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恩平
【内容摘要】课堂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获得知识,并把知识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去。因此,教师提问的有效性是衡量课堂教学效果,提升学生知识落实与巩固的关键。只有提升问题的有效性,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这就需要教师的提问具有艺术性。
【关键词】初中历史 有效提问 提问策略
在教学中,巧设问题是课堂教学的常规手段,也是一种教学艺术。而有效的教学提问,能够引起学生的回答或回应,促进师生之間的情感交流,让学生更加积极有效地参与到学习之中,从而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那么如何才能真正提升《历史与社会》课堂上提问的有效性呢?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
一、以生为本艺术提问,创建学生学习情境
课堂教学中,老师应在学生的角度,创建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潜能,制造认知冲突。有艺术感的提问,会让学生对知识产生浓厚兴趣,在提问与学生的求知心理间,创立一种触及学生思想和情感领域的情境,这样会让学生的学习变得积极主动,更有实效性[1]。
比如,在讲授经济建设发展和曲折《失误与挫折》的课程中,笔者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现了一幅“大跃进”时期的漫画,两个牧童骑在肥大的猪身上和一篇1958年9月18日《人民日报》上刊登的广西环江县红旗村农业社水稻亩产65217公斤的报道。学生们看后无比惊讶,紧接着提问:(1)《人民日报》是国家机关报,怎么会刊登出这样严重失误的报道呢?(2)那时候人们会相信吗?都没人说实话吗?反映的实质问题又是什么?通过这样的情境设计和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擦出思维火花,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二、恰当时机有效追问,连贯知识提高兴趣
追问是由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由易到难、由浅到深的连续性的问题组成的提问方式。在恰当的时候进行有效的提问,能让学生的思维变得更加清晰深入,使学生的回答变得规范详细。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问题不清楚、不肯定、不够深刻的时候,可以进行适当的追问,这是一种建立在关注学生回答问题和善于利用反馈信息而进行的有效指导行为。
比如,在讲授《鸦片战争的烽烟》的课程中,即提出问题:英国为什么要对中国发动鸦片战争呢?在学生回答后,紧接着追问以下问题:(1)英国制造战争的真正用意是什么?(用武力打开中国市场,保护鸦片贸易)(2)那么当时的中国对外贸易是怎么样的情况?(清朝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乾隆皇帝把四个通商口岸改为广州一处。)(3)那么英国为什么要打开中国市场?(英国在工业革命后经济实力发展壮大,成为最强的资本主义国家,为了掠夺更多的工业原料,推销工业品,开辟国外市场,英国把掠夺矛头直指中国。)(4)我们再想一想,如果没有虎门销烟,鸦片战争还会爆发吗?(鸦片战争爆发是必然的,虎门销烟只是导火线)经过这一系列的追问,把课堂前后所学的知识点贯穿起来。课堂问题经过这样的追问设计后,能让学生产生较强的追问兴趣,学生有了兴趣,才会精神振奋,积极思考问题,教学效果极佳。
三、针对性巧设提问,抓住教学重难点
教师要根据课标的要求、教学目的和目标,从学生和教材的实际出发,有针对性的设计问题,指引学生掌握教材知识点[2]。提问时抓住重点、难点及模糊知识点,针对教学的矛盾处、关键处提问,才能做到教学的有效性。
比如,在讲授《西周的建立与统治》的课程中,在欣赏《封神榜》主题曲揭开教学目标,展示自学提纲,让学生带着问题看书:(1)商纣王为什么会败于周武王?周朝是怎样建立和巩固的?(2)分封制建立后分封的对象是谁?其目的又是什么?而受封者有什么义务,其依据又是什么?分封制度是进步还是退步?(3)举例说明礼乐制等级制度的体现。这种制度有何弊端?对现代社会有何影响?以上问题是课堂中学生学习的疑难点,也是教学的重难点,抓住疑难点提问,就是突破教学的难点和重点。通过上面的提问,教师让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充分显现,然后教师顺着他们的错误仔细分析,不断引导,能让学生恍然大悟,留下深刻的印象,教学的重难点也就得到了解决。
四、问题开放分层次,提高提问有效性
在教学课堂中提问,问题的开放性程度与思考的质量和问题的有效性有关。开放性问题答案很多,不唯一,其目的是旨在让知识、思维水平不同层次的学生主动思考,让学生养成发散性思考的能力,从而创造出一个宽松、活跃、民主的学习氛围。
比如,在讲授《美国的诞生》的课程中,可以设计以下问题:(1)在北美革命中,为什么北美人出人意料的赢得了战争?(2)能告诉我在你眼中华盛顿是一个怎样的人?......开放式设计的问题可以激发不同层次学生回答问题的兴趣。认知能力和思维能力差的同学也可以利用书籍的信息寻找相关的、相对明确的答案;具有基本认知和思维能力的学生也可以使用书籍提供的信息来寻找相关的、更隐晦的答案;而具有更高的认知基础、思维水平的同学,不仅能使用显性和隐性答案的信息,还可以利用他们之前的知识和经验,找出书中未涉及的答案。这样,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体会到思考问题的快乐,极大地提高和扩大了获益学生的普遍性和广泛性。
结束语
总之,课堂提问是教师教学中必要的步骤,教师设问要突出“学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教师设问的出发点必须要在启发学生主动思维和乐学心理的基础上,让他们能在创设的教学情境中学好历史与社会;提出的问题要具有启发性和思考性,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各个方面的思维能力、创新意识得到培养,得以发展。
【参考文献】
[1]郑星科.初中历史与社会课堂提问艺术探讨[J].读写算:教师版,2015(39): 132.
[2]屈钊昕.初中历史课堂有效提问策略探索[J].中学教学参考,2017(4):94-95.
(作者单位:宁波市象山文峰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