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文玲
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供给侧改革”的概念,其含义是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推动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实现整体跃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指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升级调整,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实现整体提升。
合理的教育结构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经济结构的合理化有重要作用,调整教育结构是提高教育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职业教育承担着向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和提供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重任,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础组成部分,是国民经济生产链的关键部分。职业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目标是根据职业教育发展各个阶段面临的问题和实际需要,推广职业教育的发展理念,科学调整结构,合理分配要素,及时有效地为职业教育转型提供支持,促进职业教育持续健康发展。
近20年以来,职业教育也取得了迅猛发展,但依然存在许多问题,如区域、城乡发展不平衡,管理结构单一,投入结构失衡,专业、课程、师资、实训条件等基本要素结构性矛盾等。加快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办好人民满意的职业教育,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文化自信,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推進职业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一、坚持创新发展,激发职业教育供给活力
一是我国高等教育的规模发展,一方面给予职业教育快速发展的机会,在量上增长迅速,另一方面,由于普通本科同时发展,给职业教育形成了挤压态势,特别是在生源的竞争中职业教育明显处于劣势。因此,职业教育必须坚持创新发展理念,为学习者提供多样化、个性化、定制化的教育需求,让一部分高考(中考)失利的学生通过高职(中职)学习,重拾成长成才的梦想,让学生平等享受受教育的权利,增强学生及其家庭的幸福感。
二是创新职业教育办学模式,为职业教育发展提供丰富的资源体系。一方面坚持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另一方面推进企业(行业)作为市场主体,以资本、人力、技术、管理等要素参与投入职业教育。有条件的地方,可以试行职业教育混合所有制发展,比如,公办民助模式(公办学校引入社会资本)、企业到公办学校建立民办二级学院、公办学校到企业建立专业(培训)学院。
三是创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实现职业教育的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的统一。一方面,针对高中(初中)毕业生升学需求,坚持办好学历教育不放松;另一方面做好职业培训工作,积极扩大教育供给,积极承接各类社会培训,如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职工职业考证培训等,创新各类短期职业培训项目,为不同层次、年龄和不同需求的劳动者提供全方位、针对性强培训服务,进而拓展职业教育发展空间。
二、坚持协调发展,优化职业教育供给结构
一是坚持职业教育专业链与区域产业链之间协调发展,通过校企合作加强学校与企业之间的联系,学校与企业根据各自的实际需求在人才培养、技术创新、就业创业、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等方面开展有效合作。
二是坚持职业教育供给能力与技术技能人才需求之间协调发展,学校人才培养过程中,通过课程内容对接职业标准、教学内容对接企业岗位能力需求、教学过程对接生产过程、实习实训对接真实产品生产、专任教师对接企业技术工人等有效方式,使学校人才培养符合人才市场需求。
三是坚持职业教育与其他教育类型协调发展,着力解决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之间资源不对称、不平衡局面所引起的差距,保障职业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均衡发展。
三、坚持绿色发展,促进职业教育内涵式发展
一是职业教育要想获得高质量发展,就必须改变以规模、数量和投入为主的“外延式”传统发展道路,转向提高教育投入要素质量和效率的“内涵式”发展道路,提高职业教育资源综合使用效率。
二是按照绿色发展的要求及职业教育本身的规律,推进职业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强化内涵建设,注重课程体系和专业设置,强化与市场需求的对接,提升职业教育的内在竞争力。
四、坚持开放发展,扩大职业教育资源的供给
一是积极吸收和引进发达国家和地区的职业教育先进办学经验,获得相应的资源,如教学模式、技术、人才、管理经验等,提升我国职业教育的办学水平,加大推进职业教育的国际化水准,构建教师、学生走出去的发展战略,提升职业教育转型发展的空间。
二是强化与国(境)外相关职业院校之间的合作,配合我国正在推进的“一带一路”发展倡议,强化世界眼光、服务全球化,为世界市场提供专业化的复合型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五、坚持共享发展,推进职业教育公平发展
一是在宏观政策上,加大对农村地区、边疆地区、少数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发展的支持力度,结合精准扶贫战略、教育先行发展战略加强对这些地区职业教育资源的供给,实现教育均衡发展,让不同地区人民享受平等的受教育权利。
二是在服务对象上,加大对城市下岗工人、农民工、残疾人等弱势群体的支持力度,给他们提供针对性的职业教育培训和服务,保障他们享受职业教育、提升职业技能权利的实现。
三是在资源共享上,职业学校图书馆、体育场馆、艺术中心等公共资源可以与社区群众共享,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办好社区大学;职业学校有关教学仪器设备、教师科研成果等可以与周边企业共享,助推企业转型升级,实现职业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参考文献:
[1]吕景泉,马 雁,杨 延,等.职业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9).
[2]庄西真.职业教育供给侧结构性困境的时代表征[J].教育发展研究,2016(9).
[3]张旭刚.高职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四维透视:逻辑、内涵、路径及保障[J].职业技术教育,2016(19).
[4]方法林.高职教育供给侧改革:质量、效率和创新[J].教育现代化,2016(7).
[5]张 雪,罗 章.职业教育供给侧改革的内涵、价值与策略[J].教育与职业,2017(1).
[6]刘鹏程,虞华燕.区域职业教育供给侧问题分析及改革路径与对策研究——以黄石职业教育发展为例[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7(20).
[7]陈 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高职教育供给的再辨析[J].教育与职业,2017(22).
[8]黄 丽,黄天齐.高职教育供给侧改革研究[J].企业导报,201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