位点空白。经过多年努力,非洲研究院推动学校建成对非经贸本科、对非汉语本科和专业硕士、“非洲学”交叉学科硕士专业、“非洲教育与社会发展”交叉学科博士专业,形成了本硕博完整的非洲学位体系;10年累计培养毕业研究生150多名,目前在读硕博研究生60多名。学校还是教育部、商务部、国家汉办对非多维人才培养基地。

六是开发形成了系列配套的“非洲学”本硕博各层次课程体系、教材体系、师资队伍。非洲学是一门综合性交叉学科,必须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编撰专业教科书,形成系统化教材。早在1997年刘鸿武教授完成的《非洲文化史课程建设》就获得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非洲研究院建院后,团队先后编撰出版著作类教材30多种,开发本硕博各层次非洲学基础课、主干课、选修课、通识课、小语种课等40多门课程,浙江师范大学是国内唯一开设系统化非洲学课程的高校,积累了丰富教学实践。2016年《服务国家战略的非洲学人才培养理论创新与实践探索》获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对非汉语教育学成果获得“全国研究生教育学会教学成果二等奖”。

七是建构了扎根非洲的国际合作机制,学科建设在非洲本土影响力不断提升。建院伊始,非洲研究院就走出象牙塔,不做沙发上的学问,而是虚心向非洲学习,拜非洲人为师。研究院先后聘请了8位非洲籍优秀学者,目前在岗4位,约占科研人员总数的1/6。同时,约九成的科研人员有3个月以上赴非进修访学经历,其中近半数科研人员有半年以上访学经历,2人通过旋转门赴我国驻非使馆长期工作,有的科研人员长期在孔子学院挂职,获得对非深度体验。10年来研究院对非交流和外事活动累计200多项,与非洲20多所高校、科研机构签署人才联合培养、互派学者协议,在国际会议上主动设置议题、建构概念,引导舆论走向,在非影响力日益提升。

八是建设成为国家对非事务的重要思想智库,主动服务国家的咨政建言功能日益显现。非洲研究院主动对接国家对非战略,充分发挥政策咨询、公共外交、舆论引导等功能。近年承担中央各部委委托项目数十项,10多份报告获中央领导批示或采用证明。研究院积极配合对非外交重大活动,适时召开了中非合作论坛十周年研讨会、中非媒体智库论坛等国际研讨会或主题演讲30多场(次),在海内外媒体发文百余(篇)次,接受境内外媒体采访近百次,及时解读对非战略,引导公共舆论。

九是形成了一支能讲好中非合作故事、促进中非人文交往的舆论引导和知识普及队伍。建院以来,研究院科研人员深入非洲实地,结交当地人民,建立一流人脉。刘鸿武教授担任中宣部、国新办“讲好中国故事”专家,多次率团出访非洲,宣讲中国对非政策,讲述中非交往故事。2010年创办国内高校首个综合性“非洲博物馆”,每年免费接待国内外参观者逾万人次,并在上海、宁波巡展,成为面向大众传播非洲文化的立体“教科书”。研究院还在金华秋滨小学建成“非洲文化园”,在婺城区琐园村建成“非洲国际研学村”等,让学术成果普及于民间,服务于社区。

十是搭建了支撑有力、服务多样的软硬件平台,成为引领国内非洲研究发展的重要协同机构。研究院已成为国家对非研究的系列高端平台,是教育部区域国别研究基地非洲中心、教育部中南人文交流研究中心、外交部中非智库论坛、浙江省哲社重点研究基地、浙江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教育部《非洲地区发展报告》《中南人文交流年度报告》编撰单位,设有《非洲研究文库》《非洲研究》《非洲研究智库专刊》编辑室等成果发布平台,及尼日利亚、埃及、南非、水资源、影视等区域国别中心,还推动校内各学院设立了非洲艺术、法律、教育、文学、经贸、地理、体育、交通、音乐、科技、汉语国际推广等10多个专业协同中心,形成了校内非洲学综合建设大平台,同时积极支持帮助国内各高校搭建非洲研究平台与机构,提供学科建设经验,推进全国协同发展。

