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书香
【摘要】中央对智库的高度重视为党校更好地发挥职能作用提出了更高要求。基层党校在新型智库的建设中面临人才缺乏、平台封闭、合力难形成等困难,在新形势新任务下,要加强基层党校新型智库建设,必须提高思想认识,找准职能定位;注重资源整合,加强平台建设;实施项目管理,提供优质成果;加强人才培养,打造科研团队;完善保障体系,建设长效机制。
【关键词】基层党校;新型智库;思考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六次会议上指出,要统筹推进党政部门、社科院、党校行政学院、高校、军队、科技和企业、社会智库协调发展,形成定位明晰、特色鲜明、规模适度、布局合理的中国特色新型智库体系。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明确提出要“促进社科院和党校行政学院智库创新发展”。作为基层党校、行政学校,要积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智库建设精神,推进新型智库建设规范、有序发展,为基层党委政府决策服务,为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一、基层党校新型智库建设的重要意义
(一)党校建设新型智库是履行党校重要职责的必然要求。习总书记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强调党校要发挥好自身特色和优势,坚持党校姓党的原则要求,突出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特色,突出党校新型智库作用。这为党校办学定位提出了新要求,为党校工作职能赋予了新内涵。基层党校作为党委的重要部门,为党委政府科学决策发挥智库作用是党校的重要职责。加强新型智库建设,发挥好决策咨询功能,是基层党校的基本政治担当,是新形势赋予基层党校的新任务。基层党校应进一步明确决策咨询的功能定位,发挥自身独特优势,在为基层党委政府决策中发挥更大作用,自觉做党和国家智库建设的“担当者”。
(二)党校建设新型智库是推动科研转型发展的迫切需要。当前基层党校的科研工作存在科研与决策咨询脱节的“两张皮”现象,科研归科研,决策归决策,二者没有很好地结合起来。科研成果调查总结性多,预测前瞻性少,缺乏咨询价值,也缺乏与党委政府之间的信息传递通道和成果转化渠道。通过政策研究和调查研究转化形成的决策成果相当少,这种状况亟须改变,党校科研必须要实现向新型智库的转型。要重点围绕党委的中心工作,围绕基层急需解决的实际问题进行科学研究,提出有价值的对策建议,这样科研工作才能卓有成效,才能更好地实现科研“四服务”功能。
(三)党校建设新型智库是提高党校地位和影响力的最佳途径。在新形势新任务下,基层党校要秉承“有作为才有地位、有思路才有出路、有压力才有动力、有创新才有发展”的工作理念,在立足基本职责的同时,以更加开放的视野,聚焦新型智库建设,突出咨政特色,健全教学出题、科研解题、研究成果进课堂、对策思路进决策的工作机制,使基层党校真正成为党委政府用得上、有作为、有贡献的“思想库”。只有真正发挥党校的独特优势,最大限度地实现自身功能价值,才能扩大自身影响力和知名度,赢得更多的尊重和支持。
二、当前基层党校新型智库建设面临的主要困难
(一)智库人才缺乏,科研力量不强。基层党校相对于省、市级党校来说,存在教研人员少、学历偏低、知识结构单一、学科分布不均、专业性不强、科研时间不足等问题。教研人员不仅要承担大量的教学任务,一些教研人员还要从事教学管理和文秘等工作,很难集中力量做好科研工作。且教师讲授内容庞杂多变,一般难以形成稳定的科研主攻方向,往往是遇到什么问题就写什么论文,导致研究难以深入,科研成果质量不高。加之县级党校信息化建设落后、能看到的材料有限,考察调研机会有限,科研氛围不浓,推动科研开展比较困难。
(二)科研平台较封闭,资政作用发挥不明显。基层党校科研工作总体上科研精品少,为党委和政府决策服务的科研成果少,能被评为市级以上优秀奖的成果极少,能在全国有影响的报刊上发表的文章微乎其微,致使科研成果被党校政府采纳的少,缺少决策影响力和社会影响力。究其原因,基层党校的科研平台较封闭,与党委政府的各职能部门及研究机构之间缺乏稳定的科研交流、协作平台,信息传递渠道窄,造成科研工作存在相对封闭、低水平重复建设现象,资政作用发挥不明显。大多数教研人员缺少实践锻炼,对党委政府具体工作内容和环境不够了解,导致资政研究中前瞻探索少,滞后研究多,还不能满足党委政府决策咨询的需求。
(三)资政体制不顺,科研合力难形成。对智库建设的规律性缺乏系统性的认识和研究,没有建立健全以资政为导向的科研机制,包括课题生成、经费保障、成果评价、绩效评估、成果转化等一系列系统规范的资政保障机制有待加强,在科研取向、学科支持、研究方法技术和后勤保障等方面都较为落后,导致难以形成科研合力。尤其是科研成果转化渠道还不完善,科研成果的转化缺乏整体统一的推介机制和有效通道,致使许多科研课题虽然有了较好的成绩,决策层却难以知晓,无法得到广泛的推广和本地社会的重视与认可,失去了进一步完善升华为科研成果的机会,影响了党校智库作用的发挥。
