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见江
【内容摘要】班班通,充分调节学生的视觉、听觉,激发学生的多种感官功能,实现了多种感官的有机结合。班班通教学具有灵活多样的特点,改变了以前老师只能用简单的“授——受”的教学方式。班班通教学能够使美术课堂教学精彩无比,教师要充分、正确地利用多媒体激发美术学习兴趣,真正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 班班通 课堂教学 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优质的教学资源是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的保证,而良好的教学效果往往是建立在浓厚的兴趣之上的。兴趣是学习的“原动力”,兴趣是学习的“催化剂”。
班班通教学,充分调节学生的视觉、听觉,激发学生的多种感官功能,实现了多种感官的有机结合,初中生的抽象思维在一定程度上主要以具体形象作支柱,喜欢图画、图像等具体形象的东西。班班通不仅可以综合运用文字、图像、声音显示知识背景,而且可以打破时空限制,把学生带进虚拟的世界,也使枯燥乏味的文字、图像变得形象生动。实现了知识传授与教学信息反馈,真正实现了因材施教,确实提高了学生的素质,从而激发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
班班通能帮助教师创设良好的情境,激发学生投入到自主积极的学习当中去。尤其是对于美术教学来说,正确充分地利用班班通能最大限度地促进教与学方式的改变。激发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略谈以下几点,共同探讨。
一、班班通生动图文,激发兴趣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利用班班通图像、声音、图表、动画等快速传递的特点,将多种形式的教学信息同时或交替作用于学生的感官,让他们兴奋起来,使学习过程更加趣味化、深入化、自然化,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对它产生好感,最后达到乐意学、学得好的目的。如:第13册《传神与魅力》一课,欣赏名师名画,了解其人其画是必要的一环,但书上图片不多,又没有与教材配套的挂图,欣赏实画更是不可能,这时候班班通就是最好的辅助工具。上课时网上直接搜索,学生在优美的音乐的伴随下,一边欣赏,一边赞叹,很快产生了愉悦的学习氛围。然后,我点出对比图,清楚的展示中西方的艺术魅力,增强了学生的审美意识。
二、班班通创新思维,激发兴趣
在传统的教学中,由于受客观条件的限制,知识重点、难点往往不易解决,教师往往在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问题上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即使如此,学生仍然感悟不深,容易产生疲劳感甚至厌烦情绪。而现代多媒体具有形象具体、动静结合、声色兼备的优势。如果把班班通运用到美术教学中就可以变抽象为具体,变静态为动态,化枯燥为生动,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协同作用。学生抽象思维、逻辑思维、语言表达等方面的障碍在计算机的作用下被化解了,消失了,取得传统教学方法无法比拟的教学效果。学生也会为其形式之新颖,声画之精彩而耳目一新,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动机,培养学生的开放性思维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达到“优学”效果。
在《面具设计制作》一课中我设计了这么一个课件:将搜集的面具剪辑加工,通过屏幕,给学生展现出神奇的面具和几段精彩的京剧片段,让学生不断地观察讨论。学生心中固有的形象立刻被崭新的视觉概念所替代。画出了色彩斑斓的面具,在讨论和创作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非常兴奋和积极的状态,争着和老师、同学讨论。
三、班班通“悬”念,激发兴趣
为此教师应依据教材内容,抓住学生好奇心强的心理特点,精心设疑,制造悬念,给人们心理上造成一种强烈的想象和挂念,让学生睁大好奇的眼晴,引起学生的探索欲望,促使其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如在《我喜欢的卡通人物》一课中,学生一看书上的漫画人物,都说太难,不会画。如果这时候要他们去创作,那就是一种机械学习和被动学习,学生的热情、灵感都处于沉寂状态。我先让学生欣赏一两个经典的卡通片片段,然后切入课题,设置悬念,让学生自己上臺来操作,变化它们的方向角度就能拼出各种表情。拼出一种表情,我就点出相应的卡通人物,都是他们最喜爱的形象比如柯南、樱桃小丸子,配出笑声哭声等。学生都跃跃欲试,在作画的时候还互相做表情观察,效果很好。通过学生自主参与,他们对学习活动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并积极的参与进去,又能得到及时的反馈,享受成功的喜悦,这样的学习必定能事半功倍。
综上所述,初中美术与班班通的整合,可以使学生产生兴趣,形成强烈的学习动机和乐于学习、善于学习的学习态度。和教师相比,班班通教学仍处于教学中的辅助地位,即使班班通完成了许多人力所不及的任务,也不能代替教师的全部工作,教学过程的诸环节仍需教师来组织实施,因此,教师应通过精心认真的教学设计,选择最合适的教学媒体。在教学时,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用班班通为现代教育教学注入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饶丹. 中日中小学美术教育的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4.
(作者单位:贵州省天柱县兰田镇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