非洲研究院智库实践模式与成效,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2017年5月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民心相通情况发布会上,教育部副部长田学军高度评价非洲研究院所做的大量工作,称誉其创新举措及做法具有“代表性、示范性和推广性”。当然,非洲研究院智库建设之路并非平坦无阻,目前面临着人才队伍转型困难、智库评价手段陈旧、国际合作停于表面、协同创新步入“深水区”等发展难题。所幸,非洲研究院从开始就深知上述难题,也一直在探索破解之路。

2 拍攝纪录片《我从非洲来》,是非洲研究院智库建设的创新之举

非洲研究院院长刘鸿武教授行走非洲30多年,永远行进在学科建设创新路上。他总是在思考中国传统学科如何与时代需求接轨,何以满足国家战略需求。在刘鸿武院长的总体策划下,非洲研究院自己发起、自己策划、自己组建导演团队开始制作属于自己的纪录片。在“融媒体”时代,大型纪录片《我从非洲来》的制作及其在非洲国家、国内央视等主流媒体的展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影响,既传播了中非关系发展的正能量,纪录片以大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讲述了中非交往的真实而生动的故事;又将学术研究、智库服务与媒体传播三者相融合,对于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了解中非关系,具有特殊的探索意义。

2.1 《我从非洲来》以小人物叙事风格讲好非洲人在中国的故事,契合国际传播习惯

纪录片《我从非洲来》是以非洲人为拍摄对象,义乌为主要空间背景,讲述非洲人在中国的经商、公益、婚姻、教育、美食、艺术活动的6集纪录片。其中,第1集为“来自非洲的客商”(经济层面);第2集为“义乌即吾乡”(社会层面);第3集为“中非跨国恋”(情感层面);第4集为“练成中国通”(教育层面);第5集为“舌尖上的非洲”(生活层面);第6集为“中非艺术桥”(艺术层面)。

目前,国际上讲述非洲人在中国生活的纪录片主要有《中国混音》(China Remix)、《广州之王》(King of Guangzhou)等,它们刻画了非洲人在中国尤其是广州遭遇到的种种生存困境,以偏概全地渲染了中国的移民问题,并逐渐在欧美国家广泛传播,给世界观众形塑了一种中国人对非洲人不友好的负面印象,在国际上形成了不利于中非民间互信的舆论引导。因此,在中非合作新形势下,我们有必要利用影视手段重新发声,让世界更进一步了解到非洲人在中国也有很多鲜为人知的闯荡商海、勤劳创业、积极正面的故事,并非都是负面叙事。更重要的是,绝大多数非洲人和我们一样,也有酸甜苦辣,他们在异乡的故事需要被纪录、被讲述。而义乌小城就集结了数千个这样的正能量的非洲商人,因此,讲好义乌小城故事,也即讲好中非合作大故事,用影像记录一个时代。

纪录片旨在打破国内制作的同类题材在国际上传播力度有限的瓶颈,完全以国际化的视角和叙事方式讲好非洲人在中国的故事,组建了中非联合拍摄团队,由电影学博士张勇和索马里籍传播学博士和丹·阿布迪联合执导,并在摄影、音乐、剪辑等部门引入了非洲电影人作为主创。在具体叙事风格上,本片定位为“讲叙非洲人自己的故事”“发出非洲人的声音”,为了让国际观众更容易接受,本片去除解说词,完全以非洲人的自述串联影片的主体结构,每集挑选3个有故事的人物,以他们的口吻讲述自己的“中国印象——来到中国——生活经历——价值观”,突出国际流行的小人物叙事风格,着眼于非洲人与中国人共通的全人类社会、家庭冷暖等普世性内容及价值取向,而非猎奇性内容,最终达到使国内外观众均能接受的目的。

2.2 《我从非洲来》是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的一次生动实践,也是中国传统学术界的一次成功的转型尝试