三、基层党校新型智库建设的对策思考
(一)提高思想认识,找准职能定位。加强智库建设,这是全国党校系统的共同使命。作为基层党校,要进一步提高对党校智库作用的认识,积极创造条件发挥智库作用。相对于上级党校,县级党校的教师在资料占有、学识水平、经费保障、科研条件等方面确有很大的差距,但也有自身的独特优势,就是对基层情况比较了解,容易发现和了解基层存在的问题,只要深入调查研究,勤于思考,在理论和实际结合上多下功夫,在建设智库上也具备一定的优势。因此,基层党校一定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增强发挥党校智库作用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以当前加强新型智库建设为契机,立足于实际找准职能定位,找准切入点和主攻方向,扬长避短,紧贴基层情况,建设符合自身特点的新型智库。
(二)注重资源整合,加强平台建设。一是要加强自身交流与合作,形成党校内部上下联运,集体攻关的工作格局。针对基层党校科研人员偏少的实际情况,可根据课题的需要和教师的特长,优化资源配置,集中优势力量,集体协作攻关。二是争取党委政府的指导。积极拓展党校与党委政府有关部门的信息传递和联系渠道,主动加强与党委政研室和政府研究室等部门的联系和合作,紧扣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共同进行专题研究。三是充分利用学员优势。基层党校的学员来自于与广大人民群众直接接触的最基层的干部,有丰富的实践工作经验,党校教师可与学员合作调研,形成科研成果,探索建立党校教与学紧密结合资政研究新路子。
(三)实施项目管理,提供优质成果。一是开发自主研究项目。紧紧围绕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和社会的热难点问题、学员的疑惑问题搞科研,立足实际开发科研项目,形成高质量的专题研究报告,为党委政府的决策提供咨询服务和参考。二是申报调研课题项目。进一步加强申报省、市委党校及社科联课题的申报工作,重点是开展深度调查研究,客观全面地把握现实,掌握翔实可靠的信息和数据,提供有深度有说服力的成果。三是实施科研精品项目。立足于本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每年精选1至2个具有地方特色的资政研究项目,打造科研咨询精品,提高党校资政研究的影响力。四是提供优质载体项目。加强资政议政的载体建设,创办好具有自身特色的科研刊物,充分利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为研究人员提供理论研讨和咨询服务的平台。
(四)加强人才培养,打造科研团队。一是提高现有人员的综合素质,采取培训学习、基层锻炼、课题资助、传帮带等多种形式和途径,不断地提高科研人员的研究、咨询水平。二是引进急需人才,根据资政研究的实际需要,引进高素质专业人才,解决学科分布不均、人员不齐的问题,逐步建设一支门类齐全、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三是着力培养学科带头人和中青年人才,充分发挥骨干作用,注重团队建设,积极创造条件帮助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提升智库的人才吸引力。四是邀请专家进行科研专题辅导,可以邀请县级领导、上级党校和高等院校专家教授、决策咨询研究名家等到校指导培训交流,帮助了解掌握决策咨询工作规律和研究方法,提升调研报告写作技巧。五是改善科研条件,加强信息化建设,重视图书馆建设和资源运用,改变信息封闭和信息技术落后的状态,积极打造自主学习的优良平台。
(五)完善保障体系,建设长效机制。一是建立课题生成机制。充分把握决策者的意图和要求,改变原有自行选题的惯例,重大课题、精品课题选题由校党委集体研究讨论决定,再按照项目管理的模式实行项目负责人制,按课题需要跨学科、跨领域开展研究。二是建立信息保障机制。针对信息传递不畅的问题,建立信息互通制度,加强信息资源库的建设,比如信息统计数据库、专题成果数据库、案例数据库等等。三是完善科研管理机制。制定奖惩分明的科研激励机制,将科研考核与评先树优、职称评聘、绩效考评等挂钩,增加领导批示、社会关注、成果转化的分值。四是建立成果转化机制。改变传统的封闭式研究模式,建立与需求对接的运行模式,拓展成果发布应用渠道,利用定期出版刊物、参加研讨会、提交研究报告、新媒体等方式和途径提高成果服务决策咨询效度,扩大党校智库在社会公众的知名度和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