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中对学生道德情感的培养探究

2018-09-06 10:24戴容志
读天下 2018年13期
关键词:道德情感品德与社会情感体验

摘要:《品德与社会》不仅是单纯用来传授知识,更可以用来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这一点教师和家长都非常清楚。《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程作为我国小学教育中的基础性课程,不但能让学生审视自己的言行举止,衡量自己的品质与道德,而且还能帮助学生辨别品德的优劣,从而养成正确、积极的品质和道德观念。但是,现在随着独生子女家庭的增多,家长和长辈对小孩的溺爱越来越严重,加上应试教育仍大面积存在,使得他们更关注小孩的成绩是否提高,而在品质和道德方面是否得到良好培养则不够关心。为此,本文对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展开探究,希望能为我国广大教师和小学生提供帮助。

关键词:品德与社会;道德情感;小学生;新课程标准;情感体验

我国教育教学质量受传统教学方法的影响,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面并没有将教学方法创新。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小学生只是为了学习而学习。《品德与社会》不仅能让小学生的道德情感得到有效培养,而且还能帮助他们端正态度、树立正确的观念。作为教师不能因循守旧,要根据时代要求、教育目标和学生的身心特点不断创新自己的教学方式,努力让学生在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不断形成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品德与情操,成为一个真正对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有用的人。

一、 道德情感是学生品质的基础,对学生的成长具有重要作用

如果一个小学生连最基本的道德情感都没有,那么他将难以区分世间的真与假、善与恶、美与丑,自己也无法形成优秀的人格品质。特别是小学生的可塑性很强,如果在这个重要阶段不对他们进行道德情感的培养,一旦错过了这一最佳时期,优秀的品质和道德就很难形成,这样一来,不仅对学生未来的发展带来很大阻碍,也会给社会增添很多不稳定因素。道德情感是学生品质的基础,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作用。所以,教师和家长一定要重视学生道德情感的培养,以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观念、养成良好的习惯。

二、 当前小学生道德情感培养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大部分学校不够重视小学生的道德情感的培养,有的即使重视了,也只是利用文化课程教学方法对待。加上現在的文化课程教学也深陷传统教学法的诟病之中,所以我国在小学生道德情感培养的意识及培养方法上还需要不断加强。首先,道德情感的培养可以促进学生道德的形成,从而指引学生良好行为的发展。如果学校或教师缺乏小学生道德情感培养意识,那么就无法指导小学生如何成为一个合格的公民。其次,采用过去照本宣科的方法教学,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的教育要求。学校要大力支持教师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的创新,为此教师必须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加强课堂内容与实践的联系,以兴趣为课堂内容切入点,让学生意识到道德情感培养的重要性,继而树立正确的观念和形成正确的道德行为。

三、 培养小学生道德情感的策略

(一) 创设与学生实际生活有关的情景,促进道德情感体验的不断提升

小学是每个人经历的第一个学习阶段,小学生通常会对这样的生活内容感到好奇,并且会报以十分认真的态度来体验。所以,教师应在教学时牢牢抓住学生的好奇心这个特点,并结合《品德与社会》的课程标准,以学生的实际生活为出发点,不断创设与小学生生活实践有关的教学情景,继而激发他们学习《品德与社会》的兴趣,促进道德情感体验的不断提升。比如,教师可以将上课的内容做成ppt或Flash动画形式,以激发小学生的兴趣,吸引和维持他们的注意力。伴随课件的播放,小学生对教学内容就会产生更深入的理解。

(二) 组织和不断丰富课堂活动

传统教学方法之所以无法激发和进一步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所取得的教育教学质量比较有限,是因为这种教学方法并没有照顾到学生的差异性,而且在呈现知识点时太过乏味,没有从学生的兴趣和实际生活经验出发。事实上,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中的内容非常丰富,单纯地使用语言描述无法让学生建立对生活和社会的体验。为此,教师应为学生组织和不断丰富课堂活动,并适当指导学生,让学生在学习的同时构建认知。比如,在《多样的风俗》这一节课当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表演自己了解的民间风俗习惯。

(三) 借助榜样的力量让社会正能量得到不断传递

依靠《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培养学生道德情感的效果,不仅和课程本身及学生自身特点有关,更和教师有关。如果教师在日常生活中的心态不够积极、行为不够端正、事物认知水平不高,那么势必会影响到小学生道德标准的建立,毕竟小学生具有很强的模仿能力。所以,我们在强调课程、学生、学校和社会环境对《品德与社会》教学效果产生影响的同时,不能忽视教师的榜样作用。所以,一方面教师自己要身正为范、为人师表;另一方面教师还可以时常选取一些社会正能量的案例或素材与小学生一起分享,并耐心听取他们内心深处的想法,适时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观念。

四、 结语

《品德与社会》这门小学课程,关系到小学生道德情感和行为的培养。所以,教师务必要以非常重视的态度对待这门课程及其教学。以学生实际生活为教学素材来源,创设生动、形象的教学情景和组织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借助榜样的力量让社会正能量对学生道德情感的形成产生积极的影响,积极帮助他们成为一个有道德、有思想的合格的社会主义公民。

参考文献:

[1]麻红星.关于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中学生道德情感的培养研究[J].教育科学:全文版:00045.

[2]胡德海,徐召会.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中道德情感的培养策略研究[J].魅力中国,2016(46):111-112.

作者简介:

戴容志,湖南省邵阳市,湖南省新邵县陈家坊镇长塘完全小学。

猜你喜欢
道德情感品德与社会情感体验
语文教学中的思想道德教育探讨
关于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中道德情感的培养分析
组织中代际管理系统的构建
组织中代际管理系统的构建
精心设计,开辟品德与社会课新天地
小学品社课堂结合时事教学初探
浅谈交互设计在工业设计中的运用
浅谈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康德道德情感思想对当代高校生态德育的启示
情感教育是思想品德课升华的金钥匙