影片自2017年完成后,在国内外尤其是国际上影响广泛,产生了十分积极的反响。2017年8月,该片在坦桑尼亚桑给巴尔国际电影节全球首映后,收获非洲同行和观众积极好评,并被赞比亚卢萨卡国际电影节重点选为开幕影片。在喀麦隆最有影响力的媒体Cameroon-Tribune报道中,以“大开眼界”来形容对重新认知中国的影响。2017年11月,联合导演之一和丹·阿布迪博士携《我从非洲来》接受BBC深度采访报道,国内主流媒体环球网、新浪网均有转载;《我从非洲来》获邀参加英国、瑞士多个影视文化节,得到西方国家关注和认可。同时,《我从非洲来》在坦桑尼亚国家电视台和赞比亚ABNTV签约播出;随后,分别在国内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北京卫视展播。随着纪录片的广泛展播,本纪录片也收获了业界众多认可,先后获2017年浙江省纪录片“丹桂奖”二等奖,“中国电视星光奖2017年度浙江省纪录片推荐作品优秀系列纪录片奖”“2017中国网络影视年度最佳纪录片奖”,入围四川金熊猫电视节“中国故事、国际传播”提案大会等。在智库界,本纪录片获得了2017年CCTI-BPA智库最佳实践案例最佳活动奖一等奖。

可见,用生动的故事,以自我叙述和国际化的视野呈现给世界观众,是讲好中非交往故事的一个值得借鉴的经验。

《我从非洲来》的成功,更加坚定了非洲研究院用镜头语言表达学术思想的想法。继《我从非洲来》之后,非洲研究院又倾心打造了第2部纪录片,这部首部由中非欧三方合拍的大型纪录片《重走坦赞铁路》,邀请伦敦大学亚非学院尼尔斯·汉博士现场采访,由非洲人自己来讲述这部大历史,深度展示中非关系的真实全貌。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召开期间,该纪录片在旅游卫视播出。

3 让中国形象更美好,是新时期中国智库责无旁贷的崭新使命

新中国成立近70年和中国改革开放40余年,实现了中国人站起来、富起来的梦想,当前中国面临着富起来、强起来之后,如何让中国美好的形象在国际社会得到认可的重大任务。事实上,随着中国的强大,国际社会关于“中国威胁论”“中国新殖民主义”的无端指责不绝于耳,如何把真实的中国、美好的中国客观呈现给世界人民,是新时代面临的重大课题。

中国知识分子历来就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美好愿望。让中国形象更加美好,中国学术界责无旁贷。我们应该看到,中国学术界长期存在着小圈子自说自话的弊端,中国学术界所生产的知识不能有效满足国家、社会、时代的需求,局限于跟在西方知识界后面亦步亦趋,缺乏原创性话语权的建构,更谈不上国际传播能力。比如,中非友好交往了60多年,多少感人、生动的故事随着岁月流逝,随着当事人的逐渐衰老而面临着随风而去直至不被记忆的局面,相反,国际社会对中非交往的恶意揣测却屡见报端。

3.1 建构将学术研究、智库服务与媒体传播三者相融合的发展格局

刘鸿武院长认为“当前和未来,中国需要重新解释和确认在世界上的位置,在新时代的身份、角色和抱负,在全球治理与发展中才能更好地贡献中国智慧。” 并進一步提出了“以学科建设为本体、以智库服务为功用、以媒体传播为手段并使三者融会贯通”的智库建构思路,他指出,国内从事国际问题研究的高校、科研机构要以更具创新性的举措,努力把自己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学术机构与思想智库,成为推进中外思想知识双向、平衡、互动的国际传播机构。

在刘鸿武院长看来,“学科建设为本体”旨在搭建基础性学科平台,积累原创性知识体系,做出民族性思想贡献,补齐结构性学科短板,形成均衡性学科态势。“以智库服务为功用”就是要突破学术停留在小圈子内自说自话的困境,形成对国家社会的实际影响力,并发挥服务功能,弥补中国高校传统学术重大缺陷。“以媒体传播为手段”就是要推进中国学术走向世界,大力提升中国学术国际传播力,在核心对象国形成直接影响力,改变中国海外国家形象,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到美起来的转变。大型公共外交纪录片《我从非洲来》正是学科、智库、影视三界共同发力的一次有益尝试,这种尝试打开了传统学科建设的壁垒,属于“墙内开花墙外香,墙内栽培墙外争光”,不失为智库建设的有效路径。

3.2 着眼新时代发展要求,培植“知华友华”精英

相比中非关系的蓬勃发展,我国国际研究人才储备不够、高校相关专业设置不足,制约了人类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的实施,急需加大从事国际合作与研究的“知华人才”培养力度。目前浙师大非洲研究院有4位非洲籍学者,他们被聘用为各研究中心的执行主任或副主任。研究院在为其提供学术平台、科研经费等支持的同时,有意识地做好培养和引导工作,组织其进行十九大等重要精神的学习,定期与其交流中非关系看法。

此外,非洲研究院创办的“中非智库论坛”已在中国和非洲举办了7届会议,为中非关系发展建言献策,成为中非学术交流与智库对话的机制化高端平台,吸引了大批中非官员、学者、媒体人士参加。

非洲研究院还主动“走出去”,推动和帮助非洲10余所大学、智库机构建立中国研究机构和海外实训基地,招收非洲国家的本科生、研究生,引导外国学者将学术方向转向中国问题和中非关系研究,组织策划编撰“在华非洲人话非洲”“在华非洲人论中国”系列丛书,以“逆向”增强外界对中国的了解。

3.3 构建国际话语体系,培养“以外传外”使者

虽然中非合作、“一带一路”倡议等成就走在世界前列,但中非关系、中国发展理念等方面仍让西方国家在内的国际社会产生了许多误解和猜疑,甚至在本国出现一些阻扰的民意。我国缺乏话语建构和媒体传播能力的短板突显。对此,一方面要加强我国媒体自身能力建设,加强媒体的国际传媒能力;另一方面还需培养更多既懂本国语言与思维,又懂中国国情的外国传播使者。

大型纪录片《我从非洲来》的走红既是意外之喜,也是情理之中。联合导演之一和丹·阿布迪,是来华留学、工作共12年的索马里籍人士,影片以非洲人自己的视角来讲述、拍摄非洲人在中国的创业、生活、学习的生动故事,讲述在这个过程中的文化冲突与融合的日常。这不仅有别于以往西方局外人高高在上的视角,更是呈现了平实的故事。也因为如此,目前《我从非洲来》已在非洲多个国家展映,入选桑给巴尔国际电影节、赞比亚国际电影节,影片还计划翻译成非洲小语种语言予以推广。和丹本人还受到英国广播公司(BBC)邀请参加节目,阐述中非关系,反响强烈。可见,中国故事要“以外传外”,用外国人的视角、语言、概念,讲述在中国求学、经商、生活的经历,有意识地将传播方式转变为对方语言,互动传播。

未来正来,使命未完,非洲研究院也必孜孜不辍,奋斗不止。

Abstract: [Purpose/significance] The development of think tank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s just in the ascendant, and it is an arduous task to tell Chinese stories well to the world. [Method/process] Upon the main methods and innovative measures for developing the think tank of Institute of African Studies at Zhejiang Normal University, it focuses on the experience in producing the large-scale public diplomacy documentary film “Africans in Yiwu”, which was planned and produced autonomously by IASZNU. [Result/conclusion] It holds that the pattern of developing think tanks through integrating academic research, think tank service and media communication is not only an innovative method for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but also a kind of vivid practice of telling Chinas stories well to the world, thus it is of special exploration significance.

Keywords: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think tank service media communication

收稿日期:2018-08-22 修回日期:2018-09-21 本文責任编辑:唐果媛

猜你喜欢
学科建设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学科专业同步建设策略
探究高校学生工作专业化的发展
精品课程共享资源建设探索与实践
依托学科信息管理平台,促进高校学科建设管理
计算机应用技术学科建设实践与发展探讨
武警院校应急救援学科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论七年一贯制体系下本科学科建设中职业教育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